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影評需要複習異形1234和普羅米修斯五部電影
本文作者:腦洞開到三千年後
設想一下以下場景:
場景一:時間線接續異形4,瑞普利回到地球後,因為整合了異形基因,壽命遠高於普通人類,在其之後的生活中,重新多次結婚,並分別生下多個男女後代。史稱後異形紀元。
場景二:2a87年。DF-299星球(該星球重力以及生態環境與地球相當)各大媒體競相播放一條爆炸性新聞,尼克無任何裝備徒手攀越第一峰(高度為地球珠穆瑪朗峰三倍),成為史上第一人。他是異形4女主角瑞普利的直系後裔。
場景三: 2c97年。第三人類生物統計局數據顯示,因為攜帶異形基因的人類在感知思維能力、骨骼強度所衍生的運動能力、協作能力等等多個方面優於純血統人類,進而在婚姻競爭與生存競爭中不斷勝出,該類人群(又稱異形人)在人群中的比例有指數型不斷加大的趨勢。而人類病史千年年鑑也顯示,因為異形基因大規模與人類基因不斷整合,經過多個世代的不斷優選和同化,從2x65年開始就再無出現排異反應和生理變異病例。
場景四:3e27年。ZX-009星際殖民監獄。數百萬人類囚犯集體暴動,試圖逃出YG52B星外星人統治。結果絕大多數被狙滅,其餘大部分被抓回。只有安妮(瑞普利直系後裔),一個靠自身血液不斷腐蝕隔離門的人,帶領少數地球人,成為唯一逃出監獄的一群地球人。
場景五:3r93年。HL-378007倖存人類聚集星系。根據最新的倖存人類分析,99.17%倖存人類都不同程度帶有異形基因片段,只有剩下不到1%的人類為純血統人類。
關於異形的各種分析已經不少了,因為電影票房市場的關係,導演和觀眾把視角更多地集中在幽閉環境中的血腥恐懼上,而電影的主題,也一再集中在如何逃避異形、殺死異形,同時又挖掘人類與異形如何起源等更深刻的話題上,當然畫面和情節仍然以恐懼為主基調,哲學思維則沉在畫面表皮之下。本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異形,並在新的價值體系下重新評判異形系列電影中的人物。
關於人類,關於生物,一個普遍的共識是生物在不斷進化,不斷適應環境,適應能力越強,存活率越大。同時,存在某些如超級大災難一樣過濾機制,對生物進行某種出其不意的淘汰。比如行星撞地球引發的特大爆炸與氣候變化,就引發了恐龍的滅絕。而不能適應和躲過這種淘汰機制的生物就滅絕了。這種滅絕發生在很多生物身上,而人類出於一種萬物之靈的對自我智慧的優越感,對這種滅絕的可能性似乎不以為意。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回過頭來看異形的優勢,能夠迅速整合宿主優勢基因,並快速繁殖。且智商(腦力)奇高,骨骼(體能)強大。正是人類在通往外太空探索過程中最好的幫手。這裡的幫手不是如機器人或生化人一樣外在的協助,而是直接從基因層面改寫人,進而改寫人的各種生理特徵。比如外太空輻射。某些生物能夠在大劑量輻射下正常生存,甚至直接通過皮膚吸收輻射轉化為能量為己所用。可以先將異形與這種生物進行基因整合,然後在與人類基因整合,則新產生的攜帶異形基因的人類也會攜帶抗輻射或吸納輻射的基因,進而改造自身的皮膚特性。這樣對於人類在外太空的生存無疑大大有利。當然,上述只是一種理想化的設想,實際中可能需要大量的實驗保證每個過程的可複製性和正確性。
站在上述異形基因的優勢,結合人類在宇宙星球中面臨的種族潛在威脅,不斷整合異形基因和人類基因就成了一種可選的甚至優先的選擇。從生物學意義上說,近親繁殖是必須避免的,因為近親之間基因重合度高,部分缺陷基因會呈現為顯性,進而導致生物缺陷。反向思維來看,遠親繁殖則值得推崇。基因的差異性越大,互補性越高。異形正是人類基因的一種超級遠親。
確定了異形基因與人類基因整合的優勢之後,接下來就是「去恐懼」的問題。眾所周知,因為異形系列電影的原因,觀眾對於異形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因為誰也不想有個生物抱住臉然後往喉嚨裡產卵,也不想有個齜牙咧嘴的動物從自己身體裡破殼而出。這個過程伴隨著劇痛和死亡,足以讓大多數人對異形敬而遠之。更不用說支持異形基因的整合事業。
這就是異形4裡面的科學家的領先之處。在該部電影中,科學家陳述了異形研究的各種好處,比如醫療層面等等。當然這些科學家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即不應該用人體做實驗,應該用其他體量大的生物。同時對於醫療實驗室的空間隔層考慮不周,沒有採用更完備的更強防酸性血液的設備。
