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有高校半年花6萬購百萬雙筷子

2020-12-12 澎湃新聞

新華社太原12月10日消息,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

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新華視點」記者近來走訪發現,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一日三餐餐餐用,「擺得越多用得越快」

近日,在一個午餐時段,記者來到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一所高校。記者看到,校內一處學生餐廳開放有十幾個窗口,各個窗口都散放著不少一次性筷子,學生打包帶走和堂食就餐時自行取用頻繁。

記者看到,各處窗口工作人員都是趁打飯間隙對筷子進行拆包。

一名正在窗口忙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午餐下來,他所在窗口一次性筷子能用兩小包,一小包的筷子數量在40雙左右。與別的窗口相比,這樣的用量算是少的。另外一處窗口就餐人流量較大,一位工作人員一次性拆了三包。

另一處師生餐廳也提供一次性筷子。餐廳經營者告訴記者,一次性筷子不敢擺放在窗口,因為「擺得越多,用得越快」。據介紹,今年八九月份新生開學時,一次性筷子用量達到最高峰,「包括一次性筷子在內,一個大窗口一個月的一次性餐具花費就超過了5000元」。其中,一次性筷子少則也有3萬雙。

同樣,記者在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大學城」看到,一次性用筷情況也較普遍。這裡共有10所高校,有師生15萬人左右。

太原師範學院有在校生約2.8萬人,一次性筷子的用量很大。學生生活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伸出雙臂比畫說,一次性筷子一次就要出庫10來麻袋,而這僅是學校食堂一周左右的用量。「食堂也提供消毒筷子,有的師生用,有的就不用。一次性筷子就在那兒放著呢,師生們隨便拿,一直都是這樣」。

太原市一所財經類高校的師生告訴記者,該校不久前發生過群體性諾如病毒事件,此後學校食堂比過去重視了循環餐具的清洗問題,但還是能發現餐具有清洗不乾淨的情況。因此,不少師生就餐時都選擇打包帶走,「這種情況下都會使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筷子」。

一雙筷子進價「幾分錢」,半年購買百萬雙

據了解,為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和浪費,商務部等多部門曾在2010年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餐飲與飯店業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陝西也於2011年出臺條例,禁止餐飲業提供一次性筷子。上海已有立法規定,餐飲業服務者不得主動為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並配套處罰機制。北京等地高校近年對一次性用筷加以收費。

不過,一次性筷子無償取用現象,在中西部省份一些高校仍較普遍。記者走訪的10多所高校中,僅有一所不提供一次性筷子。山西省一所高校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這所學校共有7處學生食堂和教工餐廳無償提供一次性筷子。

校方稱,一次性筷子批量採購價格低廉,「一雙僅幾分錢」。記者查閱網購平臺發現,一雙一次性筷子批發價多在4分錢至6分錢之間。算下來,今年半年時間內,該校一次性筷子的購買量就超過百萬雙,花費6萬多元。不過,山西一家高校的後勤負責人也表示,一次性筷子的成本最終還是要加到師生的餐費裡,「肯定還是得有人出這個錢」。

在山西某高校餐廳入口處,記者看到一張「就餐須知」張貼在顯眼位置:「打餐時師生自行攜帶餐具,包括筷子、勺子和其他餐具」。但記者發現,大批學生從餐廳進進出出,無人執行。餐廳一位工作人員說,他曾站在餐廳門口提示「不拿餐具不讓進」,但實際情況是大家都不拿,後來也不再管了。

學校後勤服務中心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學生分批返校時,校方曾下發通知,要求來校時須帶自己的餐具,還在學校餐廳張貼通知、在餐廳門口進行提示,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記者了解到,部分高校食堂屬於外包經營,飯菜承包到戶,消毒卻無專人負責。加之有關監管不到位,碗筷的消毒和衛生狀況難以保證,這是不少師生選擇一次性用筷的重要原因。

山西一家高校的後勤負責人介紹說,該校食堂主要有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由團餐企業承包,碗筷的洗消也由承包方負責,這種情況佔多數;第二種是學校自主運營的餐廳,碗筷的洗消則通過勞務派遣的形式,僱傭臨時的保潔人員來完成。

一些受訪師生表示,一次性筷子使用「衛生」「方便」「不用清洗」,因此是用餐首選。不過,專家表示,事實上,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過期後易滋生細菌。另外,不少加工一次性筷子的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衛生條件不確定性因素多多。

數據顯示,一次性筷子只能用木材和新鮮毛竹成熟林製作,利用率最多60%,其「生速」遠不及龐大用量下的「扔速」,對環境破壞很大。

專家建議加強源頭管控,提升餐具消毒循環使用能力

受訪人士表示,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校的「舉手之勞」,建議高校師生減少或拒用一次性筷子,使用循環筷或自備碗筷,同時做好一次性筷子的垃圾分類。

