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雙向情感障礙女孩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悲劇

2020-12-22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那些被傳統觀念傷害過的女孩啊,你要做的是認真的愛你自己

昨天回到母校看望老師,在我正和歷史老師閒聊的時候,有兩個老師現在班級的女生敲門進來。由於這兩個小師妹月考沒考好來找老師詢問提高成績的辦法。我作為學姐也跟她們講了一些我上高中時的學習經驗。

一女生哭著說她很害怕回家之後爸媽會批評她,我儘量用幽默的話開導她不要害怕批評,這時我發現另一個本來沒有哭的女生開始抹起了眼淚。

我看著她不知說些什麼,她帶著哭腔說:「我爸媽根本就不會管我學習,他們都讓我自己看著辦。」我笑著說:「那還不好,別的同學還盼著爸媽不管呢。」後來那個女孩說:「我爸媽都在北京上班,我跟我爺爺奶奶過,我爺爺奶奶喜歡我弟弟,他們都重男輕女,我每天都不想在家裡呆著。」這時我和老師只能勸她說是不是因為弟弟年紀太小啦,你是不是想太多啦,你不要多想。但是這個女生哭的越來越厲害了,她跟我們說了很多她爺爺奶奶重男輕女的表現,比如她的弟弟弄得滿地都是水,但是爺爺奶奶非說是她弄的;她只是晚了兩分鐘打掃衛生就會被奶奶抱怨不懂事不知道打掃衛生;爺爺奶奶買了零食從來不告訴她,她每次發現家裡有新零食的時候已經快被弟弟吃完了等等等等。

我聽完之後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心思有點兒重,因為她舉的例子都是生活中的瑣碎,好像並不能說明她的爺爺奶奶就是重男輕女的,而且我親生父親一家因為重男輕女直接跟我媽媽離婚了,我19年就沒有見到過親生父親一家,我的媽媽和繼父從我5歲去了上海,我從小跟姥姥姥爺長大,難道看起來我不比她慘多了嗎?但隨即我就否定了我這一想法,甚至開始在心裡罵我自己為什麼要說她想得太多。

在我12歲的時候,我的舅舅家終於有了第一個孩子,那時舅舅已經37歲,中年得子,我的姥姥也終於抱上了孫子,一家人都開開心心的每天小寶長小寶短,但只有我是個例外,我覺得曾經我是家裡的中心,現在我好像是被迫成為了姐姐,我要事事讓著弟弟,處處表現的懂事,尤其是養了我十幾年的姥姥姥爺,他們有了孫子,我這個外孫女是不是就不再重要了。想到這裡,我開始表現得更加幼稚,只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但是因此我被姥姥姥爺批評,這就更讓我確定了我這個外孫女一定沒有孫子親,我因為是女孩被親生父親一家嫌棄的情況又要重新上演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姥姥姥爺並不是有著重男輕女觀念的傳統老人,但是他們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是傳統的。隨著弟弟的長大,三四歲的他開始對待長輩沒有禮貌,動不動就摔東西、打人。十五六歲的我開始有了自己為人處世的觀念,我覺得雖然弟弟還小但是也要跟他講道理,至少要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錯了要道歉這種基本的東西。但是我姥姥成了我「教育」弟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他剛幾歲啊,你就讓他幹這幹那」、「他還小呢,長大了就懂事了」,在弟弟把姥姥的手用門夾腫了的時候笑呵呵地說沒事,不用道歉;在弟弟用羽毛球拍鐵的那部分打得我頭上起了包之後,我生氣地讓他跟我道歉,弟弟因為我吼了他一句就開始哭,這時我姥姥居然讓我跟弟弟道歉。

這種溺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是沒有的,或許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被溺愛,但是在姥姥的傳統觀念裡,女孩子天生就是懂事的、文靜的、不讓大人操心的,甚至應該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所以從小我不被允許去朋友家玩兒也不允許朋友來我家做客,在我和姥姥吵架之後,不管對錯只要我不道歉就不允許我睡覺,不允許我和男同學在網上聊天,不允許我和男生單獨出去玩兒……在姥姥對我和對弟弟教育方式的反差衝擊下,我終於忍不住了,從小到大積壓的各種情緒,全都被這一件姥姥溺愛弟弟的事情點燃。

這件事情點燃的只是姥姥對弟弟的溺愛嗎?不是,點燃的是在我成長過程中因為傳統觀念被家人拋棄的難過,是姥姥的傳統教育觀念將我束縛的悲哀,是這麼多年我不被理解的痛苦,情緒化為抑鬱,化為困擾我至今的病痛。

