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肺炎可以不發熱,可在家庭成員中傳播,CT片挺好看

2020-11-26 騰訊網

往年這個時候,是肺炎高發季節,每天都會有3、5個孩子因為咳嗽、發熱查出肺炎,但今年少了很多。

對的,大家要感謝口罩!

口罩擋住了病菌入侵肺臟的途徑,以至於一位兒科醫生高興地感嘆:今年的支原體肺炎是少多了啊,真開心!

其實不止兒童,往年成年人的肺炎支原體肺炎也不少見,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典型的支原體肺炎CT片,很容易學會。

一種可以在家庭成員間傳播的肺炎

一位36歲女士,感冒咳嗽一周,發熱3天,做了胸部CT發現雙側肺炎(左圖):

心臟兩側的黑色區域就是肺臟,每側大約有3-4億個肺泡,因為肺泡腔含有大量氣體,密度很低呈黑色,而裡面的白色小樹枝狀結構,主要就是肺動脈和肺靜脈,負責輸送血液到肺泡壁,完成血氧交換。而那些白色棉絮狀的影子,就是肺炎了。

這張肺炎片子很好看,大家只要記住兩個特點:

1.如黃箭頭所示,支氣管壁增厚,像鐵軌一樣,提示病菌造成了支氣管炎(正常支氣管壁是右圖這樣子,比較薄);

2.雙肺的白色棉絮狀炎症,沿著增厚的支氣管周圍分布。

這兩點說明這是一種吸入性的肺部感染,而不是從血管傳遞過來的病菌,並且我們從整體來看,這些增厚的支氣管和周圍炎症,很像掛滿了霧凇的小樹枝:

這個徵象被一些很文藝的老專家取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樹霧徵,是支原體肺炎的典型表現之一。

肺炎支原體是什麼?為什麼會形成樹霧城?

肺炎支原體肺炎在北方秋冬季多見,南方夏秋季多見,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高發人群5-20歲。

假如我們用支氣管鏡衝洗一點病變支氣管腔的分泌物,或者用鼻咽拭子取一些咽喉分泌物,就有機會找到這種肺炎支原體:

右圖這群小東西,就是這次肺炎的元兇,這是一種最小的原核微生物,它們沒有細胞壁,只有細胞膜,軟綿綿的,容易隨外界滲透壓的變化而變形,所以它們看起來形狀多樣,三角形、小條形、不規則形的都有。

它們既然又軟又小,怎麼會有能力侵犯人類引起肺炎呢?

原來這種微生物在漫長的歷史進化中,每個支原體末端都進化出一個P1粘附蛋白,可以像鉤子一樣,掛住人類呼吸道的黏膜纖毛上皮,讓這些纖毛失去同向擺動的能力,同時還能阻止吞噬細胞的吞噬,在氣道裡安家落戶,就會造成支氣管壁增厚(左圖箭頭)並誘發咳嗽,之後還會快速繁殖後代,產生各種生活垃圾(毒素),引起支氣管周圍的肺部炎症,就會出現樹芽徵、樹霧徵、磨玻璃影等表現。

所以,它們還可以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播。當然肺炎支原體的致病力和傳染性並不強,比新冠病毒要弱很多,並且有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殺滅它們,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怎樣判斷是否發生了支原體肺炎?

1.支原體肺炎的常見臨床表現:

潛伏期大約3周,亞急性起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續性乾咳(氣道黏膜炎症刺激),可在1-2天內逐漸加重,大約5-10%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會進展為肺炎,5-20%的病人可以出現胸痛和少量胸腔積液,此外,還可以出現咽喉痛、發熱等。其中發熱比例約佔44.4%,所以對於不伴有發熱的病人,也不能排除支原體肺炎。

2.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

在該病流行季節,接觸過類似病人,出現上述臨床表現,化驗白細胞技術正常或稍高,胸部影像發現肺炎表現,就要想到支原體肺炎的可能。醫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診斷:

(1)除上述資料外,紅細胞冷凝集試驗滴定效價1:32以上可以擬診。

(2)除上述資料外,特異性抗體IgM(+)或總抗體滴度≥1:160;或者PCR檢測支原體DNA陽性;或者痰、鼻咽拭子分離出肺炎支原體,這三項任意一項都可確診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該怎麼治療?

