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罵項羽時被箭射中,雖然沒死,之後象棋卻多了1個不成文規定

2020-12-03 格子說歷史

引言

「為將者披堅執銳殺人,為王者運籌帷幄誅心。」這是歷史正劇《鄭和下西洋》中徐皇后的話語,說的可謂擲地有聲。正所謂為將者有為將者的努力,而為王者有王者的運籌,兩者應該區別對待,各司其職,才能夠保證勝利。

正如象棋中的規則,兩邊的將帥都不得隨意出去,百分之九十的時候都是動的軍馬炮。兩邊的將帥猶如王者一般,一直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而所有的廝殺都靠著其他的棋子行動,不到萬不得已不得隨意動彈。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向其中更有一個規矩,江山不僅不能出田字圈,而且將帥之間不得見面,否則有一方必死。對此曾有很多人表示疑惑,為何會有這樣一個規矩呢?其實這個規矩的背後,還有著很深的講究,而且還有一段歷史往事有關。

一、劉項對峙

楚漢爭霸時期,當時秦王朝已經消亡,天下有力量問鼎的人,只剩下了劉邦和項羽。一般來說,當時的項羽佔據絕對的戰鬥力,是軍事第一,而劉邦擁有人心掌握大量諸侯,是人望第一。

於是當年的戰爭陷入到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劉邦一直被打敗,但是他的軍隊卻越來越多。而項羽一直在勝利,但總是打不垮了,並且軍隊越打越疲憊。最終兩邊陷入對峙狀態,似乎誰也奈何不了誰。

項羽是個「直筒子」,因此他也不想再繼續無休止的戰爭,於是提出了以貴族方式解決戰鬥,想要和劉邦決鬥。易中天老師曾感慨,項羽此舉真可謂是春秋貴族再現,以貴族的方式來決定天下歸屬。但可惜的是,劉邦根本不買帳,並且調侃,自己鬥智不鬥勇。

項羽非常生氣,於是不斷的派人進行挑釁,而劉邦則派出樓煩射手,項羽出來一個人,他就射殺一個人。兩邊的博弈真可謂是象棋一般,兩邊主帥遙相對峙,但中間總是用其他的棋子比拼。

但項羽為人過於強悍,他居然只是瞪了一眼,就把劉邦的射手給嚇退了,迫於無奈,劉邦只能站出來與項羽面對面。就是這個面對面,結果惹了大禍。

劉邦當著項羽的面數落了他十條大罪,而且越說越興趣,結果導致項羽惱羞成怒,居然赫然拿起長弓,從箭帶中抽出一根箭射向劉邦。劉邦正在得意之時,沒想到項羽動作一氣呵成,劉邦只得慌亂騎上馬逃竄,所以倉促之下被弓箭射中大腿,最終在叫囂聲中狼狽逃掉了

事情就這麼告一段落,而且後來劉邦回到軍營,為了穩固軍心,以腳疼來代替大腿的疼痛騙過了士兵,繼續謀劃他的大業。

二、象棋的不成文規定

劉項兩家的對峙結束,但是他們的故事卻廣為流傳,特別是他們的歷史還帶入到了象棋之中,並且形成了象棋中的將帥不能對峙。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學文化史》,其中明確記載,象棋是中國人發明的,而且西洋棋也是中國人的創造。一般來說象棋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在《楚辭》中有記錄。不過象棋真正的興盛是在漢代,特別是在劉向的《說苑善說》中有明確記載:「鬥象棋觀歌舞,逍遙一二。可見,漢代象棋十分流行。

因此有學者認為,象棋早期雛形在戰國,但真正成熟和發展是在漢代所以漢代的象棋極有可能受當時開國歷史的影響,象棋中很多的文化都是直接引用的楚漢爭霸的歷史。例如象棋中的楚河漢界,其實就是當年劉邦項羽對峙的再現。而將和帥其實就是指的劉邦和項羽。

