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風
圖 |網絡
近日,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說《抓落葉》,而這部小說看似是小說,是故事,卻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悟到了人生的秘訣。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由趙思婷翻譯的書。
巴特勒畢業於哈佛的法學院,可是他卻更喜歡探索講故事的方法,他的處女作是「人類起源」,一面市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而這本書是巴特勒精心著作的一本小說,這本小說主要講了一個年輕人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更是一本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
而在故事的結尾,他說出了一個扎心的真相:其實痛苦和悲傷是生命的一部分。
01艾略特為了討好哥哥,故意輸掉了抓落葉的比賽
故事的主人公叫艾略特,9歲那年,他和哥哥一起抓落葉,他們打開紗門,衝到了草坪上,而他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輕舉妄動,站在原地不動,估算風速和方向,憑自己的直覺感受樹木的彎曲、搖擺的節奏。
隨後他來到了院子裡最有可能掉落樹葉的地方,然後蹲下來,雙手朝上地等著。
而當樹葉即將要落在手上的時候,哥哥迪恩卻打掉了自己的手,並說:「這片不算」。
哥哥迪恩和自己抓落葉風格完全不同,他為了抓落葉,會追著落葉滿院子跑,而他抓到落葉的次數很少,可即便這樣,他也不灰心,依然不斷地到處跑,追著落葉抓。
每一次抓到落葉,他就會大聲喊,後來他抓到了第七片,第八片,第九片的時候,他轉身問艾略特,你抓到了幾片,艾略特撒謊說:「5片。」
其實艾略特已經超越了他,他將抓到的落葉裝進了衣兜裡,至少有十五片多。
為什麼會騙哥哥呢,其實艾略特是一個很喜歡贏的人,可是他的哥哥更喜歡,於是為了討好哥哥,他撒謊了,故意輸掉了和哥哥的比賽。
02 從小的討好,讓他失去了自我
其實從小,艾略特就掌握到了抓落葉的秘訣,它不是快準狠,而是靜止。
艾略特說:樹葉不是直線平緩墜落,落葉不可預測,充滿活力,不循規蹈矩,不時懸空,懸停下降的過程,很難抓,但同時也是抓住它的最好時機,因為急轉彎、變速和其他運動意味著猶豫不決。
一片小葉子放緩了下落,但是還沒有其他動作可以取代,這一瞬間,樹葉停止在控制,如果你離得夠勁,一瞬間就夠了,當樹葉停在正中間,奇蹟般懸在風暴邊緣,這就是你出擊的時刻,此時只要伸展膝蓋,猛地甩出手,就能抓到落葉。
艾略特很早就發現了抓落葉的秘訣,而每一次都抓到的很多,卻為了討好哥哥,總是輸掉比賽。
從小父母對哥哥很好,其實對艾略特也不錯,不過因為艾略特是一個敏感的孩子,所以他總是能敏感地感受到父母的情緒,以及父母微妙的偏心。
慢慢艾略特為了討好父母,就先去討好哥哥,然後為了父母也喜歡他,他變得很聽話,處處讓著哥哥,凡事都聽父母的安排,在工作中也認真踏實,對待戀人也極致入微。
他學會去照顧別人的感受,可是慢慢他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他忘記了自己的感受,從潛意識中忽視了自己的感受。
他變得不再難過、不委屈、不失望、也不快樂。
每天就像行屍走肉般,生活著。
這樣的生活讓他患上了抑鬱症,他總感覺周圍的世界迅速下沉,他不斷尋找逃離的方式,最終在意外間,抓住了希望。
03 一本小說,卻讓我們學到了人生的秘訣
這是一本小說,是描述艾洛特抗擊抑鬱症的小說,艾洛特敏感,對任何事物都愛看得很細,最終患上了抑鬱症。
看似是一本小說,卻讓我們學到了人生的秘訣。
第一個秘訣:
我們總以為敏感的孩子多疑,愛多想,於是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會不耐煩地敷衍著孩子們,卻不知道這樣的敷衍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孩子更敏感,更多疑,甚至讓他們變得小心翼翼,最終心理出現了問題。
第二個秘訣:
現實中,很多人總以為有些事情,就要拼命去努力,越快越好,但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如此,而是要慢,甚至要靜。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慢就是快。
也就是說有些人看起來很慢,但其實他們在這樣慢的過程中,在穩步打基礎,她們看似慢,卻每一步都走得堅固,可是那些快的,看似快,實際上基礎是薄弱的。
就如同蓋房子一樣,迅速蓋起來的房子,地基是有問題的,只有地基結實了,房子才會更穩固。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這樣,要在成長的路上尋求慢,或者是靜止。
04 願這樣的好書,你也有
這本書,作者的文筆很強大,內容簡單明了,重要的是作者講故事的手法很不同,不像我們看到的,先是懸疑,或者是從頭開始講。
而《抓落葉》一書,一開始先講了艾洛特的工作,之後講了他小時候,然後講了他的家庭,最後講了抑鬱症時期。
整個故事的邏輯線流暢且清晰,讓我們在看一篇回味無窮的小說時,感悟到人生的真理。
有人說:「倘若一本書不能給人帶來思考,這樣的書是沒有意義的。」
而巴特勒的這本《抓落葉》就是一個個人不斷帶來反思的好書,她讓他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家庭,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和伴侶的關係。
而這樣的反思,是有利於我們成長的。
正如有句話說的:不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沒有成長的。
我們每個人只有經過了反思,才會有成長,也才會變得越好越好。
不知道你的書架上都有什麼書,也許是勵志,也許是情感,也許是工具,不管是什麼我都推薦這本《抓落葉》給你。
這本書能讓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努力變得更優秀,成為更好的人。
願這樣的好書,你我都有!
-END-
作者簡介:晴風,用一書一筆,了解人生百態,唯願握書解人生,執筆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