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其實改一下也是可以的,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只是多與少的區別罷了。而這句話放到國家身上也是適用的,而國家間的爭鬥往往規模更大,在爭鬥中,實力較弱的一方,肯定會遭到巨大損失,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各國都會把壯大軍事實力當做是一個重要任務。
發展到現在,因為科技實力越來越強,很多新式武器都陸陸續續被研製成功,各國的軍事實力逐漸上升,另外,海陸空三軍成為了軍隊的標配,各部分也越來越完整。你可能也聽過這麼一個詞,那就是三位一體打擊能力,這是軍事上的一個專有名詞,要是一個國家,在海陸空三軍之中,都擁有能夠投放核武器的力量,比如說海軍的潛射飛彈,陸軍擁有洲際彈道飛彈,空軍有戰略轟炸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實現了三位一體核打擊,所以,我們能夠看出,在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裡,戰略轟炸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現在世界上,被公認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只有兩個,它們就是美國以及俄羅斯,所以這兩個國家都持有實力強勁的戰略轟炸機,美國的B2,以及俄羅斯的圖160,這兩款轟炸機在世界上都頗具盛名,所以說,如果要把B2和圖160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誰才是世界第一轟炸機呢?
來自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優雅而又強大的白天鵝,要論顏值,這款轟炸機同樣是世界頂尖的,圖160其實不是新式戰機了,它是由蘇聯設計建造的,可是這並不妨礙它的強大,圖160擁有很多優秀能力,它能夠完成超音速突防,而且還可以做到,不靠近防空網,而精準擊中它鎖定的目標。
圖160的體型很大,巨大的空間足以容納更多的東西,最大起飛重量為275噸,它還能搭載超過40噸的彈藥,也即是說,它可以搭載上百枚飛彈,堪比小型飛彈庫,而且續航能力也很強,把油箱裝滿油的話,一次性可以飛16000公裡,速度可以突破到2.05馬赫,它可以說是具備了所有優秀轟炸機應該具備的優點,比如載彈量大,又比如,航程遠,相比起來,美國的B2就稍顯遜色了,B2的最大速度為0.95馬赫,比圖160低了很多,載彈量更是遠遠不及圖160,只有18噸的樣子,如果不進行燃油補給的話,一次性只能飛1.2萬千米,續航能力也弱於圖160,我們可以非常輕易的發現,從這些方面來說,圖160明顯更加優秀。
不過,B2轟炸機也有個優勢,是圖160趕不上的,那就是它的隱身性,B2的隱身能力非常強大,它充滿個性的外觀,以及隱身塗層,這讓它很難被敵方檢測到,從而實現了隱身,也就是說,B2的突防能力非常強,可以溜進敵方的防空網內,發起突然襲擊,B2的雷達發射面積被降到了0.1平方米,可以說是把隱身做到了極致,這讓B2的生存率被提升了很多,所以說,如果是比較隱身性和突防能力的話,B2就比圖160更加強大了。
B2的服役時間要比圖160稍微晚一點,不過它們都是在冷戰時期開始研製的,而B2是在1997年服役的,這個時間段,蘇聯都解體6年了,所以美軍也沒有大批量生產這款本打算專門用來對付蘇聯的利器,而只是儘量做到少而精。為了進一步加強突防能力,美國的方案是將其做成隱身戰機,而蘇聯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路線,那就是他們的轟炸機要大而快!這兩種方式都有它們的獨特長處。不過發展到今天,隱身性已經成為了武器發展的優勢,因此,B2在以後的戰場上,會更有優勢一些。
就像我們之前說到的那樣,現在能夠完成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僅有美俄,有人可能會想,那麼中國為何不在這個行列。其實中國現在也就還差一點,就可以做到了,這個差一點,其實差的就是戰略轟炸機,轟炸機其實中國也有,就是我們的轟6,可是轟6各方面的性能還很弱,還不足以擔當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中的空中打擊,洲際作戰也很難順利完成,所以說,我國空軍在未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戰略轟炸機的研製。當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以後,我們堅信,新一代的轟20,這款隱身戰略轟炸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