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視野】京東數科沈建光:「金融+科技」融合發展 共同塑造「廣...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金融與科技正在走向「融合2.0」。大型金融機構將鍛造科技實力設定為核心戰略,金融科技公司也正在重新思考「聯結」金融的路徑。近日,新華財經就金融科技發展問題專訪了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沈建光。

以下為採訪全文:

新華財經:金融和科技融合的難點在哪裡?這種融合將塑造怎樣的競爭格局,對行業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沈建光:金融數位化是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金融業過往實踐中,很多金融機構受困於自身服務渠道的有限性,優質的信貸資源難以精準投向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既不利於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內延伸服務、拓展客源,也不利於把控資金流向和資產質量,最終影響反哺實體產業和居民生活的有效性。這種情況下,將相對封閉、低頻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與更加開放、高頻的生產生活場景需求緊密結合,日益成為促動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探索方向。

數字科技在賦能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特別是場景外拓的過程中能夠發揮難以替代的關鍵性作用。

以京東數科為例,通過為各個產業生態和居民生活場景構建數位化的解決方案,其正在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多種跨界聯盟。通過重組技術、產品和資源,為消費場景合作方提供其所需要的金融產品、大數據風控、底層帳戶等服務,京東數科可以促成金融機構與零售電商、交通出行、本地生活等消費場景的高效聯結,從而打破場景時空限制,提升金融服務效率。

需指出的是,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不應僅局限於工具輸出、場景聯結,還應豐富相關主體在數據智能共享、合作生態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內涵。金融機構掌握用戶的金融強維數據,科技公司掌握用戶海量多維數據,可以在用戶潛在需求的深入洞察、產品服務的迭代優化等方面優勢互補,最大程度挖掘數據生產要素的價值貢獻。對於二者之間自發形成的聯合建模、數據脫敏等合作模式,建議抱持開放姿態,引導和帶動更多金融機構提升金融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自身經營管理的數位化轉型與科技能力提升,最終塑造出「廣覆蓋、多層次、有差異」的金融服務體系和數字科技企業廣泛參與、深度賦能的市場競爭格局。

新華財經: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中會有怎樣的應用前景?如何平衡擁抱金融科技發展和防範金融風險?

沈建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相關行業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在數字存證領域,區塊鏈可以接入仲裁委、公證處、網際網路法院、司法鑑定中心等外部可信聯盟,提供身份認證、證據保全、司法鑑定、賦強公證、一鍵舉證、安全評測等平臺服務,降低全產業鏈交易成本。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區塊鏈可以幫助推廣電子倉單,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降低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探查貸款背景真實性、管控企業履約風險。在貸後資產管理領域,區塊鏈還可以應用於資產證券化,其交易即清算、信息披露成本低、中介成本低等突出優勢,有助於切實解決ABS交易環節多、步驟繁雜、底層資產透明度差等痛點,提升資產安全性與流動性。此外,還可以用於證券、保險、資產託管、貿易融資、監管科技等不同場景,提供紮實有效的底層技術支持。

以防偽追溯平臺京東智臻鏈為例,其通過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追溯每個商品的節點數據,保證數據的隱私保護性、不可篡改性,建立跨主體科技互信技術,可以有效應用於多個行業領域的產品防偽。截至2019年末,智臻鏈已通過超過6萬個SKU,連接至超過700家的頂級品牌商,通過600萬以上的用戶訪問,積累上鏈數據逾13億條,除金融外,其孵化場景還覆蓋農業、生鮮、酒類、美妝、奢侈品、全球購、醫療保健、商超便利店及二手市場交易等多個行業領域,提供日益廣泛的防偽追溯及配套服務,直接服務實體經濟。

平衡擁抱金融科技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既需要相關的市場主體(包括金融機構與數字科技合作機構等)嚴守合規底線,也需要政府和監管部門進一步探索構建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2020年以來,伴隨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應用的逐步落地,我國從被動監管轉向主動監管、從靜態監管轉向動態監管、從規則監管轉向原則監管的趨勢更加明確。這有利於加強監管技術開發、調整監管力度和做好監管協調,實現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幫助金融科技企業縮短創新周期、幫助監管部門及早發現潛在風險的多方共贏。

新華財經:疫情期間雲辦公興起,各行業紛紛發起線上業務,將怎樣促進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步伐?

