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版「吉普航母」,戰力不輸輕型航母,超長續航自帶加油功能

2021-01-10 裝甲鏟史官

美國在二戰時期建造了三種類型的航空母艦:以埃塞克斯級為代表的大型艦隊航母,以獨立級為代表的輕型航母,以卡薩布蘭卡級為代表的護航航母,其中前兩者都是作為軍用艦艇設計的,而護航航母是基於商船船體改造的簡易航母,載機少,航速慢,防護差,無法伴隨前兩種航母作戰,通常被視為次要角色。然而,護航航母最大的優勢是結構簡單、易於建造,數量遠超前兩種航母。在二戰時期埃塞克斯級建造了24艘,獨立級為9艘,而各級護航航母多達124艘,是兩者總和的3.75倍!因為數量眾多,護航航母也被稱為"吉普航母"。

■1944年4月正在船廠舾裝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可見有5艘正在同時建造。

利用商船改造應急航母的創意源自英國皇家海軍,其目的是用於護衛商船隊,防備德軍潛艇,而美國海軍最初將護航航母視為從事飛機運輸和培訓飛行員的輔助艦船。1940年初,由於本國造船產能不足,英國請求尚未參戰的美國協助建造護航航母,以滿足大西洋護航戰的需要。美國海軍以C-3標準型貨船為基礎試驗性地改建了2艘長島級和4艘復仇者級,其中4艘移交英國使用。1941年初,美國海軍開始批量建造護航航母,下達了49艘的大訂單,其中34艘租借給英國,15艘供美國海軍使用。

■美國海軍第一艘護航航母"長島"號,攝於1941年11月。

用於改建護航航母的船體都是美國海軍從民間船企收購的C-3貨船,但在1942年的建造計劃中現有的C-3船體不足,分配給美國海軍的部分有4艘缺額。為此,美國海軍決定從西馬倫級艦隊油船中選擇4艘進行航母改造,補齊配額,由此產生了兩個級別的護航航母,45艘基於C-3船體改建的為博格級,4艘利用艦隊油船改建的為桑加蒙級。其實,西馬倫級油船原本是戰前為埃索、標準石油等石油公司建造的T-2標準型油船,到1940年6月有12艘T-2油船即將建造完成,正在進入臨戰狀態的美國海軍於1940年10月將其全部購入,作為艦隊油船使用。

■美國海軍"西馬倫"號艦隊油船,有4艘同級船被改裝為護航航母,即桑加蒙級。

正如同一種汽車車型裡會因為配置不同而產生高低版本,在護航航母中博格級算是低配版,而桑加蒙級就是高配版。博格級的標準排水量為7800噸,滿載排水量15390噸,飛行甲板長142.2米,寬23.9米,可搭載艦載機24架。相比之下,桑加蒙級標準排水量11400噸,滿載排水量23235噸,飛行甲板長153米,寬25.9米,可搭載艦載機36架。顯而易見,桑加蒙級體形更大,載機量更多。

■桑加蒙級護航航母的側視圖及俯視圖。

博格級和桑加蒙級都沿用了商船時代的動力配置,前者的輸出功率為5800馬力,後者為13500馬力,由於桑加蒙級船體更大,兩者航速倒沒有差距,在18~19節。與軍用艦船設計不同的是,桑加蒙級的兩臺主機都被安裝在一個艙室內,意味著一枚魚雷或水雷就能摧毀全部輪機,生存性堪憂,這也是利用商船船體改造的弊端之一。不過,由於桑加蒙級本體是油船,艦上燃料艙容量大且給油設施齊備,使其續航力達到23900海裡/15節,還能為其他艦艇加油,這項指標甚至超過埃塞克斯級航母,後者的續航力為20000海裡/15節。

■1942年8月改裝完成的"桑加蒙"號護航航母在進行試航。

作為航空母艦最重要的還是航空機能,即使護航航母也配置了完備的航空設施,包括機庫、燃油彈藥補給系統和起降裝置。這裡要多談幾句護航航母設計時的最大難點,那就是飛行甲板長度短,航速不足,艦載機常規起飛困難。以博格級和桑加蒙級為例,兩者飛行甲板長度分別為142米和153米,且最高航速都不足20節,在無風的情況下即使桑加蒙級全速航行,甲板風速也只有9.3米/秒,很難滿足飛機起飛條件,對於博格級而言,即使重量較輕的F4F戰鬥機也需要從飛行甲板尾端滑行到最前端才能勉強離艦,如果滿載武器和燃料,碰上無風的天氣就更加困難了。因此,對於護航航母而言,如果海上沒有10秒/米以上的風力,將難以起飛艦載機。

