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林徽因 好比人間四月天

2020-12-24 海南日報數字報

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的合影。 (資料圖片)

林徽因在五臺山與佛寺施主寧公遇的塑像合影。 (資料圖片)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位開明人士,在女兒年輕時便帶她遊歷歐洲,增長見識。 (資料圖片)

  文\本刊特約撰稿 劉永加

  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林徽因在北京病逝,年僅五十一歲,留給世人無限惋惜之情。

  林徽因的詩歌大家都耳熟能詳,她的文採為許多人所傾倒;她鍾情不已、為之奮鬥一生的建築事業,也成就斐然,堪稱風華絕代的才女。

  發現唐代建築

  林徽因作為建築學家,與丈夫梁思成一起,為考察研究中國的古建築作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他們發現了唐代木構建築,打破了日本人否定中國還存在唐代木構建築的妄言。

  從1931年至1937年間,為了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收集編寫中國建築史的資料,應聘在中國營造學社工作的林徽因與梁思成,帶著學社的同仁一起跋山涉水,考察中國古代建築遺產。他們跑了全國200多個縣,調查研究了2000多座古建築和早期造像石窟,找到了隋代的趙州橋、唐代的佛光寺、遼代的應縣木塔等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建築。

  由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古代建築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曾有日本學者斷言:中國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構建築,要看唐代木構建築,只能到日本的奈良去。

  但是林徽因他們不相信,到圖書館翻閱了很多資料,在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著作《敦煌石窟》中,有兩張唐代壁畫的照片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壁畫描摹了佛教聖地五臺山的全景,並標明了每座寺的名字,其中一座名為「大佛光之寺」的古寺好像他們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建築。可是,已過去了一千多年,佛寺還存在嗎?

  懷著一絲僥倖,1937年6月,林徽因、梁思成和同仁們一起乘火車到太原,之後坐汽車,到了半路再改騎驢騾,往五臺山進發。6月26日,林徽因他們騎著毛驢來到五臺山腳下的豆村。黃昏時分,在這個偏僻村落背面山坡上發現了一座外形奇特的大殿。他們看到殿內的22根簷柱和14根內柱圍成一個「回」字形,在宋人李誡所著《營造法式》中,這種形構被稱為「金廂底槽」,這正是中國古代早期木結構建築特有的型制。

  對佛光寺年代的鑑定,林徽因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在大廳裡考察的第三天,有遠視眼的林徽因忽然發現大殿的梁下隱約有墨跡,好像是題字,他們搭了簡易的腳手架,用布蘸水慢慢擦拭,為了看清字跡,林徽因和梁思成足足花了3天時間。終於依稀辨出「佛殿主女弟子寧公遇」幾個字。林徽因猛然想起,大殿前聳立的經幢石柱上有同樣的字跡,她再去核實,發現石柱上赫然刻著同樣的文字,還有「唐大中十一年」(即857年)等字樣。顯然,那個謙恭地坐在平臺一端,被巨大的天王像擋住的女性雕像,並不是僧人所說的「武則天」,而是出資建殿的施主寧公遇本人。這一考辨,是林徽因對中國古建築研究的重要貢獻,是她第一個發現了這個中國最稀奇古廟的施主。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她還專門與寧公遇塑像合了影。

  梁思成曾說:「這是我們這些年的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構建築。不僅如此,在這同一座大殿裡,我們找到了唐朝的繪畫、唐朝的書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築。個別地說,它們是稀世之珍,加在一起它們更是獨一無二的。」

  主持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林徽因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建築設計師,對建築工藝的設計有獨到的見地和成就。早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國留學時,聰穎的林徽因,雖然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系旁聽生,卻用兩年時間,不僅如期取得美術專業的學士學位,還完全靠自學受聘擔任了建築設計教師助理,不久後更成為這門課程的輔導教師。期間,她還在賓大大學生聖誕卡設計競賽中獲獎,這件珍貴的文物至今保存在賓大的檔案館中。

  回國後,林徽因和梁思成受聘到東北大學創建建築系,出任教授。在教學的同時,林徽因抓住機遇,一展她的設計才能,與梁思成一起設計了吉林大學整個校舍和交通大學錦州分校校舍、瀋陽郊區公園——肖何園。

  當時,東北大學校長張學良設立獎金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林徽因積極參與,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當選為東北大學校徽圖案,獲得400元獎金。

  這次徽記設計的經驗,給了林徽因更大勇氣。在新中國建國之初,她參與主持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之際,林徽因被選為共和國國徽設計組成員,並主持清華設計組工作。當時,除了林徽因他們清華設計組,還有張仃領導的中央美院設計組,經過努力,他們分別拿出了國徽設計方案,由專家組最後審定,周恩來總理親自到場審看。

