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任性妄為,自稱小皇帝,媽媽無奈嘆氣「他根本不聽我的」

2020-12-18 關山老師育兒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中的寶貝,是大人的掌上明珠。比起幾十年前,現在的孩子們更是嬌氣,打不得罵不得,家長訓斥得過分了動不動就要大喊大叫甚至以死相逼。對於一些天生調皮搗蛋不聽管教的孩子,家長更是束手無策。看到家長拿他沒辦法,這些孩子會變本加厲地任性妄為,形成惡性循環。

30歲的小姜最近非常苦惱,她的兒子磊磊今年剛滿八歲,卻已經在家裡稱王稱帝,無人能管了。面對淘氣又不聽管教的兒子,小姜只能搖頭嘆息:「這個孩子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活潑好動,經常搞一些小破壞,跟大人頂嘴。

起初我們都認為孩子還小不急於管教,現在孩子上了小學,就更難管教了,常常在學校犯錯誤被叫家長,可是我們的批評訓斥他根本聽不進去,不是頂嘴反駁就是嬉皮笑臉,我們真是拿他沒辦法。」孩子爺爺奶奶也說,磊磊現在一點也沒有小孩子的天真可愛了,整天就是任性妄為,稍有不順就大喊大叫,甚至對爺爺奶奶拳打腳踢。

磊磊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不在少數。面對這樣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應該反思,為什麼孩子不聽自己的管教呢?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事實上,孩子不聽管教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家長只需注意以下四點即可將孩子「降伏」。

1、 注意跟孩子講話時的態度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判斷事情嚴重性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只是輕描淡寫地嘮叨兩句,孩子就認為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下次還會繼續做。

相反,如果家長認真地向孩子強調事情的重要性,並且告誡孩子這樣做的危害,孩子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是嚴重的,不能隨便做。因此,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注意跟孩子講道理的態度不能太隨意。

2、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面對同樣一件事情,家長和孩子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家長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心中的疑惑一直不能解開,下次還有可能會去嘗試。

因此,在與孩子的想法有出入的時候,家長應該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孩子說清楚事情的利弊,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3、 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教育孩子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用刻意關注孩子的面子問題,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如果家長當著許多人的面批評孩子,讓孩子下不來臺,那麼孩子只會覺得丟人,不會真正聽進去大人的話。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才能很好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4、 家長以身作則,以理服人

孩子反駁家長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為什麼你能做我就不能?」,這反映出了家長自身行為上的一部分問題。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少玩手機,那麼家長自己也要控制玩手機的時間,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只有當家長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的時候,孩子才能聽話,才能真正服氣。

