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

2020-12-2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即將過去,體育產業寒意漸退,暖意陣陣襲來。

從賽事停擺、產業遇冷的萬馬齊喑,到健身升溫、消費逆襲的寒梅傲立,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和滌蕩,積蓄已久的力量正在釋放。

全民健身邁向雲端

體育賽事可以停擺,但健身和運動不曾從中國人的生活中離開。在年初那些宅家的日子裡,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堅持鍛鍊,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度過抗疫時光。

在由武漢體育中心改建而成的方艙醫院裡,病患和醫生用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運動方式——廣場舞——跳出了最美的舞姿,自信的笑容承載著自強不息的生命力量,向世界傳遞了戰勝病魔、阻擊疫情的勇氣和信心。

疫情的出現,讓「雲健身」升級為男女老少的必修課。讓全民健身連結雲、擁抱雲,成為健身企業和體育從業者的共同選擇。疫情期間,健身類手機用戶數量暴漲;不少健身機構推出線上服務,轉戰新賽場;健身教練在直播平臺當起「網紅」,體育明星變身教練,錄製視頻指導大眾健身……

10月初的國慶長假,武漢體育中心再度登上熱搜。此時的它已經恢復了「本職工作」,向熱愛運動的武漢市民敞開懷抱。方艙醫院變回體育館,運動的快樂重新回到武漢人的生活——武漢體育中心一年之內兩次「變身」的經歷,成為抗疫故事最動人和鮮活的註腳。

在全國範圍內,線下健身的復甦和回歸來得更早一些。春來疫散時,許多地區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全民健身活動,公共健身場所陸續開門迎客,體育場館裡再度充滿汗水和歡聲笑語;為促進消費、幫助體育企業渡過難關,各地政府紛紛發放體育消費券、舉辦體育夜市。

政策的支持與定向,更為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注入活力。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就增加健身設施供給、補齊「健身去哪兒」痛點提出諸多新舉措。

進入冬季,全民健身熱度不減。各地雪場相繼開放,在冬奧籌辦的東風下,今年的冰雪季格外熱鬧。昔日一號難求的馬拉松賽事在南方多地重啟。儘管參賽人數較往年有所減少,但上海、南京、成都、廣州等地舉行的高級別馬拉松賽事仍吸引了數萬名跑者。馬拉松賽事回暖,帶動了城市活力的升溫。

體育消費風景獨好

線上體育的火熱和健身熱情的釋放,帶動體育消費的增長、驅動體育產業發展。疫情之下,體育消費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凸顯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從「6·18」到「雙11」,體育消費的成績單頗為亮眼。今年「6·18」購物節期間,健身器材品類迎來全面爆發。根據蘇寧易購、蘇寧體育、PP體育聯合發布的體育消費大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體育零售銷量同比增長就達到152%,健身器械、跑步機等居家運動器械增幅明顯,分別同比增長280.6%、179%。「雙11」購物節期間,各大運動電商銷售額紛紛迎來兩位數的增長。

疫情期間,體育直播、雲健身等新業態的勃興,讓體育產業衍生出更多增長點。「雙11」期間,線下健身機構、賽事直播平臺等體育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受到消費者青睞,讓體育消費市場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

一場疫情,讓更多人深刻理解了體育和運動之於生命的意義。在全球疫情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由於疫情防控得當,中國人的健身熱情和體育消費意願持續復甦、後勁不俗,中國體育消費市場風景這邊獨好。

在今年舉行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和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體育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9月,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冬博會)與服貿會合併舉行,突出了冰雪產業在現代全球服務貿易中的重要位置。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冬博會期間直言,在北京這座奧運之城舉辦冬博會,向全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今年11月,體育用品及賽事專區首次出現在第三屆進博會上,迪卡儂、亞瑟士、任天堂等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25家知名企業為帶來了體育領域的前沿產品,看好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前景。

可以預見,在「十四五」期間,體育消費在擴內需、保增長的過程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趨勢將更加明確。

電子競技孕育希望

12月16日,在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上,電子競技作為「智力項目」入選杭州亞運會正式競賽項目。在全球體育行業遭遇重創的逆境之中,以電競為代表的體育產業憑藉「在線」優勢展現韌性,為體育領域的復工復產吹響號角。

兩個月前,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在上海浦東足球場拉開帷幕。儘管未能在主場見證中國戰隊捧杯,但現場觀戰的6300多名觀眾依然用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和吶喊點燃了球場——在這些通過抽籤方式中選、從全國各地趕赴上海的幸運兒背後,還有320萬電競愛好者躍躍欲試、渴望親身參與這一全球電競的巔峰時刻。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競用戶預計突破4億,中國將超過北美,貢獻全球電競市場最大份額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的35%。

