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聲聲,美潤桃李 中華小四弦進校園打造金牛靚麗名片

2021-01-20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8日訊(鍾傳亮)讓中華小四弦融入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持續開展,貫徹執行「立德樹人」教育方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各校學生中華小四弦藝術社團演奏水平。12月17日,成都市課堂器樂教學研討暨中華小四弦進校園成果展示活動在成都市金牛區舉行。本次活動省、市、區分管藝術教育的相關負責人,音樂教育界專家教授現場指導,區屬各中小學校級幹部和金牛區音樂教師參加了活動。

活動全方位展示了金牛區中華小四弦進校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中華小四弦學生藝術社團排練的精品彈唱節目,登臺亮相,精彩的演出博得陣陣掌聲。活動中還展示了中華小四弦引入音樂課堂教學片段課,現場教學讓專家讚不絕口,紛紛拿起中華小四弦加入了彈唱表演行列。

「選擇中華小四弦作為課堂器樂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屬於民樂,富有民族、民間器樂的音色,適合彈唱地方民歌、民謠和戲曲。」金牛區音樂教研員吳蓉表示,此次活動呈現的節目有川劇、四川輕音、童謠,都傳承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而中華小四弦作為金牛區域教育教學的載體和藝術教育特色,為金牛建設教育強區和品牌教育、音樂教育做出貢獻,並在此次課堂器樂教學研討會議中展示了教育成果。通過此次活動,標誌著金牛區音樂課堂器樂教學工作走在了成都市的前列,對成都市該項工作起到了引領作用,同時也探索出了一條進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教育的路子。

據了解,中華小四弦是一種新型研發的適用於中小學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的民族彈撥樂器。引進金牛區音樂課堂後,目前已經廣泛融入學校音樂教育工作之中。中華小四弦學生彈唱藝術社團在金牛區中小學紛紛建立,金牛區教師藝術團也成立了中華小四弦分團。同時,中華小四弦進入音樂課堂教學之中,成為廣大師生喜愛的課堂樂器。一年多以來,全區音樂教育的面貌煥然一新,在各中小學的校園裡,隨處可見彈唱中華小四弦的師生們的身影。耳濡目染,浸潤陶冶,校園裡散發著傳統優秀文化的芬芳!中華小四弦進校園,成為金牛區一個亮麗的名片。弦歌聲聲,美潤桃李,中華小四弦以其彈唱民歌,戲曲,民族歌曲的優勢,作為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的一個載體,熠熠生輝,對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12·25,《帆影弦歌萬千重》在北京隆福劇場等您
    《帆影弦歌萬千重》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也是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非遺原創劇目展演作品。該劇將於2020年12月25日在北京隆福劇場首演。發布會上,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創意策劃、出品人和主演——知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演繹劇中古琴表演片段。發布會現場,擔綱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創意策劃、出品人和主演的知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演繹了劇中古琴表演片段。
  • 四月新番的青春校園盤點,《一弦定音》《花牌情緣》音樂一弦定情
    四月新番的青春校園盤點,《一弦定音》《花牌情緣》音樂一弦定情上次我們談到漫畫《我們無法一起學習》是筒井大志創作的作品,講述了為了取得獎學金,而答應了校方的要求的主人公,幫助女主角們考上理想中的大學的故事。
  • 朗誦:清音二十五弦
    清音第一弦,詩海樂無邊。鍾情李杜,深吟華篇。修性,杏雨桃風潤柳煙,尋心路、奮勇當先。清音第二弦,詞闋舞翩躚。幾經相思,情系江南。繾綣,巧授珠璣念易安,君知否、醉臥朱闌。清音第三弦,書畫韻千年。文房四寶,墨染塵緣。等待,一世繁華夢九天,龍攜鳳、畫裡纏綿。
  • 乘著歌聲的翅膀——寧陽縣復聖中學打造音樂教育靚麗名片
    乘 著 歌 聲 的 乘著翅 膀「藝術潤心,文化鑄魂」是寧陽縣復聖中學的辦學特色。走進學校,一座高聳的顏子塑像坐落在學校思齊樓前,校園裡的每塊石頭、每面牆壁都會說話,發揮著環境育人的作用。琴房傳出的是跳動的音符和婉轉動聽的歌聲,能夠深刻的感受到這所學校的文化、藝術氣息。
  • ...年前寫的歌,如今又火了!「斷了的弦」(尤克裡裡彈唱教學+吉他譜)
    今年1月8日,周杰倫在Ins上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配文說:「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是呀,如今榜單上的歌手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周董卻一直屹立不倒。作為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他的歌就像一個寶庫!
