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臺媒: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2020-12-17 Ai芯天下

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明年第2季的部分8英寸代工產能,以競標方式分配產能,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都以競標方式爭取。

據了解,競標以片為單位,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三至四成。這些拉高的價格,都屬晶圓廠利潤,將陸續反映在毛利率上。

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至2018年的被動元件缺貨熱潮是競標搶貨的典型案例,當時不少廠商因無法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只能以競拍方式進行。這次8英寸晶圓代工採取這種方式實數罕見,更突顯IC設計業搶產能火爆的盛況。

IC設計廠商透露,針對明年晶圓代工產能分配,某老牌晶圓代工廠的做法是,根據今年的下單量先打九折,例如IC設計客戶今年投片量下10萬片,明年只能分配到9萬片,而且也會從明年1月1日起調漲價格,幅度約一成左右。

此外,依照不同利用製程、不同廠區,一片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大約從300美元到600多美元不等,在這次競標中,傳出的加價幅度約在100至300美元之間。

業內人士表示,會參加晶圓產能競標,主要有幾個考量,一是競標的額度,佔整體投片量的比重並不高,但如果產品供應不足,客戶會跑掉。雖然加價會增加成本,但有一部分可以轉嫁給客戶,另外,由於自身毛利率夠高,成本增加尚在可以承受的範圍。

用於電腦、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等終端的零部件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缺貨」景象。而搶奪供應遍及各個領域——從玻璃基板等基礎材料、到顯示器等半成品部件。中國臺灣金寶電子的執行長Andrew Chen表示,「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如此大規模的零部件短缺了」。

