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兩個人在一起,不僅要好好說話,更要好好吵架

2020-12-15 書影生香

曾經我以為婚姻中最大的殺手是第三者,兩個人之中一定有一個人變了心,才會走到曲終人散的地步。

年歲漸長才發現,很多夫妻離婚不是因為婚外情,而是兩個人的相處出現了問題。頻發的矛盾和不斷升級的爭吵將彼此搞得筋疲力盡,感情也一點點毀滅殆盡。

可爭吵是一個貶義詞嗎?

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直到我讀了這本《親密關係》,我對爭吵這個詞語又有了全新的認知。

我們為何會吵架?

吵架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吵架的正確姿態是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就圍繞這三個問題深入地談一談吵架這回事。如果你也有情感方面的困惑,希望你花費一點時間和耐心看完它。

01親密伴侶為何會爭吵?

情侶夫妻之間明明是很親密的關係,為什麼會爭吵呢?

《親密關係》一書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我們對伴侶抱有期望。

其實,我們最初被某個人吸引,往往是出於情緒上的需求,我們渴望被重視、被理解、被呵護等等,而這些需求大多來源於幼年時期未被滿足的需要。

在戀愛之前,我們已經在心裡繪製出了一幅理想伴侶的畫像。然後,我們會在潛意識當中以此畫像作為尋覓戀人的標準,最終在茫茫人海中選出相似度最高的一位。

但絕大多數人並不會就此止步,他們會用明說或暗示的方式對伴侶開展改造計劃,期望把對方變得和理想伴侶一模一樣。

作者指出:期望=憤怒的前身。

現實情況是伴侶並不會心甘情願被你改造,當改造對方的期望一次次落空,灰心、失望、痛苦、憤怒等負面情緒就會湧上心頭,進而導致矛盾和爭吵。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爭吵有弊無利,對感情的殺傷力很大,但作者卻提出了一個顛覆性觀點:爭吵是好事還是壞事,要看當事人怎麼對待它。如果我們在爭吵發生時,能夠運用一些技巧去處理,就會發現其中蘊藏著寶貴的禮物。

02爭吵時的常見誤區

《親密關係》中指出無論你和誰戀愛,與誰結婚,你們的情感發展都跳脫不出以下四個階段:

①月暈:情人眼裡出西施

②幻滅:我怎麼會和你在一起

③內省:以對方為鏡審視自我

④啟示:體驗高層級的靈魂關係

隨著月暈的結束和幻滅的到來,爭吵也隨之而來。

作者以理論結合實例的方法列舉了破壞親密關係的多種吵架模式,最典型的是以下兩種:

第一種,惡言惡語攻擊對方

《金婚》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佟志上完夜班回到家裡,沒有洗漱沒有脫衣服就躺下睡了,文麗想讓他洗洗再睡,佟志不願意,兩個人就吵了起來。最後,文麗半夜離家出走,佟志到處去找她。

這原本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為什麼會鬧到這種地步呢?

原因是兩個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忽視了對方的需求。

文麗的點在於我讓你洗洗再睡是為你好,你不聽就算了,還這麼兇我,我覺得很委屈。

佟志的點在於我加完夜班已經很累了,我就想好好睡個覺,你一個勁兒地嘮嘮叨叨,純屬沒事找事。

更糟糕的是,他們還不斷找出對方的短處加以批評、指責和攻擊,不停地火上澆油,使得這場爭吵愈演愈烈。

文麗指責佟志:「你打呼嚕打得跟雷一樣,我天天晚上睡不著覺,你那腳臭的能燻死一頭大象,你吃飯還吧唧嘴,我都不好意思說你,你說你戒菸,你才戒幾天,你就抽上了,你不刷牙不洗腳,你都臭死了。還說你愛看小說,結了婚之後你看了一篇小說嗎?」

文麗把佟志的毛病數落了一個遍,佟志也不甘示弱地吼道:「你行了吧!我不想說你了!你臭美臭講究,碰你一下能拿半塊胰子洗手,你不怕洗禿嚕皮了你!」

多像現實中的我們,每次爭吵都拼盡全力要說服對方,都千辛萬苦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但事實上,吵架這回事吵輸了是輸,吵贏了還是輸,只有雙贏才是真正的贏。

第二種:以消極冷漠的態度迴避問題

和第一種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戰迴避型,也就是情緒抽離,拒絕溝通,無論對方說什麼,都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或者乾脆離開現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電影《前任3》一開場就是孟雲和林佳因為一點小事在鬧彆扭。孟雲跟好哥們抱怨每次都是自己低頭認錯道歉,主動哄對方,這一次絕不能低頭;林佳跟好姐妹說以前吵架,兩個小時之內他肯定來哄我,這都一天過去了,他就是膩了,不愛了。

那晚,林佳從臥室到客廳拿了三次行李箱,每一次都是在拋和好的橄欖枝,只要孟雲肯服軟說一句「我錯了,對不起」,他們一定能和好如初;但反過來看,如果真是林佳耍了小性子,跟愛人低個頭有那麼困難嗎?

