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4月底了,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二輪複習進入了尾聲,經過前前面的複習,高三的同學已經做了很多題。
高考命題專家提示,現在的是漲分的高峰期。因為該複習到的地方都複習到了,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也基本上能入手解題。
對於高考80%是基礎題,會解答綜合性題目那麼解題能力就超過了80%。考分自然就上來了。
但是現階段的考生容易疲倦,尤其是今年的考生,在疫情期間一直在上網課,本來就已經很疲倦了,之前比較努力的學生更加容易疲倦,請考生注意一定要高校的堅持到最後。
1、題型歸納最好先從平時經常出錯的知識點開始,找出它們,並將這些知識點對應的考題提取出來,研究這些題主要從哪些角度進行考察,這類知識點的題怎樣入手解題,容易出錯的點有哪些。
2、歸納完經常錯的知識點後,可以翻看一下近幾年的高考真題,看看大題一般是考察哪些類型的題目,歸納一下這些題型的解題方法。在此過程中,如果對某個知識很模糊,立即回歸課本,翻看課本知識,不會歸納總結的同學我建議大家去買一套衡水中學內部用的名校周考試題彙編,梳理一下高考必考知識點,上面都把必考知識點整理好了,大家只要去做題就行,做題時要注意,會的知識點不要花時間去寫,不會的抓緊時間梳理。如果找不到的話可以去網上搜高考必刷知識點找類似的也應該可以。
3、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不要眼高手低,基礎的感覺會就不去做,想去做難的,但是難度大的又做不好,浪費很多時間。請考生一定要注意,在這段時間裡一定要夯實基礎、突破難題、總結易錯、明晰思路,同學們一定能在高考中有所斬獲。
1、遇到不會的題目,經過老師或同學的講解,你會了,這時要多想想:為什麼要出這樣的題目?到底要考哪方面的內容?本題的解題思路,我是哪個地方沒有想到;從這道題裡我能得到哪些啟發、收穫或提高?以後遇到類似的題該怎麼做。要學會舉一反三,重
視做
題質量。
2、生活和學習都要有規律。良好的生物鐘,能夠使身心處於最佳狀態,複習的時候精力充沛,效率大大提高。該學習時就好好學習,該休息時就好好休息。不要挑燈夜戰、廢寢忘食,而要堅持適度的鍛鍊。
3、不要看著題目簡單就不動手去寫,你未必真的會做這道題,而且解題過程的書寫在考試中也非常重要。
4、不要懶得做題。充足的題量是把理論轉化為能力的一種保障。通過做題,見的題型多了,腦子裡積累的解題方法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分數也就上去了。
有句話說得好,「量變引起質變」,因此,高三黨在學習中,尤其對數學和理綜,一定要保證題量,才能充分消化所學知識點。
1、系統梳理語言運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礎知識,利用零散時間查漏補缺。
2、定期認真完成整套語文試題,保證試卷訓練手感和速度,並且積累一些固定題型的答題模式和套路,如古詩文鑑賞等題。
3、集中閱讀現代文經典文章,要把握其文體特徵、基本思路和命題傾向,並對經典題型認真訓練,比較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規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4、作文:集中研讀涵蓋自我、社會、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個經典的作文素材,重點積累15句相應的名言警句,回顧自己中學以來的心路歷程,整理高中以來自己最為關注並形成個人一定見解的問題、現象、理念等,研讀高考作文發展等級的評分標準,寫幾篇最能體現自己特點和水平的限時作文,從而提升高考作文的應考能力和信心。
重要提示:因為是不容易拉分的科目,好的學生高考分數大概在110-130分之間,一本的考試也能考到70-90分之間,不像理科試卷一樣一科可以拉開很遠的距離,語文這些年考試越來越靈活,考死記硬背的東西會越來越少,考課外閱讀的越來越多,我們只要養成很好的習慣,就能多拿分,比如考閱讀理解不會的題,儘量寫東西在上面,改卷老師會根據你答的內容酌情給分。
想偷分的同學要注意了,可以在寫作上面偷分,只要把字寫好,文章段落清晰,文章前後呼應都很容易多考到10分左右。
5、每年高考熱度最大的就是作文了,每年剛開考大家就在討論每省的作文題目,去年有一個老師高考前就預測到了高考作文題目一模一樣,今年有這樣的一套試卷大家可以去找來認認真真的做一下,考前預測壓軸秘籍,他們除了試卷押題還配一對一班主任,到高考給考前信息。
1、在校多聽老師建議,課外適當規劃
學校對高考整個流程非常熟悉,老師布置的複習規劃一定是較為合理的,並且老師一般都經驗豐富,教學進程也經過了精心安排。因此,跟著老師走,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童鞋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稍微做調整。畢竟學校老師只能按照群體計劃,而個人因為水平不同,需要在課外時間調整好狀態,以跟上或配合老師的規劃。
2、合理記背詞彙,平時多用相對「陌生」的詞行文造句
英語單詞是攔在高考高分的一道門檻。單詞記背不難,難在實際應用。