既然象棋的博弈,是對於當年歷史的再現,那麼當年的大事件自然也很容易被引入到象棋的規矩中。因此,劉邦與項羽見面,結果導致劉邦中了一箭,差點因此死亡。於是象棋裡面就有了不成文規定,將和帥之間不得自由見面,一旦見面,有一方必然死亡,所以將帥是無法跨過楚河漢界的,只能在相當於營帳的「田」字中運籌帷幄。

當然了,這一規矩也使得象棋的難度更大,不過也正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需求。一般來說,此舉使得象棋變得更加有趣味,玩法也更多,所以這個創造非常有意義。

三、將帥迴避的歷史意義

其實除了象棋的規矩以外,將帥之間不見面還有深層次的歷史意義。正如開篇所說,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必須要各司其職,才能確保勝利。在戰場上,真正的統帥應該坐在帳篷裡面,並且規劃著戰爭的總體布局。而在具體戰鬥的過程中,就需要將軍切實可行的去執行政策,然後由士兵們明確的去完成每一場廝殺。

這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這樣既確保了命令的傳達以及戰場的有序進行。假若將帥之間不顧規矩,相互拋頭露面,在漢代以後,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為戰場的規矩已經被破壞了很多,很多人總想著要進行斬首行動,一旦首腦被殺,那麼整支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一場原本井然有序的戰爭,因為首腦的錯誤行為,而導致整場戰爭的失敗,那是不能容許的,也是非常嚴重的系統錯誤。所以,後來的戰爭有明確的規矩,每一位統帥必須要牢牢的保護在後方,除非戰鬥打到最後一兵一卒,否則將率絕對不能真正出戰。

而且,在明史中還有記載,連衝鋒的將軍都身邊配備著親兵隊,因此元帥的身邊更是有一支精銳的部隊進行隨身保護。因此,將帥不隨便見面,並且著重對於將帥的保護,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的常識。

雖然歷史上也有過御駕親徵,還有統帥帶兵衝鋒的記載,例如當年的宋真宗,還有大名鼎鼎的康熙進攻葛爾丹。但在康熙王朝中有一段話說得很透徹,所謂御駕親徵,必須要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戰則必勝,另一個則是迫不得已。當時康熙皇帝在勸諫之下,沒有帶兵主動出擊吳三桂,這才有了後來的穩定。

所以,將帥之間必須隔開,彼此之間呆在田字圈裡面,這是一個象棋的規矩,也是一種古代戰爭的文化和講究。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典故。

不得不說,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的故事,還是有很大的影響,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文化習俗,而且還影響了後來的歷史和戰爭。

結語

因此,從這樣一個小小的象棋規矩,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經歷了幾千年的演化,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各類習俗,乃至於博弈類的娛樂工具,其實都蘊含很多的歷史文化的雕刻。小小象棋,居然能夠體現出楚漢爭鋒,將帥不見面,更是體現了戰爭文化的特點。

