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4/24 9:23:04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許沁 選稿:張丹洋
下周一(4月27日),上海高三年級、初三年級將返校復學。上海制定了比一般單位和場所更高的校園防控標準,實施更嚴格的防控舉措,讓師生、家長和社會放心。
從近兩個月的「居家線上學習」,到回歸「校園學習生活」,率先返校的初三、高三學生即將面臨兩個多月後的中高考。如何既安全防疫,又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考試?近日,記者走訪了多所學校,探訪學校為開學心理防護做好了哪些準備,築牢校園師生暖心的健康防線?
【手繪暖心漫畫,自我心理防疫】
「兩點一線『最短』,兩點一線最安全……」盧灣高級中學高二(6)班學生蔣天逸的一幅漫畫《放學》,將印製在鑰匙扣上,作為學校開學第一天送給首批返校高三學生的愛心防疫包中的一件紀念品。開學前,學校邀請了有繪畫藝術特長的學生,繪製了一批校園防疫漫畫。「你幹嗎啊,我去隔壁班還書。」「不行,現在禁止串班!」「新的一學期,我們又是同桌啦,真開心。」「不是真的同桌啦,現在要固定『一人一桌』防止感染……」一系列畫風淺顯、喜聞樂見的漫畫,深受小夥伴們的喜愛。
「隨愛心防疫包一起送上的學生自己手繪的漫畫版『心理防疫』宣傳冊,以簡潔直觀的畫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校園防疫知識,在迎考最後兩個月,打贏復學後的防疫阻擊戰,同時也給孩子們學習之餘調劑一下,放鬆心情。」盧灣高級中學校長何莉說,讓防疫的經歷成為學生成長的一次特殊體驗。
學校作為黃浦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心理健康服務平臺「蜻蜓心天地」(電話63036588 QQ2568413229)隨時傾聽學生的心聲。
【說說「返校的期待」,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返校開學,意味著從「雲端教學」轉為「線下教學」,特殊的返校復學季,開學的過渡銜接至關重要。盧灣中學校長張怡說,線上到線下,需要關注時空的銜接、心理的銜接、知識的銜接、內容的銜接、課程的銜接等。最初的復學階段,可能要「緩一緩」的節奏,首先做好學生心理過渡、狀態調整,讓孩子們有信心。
最近一周,學校圍繞「返校的期待」這一話題,鼓勵孩子講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溝通交流,讀懂孩子。通過一些線上班主任家訪、線上雲班會、心理活動月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接納情緒,指導學生調整作息規律。
各學科還將逐步診斷網上學情,通過在線隨堂練習等,做好學校對學生學習評估。評估中,既關注兩個月來整體在線教學效果,同時也關注個體學習差異。老師根據評估情況,針對整體薄弱知識點內容,準備了一些小專題,回校後鞏固。針對個體學生,學校使用「組團式」的推進方式,為初三學困生增加個別化的輔導課程,量身定製個別化課表。學校還將保留一些線上答疑、線上互動的方式,增強個別化指導的效果,力爭將線上線下優勢互補,互相融合,作為今後一種常態的混合式學習方式。
【調時差上發條,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提前約定】
自寒假起,其實不少學生足不出戶,在家已待了三個多月了。這段時間的線上教學,有的同學能很快適應,甚至喜歡上了這種形式,學業水平也穩步提高;有的同學則鬆懈下來,丟掉了自己原有的優勢。對於線上教學的得失,可以留待以後慢慢總結。接下來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儘快調整自己,切換模式,為返校做好準備。在線教育中,早上省去了上學路上的時間,很多同學都能比過去多睡一小時,這本身當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同時可能也養成了晚睡的習慣,生物鐘受到作息時間改變的影響,與正常上學的節奏產生「時差」。延安初級中學心理老師倪思維說,臨近返校復學,這段時間調整「時差」是迎接復學的必要生理準備。同學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就把鬧鐘調整到正常上學時間,按時起床,晚上相應提早睡覺,逐步適應開學後的作息,避免復學後臨時「倒時差」產生不良反應。
返校復學在即,家長們也會恢復之前對電子產品的管控。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可以通過家庭協議事先約定,避免與家長產生衝突。喜歡的音樂、輕鬆的聊天、安靜的冥想,都能幫助學生調解自己狀態,當自我能力不足,幫助自己達到理想狀態時,要學會積極尋求幫助,家長、老師和同學都可以提供支持。大境中學在愛心防疫包中為學生準備了兩張卡片——「健康管理卡」和「心理諮詢預約卡」,對學生身心健康雙重關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建青實驗學校將觀察評估學生心理變化狀況,有需要的可接受心理老師會診,心理服務馨寧熱線(4008216787)提供24小時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