這種肺炎大多數不重,一般治療10-14天可以吸收消散,少部分難治性病例需要延長到3周左右,但不必將肺部陰影完全吸收作為停藥標準。

用藥方面,由於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對那些作用於細胞壁的抗生素是無效的。大環內酯類藥物可以作為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而對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的菌株,可以採取替代抗生素(比如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治療,這方面要聽從兒科醫生和呼吸科醫生的指導。

注意:某些病人由於氣道分泌物比較粘稠,影響排痰,會導致炎症吸收變慢甚至反覆,此時CT可以觀察到支氣管腔內密度增高,需要化痰或者支氣管鏡衝洗,促進炎症吸收。

讀到這裡有些朋友就能反應過來,我們對肺部影像的精準研究,有助於指導精準治療,避免濫用抗生素,還能減少重症肺炎的發生。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世衛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報告:在中國,人際傳播主要在家庭發生
    傳播途徑上,新冠肺炎在無防護下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間發生傳播。尚無新冠肺炎空氣傳播的報告,且根據現有證據,也不認為空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但在醫療機構中或可存在因醫療操作產生氣溶膠而發生空氣傳播的可能。根據現有證據,糞-口傳播似乎並不是新冠肺炎傳播的主要傳播方式,其在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待明確。
  • 一家4口全得了肺炎支原體,比流感還厲害?呼吸科醫生這樣說
    小寶患肺炎支原體肺炎在家中醫院治療,在父母雙方的照顧下,小寶也患了咳嗽發熱,並被診斷為同一疾病。小寶終於出院了,大寶又住進了醫院。幾天之內,一個四口之家感染了肺炎支原體!鄰居小夫妻感慨:這種病怎麼比流感還嚴重?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是肺炎支原體,如何傳播,如何預防,如何發現,如何治療?
  • 出現發熱症狀就可能是新型病毒肺炎嗎?要隔離嗎?如何自我評估?
    我們都知道防疫,尤其是小區基層的防疫工作者,能使用的器械本身有限,而且也不是都具有醫學相關的知識,很多就是物業、保安人員,在這種情況下,發熱無疑還是鑑別的金指標,只要能把大多數有發熱的病患排除了,那麼感染的機率就會下降,疾病的傳播勢頭也能得到控制。
  • 疫情期間,為什麼這種發熱性疾病似乎沒有減少?
    除了發熱、皮疹,往往還有其他症狀,比如淋巴結腫大、易激惹、食慾下降、乏力、腹瀉、咳嗽、前囟凸起、驚厥。但個別孩子就是反覆發熱和熱退出疹。可要知道,在沒有出疹前,面對反覆高熱的孩子,家長承擔的壓力巨大。缺乏經驗的家長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是其他少見疾病。部分孩子出現頻繁腹瀉、激惹哭鬧、甚至囟門凸起、發生驚厥,因此被過度幹預的現象不少見。
  • 2019-nCoV病毒肺炎的家庭聚集性傳染,表明其存在人傳人特徵
    其中,從兩名患者的臨床樣本中鑑定出了完整的2019-nCoV基因組。在武漢期間,這家人沒有去過食品市場或與動物接觸。作者認為,該家庭感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這名65歲的婦女在武漢的醫院探望1歲的親屬時感染了2019-nCoV,然後在7天的旅行中將其傳播給了其他四名家庭成員,並在飛回深圳後,傳播給了另外一位家庭成員。不過,當地衛生部門仍在對該家庭進行進一步的接觸追蹤。
  • 發熱、咽喉和胸口不舒服,害怕隔離不敢去醫院?醫生教你從容應對
    注意:每個家庭成員應各有自己專用的溫度計,不要混用,以免交叉感染。02 發熱後去醫院,並不能馬上確診為新冠肺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暴發,導致很多人有一些恐慌情緒。這些人在出現發燒症狀以後,或多或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固鎮、五河發布管控通告:每戶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出門採購
    決定自通告之日起,這兩個縣每戶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相對固定的家庭成員出門採購生活物資。現將內容公布如下:關於實行村(居)民出行管控的通告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最大力度控制疫情傳播,最大程度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決定自2020年2月3日24時起,在一級響應期內,在全縣範圍內實行村(居)民出行管控措施
  • 發熱後怎麼辦?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王秉陽、屈婷、溫競華  截至1月25日24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975例。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個人的自我防控必不可少。如何判斷感染,是否主要看發熱?一旦出現發熱,要不要立即去醫院?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權威發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全文