所以我們對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應該要有更深的認知,不要總是研究標準化,向西方歷史看起,應該對自身的歷史文化自信。因為我們的歷史是真的一點一滴堆出來的,所有的細節都是歷史的厚重,其實並不遜色於西方,只是我們缺少了發現的眼光。因此,沒事下下象棋,學一學中國古典文化,了解一下中國歷史,或許可以更多的增強我們對於歷史文化的認知,也可以加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項羽怒射劉邦一箭,卻沒取走其性命,從此象棋多出一條特殊規定
    而象棋間的兩軍交戰,也成為了紅方劉邦、黑方項羽楚漢爭霸時的兩軍對壘,兩軍按相同模樣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不過,在象棋中,兩軍不會輕易交戰,我們還需要了解象棋的規則:「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
  • 劉邦中了項羽一箭,差點死去,從此象棋界便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大多數初學者在學習下象棋的時候,都會了解到象棋中的將帥是不能夠直接碰面的,而這樣的一種規則也就是與今天所要說的故事相關。對於象棋的歷史進行一番細細的巡查,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則來源於秦末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時期發生的故事。象棋中就有著楚河漢界,這樣的名稱由來也是與項羽劉邦爭雄天下的故事相關。
  • 中國象棋規則,帥與將為何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原因在這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經典棋類遊戲,不僅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很多年輕人也對它愛不釋手。茶餘飯後下下象棋,不但可以消磨時間,而且還能鍛鍊腦力,不失為一項很棒的休閒消遣活動。對於中國象棋的規則,有一項是這麼規定的: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 王昭君的墓為何沒人敢去盜?盜墓者:這個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我們都知道王昭君是我們國家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現在我們也經常在遊戲中見到她的身影。但我們都了解,雖然王昭君長相非常的美麗,按理說應該有非常完美的一聲,但是出生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也會有許多的逼不得已,王昭君的一生非常悲慘,只可惜當時的西漢國力不強大。
  • 三國殺老玩家定下的不成文規定?面殺隨時換身份,閃電永遠劈不中
    除了諸葛亮的「觀星」隨便判,面殺中還有不少不成文規定,但也不可否認正因為這些不成文規定,《三國殺》面殺也為我們的少時帶來了無盡的快樂。手殺菌還記得剛接觸《三國殺》的時候,對坐騎牌有著很深的誤解,以為+1馬是增加攻擊距離的,-1馬則毫無卵用,後來才知道是防禦馬和進攻馬。
  • 冷知識10則:象棋中的將帥為什麼不能見面?
    1、象棋中的將帥為什麼不能見面? 現在我們玩的象棋在中間有一條楚河漢界,相傳這就是項羽跟劉邦之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項羽在跟劉邦爭奪天下的初期實力是十分強盛,將劉邦打的是節節敗退,後來劉邦在韓信和張良的建議之下準備和項羽來一場面對面的戰爭,但是最後劉邦卻大敗而歸,甚至差一點被項羽給滅了。
  • 為什麼象棋中的「將」與「帥」不能相見?原來與一個歷史典故有關
    想必很多玩過象棋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棋子中,最主要的就是將和帥這兩個棋子了,這兩個棋子的存活決定了這場棋局的勝負,那麼為什麼這兩個棋子只能在田字格裡行走呢?而且還要求不能見面,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古人中探花,為啥比中狀元還要興奮,原來當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通過考試的人稱為進士,進士就是功名的終點,即使對功名不滿意,也不能重考。又有三甲的進士,三甲和二甲都是幾名,分別為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二甲、三甲之首,名曰傳臚,而一甲僅三人,即狀元、榜眼、探花,進士、第。一甲隊的三名選手在整個科舉考試中名列前茅,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他們三人在殿試後便可即刻登基,狀元常為翰林院修撰,榜眼與言談則為翰林院修撰。
  • 吳昕爆北方人搓澡有個不成文規定,北方孩子都中過招吧?
    不誇張的說,在北方,已經把搓澡反正成了一種文化,尤其東北人,對於款待貴賓也會邀請對方到高級的澡堂裡享受一下完整的搓澡流程! 說到搓那肯定就是要用力了,對此,鄭爽還在節目中上演了一把北方人搓澡實況,那就是鄭爽手裡拿著一個長毛刷子,擼起袖子後就刺啦刺啦的刷了起來,可能外人覺得像鄭爽這麼細皮嫩肉的小姑娘怎麼搓澡這麼猛呢
  • 動漫中那些不成文的套路,你知道多少?比如「福利番出燃曲」