  • 迪慶州文藝進萬家《弦歌情舞》演出活動精彩上演
    原標題:迪慶州文藝進萬家《弦歌情舞》演出活動精彩上演   近日,由雲南迪慶州委宣傳部、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部署,迪慶州民族歌舞團舉辦的「守初心行使命、挖掘·傳承·創作·弘揚迪慶優秀民族文化文藝進萬家」為主題的《弦歌情舞》文藝演出在香格裡拉大劇拉開帷幕。
  • 漳州錦歌:一弦一柱奏華年
    作為許多底層民眾曾經的謀生技藝,儘管一度沉寂,但在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如今,錦歌衍生出來的薌劇(歌仔戲)已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民間劇團眾多,市場繁榮廣闊。漳州二實小老師正在教授學生演奏錦歌。一方民社 百裡弦歌「錦歌是閩南地區主要的民間曲藝之一。」
  • 「帆影弦歌」在非遺音舞中講述蘇崑北上
    排練劇照 王曉溪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講述蘇州昆班北上的非遺跨界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將非遺、跨界與器樂有機結合,以運河為線,串聯起南北方的崑曲、勞動號子、箜篌、商羊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 《溫暖的弦》主題曲:田馥甄獻給每一個愛中人的一封情書
    田馥甄極少為影視劇ost開嗓,但卻有著唱一首「爆」一首,一首歌「火」一部劇的「華語樂壇ost女王」頭銜。 三年前的田氏《小幸運》,把《我的少女時代》唱進了每個人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把故事唱成了回憶,把最青澀的愛情唱成了最深刻的青春。如果說《小幸運》是青春驪歌,回顧了少女的懵懂,那麼這一次的《最暖的憂傷》則是摯愛的本質,提醒你在繁華遊走中保持純粹的愛的能力。
  • 《帆影弦歌萬千重》講述昆班大運河北上故事
    12月11日,非遺跨界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在京舉辦媒體見面會,編劇楊建業、導演李學熹、主演吳茜等將把蘇州昆班北上、在大運河上發生的故事搬上舞臺。王曉溪攝《帆影弦歌萬千重》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也是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非遺原創劇目展演作品。故事講述了明成祖遷都北京,蘇州崑曲社瑞霞班班主蘇九鳴也決定從大運河北上,發揚崑曲文化。瑞霞班的船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為美麗的風光撫琴吟唱,也為逃荒的饑民賑災義演,發生了很多故事。
  • 七十載弦歌不綴 鑄就「鐵道衛士的搖籃」 ——鐵道警察學院建校70...
    七十載弦歌不綴 鑄就「鐵道衛士的搖籃」 ——鐵道警察學院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側記宣傳部 鐵道警察學院 今天警察體育與戰術訓練教研部主任付新河表示,學校的忠誠品質浸潤著我的從教生涯,要求我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對黨忠誠的革命精神永不忘;要求我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不能丟;要求我愛崗敬業、不計名利、關愛學生、與時俱進的奉獻精神不能少,我將腳踏實地,為鐵路公安的教育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百載弦歌 其育煌煌」 水庫小學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盧曉麗 通訊員 蘇婉誼東湖之畔金菊飄香,水庫校園歡聲朗朗。2020年11月26日下午,水庫小學在操場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眾多領導、嘉賓、校友,廣大師生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學校百年華誕。
  • D站聽歌: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你的評分是?