沈建光: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重大影響,同時倒逼大數據、人工智慧、5G、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落地,刺激無接觸零售、智能化服務等新業態創新發展,驅動新一輪的產業數位化變革,為「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求新謀變創造了特殊契機。「非接觸式辦公」是疫情期間包括金融機構等在內的各類企業普遍需求,很多企業希望能獲取在線辦公軟體、實現居家辦公,以及藉助智慧機器人設備,減少接觸式生產經營。可以預見,遠程辦公、遠程會議等作為能夠打破集中辦公時空限制、減少通勤成本的辦公形式,將在部分行業和一定場景內得以延續,提升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效率。

疫情期間,各金融機構積極應對線下服務渠道受阻的不利影響,財富管理、支付、消費金融等業務加速向線上遷移,在數位化營銷獲客、數位化運營管理、數位化風險管控等領域取得較好成效。與此同時,資產管理、企業服務等具有強金融屬性和強線下特徵的金融服務領域,受制於其專業性和合規性要求,數位化轉型起步較晚,應當進行進一步的激勵和促動。京東數科旗下資管科技系統JT?可以為資管機構提供「按需定製」的解決方案,幫助其在業務中實現數據應用智能化、開發運營工程化和投資技術創新化,在新基建過程中塑造新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數字科技還能較好滿足金融機構的中後臺智能運維需求,為新基建提供高效配套的運營服務。以京東數科機房巡檢AI機器人為例,其已覆機房數據採集、識別、判斷、告警、分析報告等環節,具備安全移動定位、IT設備巡檢、機房環境監測、應用數據交互和狀態自測監控等五大核心功能,不僅極大減少人員參與,還通過強化身份識別、異常告警等功能提升機房安全係數,每年可使金融機構數據中心機房運維成本降低50%以上。

新華財經:疫情之後,金融科技在經濟恢復階段中將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沈建光:可以預見,數位化紅利將為新一代經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數字科技不僅已成為抗疫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推動產業數位化快速發展,還將成為促進有序復工復產、推動經濟回升和反彈的關鍵引擎。

比如,京東提供的「智能溫感篩查系統」可在寫字樓、商場、機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部署,採取「非接觸方式」快速篩查高溫人群,助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智能配送機器人等可快速打通全國各地區間的運輸通道,保證物資供應與居民生活。京東數科輸出的「智能城市作業系統」可為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企業,以及數千小區的常態化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還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社會信用體系,協助各地政府支持中小企業抗疫情、渡難關。

在各地派發消費券過程中,數字科技可以在大數據挖掘的基礎上,為精準識別居民消費的資金需求、監控資金流向、做好資金管理和探索消費金融產品的轉化路徑提供工作方向和決策依據。

金融機構是服務實體產業、助力經濟復甦的重要主體,也是數字科技企業做好技術賦能的重要受眾。京東數科推出「金融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支持金融機構參與新基建。目前,「金融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已涵蓋數百個產品組件,可根據不同主體實際需求進行靈活定製,並可與金融機構已有的系統功能無縫對接,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企業服務能力,為其將信貸資源精準、定向地投放至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和亟需資金支持的中小微企業作出貢獻。

新華財經: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存在哪些潛在的問題或風險,對金融科技監管有何建議?

沈建光:金融科技具有數位化、跨界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等多重屬性,對原有的監管機制和監管手段構成新挑戰。

在其快速發展過程中,需密切關注以下問題:第一,技術安全問題,即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開發和應用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網絡和信息安全風險。第二,數據安全與金融消費者隱私保護問題,即部分機構強制、誘導用戶開放授權,通過不規範手段獲取、不當使用和轉讓用戶數據的問題。第三,大數據風控的有效性問題,即在消費金融等普惠金融領域,基於較短時間、個體行為數據分析的風控邏輯能否經受長周期、系統性風險考驗的問題。第四,現有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的監管有效性問題。第五,由個別一兩家大型科技巨頭(Big Tech)分割市場而形成新的數據孤島、實質風險過度集中與監管盲區的問題。

應當看到,傳統金融機構與數字科技的關係、金融機構數位化戰略部署與其內部業務轉型的關係、金融數位化發展與金融基礎設施的關係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需要監管做出適應性調整。

數字經濟時代,監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監管始終應該在鼓勵創新和管控風險中尋求適當平衡。我們建議,監管機構在強化監管科技在金融監管的全鏈條應用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與科技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知識共享和監管交流,明晰科技發展趨勢,引導行業規範合作,促動科技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公平有序,以更好地防範金融風險和提升監管效率。