  據清華設計組的教授朱暢中後來回憶,現場到會的專家委員們討論很熱烈,大家講完後,等待周恩來表態,而周總理卻注意到一直沉默不語的評委李四光,就問道:「李先生,您怎麼看?」李四光再次比較了兩家設計的國徽圖案,然後指著清華的圖案說:「我看這個圖案氣魄大,天安門上空像是一幅整個天空一樣大的五星紅旗,氣魄真偉大;下邊,天安門前的廣場也顯得寬廣深遠,氣勢恢宏。金、紅兩色,使得整個圖案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對稱均衡、莊嚴典雅又富麗堂皇,我贊成清華大學這個方案。」周總理又再次看了兩家方案,隨即詢問大家是否還有其他意見,他停了片刻,看看沒有人再發言,就說:「那麼好吧!就這樣決定吧!」委員們紛紛表示贊成。

  1950年6月20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以清華方案為基礎深化製成國徽。

  1952年,林徽因還與梁思成一起主持組織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並親自設計碑座和碑身的全套紋飾和小須彌座上的一系列花環浮雕;她還參與了我國的傳統工藝景泰藍的創新設計工作,並為保護北京古城而嘔心瀝血……

  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既有建築學家的縝密嚴謹,更有詩人的浪漫奔放,她的文學成就一樣耀眼。

  1931年,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回到北平後,受聘到中國營造學社工作。1933年,林徽因的好友沈從文從上海回到北平,創辦《大公報》文藝副刊。林與沈認識較早,於是鼎力支持創辦文藝副刊。在楊振聲、沈從文任主編的《大公報》文藝副刊創刊號上,發表了楊振聲的《乞雨》和林徽因的《惟其是脆嫩》,這兩篇文章實際上是代發刊詞,闡明文藝副刊的辦刊宗旨。從此之後,沈從文經常約林徽因寫稿,林徽因開始了其創作的黃金時期,很快成為京派文學的中心人物。

  特別是1934年4月5日聞一多等人主編的《學文》一卷一期,發表了林徽因的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該詩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更將中國詩歌傳統中的音樂感、繪畫感與英國古典商籟體詩歌對韻律的追求有機地融合,是一首可以不斷吟誦、可以不斷生長出新意的天籟之作,一舉震驚了當時文壇,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詩作。

  正是在抗戰前期北平的那些年,林徽因在讀者中獲得很高的榮譽,也由此奠定她在文壇的地位和成就。

  林徽因病逝後,安葬在她自己參與設計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由梁思成親自設計,僅刻有「建築師林徽因墓」七個字。

