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烹調油日攝入量超過這個數,當心這些慢性病找上你

2020-12-15 澎湃新聞

成人烹調油日攝入量超過這個數,當心這些慢性病找上你

2020-09-04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董超 保健時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減油宣傳核心信息

成人烹調油日攝入量別超25克

保健時報記者 董超

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合理的膳食生活方式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素質的大敵。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8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於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的通知》提出,重點開展「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的主題宣傳,廣泛倡導飲食減油理念,並發布了《減油宣傳核心信息》(以下簡稱《核心信息》)。

經常高油飲食可能導致慢病的發生

油是廚房中的必備品,幾乎每次烹飪都少不了它。同時,油也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油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當我們攝入甘油三酯的量保持一個比較合適的穩定的狀態時,身體內的各種酶類就能夠將它們完全消化掉,從而轉化成對我們身體非常有益的營養成分,供給我們日常的活動能量。但是,如果攝入過多會影響健康。

《核心信息》指出,植物油和動物油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我國居民油攝入量遠超推薦量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烹調油攝入量達42.1克,遠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薦量25~30克。數據顯示,全國大約80%的家庭的油攝入量是超標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點外賣,雖然在家裡吃,但屬於在外面加工的食物,帶來比較大的問題是脂肪攝入太多。因為油脂高能,容易消耗不掉,造成高脂血症和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也隨之而來。

減油要少吃油炸香脆食品和加工零食

《核心信息》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家庭中儘量使用帶刻度的控油壺,定量用油、總量控制。烹飪時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鍋、烤箱、電餅鐺等烹調器具,可減少用油量。同時,高溫烹調油、植物奶油、奶精、起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要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每日不宜超過2克。

《核心信息》強調,應少吃油炸香脆食品和加工的零食,如餅乾、糕點、薯條、薯片等。購買包裝食品時閱讀營養成分表,堅持選擇少油食品。從小培養清淡不油膩的飲食習慣。減少在外就餐頻次,合理點餐,避免浪費。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成人烹調油日攝入量超過這個數,當心這些慢性病找上你!》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天烹調油攝入量 不超過25克
    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主題為「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0條減油宣傳核心信息。油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但攝入過多會影響健康。
  • 國家衛健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衛健委了解到,2020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1日至9月30日國家衛健委將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本次宣傳主題為「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
  • 國家衛健委發布減油宣傳核心信息 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25克
    今天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國家衛健委將從今天起至9月30日期間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在最新公開的減油宣傳核心信息中,國家衛健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 油量攝入不能再多,飲食過於油膩,當心埋下健康隱患
    2020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國家衛健委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以「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為主題。國家衛健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你知道這是多少嗎?
  • 節約糧食之後 衛健委提倡少吃油:烹調油每天不超過25克
    最近一段時間,節約糧食成為一件大事,現在食用油也被重視起來了,國家衛健委提倡少吃油,每個人每天烹調用油不超過25克。據新華社報導,記者從國家衛健委了解到,2020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1日至9月30日國家衛健委將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本次宣傳主題為「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
  • 我國超過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耿興敏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是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12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國新辦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李斌介紹,我國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同時,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挑戰。
  • 健康要「加油」,但飲食要減油!每天攝入超25克的人看過來!
    建議您烹飪時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鍋、烤箱、電餅鐺等烹調器,均可減少用油量。健康要加油,飲食,咱們要減油! 快來「康康」今年咱們的宣傳主題——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控油壺已經買好了!順便再告訴大家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 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 你達標了嗎?
    23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身高體重、膳食營養、體育鍛鍊……來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你達標了嗎?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接近1米7,女性1米58據介紹,2015年至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根據監測結果編寫形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 省疾控發起「全省減鹽行動」: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三湘都市報8月2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張亞娜)記者今天從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5日該中心舉行了全省「減鹽」行動推廣視頻培訓會,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為何會發起這個「減鹽行動」?如何健康減鹽?
  • 每天攝入油不超25克,堅持下來,差距不是一點點
    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 在9月1日~9月30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中,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減油宣傳核心信息,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那麼,攝入過多的油為何不健康?飲食多一點油和少一點油,區別有多大呢?
  • 但,也長胖了……我國男女性成人平均身高,體重公布→
    國新辦今天(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身高體重、膳食營養、體育鍛鍊……來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你達標了嗎?
  • 奶茶肥宅水當水喝,你還健康嗎?最新中國膳食營養素攝入量來幫忙
    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楊月欣介紹,DRIs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體狀況的中國居民營養需求而制定的專著,包括了各種營養素的平均需要量、推薦攝入量、適宜攝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 研究顯示成人一年的塑料攝入量相當於一頂安全帽
    但並非你不用塑料就能避免塑料帶來的危害了,最新研究顯示,環境汙染導致人類每日攝入塑料,一年的攝入... 大家日常生活中都與塑料分不開關係。但並非你不用塑料就能避免塑料帶來的危害了,最新研究顯示,環境汙染導致人類每日攝入塑料,一年的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定安全帽。
  • 【健康科普】減鹽、減油、減糖……你會距離健康更近一步!
    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 很多人對於食鹽的量比較模糊,炒菜時只是憑感覺或者口味添加食鹽,即使知道每日食鹽攝入量,做飯時也不可能用天平或者秤稱量。為了防止吃太多鹽,一直建議使用控鹽勺,使用2克定量鹽勺時,每一平勺食鹽量為2克。
  • 最新研究:成人1年塑料攝入量相當一頂安全帽
    但並非你不用塑料就能避免塑料帶來的危害了,最新研究顯示,環境汙染導致人類每日攝入塑料,一年的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定安全帽。外媒報導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份研究顯示,人類每周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張信用卡。塑料的攝入途徑主要包括喝含有塑料的水、吃下消化塑料的魚蝦貝類等食物。
  • 粗糧餅乾、果蔬脆片、水果燕麥片……這些看似健康的食品,你吃錯了...
    油超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為25~30克,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 粗糧餅乾粗糧餅乾乍一看很像是健康食品,儘管它含有很多膳食纖維,但同樣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
  • 長期超過這個數,是個壞消息
    在生活中,部分人的心跳速度比較快,部分人的心跳速度比較慢,這些都和心臟健康有關。只要不超過正常範圍,都算是正常的。那麼,正常人一分鐘心跳次數為多少次呢?正常人的心跳一分鐘多少次?正常情況下,人每分鐘心臟的跳動速度在60次到100次之間。如果可以維持在70到90次每分鐘,就屬於比較正常的情況,不會偏慢或者偏快。心跳頻率正常也是身體健康的象徵。
  • 【醫療科普】鹽多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病已成為全球所面臨的一項重要健康挑戰。雖然慢性病常見於老年人群,但有證據顯示,慢性病越來越具有年輕化的趨勢。在慢性病的發病因素中,不健康的膳食已經成為主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高鹽等飲食習慣。在我們中國人的餐桌上,鹽的地位舉足輕重。俗話說:好廚子一把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