我們對常用的詞彙基本上瞭然於胸,但是其他詞彙特別是剛剛記熟的詞,要善於應用,可以用它來現場造句,不要念例句,而是儘量串聯起來仿照句子,這樣不僅能加大對詞彙的理解,亦能加深詞彙記背深度。
對於詞組,我們不要死記硬背,而是要主抓介詞。英語詞組幾乎都是動詞+介詞構成的,我們從介詞的理解方面入手,自己就能憑空造詞,在考試時就不會被表面上的「固定搭配」所誤導,從而合理地得出正確結論。
3、以單詞、詞組應用為主,閱讀、完型難度循序漸進
高考英語其實並不難,把題目拆分來看,每個中等程度的同學都可能有把握做對。
但是所有題型累加起來造成同學們考試時判斷力下降,故而平時做題一定要以簡單、中等為主,完型、閱讀理解選用篇章不要過長、過於晦澀難懂。高考不會出現過於晦澀的文章。
4、平時多累積,多應用,少鑽研琢磨,避免鑽牛角尖
平時在各種閱讀中,多多發掘好的句式、用法,摘抄下來。在寫作時,若能用上一兩個好的詞語、好句子,無疑會增色不少。
5、平時多用碎時間,避免大突擊大躍進
英語學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複習。因此同學們可以見縫插針地學英語,更可以作為兩個學科複習中間的調劑。如單詞、詞組,每天記背幾個或加深記憶。課文每天朗讀一至三篇。
6、以翻譯為主
從近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題可以發現,英語越來越傾向於能力的考査。因此抽點時間多朗讀,多研究英語翻譯,即語言意思,才是考好英語的關鍵。
7、多研究高考真題,少死扣模擬題
高考考査要點比較全面且難度適中。同學們可以把近五年的高考題從頭到尾做一下,熟悉高考的思路。模擬題要有所選擇,由於模擬題有的偏難,同學們可諮詢老師,該放棄的就放棄,不要死扣。
2020高考數學最大的變化就是文科理科的題目大多數是一樣的,這樣一來文科數學相比理科數學難度就加大了,2020年沒有出新考綱,援用2019年考綱,考綱沒變但是考點和題型有些變化,這裡我們不多談論題型變化,大家可以關注公眾號「考試服務平臺」去看考試題型變化在哪些方面。
1、回歸課本
結合考綱考點,採取對帳的方式,做到點點過關,單元過關。
對每一單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題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數;
結合錯題重做,儘可能從課本知識上找到出錯的原因,並解決問題;
結合題型創新,從預防冷點突爆、實施題型改進出發回歸課本。
2、要「做題」,「做存題」
在最後四個月裡,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紮實學科基礎,二是彌補薄弱環節。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是要「做題」「做存題」。所謂的「存題」,就是現有的、以前做過的題目。高三黨可以重新翻看這些資料,把過去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和「溫故」。
3、適當「讀題」
讀題的任務就是要理清解題思路,明確解題步驟,分析最佳解題切入點。
讀題強調解讀結合,邊「解」邊「讀」,以「解」為主。「解」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印象;「讀」就是將已經熟練了的部分跳過去,單刀直入,解決最關鍵的環節,收到省時、高效的效果。
4、知識點梳理
高中數學知識點比較多,想要把知識點很好的應用起來很不容易,除非你是學霸,一直都好好的在學數學,數學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掉了其中一環那麼在做題時就不能很好的去解題,一道數學題有時會考到好多知識點,要把知識點應用起來才能解答,所以想考好數學還是要把知識點梳理清楚,上面提到的衡水中學的書,要去找來快速的做一遍。
5、基礎訓練
到了衝刺階段,訓練應以客觀題和解答題為主,其訓練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解選擇題、填空題的策略;傳統知識板塊的保溫;對知識網絡交會點處的「小題大做」。
6、錯題重做
要重拾做錯的題,特別是大型考試中出錯的題,通過回歸教材,分析出錯的原因,從出錯的根源上解決問題。
錯題重做是查漏補缺的很好途徑,這樣做可以花較少的時間,解決較多的問題。
2020年高考化學尤其要注意新題型,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題目,高考命題專家預估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型題目在化學和生物中應該會考10分左右,平時要多注意老師講解到相關題目。
化學學科,目前要通過方法梳理、技巧提煉、大量刷真題,應該對自己考區的考題形式,高頻考點、常見易錯點有特別清晰的認識,同時也應該找到自己的薄弱點,常常扣分在什麼地方?找到漏洞並堵上。
到了高考前,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應該有節奏地做整套卷(模考卷、押題卷等),保持緊張度,並且找到知識的小漏洞,使成績穩中再升,不斷完善自己。
成績不是特別理想的同學也必須進入模考卷、押題卷等整套卷的演練,找到漏洞小範圍專題突破。同時,不同科目的複習時間安排在相應的高考考試時間,使大腦形成規律。
回歸基礎,平穩心態,信心滿滿,勝利凱旋
最後幾天,回歸基本知識,把厚厚的錯題筆記拿出來重溫、複習、複述。走進考場,一切會盡在掌握!