■停放在"蘇旺尼"號護航航母甲板上的F4F戰鬥機,攝於1942到1943年間。

不過,在戰爭爆發前這個技術難題就得到了解決。美國海軍在1939年成功研發了航母專用的油壓式彈射器,安裝在飛行甲板最前端,即使戰時重量最大的TBF魚雷機在全備狀態下也能輕鬆彈射起飛。這項技術發明對於護航航母而言意義尤其重大,就算是低速無風狀態,也能將排滿甲板的艦載機依次彈射升空,極大提升了航空運作的效率。無論在太平洋戰場還是大西洋戰場,護航航母都能毫無阻礙地進行飛機起降作業,彈射器功不可沒。博格級和桑加蒙級最初都安裝了一部彈射器,後者增加為兩部。

■1942年停泊在錨地的"桑蒂"號護航航母。

作為護航航母,桑加蒙級的自衛武備還是薄弱很多,僅在艦尾安裝2門127毫米艦炮,另有4座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和12門20毫米機關炮,後在改裝時40毫米炮增加到2座四聯裝和10座雙聯裝,20毫米炮的數量增加到19門。

■桑加蒙級護航航母裝備的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

就航空作戰能力而言,桑加蒙級護航航母與獨立級輕型航母相當,後者由克利夫蘭級輕巡的艦體改建而成,載機量在32~34架。正因為如此,美國海軍對桑加蒙級的態度不同於博格級,極為期待。在1942年中,美國海軍在與日本海軍的交戰中接連損失了"列剋星敦"、"約克城"、"黃蜂"、"大黃蜂"號航母,"薩拉託加"號又連續兩次遭日軍潛艇雷擊受傷,長期修理,"突擊者"號作戰能力不足,結果前線僅剩"企業"號孤軍奮戰。桑加蒙級被視為艦隊航母的應急補充,被置於優先地位,工程進展十分迅速。以首艦"桑加蒙"號為例,1942年2月25日入塢改裝,8月25日建成服役,僅用了6個月時間。相比之下,同樣作為應急航母的獨立級最早也要到1943年1月才服役。

■"桑蒂"號護航航母的艦首特寫,能夠清晰地看出油船時代的特徵。

4艘桑加蒙級的艦名都繼承自艦隊油船,分別是"桑加蒙"、"蘇旺尼"、"切南戈"和"桑蒂"號,它們都是美國本土的河流名稱。上述四艦均在1942年8月到9月間完成,對於面臨"航母荒"的美國海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迫不及待地將其投入1942年11月9日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中。參加此次作戰的美軍航母僅有"突擊者"號和4艘桑加蒙級,其中"桑加蒙"、"蘇旺尼"、"桑蒂"號各自搭載了18架F4F、9架SBD和8架TBF,主要負責攻擊敵方地面部隊並為己方部隊提供防空掩護。"切南戈"號的任務有所不同,在機庫和飛行甲板上搭載了78架P-40戰鬥機,一旦登陸部隊佔領岸上機場,這些P-40就滿載油彈從護航航母上彈射起飛,轉移到陸上執行作戰任務。

■1942年11月參加"火炬"行動期間,"桑加蒙"號護航航母的甲板上停滿了艦載機。

北非登陸結束後,"桑蒂"號留在大西洋戰場執行反潛任務,其餘三艦於1943年初調往太平洋戰場參戰。由於載機量大,它們沒有被用於船隊護航和飛機運輸,而是作為一線航母執行登陸支援任務。1943年11月20日,在登陸吉爾伯特群島的"電流"行動中,美國海軍首次嘗試由護航航母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此戰美軍動用了3艘桑加蒙級、2艘博格級和3艘卡薩布蘭卡級,其中桑蒙加級搭載了12架F6F、9架SBD和10架TBF,而其他護航航母只能搭載較老的F4F戰鬥機,載機量也不如桑加蒙級,由此可見後者具有不輸輕型航母的航空戰力。

■1943年在大西洋上為船隊護航的"桑蒂"號護航航母。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4艘桑加蒙級參加了一系列登陸戰役,從中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到紐幾內亞,從菲律賓的雷伊泰灣到衝繩之濱,都留下了桑加蒙級的戰鬥航跡,承擔了大量防空和對地支援任務,同時也經歷了日軍"神風特攻"的恐怖襲擊,"桑加蒙"、"蘇旺尼"和"桑蒂"號都曾被日軍特攻機撞中,"蘇旺尼"號甚至被撞了兩次,然而由於出色的損管作業和艦員們不離不棄的堅持,它們都幸運地死裡逃生,對於本就艦體脆弱、生存性不佳的護航航母而言堪稱奇蹟。二戰結束後,遭遇重創的"桑加蒙"號很快退役,三艘姊妹艦也轉入預備役,被封存待用,然而它們再也沒有迎來重返疆場的機會,於1959年退役解體。

