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體驗差、酒旅小眾化:美團還能撐多久?

2021-01-09 快科技

2017年的美團似乎不再固守深耕已久的團購市場,而是選擇向網約車、民宿、酒店旅遊等市場發力,開啟四面出擊模式。

然而,戰線過長的美團不僅四面樹敵招致競爭對手的強烈反擊,而且打車體驗差、酒旅小眾化等弊端也引來了用戶的不滿。

正在承受巨大資本壓力的美團還能在網際網路下半場撐多久呢?

美團打車用戶體驗被吐槽,滴滴反制狙擊新業務發展

2月14日,美團在南京上線「打車」功能,正式進入網約車市場。

對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為自打車新政、滴滴和Uber中國合併後,網約車市場格局已經基本定型,在這個時候進入無異於虎口奪食,但美團還是選擇向這個殺伐已久、相對成熟的市場發起進攻。

對於美團的目的,可以從兩方面考量。

一方面,美團已經拓展了餐飲、酒旅、電影、玩樂等業務領域,又坐擁6億的龐大用戶量,加入打車功能無疑是向讓用戶體驗更加完整並進一步流量變現。

另一方面,去年12月份滴滴打車已經與餓了麼達成戰略合作攻入餐飲領域,美團發起反滲透也是對競爭對手做出回應。

但如此重大的動作,美團打車本應是蓄謀已久,但投入市場後卻接連傳出打車體驗差的用戶反饋。

從界面來看,美團打車和滴滴使用的界面非常相似,流程也非常類似,沒有個性化的標籤和服務。

而經過消費者的親測,美團打車的用戶體驗遠未讓人滿意,加盟車輛少、打不到車、司機多抱怨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

此外,美團打車的補貼很有可能導致補貼大戰重燃戰火。滴滴打車已經優先向南京投放了「優享計劃」吸引相對高端車型加入,明顯是針對美團打車而來。

美團要是想在網約車市場有所作為,必須衝出行業巨頭滴滴的圍堵。但事實證明,在網約車市場兵戎相見就是拉鋸戰,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撐是走不遠的。

美團旅行局限年輕群體,小眾化失去龐大利潤市場

在旅遊住宿領域,美團也做出了大動作:成立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推出在線旅遊品牌美團旅行。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總裁陳亮表示,美團旅行致力於為年輕旅行者打造一站式旅遊平臺,接下來的幾年逐步發展出住宿、境內度假、境外度假、大交通四大業務。

但有專家指出,美團酒旅業務將核心用戶群定位於年輕人,就相當於捨棄了商旅群體從而丟掉了酒旅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最終造成業務發展的小眾化。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商務市場規模2000多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該數字將達2770億美元。相對而言,年輕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消費能力低,美團旅行很可能落得事倍功半的結局。

此外,美團旅行之所以定位小眾化的消費群可能與在高端酒旅市場實力不足有關。在高端酒旅市場,攜程、藝龍、agoda等已經深耕十數年,利益格局已經基本奠定,美團作為後來者沒有深厚的積累很難插進這一腳

。而且美團起家於團購市場,自誕生之日起就被貼上了平民化的標籤,既想收穫高利潤又想緊握年輕群體幾無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酒旅業務確實存在內力不足的問題,客戶體驗差、刷單造假等醜聞頻頻曝光。「2016年全年實現酒店間夜量1.3億」的數據引起了業界強烈的質疑,而今年伊始美團又因強行提高佣金與很多酒店鬧出不合。恐怕,美團酒旅發展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資金壓力迫使王興講故事,對賭協議成美團生死一劍

美團點評CEO王興提出了著名的「網際網路下半場」理論:不光是用戶的廣度增加,還要加大用戶的深度。然而這一理論也可能是美團用來掩飾自身尷尬的遮羞布。

由於長期的虧損問題,美團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壓力。

網際網路行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未找到流量變現途徑,依舊身陷巨虧泥淖中,這樣的形勢逼得美團不得不加快步伐尋找新的出路。

據大眾點評私有化要約披露的文件顯示,大眾點評2016年營收淨虧損達到29.8億元。美團去年第三季度淨收入56億元,虧損24億元。與此同時,美團點評的估值下降到125億美元,相比起峰值的180億美元跌去約三分之一。這些更是給美團的發展之路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有報導稱,美團已經與投資人籤訂了對賭協議,要在2018年前上市,且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為有效上市,否則將賠償投資人40億美元。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團一反常態地在網約車、酒旅業務上頻頻出擊,甚至不惜冒著與兵強馬壯的滴滴、攜程正面對抗的風險也要擴充業務,向資本市場繼續講故事,為來年的IPO鋪墊道路。

美團雖然體量龐大,坐擁6億用戶、千億市場,但是遲遲不能解決流量變現、扭虧為盈的現實問題。如今更是為了獲得融資贏得喘息之機籤署事關生死的對賭協議。面對市場的壓力、對手的反擊、自身的痼疾,內憂外患的美團究竟還能撐多久呢。