相關焦點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
    1954年底,林徽因最後一次住進了醫院,隨後,梁思成也因病住進醫院,病室就在林徽因的隔壁,因此,他會每日前去探望愛妻。3月31日,林徽因已處於彌留之際,梁思成來到妻子病床前,放聲痛哭:「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深夜,林徽因對護士說:「我想再見見思成,有話對他說。」
  • 周迅靈氣演繹林徽因,黃磊:這就是我的人間四月天!
    那麼請隨我一起找尋那個年輕的黃磊---徐志摩,分享一個最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一起欣賞那個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人間四月天》剛上映的時候,得到了很多公眾的關注,該劇主要講述了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三人的愛情故事,因出色的劇情還曾提名美國艾美獎最佳外語電視劇獎。
  • 你是人間四月天丨林徽因一生寫的唯一一首政治詩,奈何很多人不知
    作者:仲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四月的美好,很多時候是無法用語言表說的。大才女林徽因,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讀醉了多少青年男女,也道盡了人間四月天的美好。金嶽霖那句「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是對林徽因一生最好的評價。
  •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她是志摩詩歌中,走出的仙子,嶽霖靈魂深處,不可替代的紅顏,最終他們都未能一吻香澤,與之偕老,而他們卻都深深愛慕著這個集才華美貌於一身的奇女子,最終她花落梁家,成為梁思成的妻子,她就是,林徽因。誰能拒絕愛她?她是光影中的精靈,是四月裡的雲煙,是盤旋的白鴿,是世間所有的美好。
  • 才女林徽因真是女神嗎?你看錢鍾書在《貓》裡寫了啥
    提到古代的才女,想必大家的腦海中都會出現「李清照」這個名字。李清照作為唐朝著名女詩人,詩歌作品浩如繁星,且首首經典,道盡女兒心事。而要提到近代的才女,「林徽因」這個名字肯定也是極有分量的。但1924年時,林徽因卻跟梁思成一起去了美國,開始鑽研建築學,完成她幾年前立下的夢想。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成婚,婚後夫妻兩共同回國,相伴相守。此後,林徽因在古建築、文學、戲劇上都多有研究。1955年4月,一代才女林徽因因病去世,年僅51歲。其藍顏知己金嶽霖十分悲傷,以詩句「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 美貌與智慧的完美組合,一代女神林徽因
    如果你不了解林徽因,請讀一讀她的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句愛的讚頌: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旱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 《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多少男人的夢中情人
    《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多少男人的夢中情人一個嫁為人婦的女人,卻被兩個名聲顯赫的男人惦記,單相思持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誰有如此的魅力,可以穿越時光,散發出迷人的色彩,只能是她,一個集才華和美貌於一身的女人,林徽因,以至於多年之後,提到她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四月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也是個浪漫的季節。很多人在四月裡都會想起民國的大才女林徽因的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你是人間四月天,一句愛的讚頌;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緬懷林徽因,風輕雲淡,歲月安好,你也是人間四月天!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65年,林徽因在同仁醫院病逝,去世後,她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著「建築師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塊刻著秀麗花圈的漢白玉。這原來是為天安門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雕飾試刻的一個樣品,人民把它作為一篇獨特的無字墓志銘,奉獻給它的創作者林徽因。
  • 為什麼林徽因註定會成為民國時期的傾城才女?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由黃磊、周迅、劉若英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三人感情糾葛的故事。原本是衝著黃磊去看的,後來倒被周迅的靈氣所吸引。儘管那時的周公子還略顯青澀,戲份並不多,但由她飾演的那個清雅單純的林徽因確讓人印象深刻。
  • 「一代才女」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嶽霖等人情感故事一再被誤讀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作者:曾子芊林徽因(1904.6.10-1955.4.1)這是林徽因最負盛名的現代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的詩句,因其細膩柔麗、輕盈優雅被眾多讀者喜愛,反覆吟誦。
  • 梁從誡談林徽因:世人誇她是才女,在我眼中她只是一個急躁的病人
    民國時期誕生了許多才子才女,他們每個人都書寫了一段 盪氣迴腸的歷史,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訴說著他們的故事。1904年,一個後來轟動了整個民國的女子,悄悄地出生了,那個時候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女嬰,長大後會成為那樣傑出的人物,此女正是林徽因。林徽因晚年的時候和丈夫梁思成一起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國徽,他們的技藝水平當得起一代宗師的稱號。
  • 林徽因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其實是明滅綿亙的思念
    很多時候,四月就是一抹即逝的流光,卻又如一首回味的歌,一陣沁人的風,一絲欲掩還遮的羞,總是讓人回味。四月的色彩,看著從點綠到初黃到新綠到幽幽的綠,看著百花齊綻千紅正豔,好像四月囊括了這個世界所有的美。於是林徽因寫下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描述了四月春天的美景,也用一段婉轉的文字,指點了歲月起始章節間思念的纏綿。
  •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2013年04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林徽因:「你若離不開我,就離了婚來找我」,徐志摩竟真登報離婚
    林徽因:"你是掌心三春色,你是人間四月天。"我認為民國是最浪漫的一個時代。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便把它種滿了南京城,真正做到了,"看到一種樹,想起一座城"。民國才女,就生長在那個女子可以衝破傳統束縛、舒展個性才華的時代,她們的人生或飛揚絢麗,或一波三折,都可堪探究與回味。透過她們,可以遙望那一代女人的幸運與失落、從容與踉蹌。
  • 生活不是段子丨你就是林徽因的四月天(上)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建築學家、詩人和作家 。原名徽音,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圖說林徽因的隻言片語,感受林徽因的細膩感悟。
  • 春風把我帶給你,四月潤溼了空氣——邵帥《你是人間四月天》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由解憂邵帥作曲、作詞,解憂邵帥演唱的歌曲,發行於2019年2月14日。邵帥,原創音樂人,1998年2月8日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2019年8月31日發表自己首支原創單曲《寫給黃淮》,立刻躥紅,歌曲平臺總播放量30億+。
  • 錢鍾書發文痛罵,魯迅冰心寫文諷刺,民國大師為何都看不慣林徽因
    《人間四月天》中的林徽因與徐志摩語言極盡尖酸刻薄。那首《人間四月天》可以說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費正清說: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
  • 6首詩8張老照片,給你不一樣的才女林徽因,弔唁徐志摩那首很經典
    眾所周知,在林徽因的身上,有很多的頭銜,比如說女建築家、女作家、女詩人,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等等。但是大家最關注的恐怕還是徐志摩的「夢中情人」這個說法,尤其是那首《再別康橋》,有人說這就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歌,代表著一往情深。
  • 民國女神的春天,活出了人間最美的樣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情感寄託《你是人間四月天》1.林徽因嫁給了最好的歸宿林徽因作為民國時期的極具才情的名媛,她的人生經歷與時代背景極為契合。在動蕩年代她雖然生活安逸,但是在感情上卻無所依傍。《你是人間四月天》最後一句也恰恰證明了這種猜想,「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種詩歌風格以及語言特色,其實與徐志摩給她寫的情詩「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幾乎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