疫情之下,電競「破圈」速度在加快。企鵝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中國電競用戶新增約2600萬。

隨著電競大賽相繼落戶,全球電競的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今年8月16日,「電競北京2020」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上演;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拳頭遊戲宣布,2021年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將繼續留在中國。不少業內人士直言,電競發展的未來在中國。

熱情擁抱電競的背後,是各地搶佔體育產業風口和搶抓發展機遇的雄心。豪言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上海,此前提出「電競20條」,布局電競全產業鏈發展;發力建設「網路遊戲之都」的北京,在今夏舉行「電競北京2020」系列活動,一系列電競及相關產業政策加速落地……

與此同時,隨著電競入亞、與傳統體育的距離越走越近,中國社會對於電競的認知也在走向理性。如今,「電子競技員」等電競行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呼之欲出,電競有望走向更加規範的發展之路。(記者 劉 嶢)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12月23日 第 09 版)

相關焦點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體育記憶·2020)
    江西南昌槍騎兵橄欖球隊球員在進行訓練。  新華社記者 周 密攝賽事官方供圖2020年即將過去,體育產業寒意漸退,暖意陣陣襲來。從賽事停擺、產業遇冷的萬馬齊喑,到健身升溫、消費逆襲的寒梅傲立,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和滌蕩,積蓄已久的力量正在釋放。全民健身邁向雲端體育賽事可以停擺,但健身和運動不曾從中國人的生活中離開。
  • 「冬去春來」英語怎麼說?
    Spring follows winter,冬去春來。Winter will pass, and spring is sure to come.冬天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Time cures all things.時間可以醫治一切。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far behind?
  • 致敬戰「疫」英雄 川美打造大型群雕《冬去春來》
    雕塑作品《冬去春來》部分。 重慶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參與創作。王子豪 攝   一件意義深遠的群雕作品   大型主題創作《冬去春來》由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雕塑學科帶頭人焦興濤發起,並與川美雕塑系主任申曉南、教師龔吉偉一起擔任主創,師生團隊共9人,是一件高3米、長10米的大型群雕作品。   據了解,《冬去春來》創作歷時一月有餘,現已經進入最後刻畫階段。
  • 冬去春來,分享楊萬裡的一首絕句,恭祝大家新春開懷
    豬去鼠來,恭喜發財!春節在家真好,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把塵世間的煩惱都丟到九霄雲外,讓幸福和快樂都湧入心海!雖然陰雨連綿,即使愁雲慘澹,但春天也腳步珊珊,春意也即將在田野、山崗上四處瀰漫。冬去春來,分享楊萬裡的一首絕句,恭祝大家新春開懷。小溪至新田宋代:楊萬裡懊惱春光欲斷腸,來時長緩去時忙。落紅滿路無人惜,蹈作花泥透腳香。
  • 北京戰「疫」 | 堅守戰「疫」 冬去春來
    冬去春來,我院小湯山醫療隊已經在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B2病區工作了近兩個月。B2病區承擔救治患者的任務,整個病區大部分由我院團隊組成。作為第一個進駐小湯山定點醫院,最後一個撤離的團隊,隊員們團結協作,堅持發揮中醫藥特長,精心為患者服務。
  • 古人眼中的冬去春來,《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賞析
    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南朝.宋 鮑照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詩文賞析:這首詩歌的前兩句描繪的是大自然規律,河邊野草冬天枯萎,來年的春天就會重新生長,枯榮之間冬去春來;太陽今天落下,明天依然照常升起,日出日落,周而復始。三四句則辯證地看待了人與自然的異同,於不經意間道盡人生的真諦。
  • 《冬去冬又來》11.14上映 顏丙燕實力演繹
    電影《冬去冬又來》海報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導 「以沉默,以悲哀,以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  《冬去冬又來》是邢健導演的「冬」主題系列的又一新作,憑藉紮實的積累,該片在劇本階段便入選金馬影展電影創投單元。又歷經5年構思、數次打磨,《冬去冬又來》以優秀的文本吸引了眾多業內大咖加盟。攝影指導則由郭達明擔任,他曾任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的攝影指導,並榮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錄音師羅俊曾憑電影《冬》獲得第十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錄音師。
  • 美院之「春、夏、秋、冬」四季來啦!
    孩子們:科院之「春花、秋月、夏蟬、冬雪」四季(二)——美院之「春、夏、秋、冬」四季來啦! ——萍姐 01春 該組製作的是美術樓春季模型,小組成員:于慧 、敖英、譚夏梅、陳進 。
  • 冬去春來盡美景 懷溪堂主領風騷 ——賞巴黎美爵籤約畫家林敦席作品
    冬去春來盡美景 懷溪堂主領風騷 ——賞巴黎美爵籤約畫家林敦席作品 2020/12/18 09:50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399
  • 組建中國體育傳媒集團、體育產業總規模超5萬億,「十四五」體育...