■1945年5月4日,"桑加蒙"號護航航母在衝繩海域遭日軍特攻機重創,這幅拍攝於次日的照片顯示了飛行甲板的受損情況。

相關焦點

  • 輕型航母來襲 兩棲攻擊艦要換「新角色」
    幾乎與此同時,針對這型兩棲攻擊艦,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了題為《輕型航母: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會讓更多的F-35戰機從海上開始作戰》的文章,分析了美海軍陸戰隊多年來一直在認真考慮的一種理念——將兩棲攻擊艦改造成輕型航母。   「兩棲攻擊艦扮演航母角色並不鮮見,實際上,現在因為航母造價高昂,很多國家已經把兩棲攻擊艦當成航母使用。
  • 日本海軍戰力如何?若2艘輕型航母入役,將僅次於五常和印度
    日本海上自衛隊首艘航母「出雲」號正在船廠內進行改造,這艘排水量2.7萬噸的所謂「防衛性」航母將會改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戰能力,如果日本打算改造的2艘輕型航母入役,那麼日本海自將會穩居世界第7位,超越原本在他之前的義大利海軍,成為僅次於五常和印度海軍的海上力量。
  • 韓國輕型航母設計曝光:採用直通甲板,配備雙艦島
    據報導,韓國海軍近日公布了該國未來輕型航母的修訂概念設計。    最新的設計效果圖顯示,這艘輕型航母具有兩個艦島,採用直通式甲板設計,而不是滑躍式。效果圖似乎也證實了該航母將配備F-35B隱形戰鬥機,而艦上搭載的直升機在外觀上與美國研製的MH-60R「海鷹」直升機有些相似。
  • 《碧藍航線》輕型航母蘭利艦娘立繪圖鑑
    導 讀 碧藍航線輕型航母蘭利艦娘立繪圖鑑,蘭利是碧藍航線中普通的初始1星輕型航母。那麼蘭利建造時間多少?哪裡掉落?蘭利怎麼樣呢?
  • 土耳其國產航母進展神速,成軍後將成中東最強戰力
    而在這些成就當中,「安納託利亞」號輕型航母的開建無疑最具代表性。日前有最新照片顯示,這艘被土耳其軍方寄予厚望的巨艦,目前正處於有條不紊的舾裝當中,整體工程進展十分順利。據悉,這艘輕型航母由坐落在伊斯坦堡南部的塞德夫造船廠承建。該艦於2015年6月正式籤訂的採購合同,並在次年4月開工建造。
  • 國產航母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縮水版
    眾所周知,韓國一直對於中國和日本發展航母耿耿於懷,近日終於傳出韓國國產航母的詳細規劃。韓國《中央日報》3日稱,韓國即將開始建造的輕型航母採取直通甲板和雙艦島設計,外形如同小號的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並同樣搭載美國F-35B垂直起降戰機。但細看可以發現,韓國抄襲英國航母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恐怕之後使用要惹大麻煩。
  • 戰力超中國現役航母,法國下一代航母方案確認,使用美國電磁彈射器
    在今年的歐洲海軍在線數字博覽會開幕式上,法國武裝部隊部長對相關媒體表示,用來替代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的下一代航母,也就是「PANG」航母設計方案已經通過,這也是法國官方截止目前首次確認自己的下一代航母設計方案。
  • 改造準航母、加強奪島戰力……日本大修大造大買武器,是想幹嘛?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7月14日,日本政府發布了最新版的《防衛白皮書》,其中列出了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採購項目清單,包括兩艘驅逐艦、一艘潛艇以及大量的F-35戰機和F-X戰機。此外,日本還計劃建立一隻帶有臨時性質的無人飛行器部隊、以及一支空中加油和運輸中隊。同時,計劃為海自建造兩艘驅逐艦,一艘潛艇以及一艘掃雷船,並引進一些無人水下航行器(UUV)。採購項目還包括SM-3標準飛彈,以及加強版「愛國者」系統。
  • 承載帝國希望的海艦,輕型航母光輝號
    承載帝國希望的海艦,輕型航母光輝號引言:實際上在二戰之前,都很少有海軍將領認為航母會成為主流。世界各大強國熱衷於建造更大、更強的巨艦,這使得航母一直在太平洋海戰開打之前,都沒有那麼受到絕對的關注。我們能夠看到,航母的上位之路非常坎坷。遠非我們所設想的那樣,航母生來就屬於絕對的海上霸主。義大利海軍的噩夢 輕型航母光榮號不過雖然各國不大重視航母,但是他們卻也從沒有放棄建築大型航母艦船。畢竟航載機的能力擺在眼前,沒人不希望艦隊擁有一個強大的「移動機場」。
  • 法國新航母開始動工,作戰能力不輸003航母
    法國新航母開始動工,作戰能力不輸003航母海軍力量的提升對於未來戰場來講也是極為重要,所以海軍力量的提升也變得尤為重要,而航母作為海上霸主自然是會成為各國努力研發的對象,但是國際上面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僅有兩個國家成功裝備。
  • 到底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輕型航母?土耳其拿不到F35B就先別叫喊了
    出塢了如今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土耳其正在建造阿納多盧號過程之中,在有關的報導中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土耳其媒體對這艘軍艦的定位有點模糊不清,有時候稱為:兩棲攻擊艦,有時候又叫:航空母艦,那麼到底是兩棲攻擊艦,還是輕型航母
