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灌香腸」、「灌湯包」,可是你聽說過「灌蛋」嗎?「灌蛋」起源於南平市順昌仁壽鄉,每當農曆大年三十,順昌一帶的農家都有製作「灌蛋」的習俗,同時也是招待貴客的必備菜餚之一。
你可別小瞧了「灌蛋」,這樣一道「土家」菜,還被列入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年外族入侵,有一戶人家兒子應徵從軍,可一直沒有音信,一家人都盼望遠徵的親人早日回家團聚。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兒子終於回來了,正好老人的兩個女兒送來年貨,一個送豬肉,一個送鴨蛋。一家人團聚,老父親一高興,就出了一道題,要大家把肉和蛋做成一道能象徵團圓歡樂的食品。大女兒先動手,把蛋打散,和切碎的豬肉一起放到鍋裡煎成餅。老人看了說,蛋不能打碎,要煮成囫圇蛋才好。接著,二女兒上場,她把豬肉撒在蛋上面,蒸成蛋肉塊。老人還是不滿意。聰明手巧的兒媳小心地打開一個鴨蛋,發現蛋中有一小眼,就切碎了一些肉,用竹籤輕輕地將碎肉從蛋眼灌進蛋黃裡,一個完整的嵌著肉泥的蛋就完成了,老人直誇這個巧媳婦。後來,鄉鄰們知道後,照樣製作,覺得味道甚好,於是就流傳下來。
就要進入最「神秘」的「灌」蛋環節了。第一次品嘗灌蛋的「吃貨」們都會好奇,是如何把這麼多東西塞到蛋裡去的?
1.先把瘦肉剁好,放入鹽,料酒,雞精,香菇(根據個人喜愛可以不放),先醃製一會
2.先準備鴨蛋(最好是土鴨蛋)將整顆打在茶杯中,找到蛋黃中的白色蛋眼,如圖左手拿一根筷子插入白點,不要太用力哦要不穿了把蛋黃弄破了,其實用竹籤是最好的因為家裡沒用所以就只好用筷子了,當然難度也增加了,另外用筷子夾起調製好的肉餡,一點一點地往小眼處塞入蛋黃內。
3.灌好的蛋隨後倒入湯鍋中文火燒煮(湯料以骨頭湯、雞鴨湯為佳),只要蛋浮起再稍煮片刻即可撈起加紫菜香蔥味道更佳。
煮好的「灌蛋」外表晶瑩如雪,白裡透黃,在青蔥點綴下色彩鮮豔,令人頓生食慾。細品「灌蛋」,外皮嫩滑,蛋黃與肉的鮮味交融。讓人口齒留香!
「灌蛋」味美的一個重要秘訣是,最好要用農家天然食材,這樣才能做出最原味的「銀包金」。趕緊回家試試,即營養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