五年了,兩個人明明很在乎對方,但非要用冷戰的方式在彼此之間豎起銅牆鐵壁,裝作毫不在意。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不吵不鬧不和好,結局只能一拍兩散。

所以有人說,兩個人在一起如果連架都懶得吵了,就離分手不遠了。

作者在《親密關係》中還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伴侶之間越親密,分享越多,就越容易發現平時不易察覺的舊傷,如果你總是用爭吵和憤怒掩蓋舊傷口,就無法讓痛苦的根源浮出水面,更無從談起療愈傷痛。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誠實一些,能多一些勇氣和決心面對幼時的傷痛,每次爭吵都可以轉化為拉近彼此的一個契機。

書中有這樣一個典型事例:

約翰和瑪麗同居一年多了,兩個人感情挺好的,但最近約翰越來越無法忍受瑪麗把浴室搞得一團糟了。

某天清晨,事情還是爆發了,約翰衝著正在準備早飯的瑪麗抱怨道:「瑪麗,我到底要跟你說多少次,用完浴室要收拾乾淨!」

「我本來是要收拾的,可你急著進去洗澡,我就給忘了。」

「把牙膏蓋上,把化妝品放進柜子要花多少時間?」

「我已經說對不起了啊,我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

「那你可以早起五分鐘啊,只要該死的五分鐘……」

「我能起來就不錯了,你昨晚把音箱開到最大聲,一直吵到三點。」

「我才沒有吵到三點,你根本是在轉移話題!」

「我才沒有!」

「就是有!」

表面上看起來,兩個人在為收拾浴室而爭吵,實則不然。

瑪麗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裡長大,如果她沒把玩具收拾好,父親會沒收所有的玩具;如果沒有把衣服收拾好,母親會去責罰她;如果牙膏沒有蓋好,父母都會對她嘮叨個沒完。

時間久了,瑪麗覺得自己對父母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她只能做個隱形人。如今,約翰又向她提出類似的要求,這讓她覺得很痛苦,所以她寧願用爭吵來逃避兒時的創傷。

而約翰小時候在飯桌上說話,總是沒人理睬;他發表的意見,也不被家人重視;父母還有兩次忘掉了他的生日。現在,他多次提醒瑪麗收拾浴室,可對方就是不聽,這讓他覺得幼年時期的痛苦又回來了,為什麼總是沒有人在意他的想法呢,他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嗎?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正視問題的存在,像這樣踢皮球似的吵下去,問題非但得不到解決,還會對親密關係造成很多傷害。

03論吵架的正確姿勢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也許大多數人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懂吵架的人,但能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應該已經意識到:吵架也是一門學問,必須講究技巧和方法。

第一,放下立場

我們在和伴侶爭吵時,通常會採取一個立場,可一旦你採取了立場,也就意味著把對方放在了對立面。

吵架時大家都拼命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力量,都想獲得這場戰爭的主控權。你批評我,我指責你,沒完沒了。

只有當你學會放下立場,充分感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並嘗試對它們負責的時候,你才能發現痛苦的根源。

第二,建立信念

前文中提到,引發爭吵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幼年時期留下的舊傷口。

因此,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是雙方都願意對自己誠實,對伴侶坦誠,儘量讓深層次的傷痛浮現出來,再以健康的方式來處理它。

第三,有效溝通

如果你願意放下立場,並建立了面對傷痛的信念,最後一步就是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

避免用這樣的句式「你總是」、「你就不該」、「你就不知道」、「你早該聽我的」,嘗試用這樣的語句「我想」、「我們一起」等等。

如果你願意卸下心牆,把內心深處的無助、茫然、失落袒露在對方面前,相信對方也會隨著你的改變而做出改變。

這樣一來,你們便有機會獲得雙重獎勵,一來療愈了自己的舊傷痛,進一步完善了自我;二來,拉近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親密度。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感情世界裡也沒有坐享其成。與其傻傻地奢望上天給你指派一個完美伴侶,不如用心學習親密關係的經營之道。

一直很認同這樣一句話:你必須很努力,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

如果你也想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不如讀一讀克裡斯多福這本《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梁》,自1999年首版以來,已經出到了第六版,《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老師和樊登讀書會大力推薦:

想入手多本,系統學習的,可以選擇下面這個套裝,包括《親密關係》《願你的生活既有善良,又有鋒芒》、《人生要懂斷舍離》、《生活需要儀式感》、《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五本著作,原價193元,現價79.8元: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好的親密關係,在於好好說話
    在兩性關係中,這樣的吵架場景大家一定很熟悉:男人回家很晚,一到家什麼也不做就葛優癱,身上還有酒氣。女人看不下去,向男人咆哮:「天天回來這麼晚,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還知道家裡有人嗎?」男人也煩躁無奈:「我怎麼就天天了?我賺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女人繼續:為了這個家?
  • 豆瓣8.0《親密關係》解讀三:愛情最好的樣子,是好好吵架
    那麼愛情最好的樣子應該是說不完的幸福和甜蜜才對,怎麼會跟吵架扯上關係呢?難道不該是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吵架嗎?《親密關係》這本書給我們的解釋是:愛情最好的樣子,是好好吵架!我們有必要回憶一下自己之前的生活和愛情,思考以下三個問題:① 在兩個人相戀的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兩個人吵架的狀況?② 吵架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怎樣的一種態度?③ 愛情中最美好的樣子,為什麼會是「好好的吵架」?
  • 婚姻三件寶:好好說話、好好睡覺、好好賺錢!
    PART1、好好說話,才不會經常吵架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聽的話誰都愛聽,不好聽的話總會讓人反感,即使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在婚姻中,更不能因為對方是自己的愛人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傷害,這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外,沒人可以包容你的無禮任性,尤其對和你相伴一生的伴侶,更得尊重他,顧慮他的心情和尊嚴,即使在氣頭上,也不能專挑對方的缺點大肆鞭伐。
  • 夫妻之間,一定要好好說話,送給不會好好說話的夫妻
    夫妻之間,一定要好好說話,送給不會好好說話的夫妻。今天我跟大家來聊一聊好好說話的話題,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是也出現了間隙。都是有。餘不在,好好的說話,開始的!尤其是夫妻!情侶之間!某一個清晨,我聽到一對終點夫妻的對話。來,一會吃包子嗎?
  • 幸福的婚姻,從好好說話開始
    懂得經營的夫妻可以讓自己的婚姻如魚得水、幸福甜蜜;反之,有些夫妻不懂得婚姻之道,最終將好好的家庭搞得一地雞毛。人們都說婚姻原本是一張白紙,最後兩口子過成怎樣,都取決於握筆的兩個人。網上最近流傳一句話:"一個幸福的家庭,先要從好好說話做起。"
  • 讓女人死心,一句話就夠了:婚姻不是戰場,好好說話比什麼都重要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01感情中,最怕的就是不能好好說話,比拳頭更傷人的是舌頭。人冷了,是可以取暖的,心若冷了,就再也暖不回來了。有人覺得在感情中兩個人是最親密的,說些什麼話也不會傷及到兩個人之間穩固的情感,對方應該理解自己的一時情急或是難以自控,可是他卻忘了他脫口而出的那些冷言冷語,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的消耗,是一種精神虐待。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植根於骨子裡的修養,會說話,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有多高,反之,則是沒修養的體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的人,絕不會將惡語說出口,來傷害別人。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要交往很多人,自己的朋友,同事,親戚,鄰居,還有最親近的家人。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 《我想和你好好的》說一萬句我愛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誰知喵喵居然是他們廣告公司請來拍「冰紅茶」飲料的模特,相互認出對方之後兩個人的愛情也隨之萌芽。一起吃火鍋,一起逛街,酒吧裡亮亮的一首《灰姑娘》更讓喵喵心動不已,愛情來了擋都擋不住。初相識的我們都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缺點,怕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把認為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
  • 《好好說話》——人生必修課
    大學裡有必修課,也有很多選修課,我們學了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但唯獨卻沒有學習要如何好好說話,好好說話也許可以算是人生的必修課了。剛畢業的時候,一度覺得自己情商有待提高,在喜馬拉雅買了蔡康永老師的情商課音頻來聽,沒聽多久就聽不下去了,蔡康永的聲音實在是太柔和太婉轉了,而課程的內容似乎又都是網上能找到的「人生道理」。