  • 中國能否造出類似福特級航母?003航母只是鋪墊,還是要看004航母
    只不過,在戰力上可能要比美國的福特級的航空母艦要差一些,畢竟我國到現在還沒攻破核動力航母使用的核反應堆。航母距今已經出現了100年左右的時間,到現在更是成為了大國發展海軍的首要武器裝備之一,無論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和平穩定,還是對外進行機動作戰,從二戰期間、還是海灣戰爭當中都能感受到航母的威力。
  • 觀察|韓國加快航母研發,如何避免成為「雞肋」或「活靶子」_澎湃...
    第三,建造輕型航母將大大加重財政負擔。輕型航母的建造費用就需要3萬億韓元(約合175.7億人民幣)以上,其搭載的F-35B艦載機引進費用和運營維持,以及相應的護衛戰力的獲得和運用等,更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因此需要能夠承擔這些費用的國家經濟力作後盾。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給韓國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今後韓國的國防預算將進一步受到制約。
  • 韓國公布航母建造計劃想趕超日本地位 或刺激朝鮮
    韓國計劃建造3萬噸級航母,希望依託航母實現真正的「大國海軍,自主國防」的目標。  8月10日,韓國國防部公布了國防中期計劃,其中提到韓軍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00.7萬億韓元(約合1.76萬億元人民幣)用於建造3萬噸級輕型航空母艦和開發國產「鐵穹」攔截系統。
  • 韓國擬建可搭載戰鬥機「準航母」,與日本開展「航母競賽」?
    一位不具名的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會議發言人說道,「一旦初步研究在幾年內完成,造船計劃預計就將納入韓國中期軍購清單。」「鑑於韓國的LPH-II是重新整體設計,而不像日本計劃將現有的『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改裝成輕型航空母艦,所以LPH-II的整體性能要優於『出雲』級。」李傑分析稱,「就從艦載機數量來看,儘管韓國的LPH-II只計劃搭載16架F-35B,但比起日本「出雲」級只搭載10架來說,已經多了不少了。」
  • 山東艦最新情況曝光,雙航母編隊戰力成形
    山東艦於2019年12月17日正式加入海軍序列,在入列10多個月間,航母進行了多樣化海試,充分測試了武器裝備的戰備性能。 山東艦艦長來奕軍稱,山東艦聚焦實戰紮實訓練,正在不斷推進戰力建設。山東艦政委宋文君最近在採訪中,介紹了山東艦的最新情況,他表示山東艦將聚焦戰力建設,全面加強練兵備戰。
  • 打造我軍的預置艦隊,大型民船改裝輕型航母,戰時可迅速增強戰力
    有美國媒體稱,解放軍這樣的做法是在模仿美國的預置艦隊,在戰爭發生的時候,將一些民用船舶改裝成直升機母艦,作為兩棲艦隊的補充力量,那麼將大型的民用船舶改裝成輕型航母或者是直升機母艦的話,這種方式是否真的可行呢?在戰爭中又有著怎樣的戰術作用呢?根據媒體的報導,在當天的演習中,解放軍陸航部隊的直升機從振華集團的一艘民用船舶上起飛。
  • 二戰時,美國光航母就有150艘,為何現在各國造航母這麼難?
    航母的研發技術日益成熟,但是如今的航母數量並沒有增多,反而當代能夠拿出航母的國家沒有幾個,即便強如美國也只有11艘航母。航母在當代軍事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世界各國都需要航母,但過去了那麼多年世界上還是只有那麼幾艘。
  • 全球現役航母戰力排行榜,前三看不到俄羅斯,遼寧艦暫列第五
    眾所周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只有具備強悍的海軍實力才能更好地維護領海安全,而在現代化海軍建設中,航空母艦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航母自問世至今一直是最大的海上作戰平臺,其建造難度非常大,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機械工程之一,不僅如此,建造航母除了需要過硬的軍工技術外,還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
  • 校場:喊了三年多要闖南海的英國航母戰力幾何?
    有關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的設計思路,技術水平,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說了很多,這裡就不在贅述。這裡我們主要說一說英國航母戰鬥群當下的戰力問題。作為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艦種,航母的設計也好,技術也罷,無不是為了更有效率的運用艦載機。不過,作為一種設計搭載36架F-35B戰鬥機的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的首次遠洋部署僅有16架F-35B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