    文章從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改革、冰雪運動發展、體育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體育事業取得的長足發展給予充分肯定。緊緊抓住建設舉步可就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這個「牛鼻子」,加強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下大氣力解決老百姓「健身去哪兒」的難題。以社區健康師等項目為依託,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二、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春賞花 夏納涼 秋採摘 冬農趣 自治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14日下午,犁地機在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小東溝村的田地裡轟鳴,沉睡了一冬的土地被翻開。「今年,我們村要種1100多畝苜蓿、紅豆草、蘇丹草等。」該村村委會主任王躍福介紹,當苜蓿等開花時,將和一望無際的「花海」相映成趣,吸引更多人來旅遊。
  • 展示朝氣勃勃的青春陽光,2020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湖南站)啟動
    由湖南省體育局主辦的2020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湖南站)暨湖南省青少年「體育·新時代」冬夏令營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近日在長沙市實驗中學體育館舉行。湖南省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熊倪,湖南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杜利民,湖南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彬,湖南省體育局青少年體育處處長費勃等領導出席了活動。
  • 冬去春來,GSC黏土娃櫻初音!
    和版權屬於北海道札幌地方的雪初音類似,櫻初音也是粉絲們受到雪初音影響而展開的「初音未來」二次創作產物之一,相對於象徵冬季的雪初音,畫師則將春和櫻花的色彩以及特徵融入設計道中,最終擁有粉紅色頭髮的櫻初音得以誕生。而在2011年3月9日的初音之日官方活動中隨著首款櫻初音黏土人的推出,櫻初音也成為了正式官方認可的形象。
  • 春,夏,秋,冬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風十裡,春氣盎然,大地復甦,到處都傳遞著春天來臨的氣息。。春天是一年四季春播的時節,到處紫陌春情,漫額裹春紗, 自餉春耕,小梅春瘦,細草春明。 春日步步春生。 記那年春好,向春鶯說破春情。 到於今,想春箋春淚,都化春冰。 憐春痛春春幾?
  • 元旦假期,你不可錯過的體育產業大事記
    新年假期,電競產業不可錯過的大新聞 | ECO電競派元旦假期,你不容錯過的冰雪產業大新聞!| 冰雪智庫體壇營銷周報:東京奧組委延長贊助商合作,中國移動牽手第十四屆全運會熱點聚焦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體育圖標發布本次上新的體育圖標特許商品伴隨著體育圖標的發布
  • 體育產業一周大事記(6.8-6.14)
    遼寧省體育產業招商引資線上大會舉行6月8日,遼寧省體育局舉辦「2020遼寧省體育產業招商引資線上大會」。會議上,有包括瀋陽市渾南區政府和遼寧省體育產業集團合力打造「冰上運動中心」「場館夜經濟」、阜新百年賽道與銘泰投資集團的「百年國際賽道多產業鏈合作項目」等七大項目現場完成籤約,總籤約額約3.3億元。
  • 靜待秋去冬來,一路向暖
    猶記淺秋時的微雨綿綿,再凝眸,已是紅葉鋪滿秋水寒,好像還沒有好好感受秋的清美,冬已近在眼前。思緒紛飛,未眠,記憶像斷開的閘門噴湧而出。原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封存,不曾想,在寂靜的深夜裡,一發不可收拾。來不及躲避,狼狽不堪,太多昨日如今,一幕幕,像白色的片花,不停閃過。
  • 在詩詞裡,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情感
    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四季輪迴,最原始的名字,最美的感情。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美景美不勝收。《春風》—清·袁枚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春:《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詞譯文: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
  • 樊川一枝春,小肚見證百年興衰
    樊川一枝春,小肚見證百年興衰屠明娟樊川現如今最有名的小肚,就位於斜豐港板橋塘碼頭「一枝春」。樊川,始建於乾隆五十年冬十月由金兆燕撰寫的水陸寺,「創自唐代,歷宋、元、明,興替不常」之句。一地三轄曾是這裡最特別之處,同時因水路繁華,這裡曾是水路的交叉口,形成一個貿易的集散中心。 「我家祖上在樊川有個飯店叫鶴鳴園,早上賣早茶,特色是湯包,中午賣飯菜,下午是書場。」
  • 打造體育產業振興青島樣板青島劍指體育產業發展新高地
    車景華介紹,咬定一個目標,就是積極融入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對標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全力打造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和全國體育中心城市,助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發揮輻射帶動和引領示範作用,在服務全省、全國構建體育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出青島應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