相關焦點

  • 美團Q1財報出爐:餐飲外賣、到店、酒旅業務受衝擊
    美團的兩大主體業務餐飲外賣及到店、酒旅業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數位化或是接下來的核心打法。No.1餐飲外賣、到店、酒旅業務受衝擊我們知道,從2018年美團的組織升級以來,美團點評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四大業務體系」——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
  • 「撐起來」的美團,想像空間還有多大?
    美團在過去幾年的急速擴張突出了掌門人的「激進個性」,年輕的掌門人帶領年輕的美團四面出擊,收購摩拜單車與OFO、哈羅單車形成正面對抗;手握流量入口叫板滴滴;在酒旅領域樹敵飛豬、去哪兒、攜程;踏入生鮮想和京東、盒馬、永輝一決雌雄;進軍大娛樂與阿里淘票票公開互撕……誰也沒想到2018年的美團還在延續著虧損狀態,其當年公布的財報讓王興拖著焦慮與不安跌跌撞撞的闖進了前途未卜的2019年。
  • 孤狼美團
    好不容易實現三個季度盈利的美團,今年卻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疫情的毒打。第一季度,美團再次虧損;第二季度,到店與酒旅業務也難以回血,整體業績表現一下回到一年前同期的水平。 然而正是在看起來水逆的一年,資本卻給予了美團足夠的溫暖。
  • 美團酒店超過Expedia的內核動力是什麼?
    作者雪球ID: @從易$美團點評-W(03690)$公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其到店及酒旅業務年交易額達到22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6%。內核動力強勁,短短7年內實現趕超就酒旅業務而言,美團最早通過團購的概念切入酒店預訂市場後;因為團購的場景也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它就帶著團購時代掃街式的快速籤約酒店方式,快速切入了常規酒店預訂市場;並在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普及的時候,同時快速推動商家端的App化,以適應移動時代的即時確認機制。
  • 美團與滴滴:社區團購的倚天劍與屠龍刀
    靈獸按滴滴有錢,美團有人,相比雙方此前在打車、外賣業務的局部摩擦,社區團購更像是一次「全面戰爭」。滴滴的外賣事業剛開始沒多久,就在網約車安全事件中倉促撤退,美團則將重心迴轉至外賣市場,一鼓作氣把餓了麼趕到了地圖邊緣。三年後,這場戰爭終於再度有了硝煙四起的味道。只是,戰場不再是出行或外賣,而是社區團購。
  • 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Booking這家公司圖啥? | 獵雲網
    出行+酒店住宿,滴滴這一波操作讓人想起了它的對手美團。美團上線網約車業務,收購摩拜,在出行領域屢次出手。滴滴布局外賣,反攻美團,此次攜手在線旅遊公司,如果將來涉足酒旅市場也不意外。業務邊界逐漸消失,互相攻入對方腹地,這兩個大玩家重合的戰場正越來越多。有意思的是,Booking去年10月成為了美團新的投資方,雙方也宣布了戰略合作。Booking對中國市場的渴望可見一斑。
  • 王慧文離任,王興的「戰力」還能不能「無邊界」?|深度
    以美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為例,餐飲外賣收入207億元,到店和酒旅大約65億元,新業務及其他為82億元;總收入354億元,外賣收入佔比為58.5%,超過半壁江山。但計算利潤貢獻,首當其衝是到店酒旅,季度經營利潤27.87億元,外賣經營利潤為7.68億元,經營利潤率對比,11.6:1。
  • 美團打車將再掀補貼戰!
    3,美團打車將再掀補貼戰:搶佔主流城市10%以上市場份額近期美團頻繁和其出行供應商接觸,計劃加大對用戶的補貼。具體為,用戶通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可以獲得20%到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佔10%以上的市場份額。
  • 美團「新舊」戰役
    冰火共存透視美團Q3財報,「穩當」是題眼之一。第三季度,到店及酒旅業務繼續作為利潤奶牛,為美團貢獻了64.78億元的收入,以及27.87億元的經營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8%和21.17%,經營利潤率則由37.7%升至43%。
  • 電商造節還能撐多久
    這個夏天,不僅是球迷們的歡樂時刻,也是消費者的購物天堂。與天貓「雙十一」相似,京東的618同樣引來了眾多電商的參與,而在鋪天蓋地的電商促銷攻勢中,也暗藏了不少「渾水摸魚」的虛假促銷,讓消費者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實惠,在電商造節伎倆越來越老練的情況下,類似的電商造節還能撐多久呢?
