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這部電影最讓人驚喜和意外的地方,那就是沒有看到印度電影的一大特色——歌舞。作為一部印度電影,不得不說這樣做很需要勇氣。但從整體的劇情節奏把控來看,確實也不需要添加歌舞來灌水拖時間,因為它本身就有160分鐘左右的時長。
演員的演技是最能體現電影魅力,但劇本臺詞是它的基礎。《誤殺瞞天記》在160分鐘的時長裡,幾乎每一個演員的每一句臺詞都經得起推敲,首先是符合角色,是那個角色所講的話語,而不至於出格;其次電影臺詞幾乎沒有任何廢話,要麼是為作為前因,如廢棄的採石場、挖坑堆肥,要麼就是作為後果,如維賈伊在重編故事時所做的一切。
有時候看似毫無意義的鏡頭,都有它獨特的含義,比如開頭時一分鐘左右的公交車路線和沿途的風景,它所代表的是彭朵林是一個偏僻而又落後的地方,人們法律意識自然十分淡薄,因此,在後面的劇情中,哪怕是想要去倫敦見兒子辦理護照的沙威,在遭到蓋頓德明目張胆的敲詐勒索時也沒想過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當然,山路的曲折也不排除這是對整部電影劇情節奏的預言。還有就是舊的警察局和新的警察局,是不是也意味著破舊除新呢?
人物形象立體豐滿,尤其是對男主維賈伊的刻畫,導演可謂是用心良苦。在對待員工荷西、餐館老闆馬汀、及自己家人時的一些很瑣碎的小事時,很能彰顯出他的性格特徵,當然,像對電影的愛好這一人設,更是將此發揮到了極致,並將此融入到他生活的的方方面面,為接下來的重大劇情做了充分的鋪墊。
蓋頓德的頭次出場是在荷西的口中,然後再通過一對老夫婦的口中敘述,直到最後,人物才真正出現在觀眾的眼前。這就相當於已經給了觀眾一個預期,對於接下來他所做的敲詐勒索的事情也自然覺得合情合理。
果亞總長蜜拉是在解決別人對她屬下的指控時出場的,而她的行事作風更接近於黑幫的解決方式,或許是想要給她更強大的氣場,便有了一段自帶的BGM,效果很好。對於屬下的事情都是如此,自己親兒子山米事情更無需多說。倘若不是維賈伊還算聰慧,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乃至最終藉助輿論的力量,蜜拉怕是不論如何都能敲開他的嘴。
在作為母親方面的表達上,新上映的《誤殺》則表現得更好,如休憩是夢見自己的兒子。同樣在父親的角色上,《誤殺》給出的市長候選人的人設也比《誤殺瞞天記》要好。
前面的生活有多美好,後面就有多大的動力和決心,山米死亡的悲劇也就顯得愈發痛苦和慘烈。試想一下,就像維賈伊所說,假如安祝和山米互換一下位置,那結局又將如何?
《誤殺瞞天記》看似處處在遵循法律,但事件的過程中卻幾乎很少真正遵守法律。不論是蓋頓德的行為,還是蜜拉的做事方法,更或者是維賈伊的結局,大家都在拼命的尋找法律的漏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或許就是《誤殺》所改編的目的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