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調研助理研究員 孫心毅
新冠病毒疫情讓全球航空業的經營和股價遭受重創!
3月19日收盤,國有四大航空公司中國國航(601111)、東方航空(500115)、南方航空(600029)以及海南航空(600221)市值之和僅為2531億人民幣,還趕不上正在虧損中的拼多多市值;而美國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在短短一個月內跌去了三分之二,相當於跌掉了一個中石油的市值。這一切都顯示出疫情之下,航空業正在加速墜落!
一、航空公司的「至暗時刻」,巴菲特巨虧50%
誰也沒有想到,在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分工如此緊密的今天,全球會有超過31個國家採取「閉關鎖國」的緊急措施,絕大部分航線無限期停飛,造成對航空業毀滅性的擊,這種打擊程度哪怕是戰爭或者歷史上任何災難都難以做到的,而新冠病毒做到了。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說,「我活了89年,也沒見過這樣的市場」,而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美股在10天內就發生了4次大跌熔斷。
而航空業,無疑這次股災中受傷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美國最大航空運輸公司達美航空在2月20日股價是57美元,市值達到374億美元,而僅僅一個月之後股價便跌至23美元附近,市值僅剩15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月27日巴菲特曾以每股46美元附近買入97.65萬股達美航空股票,斥資約4530萬美元,而這一筆交易目前已經浮虧近50%。
而中國的航空公司股價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一蹶不振:以中國最大航空公司中國國航為例,從今年1月2日算起股價已經暴跌33%,目前動態市盈率僅為10.6,市淨率更是只有1.02,處於破淨邊緣。
航空公司股價暴跌,它的上遊飛機製造同樣正在危急時刻: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自2020年2月20日以來上演崩盤式暴跌,短短20個交易日,股價跌幅超過70%,其總市值更是蒸發高達13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達9408億元),約等於三分之一個貴州茅臺。
2019年連續2起空難,令波音737Max機型「聲名狼藉」,2019全年僅獲得了1架新訂單,且全年營業利潤巨虧超141億元。但這樣的利空下波音2019年全年股價仍小幅上漲2.74%。萬萬沒想到的是,2020年的疫情,卻瞬間把波音打入深淵之下。
二、機票跌至白菜價,航空公司瀕臨破
3月份一則「打飛的比打車還便宜」的新聞刷屏各大網絡:受疫情影響,國內多條航線價格低至100元以下,例如深圳飛重慶、成都等地的機票價格即使在當日黃金時段也出現了低至50元的「白菜價」。
這背後,是航空公司持續失血的現狀。據業內保守估算,2月國內航空公司的虧損額超過百億,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的收入更是達到370億。
根據飛常準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月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834.0萬人次,同比下降84.5%,客座率一直維持在40%-50%的較低水平。今年以來,內地機場單日起降架次最低值僅為5380架。這與疫情前日均36000架次形成斷崖式落差,退回到2001年的水平。
眾所周知,民航運輸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民航公司往往需要支付大額貸款、租賃費用,還款壓力很大。在這場災難中,資金鍊脆弱的航空公司可能會被擊倒。
事實上由於全球疫情爆發,多國政府採取旅行限制,全球航空業正面臨生存危機,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受疫情影響全球民航業損失可達1130億美元,多家航空公司離破產僅一步之遙。
3月5日,歐洲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Flybe宣告破產,成為了疫情中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3月13日,歐洲大陸上重要的航空公司漢莎航空集團宣布,將停飛至少三分之二的飛機(約500架)。
3月16日,北歐航空(SAS)宣布裁員90%,該計劃涉及11萬名員工。此前,挪威航空也宣布暫時裁掉50%的員工。同一天,挪威航空也宣布,將取消75%的航班並裁員約7300人。此外,法國航空宣布停飛A380客機;荷蘭皇家航空停飛波音747。
3月18日,美國航空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緊急還發出警告,如果得不到任何救助的話,美國大部分航空公司將在2020年6月30日到12月期間,出現資金枯竭,被迫進入倒閉潮。
亞太航空中心(CAPA)16日警告,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到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將破產。
三、國內航空公司賣火鍋自救,國際航空業或面臨洗牌
3月4日,一張「南航集團經營極度困難應對方案宣貫會」的圖片出現在網絡。南航作為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航司,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因此管理層用了「極度困難」這個詞,來形容當前經營形勢的嚴峻。
事實上,武漢封城以來,由於旅客量巨減,航班大量取消,國內大型航司每天虧1億,中型航司每天虧上千萬的情況很普遍。除了例如海航集團求救於政府國資,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也開始了「花式自救」力圖挽回少許損失。
四川航空在航空界一直是「美食扛把子」式的存在。疫情期間,川航物流送起了火鍋,2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有鍋有菜有桌布有油碟,包郵到家。廈門航則推出了「廈航美食客戶群」送起了外賣:廈航米飯是招牌,搭配黑椒雞肉、剁椒龍利魚、泰汁雞塊等。被網友稱為「米飯航空」。 而南方航空則直接在自己的官方公眾號上開始附上電商連結,推廣自己的商城,消毒噴霧、溫度計……賣的都是一些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必需品。春秋航空更是不甘示弱,酒精溼紙巾、維生素泡騰片紛紛上馬。
然而,這一次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並非短期之事,例如上一次對民航產業的衝擊最大的要數「911」恐怖襲擊。而在那之後美國民航的客座率在事件後9個月才恢復到襲擊前的水平,而載客量則花了2年多才完全恢復。
縱觀歷史上的航空業的低谷時期,往往也是行業內洗牌來臨的時期:
在2001年911事件之後,包括2003年的SARS疫情、2007年的油價暴漲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給嚴重依賴現金流的航空公司造成不小打擊。這些造成了美國的大陸航空併入美國聯合航空,美國的民航市場形成了如今達美、美聯航和美國航空三強爭霸的局面。
而在歐洲,「911」也成為各大航空公司整合的起點。在恐襲後幾年,隨著經濟不景氣對航空業的影響不斷加劇,法國航空兼併了荷蘭皇家航空,組成法荷航空集團;來自德國的漢莎航空則相繼收購了瑞士航空、奧地利航空等公司,成為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至此,全歐洲目前的主要航空公司就剩下漢莎航空、英國航空和法荷航空集團三家。
目前除中國以外,全球疫情仍在迅速擴散,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18日19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達到201436例!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對於航空業是一次史詩級至暗時刻,全球航空業重新面臨大洗牌。
17年前,2003年SARS爆發,4月開始旅客出行需求銳減,至6月底危機解除時,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下滑19%。但疫情結束後,旅客運輸量急速上升,在二季度下滑50%的情況下,2003年中國民航業竟然實現了正向增長。但這一次無論是國內外經濟形勢、疫情蔓延範圍與時長等都遠遠不及17年前樂觀。這一次中國民航業還能實現翻身的奇蹟嗎?
( 草媒公社成員自媒體,原創內容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