目前市場在售的三得利旗下的兩款經典日本威士忌「白州12年」和「響17年」或將成為絕版。
近日,日本三得利控股宣布,由於原酒供應不足,旗下烈酒部門主力產品「白州12年」和「響(響)17年」將分別於今年6月和9月起暫停發售,再發售時間未定。這是繼2016年停售「角瓶(黑43度)」之後,這家公司再次停售威士忌產品。
三得利表示,將投資180億日元,在大阪的山崎蒸餾所和山梨縣的白州蒸餾所增設更多蒸餾塔、以及用於熟成原酒的儲藏庫。
事實上,從2013年起三得利就在逐步擴大生產規模,當年公司曾投資20億日元擴建山崎蒸餾所和白州蒸餾所,將產能提高3至4成。但即使目前能產出更多原酒,短期內人們也喝不到一些年份較久的日本威士忌了。
這主要與2000年左右的日本威士忌市場低迷有關。當年市場需求跌至峰底,三得利由此逐漸減少原酒生產;隨著如今全世界消費者對以日本威士忌為代表的烈酒的青睞,不少熟成年份較長的威士忌開始受到當時的減產影響。「白州12年」和「響17年」分別需要12年和17年的原酒熟成時間,十幾年前的產能顯然無法滿足現在這麼大的需求。
山崎蒸餾所
另一方面,嗨棒的人氣也多少影響了高端威士忌的原酒供應。
21世紀初威士忌消費低迷,於是2008年起威士忌品牌開始大力推廣嗨棒——一款威士忌與蘇打水、冰塊混合的酒飲料,它比威士忌更清爽易入口,也適合搭配各種餐食,在餐飲渠道和零售渠道都頗有商機。
用於調製嗨棒的角瓶威士忌,與諸如白州、響等高端威士忌一樣,都來自同樣的原酒蒸餾廠。如今嗨棒已經成為各個日本餐廳標配,三得利的角瓶佔據日本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其日益增長的需求勢必會消耗同一蒸餾廠的原酒配額。
此前,賓三得利中國區總經理Jefferey Huang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由於產品太受歡迎,三得利在日本正主力推廣旗下美國產波旁威士忌Jim Beam製作的嗨棒,將更多用於生產角瓶的原酒留住,來生產山崎、白州和響。
角瓶Highball
橙色部分為角瓶出貨量 圖片來源:東洋經濟
在世界範圍內,人們對日本威士忌的需求也在增長,十年中消費規模擴大了5倍以上。2008年嗨棒流行起來以前,日本威士忌的消費量為7500萬升,到2015年達到1億3500萬升。2017年日本對海外輸出了549萬升威士忌,成為史上最高。
日本是世界五大威士忌產區之一,諸如響、山崎、白州等威士忌在國際上屢屢獲獎。在中國,烈酒市場潛力巨大,追捧日本威士忌的人也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些特定年份的日本威士忌會越來越難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