    歌名:《G弦上的詠嘆調》譜曲:巴赫發行時間:1727年到1736年之間所屬專輯:《第三號管弦樂組曲》音樂風格:古典《G弦上的詠嘆調(Aria Sul G)》,又名為《G弦之歌》,此曲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號管弦樂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為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 胡俊巖《清音二十五弦.人生漫談》
    清音第四弦,快樂在童年。無憂無慮,玩耍其間。如幻,記憶長留有斷環,多積累,不悔今天。清音第五弦,走進幼兒園。初成習慣,始辯東南。培養,從小誠實不謊言,更學會,使命承擔。清音第六弦,轉眼到學前。自強向遠,自律從嚴。成長,一路前行破萬難,風霜伴,浩氣沖天。
  • 青春校園動漫《一弦定音!》聚焦古箏題材
    四月新番即將來襲,青春校園題材的動漫似乎永不過時,此次新番中也有好幾部聚焦的都是活力搞笑的青春故事,今天元氣娘就來和大家聊聊即將放送的《一弦定音!》。《一弦定音》改編自漫畫家櫻アミュー在《Jump SQ》上連載的同名漫畫作品,系列單行本累計突破了230萬,在去年7月宣布動畫化。
  • 與風共舞《幻想計劃》全新SSR風間弦美即將上線
    《幻想計劃》全新SSR風間弦美即將上線,她抱著豎琴從遠方走來,優雅而高貴,但眉間眼底卻潛藏著隱隱的焦慮與無奈。【負責任的家庭教師】風間弦美是一位擅長演奏的琴師少女,出身並不算優秀,憑藉自己高超的琴藝擔任凜華小姐的家庭教師。在教授琴藝方面,風間弦美總是特別嚴謹負責,時時關注著凜然小姐的成績,為每次演奏做足準備。
  • 漠漠庭中黃葉樹,泠泠弦上白頭吟:七律《佚題一首》含聯句
    人們守著漫長的嚴寒,肯定會期盼鶯歌燕舞、靚麗嫵媚的春天。花謝了還會再開,人散了還能再重新相聚嗎?花一年年的開謝,都是一樣的嬌羞動人。而離別的人兒再重逢時,早已經物是人非了!容顏滄桑,閱歷繁複,即是初心不變,但也萬難回到從前了……於是,默默地翻來書本,傷心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看花落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 非遺跨界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 再訴大運河不盡情緣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非遺原創劇目展演作品、非遺跨界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12月25日將在隆福劇場上演。12月11日,該劇編劇楊建業、導演李學熹、主演吳茜等出席發布會,展示了劇中片段。  該劇講述蘇州昆班北上,在大運河上發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 "美國王思聰"打造《魔弦傳說》 聚焦成長引觀眾落淚
    《魔弦傳說》海報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被粉絲戲稱為「美國王思聰」的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執導筒的電影《魔弦傳說》將於1月13日登陸全國。  萊卡工作室CEO、《魔弦傳說》導演特拉維斯-奈特是某著名運動品牌創始人之子,被網友們戲稱為「美國王思聰」,但這位富二代卻一直對動畫片保持著高度的熱衷,《魔弦傳說》更是他「工匠精神」的極致體現。《魔弦傳說》是一部定格動畫,通過手工人偶和場景的變動,形成動畫。特拉維斯-奈特從小就定格動畫痴迷,據稱他每天7點上班,就開始擺弄那些玩偶,有時候幾個小時,才讓那些玩偶動個幾毫米。
  • 中央民族歌舞團《弦歌逐夢》開啟甘肅大劇院2018年演出大幕
    中央民族歌舞團《弦歌逐夢》開啟甘肅大劇院2018年演出大幕  每日甘肅網4月14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平麗豔)歷經半年的精心策劃,甘肅大劇院2018年的全年演出節目單「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