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電影《你的名字。》大名已傳遍世界,相信觀眾們早已對劇情爛熟於心但是和「動態」的動畫不同,讀者們能從「靜態」的漫畫獲得不同的感受,再次重溫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經典場面相信必然會有另一番感動!
在樸素小鎮裡土生土長的少女三葉,因周圍的環境和家傳神社加諸的職責等因素心生不滿,憧憬著有一天能離開小鎮到大都市裡生活。某天,她在睡夢中與生活在東京的少年瀧交換了靈魂,原本素不相識的少年與少女,在時空奇蹟的作用下產生了命運的交集,而維繫著兩人的,便是彼此的「名字」。
作者的話
我完全沒想到會寫這本小說。
雖然這樣說或許對於各位讀者有些失禮,但我還是覺得動畫電影是《你的名字。》合適的呈現形式。
本書《你的名字。》,是由我導演,並於二零一六年夏季上映的動畫電影的小說版本,可以算作電影的小說化。不過話雖如此,其實我寫下這篇後記的時候,電影尚未製作完成(距離全部完成差不多還有三個月吧)。所以電影和小說哪個才是原作,還真不好說。寫這本書的時候,一些印象也隨之被刷新。例如三葉其實頗有些天真浪漫,瀧著實是不會和女孩打交道。這對電影的後期錄音(請演員、聲優來配音的工作)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仿佛在互贈禮物般的電影製作方式—或者說小說創作方式—對我來說,是一種相當新鮮的體驗,老實說還挺開心的。
小說和電影在情節上區別不大,不過敘述者會有所不同。小說僅以瀧和三葉的第一人稱,也就是他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一概不提。相對的,電影本就是第三人稱—也就是攝像機視角下的世界,所以必然會將瀧與三葉以外角色的視角也拍攝進來。當然我是希望小說和電影都能令大家覺得滿意。不過基於載體的不同,這種互補現象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