結語:孩子是一張白紙,畫筆在家長手裡,如果孩子出現了不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在教育糾正的基礎上,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要不斷自我反映學習進步,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中成年人的無奈,是從嘆氣開始的……
    直到現在長大成人,為人妻,為人母后,不知不覺間不自覺地會嘆氣,不自覺地會低頭走路。也慢慢體會到了嘆氣後面的味道。因為生活艱難,工作辛苦,會灰心喪氣,因為學習枯燥,養娃負擔,會抓狂,但不會嘆氣。嘆氣是感慨今天,也是感嘆明天如今天一樣,雖辛苦卻依舊如常。或許每個人都曾夢想著改變世界,卻慢慢學會了適應世界,適應你不喜歡的,適應你曾經最無法接受的。這是成年人的無奈,也是世界的無奈。
  • 我想把6歲的弟弟一腳踢飛,當媽媽對他溫柔的時候……但我不忍心
    他媽媽加了我的微信,約我和他聊聊,說近來孩子脾氣很大,還經常打弟弟,弟弟小他3歲。起頭我聽不清仔仔的話,媽媽解釋說,這半年,孩子講話含混不清,原先不這樣。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此豐富,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有一個想法,想把媽媽手機搶過來,在媽媽的微信群裡面打字:不要小看小孩子!他想尋求改變,包括跟弟弟的關係、跟媽媽的關係,所以在我們兩個小時對話的尾聲,他把媽媽叫回來,讓我把他跟我講的內容總結下,給媽媽提提意見,然後又問媽媽:「你有什麼想法?」
  • 8歲男孩看見皇帝說:我是你皇孫,皇帝剛要認,官員卻直接給了一耳光
    在乾隆時期,就有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告訴自稱是其皇孫,乾隆本來想要相認,但是官員卻直接上前,給了這個小孩一個耳光,事後也證明,該小孩的確是假冒的。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五月之時,乾隆南巡歸來,在回程留駐京西南涿州的時候,遇到有一個僧人帶著一個8歲的孩子,並稱其為乾隆的孫子。
  • 2歲孩子頭上磕出大包,媽媽的處理方式,讓醫生無奈搖頭
    朋友小覓的女兒今年兩歲了,平時她的女兒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小覓一家人會時時留意著孩子,以免孩子調皮,傷害到自己。有一次,小覓帶著女兒出去外面買東西,剛準備回去的時候,小覓遇到了以前的一位同事,於是,小覓跟同事聊了起來,並且忽略了自己的女兒。不到2分鐘,小覓就聽到了女兒的哭聲,原來女兒在爬上了超市門口的搖搖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頭上還摔出了一個大包。
  • 「媽媽,我不想學了!」孩子厭學,不是墮落,真是無奈!
    一個初二的女孩,已經輟學在家一個多月,和父母的關係僵到了冰點,媽媽提起學習和遊戲的事,她就整宿坐在17樓的陽臺上,而父母只能嚇得趴在門縫聽著屋內的動靜不敢吭聲。 媽媽說:女兒上初一沒多久,老師就打電話說,孩子有割腕現象,我並沒有在意,當時學校流行傷疤風,我以為孩子就是玩玩的,而且孩子膽子小,我不相信孩子能做傻事。 最近一次和孩子談崩,孩子跑到了窗邊,媽媽:「你跳吧,我和你一起跳!」嚇得孩子直哆嗦。
  • 「我就是家裡的頂梁柱!」青島8歲男孩守護媽媽扛起家
    為了照顧好媽媽,每天放學後,潘俊名有套「雷打不動」的流程——先做飯,再兌上一盆溫水給媽媽洗腳。攙扶著媽媽到房間坐下,他挽起袖子,跪坐在那兒,一邊洗腳,一邊說起學校的周測驗。手上動作熟練,言語裡卻透露出對考試的緊張。「爸爸不在家,我就是家裡的頂梁柱。」俊名今年8歲,洗衣做飯樣樣行,年紀小小,卻有著男子漢的擔當。
  • 小海豚的奶爸:現在的孩子太嬌生慣養了?20歲女大學生:不給我養貓...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她有自己的責怨。我們從配文中能窺見一些端倪:女孩的成績優異,對自己要求很高,學習壓力很大,經常熬夜到凌晨1、2點,基本不出門;平時母子間的溝通不多,想養一個小寵物又不被媽媽理解,一時想不開有了輕生的念頭。
  • 孩子哭喊著:「媽媽別打了,我聽你的」;真的別再逼孩子了
    ——梁啓超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每個家庭的寶貝疙瘩。有小孩的家庭,總缺不了哭喊打鬧,但伴隨的也是他們最天真無邪的歡笑,回想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狀態,真的很讓人追憶。然而現在的孩子是有多苦啊!有次見到鄰居教育孩子,小孩哭喊的可憐勁,我是真的感慨。
  • 9歲的小學生一腳踢飛了他的媽媽
    今天早上8點路過珠海香洲格力學校門口,看到了這一幕:一個小學生(大概8.9歲左右吧)和自己的媽媽在吵架。而且吵給特別的兇,周邊都圍上很多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或者奶奶們。我剛好上班路過,看見小學生臉上有很紅的巴掌印,臉色表現很嚴肅,好像很生氣一直瞪著他媽媽。
  •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再不陪陪我,我就長大了
