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車輪結實靈活,紅色的座椅安全舒適,坐在全新的電動輪椅上,100位肢殘人士代表從桐廬體育館出發一路暢遊縣城,參觀規劃展示中心,體驗了一段溫暖幸福的節日之旅。
昨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我縣2300餘名Ⅰ級、Ⅱ級肢殘人士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禮物——特別定製的電動輪椅。
作為電動輪椅的捐贈方,縣政協常委、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得知縣政協正在開展「百年千名」公益活動後,毫不猶豫立即決定參與愛心捐贈,並通過省殘聯定向向桐廬捐贈總價值高達1400萬元的電動輪椅,共2500輛。
一輛接著一輛,一批接著一批……連日來,2500輛電動輪椅陸續抵達我縣各鄉鎮(街道),由縣殘聯統一調配,針對2300餘名Ⅰ級、Ⅱ級肢殘人士進行全覆蓋分送。
「店裡來貨了,要幫忙清點一下,雖然我的情況特殊,但是日子過得挺舒心。」走進莪山畲族鄉中門民族村的鑫根小店,陳鑫根正在櫃檯內查看進貨帳單。因為幼小時一次生病,陳鑫根從小就與「別人家的孩子」不同,胸部以下沒有知覺的他,行動只能靠輪椅,還得由家人手推,才能出一次門。「政府對我們很好,我現在使用的手動輪椅也是縣殘聯送上門的,方便我們出行。」陳鑫根說,11月初,店裡來了幾位「縣裡來的客人」,詢問家中情況、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需要電動輪椅……得知自己將收到一輛電動輪椅,他激動地熱淚盈眶。
陳鑫根所說的「客人」,正是參與此次愛心捐贈活動的縣政協委員。繼2016年啟動並連續五年開展「尋找特殊困難家庭,傳遞愛心火炬」主題行動以來,今年縣政協又組織全體政協委員深入鄉村,對全縣2300多名Ⅰ級、Ⅱ級肢殘人進行了全覆蓋走訪。
為了能真正做到「全覆蓋走訪」,200餘位委員劃片區、分小組,有的一天走訪20餘戶,有的連續走訪兩三天,強度之大,可見一斑。
「走訪結束已經一個月了,最難以忘卻是當時走訪的最後一戶。」縣政協委員鍾明輝感觸頗深地說,「家裡夫妻二人,當時丈夫發生意外還在醫院治療,妻子因為脊椎有問題行動困難,才五六歲的孩子就依偎在母親身邊,兩人就這樣靠著沙發……」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歷歷在目,也讓鍾明輝更加堅定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參與扶貧幫困、積極為民履職的責任。
從專題研究到發動全縣政協委員,從9月到11月,委員們跑遍了所有的鄉鎮(街道),每跑一戶都詳細做好記錄,把是否需要適用電動輪椅的情況記錄下來。
在走訪中,許多政協委員發現不少肢體殘疾人的生活都很困難,就如莪山畲族鄉中門民族村的村民童光麗,家裡的三層小樓房建造於2008年,可一直處於毛坯階段,門前也不適合輪椅通行。在走訪過程中,委員們不僅幫助童光麗申請了電動輪椅,還自發籌款幫助她家對房屋進行簡單裝修,方便以後電動輪椅進出。
由走訪而延伸的愛心幫扶行動還有很多,例如幫助解決就業、讀書、看病等困難。「我還將帶領我們的員工,繼續去幫助在走訪中發現的一些生活困難的群眾。」縣政協委員徐向紅說道。
「我想坐著電動輪椅,自己在家門口轉圈,我還可以加上一根安全帶,帶上弟弟一起出門,輪椅下加裝一個網兜,還能放上弟弟要用的東西……」江南鎮清源村12歲的申屠子涵,患有先天腦癱患,坐在嶄新的輪椅上,他興奮地「手舞足蹈」。在他的話語間,仿佛電動輪椅化為了一雙翅膀,讓他可以自由飛翔……
對於全縣2300餘名Ⅰ級、Ⅱ級肢殘人士而言,這充滿愛意與暖意的電動輪椅似乎就是一雙翅膀,讓他們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家門,享受新鮮空氣,感受暖城桐廬,向著幸福出發!
(記者 錢晶/文 單佳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