在我的回憶湧上來之後,我突然理解了那個女生的難過,這個女生看起來真像曾經的我。或許這些在別人看來只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堆積起來的能量足以擊垮一個孩子,而這巨大能量的源泉則是老一代人固守的傳統觀念。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時代在變換,觀念在更新,不知不覺90後已經為人父母,新的育兒觀念得到了發展,男女平等的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性別歧視問題日漸減少,網絡平臺的發展讓怎樣教育熊孩子、怎樣看待重男輕女等等話題得到了討論與傳播,傳統觀念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將會越來越小。

所以,所有已經被傳統觀念傷害的女孩啊,請多愛你自己一點,因為只有愛能讓自己變強大,讓自己有能力去與這些傳統觀念抗爭,也希望在你們抗爭成功後,把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患上雙向情感障礙?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雙向情感障礙是混合型精神疾病,診斷需要到正規醫院讓專業的醫生做檢查才能確診。由於病患人群越來越多的緣故,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所以對於病因方面比較關注。那為什麼會患上雙向情感障礙?是什麼因素導致的?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相關內容。
  • 「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其實「重男輕女」一直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就算在現在科技文化發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重男輕女」依舊還存在很多家庭當中。據2018年中國男女比例的現狀調查可知在2018年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也就是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人。 今天我們從四個方面就來聊一聊這可怕的「重男輕女」。
  • 重男輕女家庭再生女孩,是報應也是悲劇
    二胎家庭「大讓小」,毀的往往是兩個孩子。這篇文章得到很多網友的熱評,他們也紛紛在評論區講述了自己的經歷,而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一個小女孩兒的描述——我是二胎家庭裡的老二,就是那個大多數人口中被讓著,慣壞了的小孩。其實我和我姐相處得挺好的,因為我媽特別特別注重我姐的感受,努力做到把一碗水端平。但是端不平啊,怎麼可能呢?
  • 心理健康缺失之雙相情感障礙
    世界上每100個人裡面就有3個人患有雙向情感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三。每百人裡面就有一個人反社會人格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一。每百人裡面還有一個人很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聽起來很可怕嗎?聽起來是不是一切都像是一場災難?如果你對心理健康和現代治療有基本的了解,那就不會。 怎麼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當發現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時,應該怎樣向家人解釋?
  • 被重男輕女的女孩,活著就是個奇蹟
    想要孫子的奶奶不堪忍受照顧兩個孫女的辛苦,就對二孫女起了殺心,並釀成了悲劇。僅僅因為是女孩,連生存的機會都被所謂的親人剝奪了。「生而為女,我很抱歉。」0319年6月7日,山東的一個初三女孩楊某立在家中被父親楊某靜殺害。而楊某立遇害時,僅僅還有三天中考。
  • 「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中蔓延,雖然不是重男輕女,卻更令人心酸
    隨著社會經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也跟隨時代有了新的突破,重男輕女的思想似乎也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甚至成為了現代人所鄙視的一種思想。而這種新型偏心在現代這個允許二胎政策的時代更是在很多家庭中悄然蔓延,很多家長中了卻還不自知。在一檔節目中,一個小女孩便訴說了自己的經歷。小女孩子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家裡人都十分疼愛自己,將自己視若珍寶,而自己也非常聽話經常還幫助大人做事。直到弟弟出生後,似乎一切都改變了,尤其是爺爺奶奶似乎都變了一個人。
  • 卡姆稱患雙相情感障礙而吸毒:有些東西一旦碰了,人生就毀了
    在法庭上,卡姆還當庭宣讀了致歉聲明,稱因長期罹患雙相情感障礙而吸毒。但網友們並不為此理由買單!有人說:出於禮貌我接受道歉,但出於準則,我選擇不原諒。還有人說:有人給吸毒藝人復出的機會,可又有誰給犧牲的緝毒民警復活的機會?
  • 《完美關係》邦尼:父母的重男輕女,道出了多少女孩內心的隱痛
    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家庭裡面的父母,養兒防老是很多人都共識。如果一對夫妻沒有一個兒子,不僅會被其他人看不起,還會為自己晚年的生活感到艱難。在這些父母的眼裡,始終都覺得女兒長大之後終究會成為別人家的人,唯有兒子會在自己身邊照顧自己。所以就有許多的女人出生在這樣子的家庭,從小就感受到了父母重男輕女,家庭冷暖。