    父母一直忙忙碌碌,可是,孩子只想說:爸爸媽媽,再不陪陪我,我就要長大了。忙碌,是每個「打工人」的常態,對已經是父母的人而言,這是他們的標籤,無時無刻不在圍著工作轉。當然,這是無奈之舉,背著生活這個碩大的包袱,速度稍微慢一點,都會被生活嗤之以鼻。
  • 小鴨子誤認小萌貓是媽媽狂追不休,小萌貓快崩潰了,我也還是孩子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下面這隻小鴨子不知道怎麼跟鴨媽媽走散了,於是開始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尋找媽媽之路。小鴨子看到一隻跟自己顏色相近的小貓咪,連忙跑過去,張口就喊媽媽。小萌貓嚇得就往貓媽媽跟前跑,小鴨連忙追了過去。
  • 27歲兒子還被媽媽監視:真正的母愛是得體的退出,別拎不清楚
    他自己的房間,從小到大都是沒有門鎖的,門鎖被拆掉了,只有兩個黑黑的洞。媽媽的監視,無處不在,「翻書包」、「查日記」、「破密碼」,都是媽媽經常做的事情。如果說孩子小的時候是為了保護孩子,但是他早就已經是成年人了,可是家裡至今到處都是攝像頭。他更喜歡在過道裡待著,因為那裡不會被監視。
  • 孩子凡事愛抱怨,我能怎麼辦?
    小林的數學老師聽到學生接連嘆氣,原本高漲的教學熱情銳減。他會猜測:學生是不是不喜歡聽我講課;是不是我的教學方式不對;是不是覺得太難了學不會,如果不會,你可以提出來,我可以一遍遍講給你聽啊。同時,這位媽媽還一個勁地教導孩子如何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把成績抓起來。結果女孩沒有聽完媽媽的話,就站起身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飯桌。摩根斯頓給這位媽媽支了招,她希望媽媽改變視角, 換位思考,重新回到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本源,能夠"共情"孩子。比如可以對女兒這麼說:"我知道有些事發生在你身上,讓你很不開心。
  • 「最硬核媽媽」走紅!一招解決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我也要試試!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父母是最操心的一個「職業」,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有忙不完的事,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精心照料,呵護他成長,孩子慢慢長大了,就要督促他學習,希望他成才。
  • 孩子說「我被人打了」,你的第一反應,決定他以後是否還被欺負
    孩子因小摩擦被打軒軒今年3歲了,上幼兒園沒幾天,有一天晚上回家,突然悶悶不樂,媽媽主動和他說話,他也不開口,吃飯的時候,軒軒突然哭了起來,告訴媽媽,他在幼兒園,被一個小朋友打了。結果媽媽直接對他說:你做什麼了,怎麼招惹到別人了?偏偏就打了你呢?軒軒聽到這話,哭得更厲害了,說他沒有招惹別人,是有個小朋友想玩他手裡的玩具,軒軒沒給他,他就打了軒軒。
  • 媽媽為娃上學被騙,每天帶娃假裝上學,孩子:為啥我上不了學?
    「5年前媽媽花錢託叔叔幫我辦上學的事,可至今沒有辦成,媽媽怕爸爸知道,每天帶著我早出晚歸、假裝去上學,現在我馬上12歲了,還沒上過一天學……」這是一個12歲女孩的內心獨白。昨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媽媽五年前託人給娃辦上學,對方說的所有謊言她都信了,只要能讓娃上學,10萬、20萬,對方要多少她都給,結果未辦成,她害怕孩子爸爸的暴脾氣,不敢給孩子爸爸說,於是,選擇繼續相信騙子,5年間帶孩子早出晚歸,假裝送娃上學,如今孩子已經12歲了,連真正的學校門都沒進過。
  • 甜文:「為什麼寵我」他嘆氣「因為不知道下輩子是否還能遇見你」
    小仙童小仙女們,大家好,我是明龍說書,今天給大家推薦甜文:「為什麼寵我」他嘆氣「因為不知道下輩子是否還能遇見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吧!1. 好想和你在一起 作者:麥小冬內容摘要:全文1對1,高幹甜文。
  • 2歲、7歲、12歲,這樣處理孩子的3次叛逆期,比吼多少遍都有效
    無非是說「家長不能忙著賺錢,也要管管孩子」、「你家孩子現在不讀書,以後有他後悔的」這些道理。小歐站在一邊,神情渙散,似乎根本沒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小歐媽也是苦惱啊,自己還要顧店,現在生意又不太好,兒子又不讓人省心。從學校出來後,小歐媽帶著兒子回家,這小孩不知道吸了多少煙,隔著老遠都能聞到他身上的煙味。
  • 27歲男星媽媽盜竊成癮,出獄5天又惹事,無奈發文:不如不生我
    7月6日,臺灣團體反骨男孩成員之一孫生,在社交平臺發文抱怨,媽媽此次出獄根本沒從良,疑似又捅下簍子,同時理解了為什麼那麼多犯人會"二進宮",但諸多無奈下 她始終還是媽媽。
  • 「弟弟一哭,我就挨罵」,10歲女孩的作文,道出二胎家庭的無奈
    新聞上不斷爆出二胎家庭孩子爭寵事件,讓父母操碎了心:2020年5月,江西一10歲女孩因與姐姐鬧矛盾欲跳樓;2019年,廣東一8歲男孩遇害,施暴者是18歲的親哥哥;2015年,河南一家具廠起火,4歲男孩不幸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