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國家衛健委開展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以「健康要加油,飲食要減油」為主題。
國家衛健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你知道這是多少嗎?礦泉水瓶蓋裝滿,4次差不多就是25克。
飲食減油除了能控制體重,對身體健康也具有重要意義。
飲食過於油膩,當心埋下健康隱患
油是人體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它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此外,食用油能提高人的食慾,但是食用油的攝入並非越多越好。
1、熱量過高,小心發胖!
飲食太過油膩,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脂肪攝入量過多帶來的體重超標問題。
脂肪雖然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並列為三大營養素,是身體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但它的熱量卻高得驚人,1克中就含有9大卡,比起同質量的碳水化合物有過之而無不及。
2.消化負擔加重
你是否在一頓高油高鹽的「享用」之後,常會感到胃脹,甚至噁心反胃?這是因為油脂不易消化,會加重脾胃負擔,還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長期高油飲食,會引發胃食管反流或是其他消化道疾病。
3.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脂肪中有一部分不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是誘發高血脂、高膽固醇的元兇之一。
高溫烹調油、植物奶油、奶精、起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每日不宜超過2克。
如果過量食用,很容易導致血栓、動脈粥樣硬化,加大心梗、腦梗等的發病風險。
日常生活中如何減油?
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減油呢?
1、量化油量、科學用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要科學用油。科學用油包括「少用油」和「巧用油」,並且搭配多種植物油,儘量少食用動物油和人造黃油或起酥油。
2、用對烹飪方式
如何「減油」?烹飪方法尤其重要。蔬菜可用白灼、蒸、涼拌的方式,肉類食材可用蒸、燉、煮和燜的方法代替油炸、油煎,保留了食物的天然風味,也收穫了健康飲食。
3、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和含油量過高的食品應少吃,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油炸食品雖然味美,但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熱量。高溫油炸會破壞食物中原有的營養成分,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
此外,反覆加熱的油脂還會產生許多有害物質,有些可能具有致癌作用,長期食用油炸食品會增加患癌風險。
4、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
在超市購買食品時,要學會閱讀營養成分表,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起酥油、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看到這些成分排在營養成分表前時,就要考慮乖乖把它們放回貨架,尋找其他替代品。
少吃些油,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這些飲食細節,在點點滴滴中堅持清淡不油膩的飲食,有一天你會發現,飲食「減油」已經成為習慣~
參考資料:
從今天起,這些「加油」要改「減油」 央視新聞 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