「每天這麼多學生,餐具的用量很大。國家倡導環保,反對浪費,不鼓勵使用這種一次性的餐具。」山西大學文瀛餐廳經理孫廣舉認為,假如食堂能夠提供足夠安全衛生的可循環餐具,停止供應一次性筷子不是件難事。

據介紹,山西大學校園餐廳為集體經營性質,多年來只提供統一消毒的循環碗筷,對個別有特殊需求者,食堂會建議其自備碗筷,因此校內一次性用筷現象極為少見。在山西大學文瀛餐廳內,記者看到,加熱鍋裡「咕嘟咕嘟」的水正在冒泡,一把把勺子沉浮其間,用一個磁鐵樣的長柄一吸,一支勺子就會被吸出水面,不時有就餐學生有序取用。

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將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回收,轉化為木漿二次利用或出口賺匯,而我國目前一次性筷子回收渠道尚少,用後廢棄情況居多。在一些高校的餐廚垃圾收集處,記者看到,工作人員不加分離,隨手就把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同剩餘食物一同倒入垃圾桶內。

山西省晉中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辦公室一位劉姓主任告訴記者,近年當地在進行垃圾處理時,發現有的高校存在將一次性筷子混入餐廚垃圾的情況,「會影響到終端處理,導致設備被卡住、損壞」。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人口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於寧認為,筷子使用者的意願需要尊重,但不管是校方還是師生,其實可以通過優化管理,實現衛生、環保和經濟的三方平衡。

她建議,新生入學時,校方可嘗試發放便攜且有學校LOGO的環保筷,或搭建物美價廉的平臺由學生自行購買。通過一個小物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會減少,師生的凝聚力、歸屬感也能得到提升,學校的管理也便於開展。「勿以善小而不為,經過長期耳濡目染的宣傳,會產生一個積極的效應。」