他進一步指出,某些晶片的交貨時間長達12個月。而許多零部件,如果現在訂購,也需要等待六到八個月。

缺貨儘管拉高了晶片製造價格,讓相應的代工企業從中受惠,但另一方面,持續的缺貨勢必將衝擊電子產品等一眾終端廠商。

相關焦點

  • 【回應】"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
    1.臺媒:「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2.中芯國際回應美投資者訴狀,將積極抗辯3.SEMI:今年全球OEM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年增16%,創行業記錄4.臺積電劉德音否認蘋果砍單傳聞5.韓媒:臺灣地震不可避免會讓當地晶片生產受挫6.東芝和富士電機計劃在汽車功率半導體領域投資
  • IC設計業搶產能火爆 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IC設計業搶產能火爆 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2020-12-15 14:19:39 來源 : 愛集微
  • 臺媒:「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集微網消息,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明年第2季的部分8英寸代工產能,以競標方式分配產能,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都以競標方式爭取。IC設計廠商透露,針對明年晶圓代工產能分配,某老牌晶圓代工廠的做法是,根據今年的下單量先打九折,例如IC設計客戶今年投片量下10萬片,明年只能分配到9萬片,而且也會從明年1月1日起調漲價格,幅度約一成左右。此外,依照不同利用製程、不同廠區,一片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大約從300美元到600多美元不等,在這次競標中,傳出的加價幅度約在100至300美元之間。
  • 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一片
    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明年第2季的部分8英寸代工產能,以競標方式分配產能,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都以競標方式爭取。據了解,競標以片為單位,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30%—40%。
  •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打開APP 8寸晶圓代工廠競標搶產能,新一輪的漲價潮來了? 滿天芯 發表於 2020-12-15 13:56:28   要說8寸晶圓產能緊缺到什麼地步,前有某老總下跪求產能,後有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代工廠保產能。
  • 曝8寸晶圓代工產能「按片拍賣」,每片最多漲300刀
    導讀:12月15日,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稱,某老牌晶圓代工廠正「拍賣」明年二季度8寸產能,每片晶圓價格最多漲300美元。來源:經濟日報爆料指出,臺灣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2021年第2季度的部分8寸代工產能以「競標」的方式,供客戶競價,採取
  • 除了中芯國際(00981)內地還有哪些晶圓代工廠?
    透過此模式與晶圓代工廠合作,IC設計公司就不必負擔高階製程高額的研發與興建費用,晶圓代工廠能夠專注於製造,開出的產能也可售予多個用戶,將市場波動、產能供需失衡的風險減到最小。近年來,晶圓代工廠在半導體產業鏈中越來越重要。根據 gartner 預測,2019 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約627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約15%。預計2018~2023 年晶圓代工市場複合增速為4.9%。
  • 邁巴赫GLS到港,車長超5米2,外形霸氣內飾奢華,加價幅度達7位數
    礙於國內汽車市場的獨特性,加之許多汽車廠商的全球車款的產能受限;使得不少車型直接給出了加價提車的銷售策略。而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恐怕當屬豐田家族了;從合資型的漢蘭達,再到埃爾法和威爾法等高端進口車,以及幾乎遍布了全部車系的雷克薩斯;均是「加價提車」手段下的常客了。
  • 越野車加價「終結者」坦克300
    12月17日,長城汽車旗下又一款硬派越野車坦克300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三個配置的車型,售價區間為17.58~21.38萬元。如果說最近國內車市哪些車型關注度最高,坦克300絕對算是其中的一款。且不說類似於豐田普拉多這樣的、Jeep牧馬人牧以及三菱帕傑羅這些知名度非常高的車型,即便是因銷量慘澹而推出國內市場的鈴木汽車旗下的吉姆尼,在國內加價幅度都高達14萬。可想而知,國內消費者對於硬派越野車的青睞程度。一直以來,有著SUV領導者稱號的長城汽車在硬派越野車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中芯國際向泛林採購6億美元晶圓生產設備
    (文/觀察者網 呂棟)2月18日港股收盤後,中芯國際(00981.HK)發布公告,該公司已於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價約為6億美元。
  • 安防晶片、MOS、驅動IC頻傳缺貨漲價?真相是...
    信函指出,由於市場變化,MOS管和IC晶圓緊缺,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導致公司成本大幅上漲,供需缺口不斷擴大;為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緩解成本上升的壓力,公司根據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實際情況,從2020年10月1日起,對MOS管和IC系列產品價格作出相應上調,調整幅度為20%-30%。
  • 【漲價】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中芯國際與大基金II...
    1、「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2、總投資76億美元!據行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一年,晶圓供應將持續緊張,恩智浦產品漲價幅度或從5%起跳,部分產品需要客戶籤一年的NCNR(不許取消,不許退貨)協議。在此之前,市場也傳出日商瑞薩(Renesas)從明年1月1日起,將調整電源管理IC等產品價格。據了解,臺廠如致新有考慮可能為反映成本,洽談部分產品價格調整。
  • MCU「漲聲一片」 產能全線緊張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指出,無論是晶片設計公司還是晶圓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年初的時候,對全年的預期都比較保守,但實際情況卻是,遠程辦公及宅經濟發力,持續帶動筆記本電腦及平板、網通設備等出貨動能,造成晶圓代工廠下半年接單全線滿載。不僅僅是電子產品的需求拉動了MCU的增長,智能汽車的量產也是導致MCU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來源:一財網中國第三代半導體正迎來發展的窗口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中芯國際3天「閃電」回復上交所問詢,涉及6大類29個問題
    據了解,該項目全部達產後,中芯上海廠區有望形成9.2萬片/月12英寸產能,11萬片/月8英寸產能,技術涵蓋0.35微米~14納米,將成為國內技術最先進、最具規模效益的先進產能晶片研發製造基地之一。關於行業競爭力以及14nm製程業務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問詢,中芯國際表示,在集成電路晶圓代工領域內,全球範圍內有技術能力提供14納米技術節點的純晶圓代工廠有4家,而目前有實際營收的純晶圓代工廠僅剩3家,公司14納米製程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主要服務於手機應用處理器等領域的終端客戶,將致力於拓展該項業務,服務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機頂盒、AI、射頻、車載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終端客戶。
  • 7點見| 蘋果迎來超級升級周期;傳中芯國際欲同ASML進……
    傳中芯國際欲同ASML進行談判 商討購買EUV光刻設備知情人士周五透露,中芯國際目前正尋求與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進行談判, 商討從後者手中購買EUV光刻設備。EUV光刻技術使用波長非常短的光在矽上製造數十億個微小結構,組成一個晶片。EUV設備可以生產比老式光刻機更小、更快、性能更強的晶片。
  • 轉轉手機市場分析:二手市場最高加價800元
    轉轉集團發布的即時手機行情也顯示,開售之後,該款基礎版機型在轉轉平臺的「自由市場」就一直加價轉售,加價幅度從150至800元不等,個別稀有配色的加價幅度則稍高。轉轉集團數據分析部的分析師表示,華為Mate 40系列4款機型自發布以來市場熱度一直走高,其中前期已發售的三款機型在二手市場同樣搶手。
  • 中芯國際半日成交383億元成科創板一哥,虹吸效應顯現
    圖片來源: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此次發行價為27.46元/股,開盤漲245.96%至95元/股,截至中午收盤,股價報87.98元,漲幅220.39%,成交383.17億元,市值6279億元,成為科創板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大陸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 投資中芯國際(00981)「十問十答「
    三、現在中芯國際的14nm能夠滿足95%的晶片代工需求,以後會不會都遷移到7nm、5nm?先進位程的IC設計費用越來越高,設計公司難以承受,從成本和收益角度看都不會遷移。例如7nm晶片設計成本超過3億美元,3nm開發出GPU設計成本達15億美元,能用到7nm工藝的產品和公司都很少。
  • 美國出口管制之下,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客戶並未轉單?
    今年11月11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了2020年Q3財報,其單季營收首超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淨利潤也同比大漲122.7%達2.56億美元。但是就在中芯國際靚麗的三季報業績公布的當天,其港股股價卻下跌了7.23%,財報公布之後的股價至今一直是萎靡不振。即便是在整個晶圓代工行業產能緊張、漲價之聲不斷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