在異形4裡面,科學家們從異形3裡面的瑞普利的逃生艙裡面的血液中提取了她的基因,進而培育多次,才成功培育出了完整人形的瑞普利。而這個版本的瑞普利已經不是純粹的人類,而是異形基因與人類基因完美結合的產物,其感知能力與體能也大大超越正常的人類。與此同時,從瑞普利身體裡提取出的異形王后也在吸納她的生育基因之後,以胎生的形式生下了一個人形異形(也稱異形寶寶)。從完整的角度看,瑞普利是整合異形基因的人類,而異形寶寶則是整合了人類基因的異形。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異形基因和人類基因的比例不同。瑞普利有明顯的異形特徵如強酸血和強大體質等等,而異形寶寶則開始直立行走,臉部也越來越像人形。異形4講述的表面上是幽閉空間裡逃離異形追殺的故事,其實換一個角度,其實是含有異形基因的人類和含有人類基因的異形之間的生存競爭。異形4結尾的時候,瑞普利說異形寶寶擋了她(回歸地球)的路,並殺死了異形寶寶。這其實是一種物種競爭,最終以含有異形基因的人類勝出為競爭結局。而瑞普利到達地球並不能說明異形的終結,因為異形已經以整合進人類基因的形式存活了下來,從這個角度說,異形仍然贏了。
這裡說說異形1234四部中女主角瑞普利的角色定位。在異形123中,瑞普利始終以人類優勝者的面目出現,在她身上集合了人類慣有的對異形的恐懼,以及對於人類智慧與勇氣優越感的讚頌,尤其在異形3中,瑞普利為了消滅異形,直接做出了偉大的自我犧牲,將這一角色推向了高潮。而在異形4中,女主角瑞普利已經不是異形123中的瑞普利,而是人類基因和異形基因完美整合的產物。其在智商和體能上相對於人類的優勢,進一步折射出了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沒落。這在異形4結尾殘破的人類世界與削去塔身的艾菲爾鐵塔上得到了有力證明。
正如恐龍沒有躲過行星撞地球帶來的物種過濾一樣,人類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應對各種潛在的超出人類想像的物種衝擊。異形4的結尾,整合了異形基因的人類瑞普利和生化人製造的生化人一起看著地球廢墟,預示著最終人類演化的方向,即原生人類的消亡和新新人類的崛起。
從這個意義上回過頭來看《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中的大衛的行為,就會明白,大衛的初衷固然是試圖以創造者的神的身份自居,去設計和創造一種新的強大生物即異形,但客觀上,為人類自身的基因優化與進化做出了貢獻。這樣說可能很難理解。所以這裡可以舉一個類比的例子。異形之於當代人類,有點類似於火之於原始人。在原始人時代,森林大火燒死了很多人,燒死的過程和異形殺人的過程一樣殘忍,人對於火充滿了恐懼。直到人類發現野獸也怕火,且火烤熟的動物口味更佳,於是開始利用火。最終自己創造火,並駕馭火,直到火為人類的進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飲食)。同樣,異形因為早期難以控制的原因,會做出許多傷害人類的事情。但根據異形1234的闡述,異形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做好足夠的防強酸的防護隔離設施,以現代武器,異形不可能殺不死。當然,從異形4的結尾看,人類其實已經不再需要單一的純種異形了。因為完美整合了異形基因的人類女主瑞普利,將在地球上將異形基因片段在人群中撒播和延續下去。人類因為有了異形基因的加入,在宇宙各個物種競爭中擁有了更多的競爭優勢,尤其是智商和體能層面。
另外需要強調的,基於直覺的、恐懼的、短視的、個體的角度去評判異形是不夠的,必須站在人類演化的歷史的大視野上去評判異形。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異形:契約》中將異形卵帶上飛船的擁有自主意識的生化人大衛,才是真正的普羅米修斯,因為他將火種也就是異形,超越人類的直覺性恐懼與抗拒,硬生生地又塞給了人類,最終無意中挽救了人類物種的衰亡。這就是為什麼,當電影結尾大衛最後吐出異形卵的時候,筆者心有靈犀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