物理這一學科,高考命題專家提示:
1、在平時學習要進行強化訓練和限時訓練,理綜物理部分嚴格控制50分鐘做完,適當增加練習量,可以兩天做一套理綜物理,進行改錯和查漏補缺,突出強化訓練自己的限時解題能力,提高解題速度。
2、做題規範,規範的答題步驟能很好地體現每一個知識要點。「答題,不要像寫散文一樣洋洋灑灑,要像寫詩一樣,有排版、有要點,簡短有力。」
3、重點是攻克難點,比如力學綜合,電磁學裡的拼合場,疊加場,複合場,
4、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前面所有的努力我們都做到位了,這時候我們要信心滿滿的應對高考,可以適當的每天做點題目,保持理科的狀態,翻閱下筆記,設想下在考場上可能出現的情況。保持愉悅的心態,不驕不躁,平穩應對。
重點提示:要到難題時你就要想到能量守恆,高中物理不難,不管電學、力學、等基本上都遵守這個規律。
生物不像理化應用性很強,而僅是對基礎知識的簡單轉化即可,所以複習時一定要注重效率,儘可能多掌握基礎知識。
每天一套高考題+一套模擬題限時訓練練習手感和速度,目標應定為40分鐘以內。生物的難點不僅在於自己的知識廣度大,知識點零散。同時要在短時間內應用且解出相應考題,為其他科目爭取時間。
邊複習基礎知識邊做高考真題專項訓練,每天都做,同時把做錯的題要仔細整理在錯題本上。精準定位考題所需知識點的位置,然後把錯題所需的知識點進行專題訓練突破。直到無錯誤或者低錯誤率的時候,再進行成套高考題的練習,用高精度高強度的集訓來完成對薄弱點的攻克。
同時要用三天五次重複法來複習前兩個月的易錯知識點和自己的錯題本,沒有任何教輔資料比自己的錯題本更有針對性。
最後7月的幾天:這個階段就不應該給自己大量壓力,每天只需要一套高考真題保持手感。不宜再大幅度刷題。此時調整好心態進入臨考狀態,務必保證考試期間的精神狀態。
重點提示:生物要注意新題型,特別是新型肺炎相關方面的題目。
1、按專題歸納
在一輪的地理複習中,同學們對課本中的知識點有了比較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但是怎麼才能運用到答題中,怎麼提高技能,怎麼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這就需要建立專題,也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網絡。
關於地理專題和知識體系的建立,也給大家舉個例子。
例1:人口與城市問題這個專題下,可以有的知識點是:人口增長與遷移、人口分布與影響因素、人口發展與人口問題、城市化特點與城市化問題、城市地域類型;
例2: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這個專題下,可以歸納出現的知識點有:自然資源種類與分布、資源開發、利用及存在問題、資源與人類生產活動的關係、自然災害的類別、分布及防禦。
2、審題與書寫
要想答好地理題,首先做好審題工作。
如果題目有圖表,先要對圖表信息進行瀏覽觀察,獲取有效信息。之後,再審文字材料信息,找出審題幹和問題中的關鍵詞,比如如時間、地點、事件,對這些關鍵詞進行提取分析。以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進行答題。
答題時,要迅速形成思路,注意保持邏輯清晰。此外,書寫也要注意,做到要點化、序號化、整潔化,平時的每一次考試都當成高考來書寫,書寫就不會在關鍵之時拖你的後腿。
3、練題、記圖
地理雖然是文科,但它可能是文科中偏理科的一門學科,很多文科的同學對地理甚是頭大。
其實地理的複習思路跟數學頗有類似,練題刷題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備考練習時,同學們要採取「定型定時定量」的練習策略,即對重點題型定時高強度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形成思路並完整作答。
高考的地理部分「無圖不成題」,可是地理中的地圖題卻往往讓很多同學丟分。
最後重點提示:要求同學們要努力記憶幾類關鍵的地圖,例如:區域圖、等值線、統計圖、分布圖、示意圖、關聯圖、變化曲線圖、變式圖等,自己多動手畫幾遍,摸清地圖題目的出題思路。
1、基礎知識串成線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體現在歷史課本上,就是很多歷史朝代、發展階段,中間還穿插著人物、故事、文化、經濟等等歷史因素。
同學們可以按照歷史時期,將該階段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社會的技術創新和變革,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梳理,放在一個歷史階段當中,將這些龐雜繁複的基礎知識貫穿起來,進行知識體系的建立,方便日後考試解題時提取知識點。
在一個大板塊的歷史階段中也會有很多細碎的知識點,大大小小,經常有同學會忘記複習,漏掉重點。