  • 透視美團Q3財報:小步「慢跑」,平淡為真
    不論從商家側還是用戶側來看,美團的企業「韌性」都在愈發凸顯。「本季度,國內消費市場的回暖帶動生活服務業穩步復甦。通過持續提升多品類、多場景的服務體驗,美團成為更多消費者和商戶的選擇。」在財報電話會上,美團CEO王興表示。基本面企穩,「穩中求新」正在成為這家網際網路本地生活平臺的新常態,也同時構建著美團長期主義戰略的最小實踐單元。
  • 飛豬不足懼,美團必須防,攜程守的住?
    美團必須防飛豬對攜程構成的壓力,遠不如美團在酒店市場對攜程的蠶食更具威脅。酒店旅遊是被計入到美團財報中的核心業務之一,美團2019年到店和酒旅業務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 40.6%;毛利197億元,同比增長40.1%。
  • 對抗支付寶 美團1.28萬億市值背後:王興的50個靈魂決策
    用戶通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可以獲得20%到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佔10%以上的市場份額。網約車一直是王興重視的業務之一,這意味著,美團將在出行領域再度掀起價格戰。2 「取關」支付寶騰訊系和阿里系支付領域的戰爭從未停止。
  • 劉強東親自掛帥,拿下美團對手公司:社區團購大洗牌在即
    此一時彼一時,連做打車的也「開車賣菜」了,再用「管培生」思維或許錯失良機。所以劉強東再也坐不住了,必須出來「撥亂反正」,他親自掛帥,堅決打贏這場終極之戰。劉強東多久沒有露面了?一出場就是一個王炸,必將引發社區團購加速洗牌。作為集團最高決策人,劉強東親自帶隊助攻社區團購,足見他對此業務的重視。換句話講,社團團購,京東即使不打贏,也絕不能失敗。當年美團打車上線,王興親自坐陣南京指揮。比起王興的狠、準、穩,劉強東一點也不遜色。
  • 「捅」了支付寶一刀 美團1.28萬億市值背後:王興的50個靈魂決策
    2020年7月1 再掀打車補貼戰7月30日,有媒體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期美團頻繁和其出行供應商接觸,計劃加大對用戶的補貼。用戶通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可以獲得20%到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佔10%以上的市場份額。網約車一直是王興重視的業務之一,這意味著,美團將在出行領域再度掀起價格戰。
  • 大概還能撐多久?看完不淡定了
    大概還能撐多久? iPhone6s目前日常使用還是可以,如果是打遊戲我覺得不夠流暢,當備用機剛剛好,現在很多的學生黨拿來當備用機,A9處理器加上iOS系統日常使用剛剛好, iPhone6s大概還可以使用一年,iPhone6s的釘子戶一年後剛剛好可以入手iPhone12,可能iPhone13都出了。
  • 致敬亞馬遜,王興能否開創美團的付費會員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14年成立的酒旅業務增長迅猛,根據2019年Q3財報,美團單季酒店間夜量首次超過1億間,已經超越攜程、去哪兒、藝龍三者之和,成為行業第一。美團打車:美團於2017年推出,初期在7個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推廣和運營,這無疑侵入了滴滴的領域,觸發了和滴滴的打車大戰。這在當時引發了網絡對於美團邊界的廣泛討論。由於自營打車業務太過於燒錢,美團現在主要通過「聚合模式」拓展網約車業務,目前已在42個城市上線「美團打車」。
  • 從近期活動看360的迷之運營,戰艦世界究竟還能撐多久?
    從近期活動看360的迷之運營,戰艦世界究竟還能撐多久?長達兩年多的不更新,讓《戰艦世界》的玩家們對於新版本可以說是望眼欲穿。不過在空中網的手中,玩家們還是能夠獲得不少實惠的。這樣的《戰艦世界》國服,究竟還能撐多久?
  • 電影在線購票調查 9塊9還能撐多久?
    電商「賠本賺吆喝」,9塊9的電影票還能撐多久,現在還是個未知數。除了賣票之外,在線售票平臺還能為電影產業做點什麼呢?分析美國在線購票網站的發展,會給中國電影帶來哪些啟發。金逸影城院線華北地區總經理徐勳兵認為,影院要抱著開放的態度去看待新生事物,「在線購票能夠起到培養觀眾的作用,確實給觀眾帶來了更好更便捷的觀影體驗。但它確實衝擊到影院傳統經營模式,從某個程度來說,它勢必帶來一場革命。」 徐勳兵說,「對於影院來說,我們並非害怕新模式的衝擊,但是我很焦慮,最大的問題在於『秩序』。任何一個行業要想發展,都應該有自己的秩序。
  • 你看不懂的美團版圖,是帝國的拼圖遊戲
    另外,打車服務為了標準化,整體的服務體驗會慢慢的專業化和趨同。如果你看滴滴的整個司機的畫像,其實也會慢慢變得比較收斂。這對應的是滴滴商家端的需求差異化程度不大。(2)淘寶的商家端淘寶的商業模式包含B2C和C2C,從趨勢看,在京東的裹挾下,淘寶的B2C或者小B2C會佔著越來越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