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晚風微涼。7月17日,江蘇廣電"荔枝軍事"主編田柳應國防大學邀請,來到南京教學區學術會堂,為全軍宣傳幹部短期培訓班學員和二百餘名在校學員進行授課交流。
田柳簡介: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主任記者,《荔枝網》荔枝軍事欄目主編。先後被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評為 「十佳記者」、「十大未來之星」、「先進工作者」等稱號,並榮獲「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零距離》子欄目「田柳探營」曾創下新聞時段最高收視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間成為全國第一個乘坐「米171」軍機到達北川採訪的記者。
2009年,作為地方臺獨家進入通州閱兵村報導「國慶60周年閱兵大典」。
2016年隨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美國珍珠港,參加世界上最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環太2016」軍演。
2017年作為撰稿人與編導製作的兩集共80分鐘紀錄片《海上猛虎傳奇》,登陸央視十套《探索.發現》。
2018年撰稿的60分鐘紀錄片《英雄猛虎艇》登陸央視四套《國家記憶》中英雙語播出,並創造了同時段收視率全國第二。
同年,撰稿、編導的紀錄片《人民海軍挺進深藍——深海救援》登陸央視四套《國家記憶》中英雙語播出,創造了同時段收視率全國第一,並獲得人民日報發文表揚。
授課中,作為「荔枝軍事」的主編,田老師首先介紹了「荔枝軍事」欄目開辦初衷是為鼓舞激勵軍心士氣,有力配合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激發了廣大青年關心國防、踴躍參軍的熱情。「荔枝軍事」是由江蘇廣電總臺荔枝網、手機客戶端「荔枝新聞」傾力打造的軍事新聞欄目。全年365天報導軍方海、陸、空、武警最新、最權威的資訊。
隨後田老師從自身參與的各項全球軍事採訪經歷開始到近兩年獨立撰稿策劃的數部紀錄片製作的心路歷程,這些獨特的視角與真實的經歷令在場學員深受震撼,更是讓大家感受到田老師紮實的新聞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歷史的敬畏之心。正如她自己欣賞的一句話:平庸的人只有一條命,叫性命,優秀的人會有兩條命,即性命和生命,而卓越的人則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在座的每一個人身為新聞人的職業使命。
分享完自己的採訪經驗後,田老師從四個方面對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報導員進行了詳細的剖析:一是新媒體的文章標題怎麼改,首先要簡潔易懂,其次要會找痛點,列痛點,引發共鳴,然後是有反差、有對比,比如《月薪30000和月薪3000的文案差別》,要學會巧用數字吸引注意力;二是如何讓內容吸引人,媒體融合時代,新聞碎片化,傳播渠道多元化,典型人物報導要能夠守住自己的陣地,就必須要真面孔、真性情,不拔高、原汁原味記錄,不遮醜、多側面立體還原,讓受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三是優秀的新聞報導員,應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記者要從較高的層次上掌握相應的知識,成為這方面的內行人,然後要加工成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東西,新聞是給大眾看的,不是僅給專家看的;四是新聞人要有責任感,今天我們的生活雖然過得很好,但是請不要忘記為我們和平生活奉獻出生命的民族脊梁。
國防大學段文靈教授,對於此次授課給予高度評價,她說,「一個人的氣質包含著她走過路和讀過的書」,這句話在田柳的身上得到了深刻的印證。田柳記者用詼諧的語言、豐富的經歷,還有她獨特的視角講述她真實的經歷和感受,而且也從多角度對我們身為一名軍人引發了我們的思考、我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帶來了很多很好的啟示。
授課結束後,不少學員主動要求和田主編合影留念。他們紛紛表示聆聽了田主編深入淺出、豐富生動的授課,受益匪淺。在以後的新聞實踐中一定要學會用平民視角還原典型,用真情實感打動受眾,不斷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承擔起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