    還真別說,其實在動漫作品中,也還是有很多的套路的,既有成文套路,也有不成為的套路,那咱們接下來就說一說這不成文套路吧?從觀眾們的反饋來看,很明顯是這些不成文的規定要更吸引觀眾一些。接下來我就用幾個實例來為大家解釋下動漫中那些不成文的套路到底有哪些?
  • 中國象棋,為啥「將帥不能碰面」?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對於年輕人來說,下象棋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可是他們的精神食糧。大家有所不知,象棋從古代就開始流傳下來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實,只要了解下象棋的基本規則,就會覺得無比有趣,感覺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麼,下象棋到底有哪些規則呢?象棋這一物件主要由棋盤和棋子組成,一共有三十二顆棋子,分為黑白兩方,各執十六顆。
  • 中國象棋印度申遺:象棋由來與四種走法,10種經典必死殺法
    最近看到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次次都被駁回。同時看到其給出的兩個理由,也讓人啼笑皆非。理由一:中國象棋是由波斯象棋發展而來,而波斯象棋源於印度;理由二,中國象棋象棋中的象屬於「舶來品」。那麼,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個象棋的基本常識。
  • 農村的喪禮習俗:你知道這些不成文的規定嗎?其中有什麼講究
    01前言中國幾千年以來已經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文化傳承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所以說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是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的,甚至這些規定在別人看來是非常荒謬的,那麼這些相關習俗在農村看來非常的有用。基本上每一個農村人都會去遵守,不會有人輕易的去改變或者是去反抗,因為這些規定是老祖宗制定下來的,沒有人敢輕易的去觸碰老祖宗的威嚴。可是為什麼這些不成文的規定沒有人可以拒絕呢?那麼今天就這個話題我們來仔細地探討一下。
  • 西洋棋和中國象棋
    有很多人認為,西洋棋並不是起源於印度的西洋棋,他實際上起源於中國,和中象象棋是親兄弟。你百度一下古代中國象棋就知道了,和西洋棋非常類似,然後才各自發展到現在的樣子--西洋棋中「士」變成「王后」,而中國象棋多了「炮」。所以我常常想,明明兩種很相似的棋,為什麼我一個下得好些,一個卻那麼差。我認為首先的差別在於兵。
  • 呂雉被項羽囚禁了3年,那她回到劉邦身邊後,還是清白之身嗎
    即使老公比自己大不少,然而昔日的劉邦不過只是一個熱衷於吃喝嫖賭的人,封建歷史上都講究嫁雞隨雞,呂雉仍然堅定不移的跟隨在劉邦身邊。呂雉和劉邦成親後可是忠貞不渝的,然而這種幸福的婚姻生活沒過多長時間,劉邦就完全現出了原形,他相對擅長在外面結交一些狐朋狗友,居然有時候幾天都不進家門,然而就算是這樣,呂雉始終也沒有什麼怨言。
  • 中國象棋裡,為何「將帥不能碰面」?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導語:中國象棋裡,為何「將帥不能碰面」?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象棋又稱象戲,是源於中國的棋戲,相傳是華夏遠古舜帝的弟弟「象」發明的遊戲,故名象戲。象棋的發展完善經過漫長的過程,直到宋朝才真正定型,才漸漸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模樣。象棋的規則簡單易懂,但思維巧妙嚴謹,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象棋不僅棋子的走法各異,其中的規則也大有講究。可是讓人奇怪的是,明明象棋的棋子大都相互克制,可為什麼有「將帥不能碰面」的規則呢?很多人可能都不不知道。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在大家的印象裡,劉邦就是個地痞流氓,項羽才是大英雄。按照慣常邏輯,正義會戰勝邪惡,英雄戰勝流氓,然而這次反轉了,流氓戰勝了英雄。項羽死的很慘,自刎之後,被人大卸八塊,凡是搶到殘肢的人,都一一封了侯。而劉邦成為天下之主。
  • 講真的,劉邦其實就是個小氣鬼!
    沒多久,劉邦就出生了,生下來之後,只見劉邦寬頭闊耳大眼睛,再看看劉老爹和劉邦的另外的兩個哥哥,都是小耳朵小眼睛,劉老爹當下心裡就不舒服了,他覺的,這肯定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連名字都不樂意給劉邦起,隨口就叫劉季,季,也就是老小的意思。
  • 呂雉除掉劉邦多個兒子,為何放過劉肥?劉肥:你不看看我做了什麼
    在劉邦剷除異姓王的過程中,呂雉出力頗多,棘手的異姓王,幾乎都是呂雉搞定的,甚至劉邦不願意殺的,呂雉也毫不客氣將刀子遞到了劉邦的手中。  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被劉邦下了兵權,軟禁在都城的時候,方才醒悟,原來劉邦不可同富貴,於是就攛掇著陳豨反叛,想給劉邦來個裡應外合。  就在劉邦率兵出去平叛的時候,呂雉聯合蕭何處決了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