(原題為《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日三餐免費用一次性筷子 日均吃倒多少樹?
    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新華視點」記者近來走訪發現,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一日三餐餐餐用,「擺得越多用得越快」  近日,在一個午餐時段,記者來到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一所高校。
  • 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一日三餐免費用 日均「吃倒」多少樹?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新華社太原12月10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劉翔霄、馬誌異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 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
    近年,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 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 ——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
    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記者近來走訪發現,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文/炎炎談歷史中國人每天吃飯都離不開筷子,是我們最親密的夥伴,是我們身上的中國烙印。如果 在餐廳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那一定是外國人。
  • 長壽花半年養成「長壽樹」,長成1米9大高個,真氣派!
    想要把長壽花打造成長壽樹,首先,我們要先選對品種,最能快速把長壽花養成長壽樹的莫過於:大葉紅丹。個長壽品種是中國傳統的長壽花品種,枝條直立性強,長勢快,半年就能長1米多高。花友「khnmscl」的2棵大葉紅丹長壽,2年就長到了1.9米高,開花特霸氣!
  • 筷子是誰發明的?哪些國家用筷子?
    筷子,我們經常用到,一直被視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麼筷子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呢?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用筷子呢?筷子是誰發明的?第一種說法是大禹發明的。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鍋的肉很燙手,無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費時間,便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夾出來吃。久而久之,大禹練成了用樹枝夾取食物的本領,他的部下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也不會把雙手弄髒,於是紛紛仿效,這樣就產生了用筷子吃飯的習俗。第二種說法是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
  • 還用啥筷子,火鍋就應該這樣吃
    6.媽媽還有30秒到達戰場!7.還用啥筷子,火鍋就應該這樣吃8.新鮮出爐的饅頭,這賣相怎樣,不賴吧9.免費玩家VS付費玩家10.這是心動的感覺!我炸~15.和尚你一個月夥食錢是多少呢?16.她清純的猶如一張白紙,膚色白皙,流露活潑與青春。17.她帶著白色鴨舌帽,增加自我氣質,讓眾人信服。18.一條修身的淺色牛仔褲,搭配格子紋路的上衣。花邊的袖口與領口,更是讓自己充滿清純少女感。
  • 這是秋天吃的好的菜,雷連攪拌都動不了,他每周要吃三餐,也就是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老公經常喜歡喝點葡萄酒暖暖身體,然而當你喝酒的時候,你必須有美味的菜餚,最常見的菜是花生米,但如果你吃得太多,你會感到厭煩,老公的味道越來越挑剔。這道菜是秋天最好吃的,老公雷不能動了,他一周要吃三餐,也就是說,喝酒和下飯!
  • 靠「一雙筷子」幹到全球第一!鄭承烈:我害怕一夜成名
    很多人沒聽過他的名字,但大概率用過他的產品。中國每年有億4億多雙筷子,產自鄭承烈的雙槍。每年有1千多萬片砧板,70多億根牙籤,產自鄭承烈的雙槍。「24年來,我們這個企業從來沒有出現業績下滑、利潤下滑。」
  • 老祖宗傳下來的筷子中國人不會用?日本人:筷子文化有講究
    日本飲食基本上都使用筷子,壽司、拉麵、懷石料理等都是用筷子吃的,而且日本人特別愛吃魚,春季吃綱魚,初夏吃松魚,盛夏吃鰻魚,初秋吃蜻花魚,仲秋吃刀魚,深秋吃經魚,冬天吃河豚,日本人吃魚時,要把魚肉和魚刺分開,於是日本人的筷子頭,都是尖尖的,這樣吃起魚來,就十分方便,同時,有別於中國人吃飯喜歡團團圍坐在一起,然後擺上一大桌的菜,大家夾著吃,日本人吃飯實行的是分餐制
  • 用一次性筷子造成資源浪費?能吃的筷子來了
    參賽選手的作品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實習生王怡然、通訊員李銀瀅報導:如何才能讓使用一次性筷子不成為一種資源浪費?答案是吃掉筷子。「製作模型很難,但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我用了一周時間就做出來了。」賴楚文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對記者說,他的立體綠色城市在眾多展示作品中尤為亮眼,大片的綠色鋪滿樓宇模型上,同他強調「綠化」的主題不謀而合。「起初是老師給我們布置了關於環保創意的作業,我想起自己曾經去過新加坡,那裡的城市綠化讓我印象深刻。」就這樣,賴楚文以黏土和顏料作為素材,打造出了他心中的綠色城市。
  • 廣東人開水燙筷子有用嗎?答案來了!
    那麼,這種給筷子消毒的方法有用嗎? 木筷、竹筷、不鏽鋼筷子…… 哪種容易發黴?本次測試徵集了200雙普通家庭使用過的舊筷子和660雙新筷子,樣品材質包括木、竹、不鏽鋼、密胺、合金等五類。具體測試時,工作人員將清洗後擦乾和未擦乾的狀態下,模擬不同環境,觀察筷子上黴菌數量的變化。
  • 入冬後,我家迷上了吃這個,隔三差五做,筷子攪一攪,孩子喜歡吃
    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為了抵禦寒冷,我們都會在這個時候進補,最快的方法就是多吃肉,但是肉吃多了,加上天氣冷運動量也減少,難免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吃點粗糧類的食物來促進腸胃蠕動。我一般會吃薯類,薯類有紅薯、紫薯、白薯等。這些都是粗糧,粗糧因為食物纖維多,能促進腸胃蠕動,所以能達到促進排洩的效果,今天要分享的這道美食就是用紫薯做的「發糕」。
  • 【講有味】@閩侯人,小小筷子有乾坤,一雙七寸六分長的秘密在這裡
    使用筷子時,一根為主,另一根為從;主為陽,從為陰,陰陽結合,完美合作,達到隨心所欲的靈活效果。同時,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所以兩根為一雙,十雙為一副,既成雙成對,又十全十美。 「多個人,多雙筷子。」在中國,筷子就象徵著家的溫暖。本期《講有味》嘉賓和觀眾朋友們聊聊筷子的故事。
  • 用開水燙筷子真的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嗎
    很多人都有用開水燙筷子、碗碟的習慣。那麼用開水燙真的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嗎?為幫助消費者了解筷子發黴的條件及家庭可用的筷子消毒方... 很多人都有用開水燙筷子、碗碟的習慣。那麼用開水燙真的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嗎?
  • 家裡的筷子選哪種好呢?木筷子、白鋼筷子、還是仿古陶瓷筷子呢?
    對於我們國人來說,筷子就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用的一種吃飯的工具,我們既不像歐美國家他們吃飯的時候主要用的是刀叉,也不像印度國家他們吃飯時直接用手的,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是不一樣的。相對於我國,使用筷子的文化非常久遠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家裡想要購買筷子的話,到底是哪種筷子比較好呢?木筷子?
  • 旭旭寶寶日均流水超百萬,鬥魚多位主播沉迷魔法彩蛋
    這位持續包攬全網免費禮物收入、送禮觀眾數量最高兩項紀錄的遊戲主播,近七天的流水超過627萬,日均流水近百萬,其中11日、12日、14日是七天流水的峰值貢獻點。且日均送禮人數在24.57萬人次,仍然是全網最高。而旭旭寶寶在七天內能夠創造出如此高額的流水增長,事實上離不開鬥魚平臺的一項全新抽獎活動——魔法彩蛋。
  • 「酸甜苦辣它先嘗」,筷子用不對,有損健康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筷子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作為特色餐具,筷子不單單是用來取食的「兩根細棍兒」,還濃縮了傳承千年的中國禮儀和精神,承載了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寓意。「大傢伙兒動筷吧!」「不就是多雙筷子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