    根據現有病例資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1周後恢復。
  • ...冠肺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吸入或將感染!
    今天下午2時,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 肺炎家庭消毒用什麼消毒液 人體對新冠病毒能否自愈
    肺炎家庭很緊張而且也會容易出現心理疾病,所以專家們也在呼籲,應該正確的面對疫情,同時也需要做好居家防護的措施。那麼肺炎家庭消毒用什麼消毒液呢,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內容之一,需要大家多了解和參考相關的內容。人體對新冠病毒能否自愈呢,來看看專家們是如何進行對病毒分析的。
  • 新冠肺炎診斷標準之爭:CT影像還是核酸檢測
    張笑春強調,作為醫生家庭,採取防護後仍然出現父母被感染,「我們的老百姓因認知有限,無法做到真正的醫學隔離!」她大聲疾呼:疫情控制事關人命,不能放任無症狀或核酸陰性CT陽性的人家庭留觀了!各級政府行動起來,阻斷家庭留而不觀,隔而不離,造成繼發性疫情蔓延!
  • 徐州一護士長用廢棄X光片製作防護面罩武裝發熱門診
    徐州一護士長用廢棄X光片製作防護面罩武裝發熱門診 點擊觀看視頻 ▼▼ 需要哪些材料 放射科的廢棄X光片
  • 韓國回蓉的他發熱、咳嗽、乏力……排除新冠肺炎,原來是肺結核惹的禍
    「發熱、咳嗽、乏力,走兩步就累得不行。」發熱門診醫生劉福強回憶,「陳某的病情很容易讓人聯繫到新冠肺炎,機場、醫院、高新疾控等多個部門都高度重視,我們當晚就為陳某做了血常規、CT等各項檢查,並採樣送檢。」檢查過程中,陳某一直說很困、胸悶氣短,護士用輪椅推著陳某完成了檢查。
  • 一旦發燒,暗示感染新型肺炎?感冒還是肺炎,還得區分好2個細節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讓中國人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14億人不再走家串坊的拜年,而是齊心協力抗病毒。而此時正是季節交替的流感高發期,頭疼,咳嗽,發燒發熱的症狀出現,按理無需緊張,但新型肺炎的到來,讓所有人變的恐慌。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
    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鐘。戶外空氣品質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5)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如咳嗽、流涕、發熱等,應居家隔離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2、洗手在預防呼吸道傳播疾病中的作用?
  • 新型病毒肺炎最危險的3個症狀,發熱排在第三,排首位還真別忽視
    可以說此次疫情不同於流感,不同於SARS,它突出的特點一是傳播速度非常快,二是因為它的潛伏期長。由於新型肺炎隱蔽性較強,所以很多人開始並沒有發現異常,等到發現時已經傳給了很多人,而且自己也到了病重的時候。
  • 關於武漢肺炎疫情,這些信息很關鍵!
    在1月15日的通報中,武漢衛健委首度以官方身份提到「有限人傳人」的可能性,稱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同日,路透社引述世界衛生組織人士觀點稱,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出現有限度人傳人,可能在家庭成員等小規模群組之間傳播。
  • 發熱、咳嗽先別慌,專家教你區分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可引起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毒引起)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病毒引起)等較嚴重疾病,甚至會導致死亡。新冠病毒就是這個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新冠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它具有傳染性強和攻擊性強這兩大特點。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 家庭成員如何加強疫情防範?
    據通報,截至2月10日24時,中山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例,其中包括了17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40例病例,佔所有確診病例的69.0%,家庭續發率最高達100%。市民如何做好家庭成員間的疫情防範?如何做好居家隔離?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市疾控中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