這就需要同學們,再將大板塊下的歷史事件,進行分類整理,從而發現他們之間的關聯。
之後,同學們就可以按照時間、人物、事件等進行串聯記憶,理出線索,歷史長河中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就都順理成章地串成一串了。
把一個歷史重大事件與有關的小事件穿成一串,複習時自然會理出線索,在連鎖反應的情況下,才不會遺漏。
2、活學也得活用
歷史的試題很講究對考生活學活用能力的考查。這次看到的是填空題,或許只有幾個字的答案,下回你遇到的沒準就是簡單題,幾十甚至是幾百字的答案。這就考查同學們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是否透徹,活學活用的能力如何。
所以在面對一個知識點和相關的考查分支時,同學們需要想清楚,作答長篇的題目,從那幾點展開,如何有理有據、豐富全面;當它變成填空題時,同學們也應知道如果進行縮寫和概括,提取最重要的信息進行作答。
這樣,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變得比較體系化,你不必每見到一個題目就背一個題目了,大大減輕了背誦和記憶的負擔。也可以讓同學們的答題比較靈活、豐富,有話可說。
3、知識點挑著背
如果你有大把的時間,當然是把所有知識點的細枝末節都背下來。可是,殘酷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在大腦內存可能不足、記憶互相干擾的情況下,請你「挑」著背。
可不是讓你對知識點挑挑揀揀,而是讓你有側重地劃分知識點下面的重要內容進行記憶。
(1) 記標題:課本上的編章題目、課文裡的黑體字標題,最好都背下來。綱目瞭然於胸,考試緊張到大腦空白的時候,短小精悍的標題如果還記得住,就能幫助你逐漸喚起其它的信息記憶。
(2) 記四要素:重要歷史事件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要素一定要記牢,用自己的語言記會更容易一些。
至於此外的文字展開部分,現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義就可以,比如前因後果、意義、經驗等等。
1、試題歸類
在此階段,同學們可以將高考政治主客觀題設問的基本類型分類、總結,題型可以大致分為:措施類、建議類、社會實踐類、短評類、意義類、認識類等。
整理歸納了題目之後,同學們要對每一類型問題特點、解題思路、答案模式,進行分析和掌握。
經過二輪的系統整理之後,同學們在面對主觀題時,就會對各種設問類型瞭然於胸,在考試時可以不慌不忙、從容應對了。
2.錯題歸類
將遇到的錯題進行歸類總結,對於高考政治從審題、解題到答題的每一環節上提分,都有很大的幫助。
同學們要積極地整理歸納錯題,注意總結易混淆、相近的知識點。知道為什麼出錯,錯在哪裡,怎麼改錯,非常重要。
及時總結,靠前回顧,可以幫助同學們減少類似情況的發生。
3.熱點歸類
這個階段,同學們也應該拿出一點時間來關注下新聞,捕捉一下考試的熱點,也整理一下可能會出現的熱點新聞。
時政熱點歷來是高考政治試題的重要考點。近年來,很多高考試題中都在考查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考查卡培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試題背景素材常常就來源於近期的熱點新聞和話題。
希望同學們通過關注國家政策、社會熱點、新聞話題,將它們結合到政治的備考複習中,並不斷總結歸納。
4.技巧歸類
掌握高考政治的答題技巧能夠幫同學們提分,很多學霸都這麼說過。規範的答題技巧有沒有套路呢?有的,下來我們來舉個例子。
高中政治課本《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遇到了跟《經濟生活》相關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思路來答題。
首先,綜合運用辯證思維答題。
審題後,確保將題設和材料中的「關鍵詞」出現在你的材料分析中,題目中反覆出現的關鍵詞一定要好好觀察。經濟類型的題目,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區分主體,看看是國家、企業還是家庭。
題幹中如果出現了有關於世界經濟方面的材料,應注重回答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包括合作、分工、品牌、跨國公司、引進來走出去、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等。
最後,要把握經濟運行規律,注意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結合、中國智造、工匠精神、創新、就業、全面小康、分享經濟等知識理念。
最後重點提示:高考政治要了解高考新題型,主要是新型肺炎對相關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