  • 公婆重男輕女,夫妻頭胎想生女孩,結果生了男孩,遺憾又無可奈何
    有人覺得婚育生孩子太可怕,雖然現在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但現實中,生獨一個的似乎佔據多數。遇到重男輕女的家庭,若頭胎生了女兒,多半要生第二胎。雖然重男輕女觀念沒那麼深了,但是很多家庭把生二胎當作你必然選擇,因為要傳宗接代。01小唐結婚後,因為與丈夫三觀一致,都想生個女孩,結果呢,生了一個男娃。
  • 《愛的釐米》開播,關雨晴成「提款機」,重男輕女的家庭讓人窒息
    按理說,這樣的人設讓人看了是非常過癮的,腦海中浮現出的便是關雨晴英姿颯爽的模樣,深受父母的喜愛,是多少女生所羨慕不已的,然而,現實恰恰相反。關雨晴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親更是把女兒當成是兒子的提款機。儘管這個兒子不成器、不長進,但是父親還是將兒子視為自己的命根子,沒錢就向女兒關雨晴要。
  • 確實有病,雙向情感障礙,大波浪樂隊及其《No Such Disease》
    抑鬱狂躁型憂鬱症,也叫雙向情感障礙,是情感性的精神病,發病的時候,狂躁和憂鬱交替出現,這個病很難治癒,一般要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得這種病的人遠比接受治療的人多,因為大多得病的人不承認有這個病,他們說No Such Disease。
  • 卡姆獲刑八個月罰款兩千,稱因患雙相情感障礙而吸毒
    卡姆在庭審現場宣讀致歉聲明,稱因長期罹患雙向情感障礙,加之工作壓力大,自己對精神類藥物產生依賴,為緩解焦慮情緒選擇了吸毒的錯誤方式,他對吸毒及容留他人吸毒的行為認罪認罰。卡姆是在最近兩年通過脫口秀大會火起來的,他整個人的表演有一些浮誇,也很敢說,所以喜歡他的人就會越來越喜歡他,而不適合這種逗笑方式的人自然也對他無感。
  • 杭州狂犬病腦死亡女孩鄰居:女孩一家人非常團結 重男輕女是亂說
    近日,杭州蕭山一女孩姜某因被狗傷後未及時注射疫苗而引發狂犬病導致腦死亡的事件在網絡熱議。針對網絡上對姜某父母「重男輕女」的懷疑,記者於12月16日在姜某所住社區採訪了她的鄰居。幾位居民表示,網上所說的「重男輕女」現象並不存在,一家人非常的團結。
  •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強控制欲,全被《愛的釐米》說透了!
    ——《愛的釐米》文丨舊故麻袋∨國產劇中,有一類題材電視劇,每年都會引發唇槍舌戰,那就是「都市家庭情感劇」,為什麼觀眾觀看這類電視劇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原因就在於:都市家庭情感劇很大程度上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射,生活化的寫實。
  • 新型重男輕女正在二胎家庭湧現,表面對女兒好,實際還是偏心兒子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改變,重男輕女的現象好像越來越少,女兒奴好像越來越多。特別是有一男一女的二胎家庭,總能看到父母對女兒有多麼的寵愛,對兒子有多麼的嫌棄,仿佛「重女輕男」成了流行趨勢。
  • 卡姆,吸毒就認錯,雙相情感障礙不背這個鍋!
    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卡姆在法庭的陳述中將自己吸食大麻的行為歸因於自己多年來的「雙相情感障礙」,企圖得到粉絲和廣大網友的原諒。通過在法庭上「賣慘」述說自己的工作壓力大,精神狀況差,推鍋於這些毫無說服力的理由上。我就想問,大家都是成年人,說這些糊弄鬼呢?
  • 《愛的釐米》關爸重男輕女,幾個故事告訴你現實中重男輕女更可怕
    近期《愛的釐米》正在熱播,這部劇是由佟麗婭、佟大為主演,講述飛機機長關雨晴和醫生徐清風的都市情感故事。徐清風醫生醫術高超、樂於助人,卻有個什麼都要管的媽,有時媽媽恨不得把徐清風綁在身上。而關雨晴雖然是一位優秀的飛機機長,但爸爸重男輕女嚴重,總求要她出錢補貼弟弟,卻把兒子寵成好吃懶做。
  • 社會正在偷偷懲罰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看得見的結局,殘酷又現實
    可是現代社會會發展了,社會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男人在勞動方面並不佔優勢,很多女孩已經撐起了社會的半邊天,甚至收入比男性更高。卻有很多父母卻一直還秉承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兒子無底線疼愛,對女兒卻較為輕視。那麼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現在過的怎麼樣呢?
  • 姐姐拒帶弟弟離家出走,網友:重男輕女背後,是別人看不見的辛酸
    對於女孩,她接下來的日子,要努力工作,多賺錢承擔起撫養妹妹的責任,誰讓她攤上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呢?出了社會後,又面臨談婚論嫁,有男性願意找個「伏弟魔」的女孩結婚嗎?
  • 重男輕女的父母最後下場會怎麼樣?
    其實重男輕女是個貶義詞,說的是一種社會的長期存在的現象,如果一個女孩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不光女孩不受寵,連帶著媽媽可能也被家族歧視,重男輕女的家庭以生男孩為首任,母憑子貴可不是皇宮裡的戲碼,但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卻正在悄悄懲罰這些重男輕女的人,他們的結局殘酷又現實,甚至可以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