  • 家庭裡的矛盾,多半是「不能好好說話」
    與外人相處,彼此不太了解,也不好發脾氣;和家人很親密,認為可以無話不說,因此抱怨的話,往往留在了家庭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庭裡的矛盾,多半是「不能好好說話」。每個家庭,都需要歡聲笑語,而不是爭吵不休。夫妻好好說話,才會相處不累。
  • 異性交往,戀愛時不能「好好說話」的男人,再愛也不能嫁
    她不能忍受,在一段戀愛關係裡對方的這種忽視還有不在意,不能接受對方的冷暴力。但是這種時候,她是不能生氣的,因為要是她一生氣,對方也會生氣,認為她是在無理取鬧。她的前任吧,也是那種一到生氣吵架的時候,說話比較陰陽怪氣,挺傷人那種。
  • 好好說話減少語言的傷害
    這幾天對「好好說話」這件事情有了一些更新的體悟。以前覺得好好說話只是一個加分項,現在真實感受是,和一個不會好好說話的人交流,只需要幾句話就會非常疲憊,甚至被有意無意地傷害。反過來接觸那些在自己領域做得非常好的人,和他們講話也好相處也好,總是愉悅的,可能大家也有自己的目的和訴求,但大家是在友好地協商交涉的,是在傾聽、思考、然後好好表述的。不會預設你什麼都懂,也不是想碾軋你,不亂用反問句,更不會要求你隨時都在的同時莫名其妙就不再出現了。
  • 想要幸福的家庭,先學會「好好說話」
    幸福的婚姻,吧不一定要靠物質來支撐。更多的在於相處時好好說話說什麼樣的話,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會創造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如果你說話輕聲細語,妻子會變得賢惠,孩子聽話,家庭美滿男人,會好好說話,就是在積累財富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慎言慎行變得尤為重要。
  • 能不能好好吵個架?不會吵架的看過來
    我覺得錄視頻其實比文字表達要直觀一些,因為帶著語氣帶著表情。大家一時吃不透不要緊,把它收藏起來,真的遇到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先別衝動,流程過一遍,想清楚這架怎麼吵,再來吵架。我們先看一下狗糧群對於這一節課的大綱是什麼。我好好跟大家按照模板,走一遍流程。
  •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說話?
    不過,和這種以愛為名的情感控制相比,更常見的傷害,是來自於家庭中的各種「不好好說話」——打著「為了你好」,說出口的卻是否定與責備。有些話,就是在扔飛刀很多家庭裡,不太有互相表達感受和需求的習慣,還是一個「我養你你要聽我說」的權力結構,缺少積極的傾聽和反饋。
  • 坐飛機,互相好好說話
    說話的態度各自盛氣凌人,誰也不讓誰,幾句話的功夫,唇槍舌劍,暗地藏刀,最終不僅事情沒有解決,還加深了彼此的隔閡: 「這家航空公司真差勁!」 「這旅客真差勁!」 當下一次乘坐這家公司時,上一次不算愉快的經歷馬上浮上心頭,前戲都省了,從開始便想著怎麼在話語上佔據主動,奪取勝利。
  • 【蓋婭健康】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我們怎麼才能開始「好好說話「」? 只因:真,自然能生善。 善人,懂得好好說話。 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能量。
  • 一個人最大的涵養,是跟家人好好說話!
    我很詫異,一向彬彬有禮、樂於助人、鄰裡關係處理的和睦友善的男方,關掉自家的家門,為何大變了一副模樣?我們為什麼總是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說話呢?好好說話,真的做不到嗎?有一次她跟黃國倫吵架,一時失言,脫口而出道:「你哪一點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你是二手貨!」黃國倫沒有回話,轉身收拾行李,走到門口時看了她一眼說:「乃馨,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你知道嗎?」
  • 好好說話,別傷到人,傷人的話難以忘掉
    能夠保持情緒的人可能不會跟你計較,但情緒稍微激動的人,根本就不會看在兩個人關係好,很熟悉的份上給你面子,反而立刻還擊,有可能把你罵到連你自己都接受不了。不好聽的話,容易入心,一下子就會引起情緒問題,而且很難平復下來,還不容易忘掉,哪怕到了後來,還會想起曾經被人用不好聽的話傷害過,而耿耿於懷。一句不好的話如同武器,秒秒鐘傷到人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人要好好活著,更要好好修行
    清風徐來歲月香2020-12-10 11:02:24原創 徳耀天地 德耀天地 今天人要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追求,活著就要領悟,活著更要好好修行。因為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學會灑脫,你會更快樂,懂得修行,你才更智慧。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宇宙間的一切智慧都是修行而來。人就是在不斷修行中成長,在修行中成熟;自我修行的同時,力所能及的影響他人,改變環境,也使得自我的人格發展更加健全,人生經歷更加充實,思想的光芒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