相關焦點

  • 【首席視野】京東數科沈建光: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七大關注點
    其中,特別提及「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高槓桿風險)、「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銀行不良風險)、「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逃廢債風險)等,對應疫情期間金融風險積聚。四是突出強調科技創新地位。
  • 投融快訊 | 京東收購哆啦寶 廣投集團擬出資35億成網宿科技第一大...
    導語:網宿科技近日發布公告,公司股東陳寶珍及劉成彥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擬轉讓股份數合計為總股本的12%,轉讓價格為12元,合計交易金額總計35.03億元。
  • 京東數科換帥:陳生強改任「集團幕僚長」,京東首席合規官接任CEO
    來源:鈦媒體APP京東數科今日作出重大管理層調整。京東數科稱,任命原京東集團-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為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目前,京東數科董事長為劉強東,從公開信息看,此前京東集團並未設立過「幕僚長」一職。同時,京東數科任命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云為京東數字科技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李婭雲將統籌負責京東數字科技的日常經營管理,並協助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陳生強先生做好戰略、產品和研發的落地。
  • 沈建光:新基建為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破繭重生創造積極條件
    沈建光: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舊基建主要圍繞「鐵公基」,包括鐵路、公路、橋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築,以在建工程、地產、水泥、鋼鐵、公路運輸等行業為主。
  • 雷軍宣布小米數科品牌升級:改名「天星」
    最新消息,雷軍宣布,小米數科品牌升級改名為「天星」。品牌升級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利用數位技術為實體企業的產業金融需求服務,為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服務,為廣大的米粉用戶服務。星光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表示,星空科技將充分發揮其對行業和數字科技能力的深刻認識,保持穩定的經營節奏和對風險的敬畏,堅持開放連接的平臺模式。一方面,它將促進產業的數位化升級,幫助行業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京東數科|京東|螞蟻集團|京東白條|京東金融|京東數字科技集團
    文 | 蘇詩喬流程編輯 | 丁之淼京東金融的借貸廣告「翻車」事件引發熱議。截至目前,京東金融方面兩次致歉以試圖平息大眾的憤怒。公開信息顯示,京東金融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下稱:京東數科)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 。京東數科目前正處於A股IPO狀態,最新進展是"已問詢"。
  • 防範金融風險!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正式成立
    本次峰會以「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為主題,旨在更好推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金融科技的催生、融合與規範發展,保障金融科技行業行穩致遠。匯集了來自粵港澳三地監管部門、專家學者、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代表,圍繞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機遇與挑戰、金融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技術風險管控等話題展開討論。
  • 沈建光: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措施,積極鼓勵數字科技投入抗疫大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政策鼓勵數字科技深度應用於疫情追蹤和監測,在政務、金融、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推行「非接觸式」服務,推行智能生產、遠程辦公、在線消費等數位化生產、工作和生活方式,吹響傳統經濟數位化轉型的衝鋒號。
  • 小米數科更名為天星數科
    原標題:小米數科更名為天星數科   繼去年更名小米數科後,10月18日,小米數科再次將
  • 沈建光:疫後貧富差距擴大影響消費格局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8月25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月度研判例會通過網絡平臺順利召開,主題為「中低收入階層消費增長與國內經濟大循環」,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博智宏觀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沈建光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
  • 滴滴金融與光大理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實踐
    近日,滴滴金融與光大理財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由滴滴集團財務副總裁、滴滴金融總經理卓越與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出席籤字儀式。籤約儀式前,雙方就普惠金融實踐、出行場景的金融產品權益與資產結合方面、以及在為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
  • 陳生強:京東金融要做的不是網際網路+金融 而是金融+網際網路
    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第一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7月10日在北京召開,會上,京東金融集團CEO陳生強現場做了「金融科技與開放生態」的主題演講,全新闡釋了金融科技公司定義,並指出京東金融堅持遵從金融本質,致力於完善行業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生態,用菜單式、嵌入式方式服務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與行業一起抓住歷史機會,走向偉大。
  • 金融科技還能做什麼?2B!
    「金融科技蓬勃興起,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金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金融電子化》雜誌12月刊上署名文章中稱,金融科技發展重塑金融市場格局,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深刻影響市場參與主體、業務形態與交易效率。然而,相對於C端的金融科技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B端的金融科技才剛剛開始。
  • 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 旗下小米金融App同步更名
    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
  • 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未來或剝離獨立運營
    下一步或將剝離獨立運營當前,小米金融已陸續實現券商、銀行、第三方支付、網絡小貸、保險經紀、商業保理、虛擬銀行等多領域的牌照布局。據了解,2020年1月,小米金融在獲得了中國銀保監會頒發的消費金融牌照。隨著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從運營主體和股權路徑來看,其金融業務的全貌已可見端倪。
  •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深圳舉行
    央廣網深圳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強)12月13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舉辦,本次峰會以「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為主題,匯集了來自粵港澳三地監管部門、專家學者、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代表,圍繞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機遇與挑戰、金融業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新興技術風險管控等話題展開討論。
  •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9日,「第一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華東師範大學賽區暨金融科技前沿與發展論壇」於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逸夫樓報告廳成功召開。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上海市黃浦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上海亞商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大亞浦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共同承辦,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華東師範大學提供全程指導。
  • 共同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國國際...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3點倡議,即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共同激活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為推進對外開放和全球服務貿易合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本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就是希望以此為契機,搭建起平臺和橋梁,讓各國人民充分展示服務貿易領域新發展新突破,共同享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新技術新成果。
  • 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螞蟻金服不是第一家「去金融」的頭部公司,早在 2018年11月20日,京東金融就宣布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實際上,「去金融」是近兩年很多所謂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選擇。從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金融到西方取經來的金融科技,再到前赴後繼的「去金融」,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去金融」是提高融資估值的一時之策還是技術驅動的行業趨勢?
  • 趣鏈科技執行長李偉博士受邀出席2020湘江金融發展峰會
    11月6日,由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0湘江金融發展峰會」於長沙正式開幕,本屆峰會以「湘江論道、科技賦能、產融共生」為主題,邀請金融界專家、學者把脈發展趨勢,共話行業創新與機遇,走好金融科技發展之路。趣鏈科技執行長李偉博士受邀出席「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圓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