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三):阿布·伯克爾
7.正統哈裡發時期
四大哈裡發或正統哈裡發(阿拉伯語: )是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後自632年至661年相繼執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政教大權的四位繼承人(即哈裡發),分別是巴克爾、歐瑪爾、奧斯曼與阿里。由於四大哈裡發都是通過民主選舉或推舉而產生的,他們的繼位獲得了大多數穆斯林的認可,故稱這一時期為哈裡發國家的「神權共和時期」。
遜尼派穆斯林承認四位哈裡發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故有「正統」之稱,而什葉派穆斯林只承認阿里及其後裔是合法的哈裡發,視阿里之前的三位哈裡發為篡位者。
正統哈裡發在位期間,新生的阿拉伯伊斯蘭政權得到了鞏固,並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徵服(穆斯林稱之為聖戰),傳播了伊斯蘭教,為阿拉伯帝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四位「正統哈裡發」阿里遇刺後,繼哈裡發之位的其子哈桑不久就在敘利亞總督穆阿威葉的威逼利誘下放棄哈裡發之位,穆阿威葉繼任哈裡發,哈裡發國家的「神權共和」時期結束,開始了世襲制的倭馬亞王朝。
(1)阿布·伯克爾
阿布·伯克爾·阿卜杜拉(573年10月27日-634年8月23日)阿拉伯語名為: ,簡稱伯克爾。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一代哈裡發(632年—634年在位)。伯克爾、奧馬爾、奧斯曼和阿里等哈裡發為先知穆罕默德的四大弟子。伯克爾也是穆罕默德的嶽父,被伊斯蘭教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伯克爾生於麥加,是當地的一名富商。當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傳教時,伯克爾成為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並以其財產支持穆罕默德。當穆罕默德遭到麥加貴族的威脅而不得不前往麥地那時,作為忠實追隨者的伯克爾也參加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遷徙(希吉拉)。
619年,穆罕默德在其第一個妻子赫底徹去世後,娶了伯克爾的女兒阿以莎;伯克爾因此成了穆罕默德的嶽父。這表明了先知對他的信任。穆罕默德去世後,伯克爾於632年6月8日被麥地那的宗教領袖們選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khalīfat Rasūl Allah(真主的使者的繼任者),即哈裡發。他承擔了穆罕默德除預言外所有的一切職權。
在伯克爾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返信徒行列,阿拉伯人也開始了對外徵服之戰。伯克爾在與波斯薩珊王朝和拜佔庭帝國的戰爭中均取得了勝利。在他去世後,奧馬爾繼承了哈裡發的職責。
執政之前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時,艾布·伯克爾作為重要政治助手和軍事幕僚,始終追隨先知左右,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協助先知領導、指揮穆斯林社群組織南徵北戰,開疆拓土,為先知開創的伊斯蘭文化復興事業屢建奇功,被先知譽為:「在我的朋友們中,我不知道還有誰比艾布·伯克爾更為得力。」
早期受到哈尼夫一神論思想影響,對多神崇拜的陳規陋習深為不滿。在穆罕默德傳播伊斯蘭教初期,與赫蒂徹、阿里、栽德等首先信教,是艾爾蓋姆秘密會的主要成員,成為穆罕默德的摯友和助手。為反對麥加貴族對穆斯林的人身迫害和經濟封鎖,將大部分財產捐給傳教事業,資助部分穆斯林遷往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他施捨濟貧,釋放和庇護奴隸。在他的感召和影響下,一些下層群眾歸信了伊斯蘭教。622年遷徙麥地那時,為避開麥加貴族的追殺,不畏強暴,隻身護衛穆罕默德安全到達麥地那,完成了伊斯蘭教史上具有戰略意義的遷徙。
在麥地那政權初建時期,為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全力輔佐穆罕默德,參與創建穆斯林公社、組建軍隊、制定製度、確定作戰方案等決策,並率軍參加了白德爾、吳侯德、壕溝戰役及攻克麥加等所有同麥加貴族的戰鬥。他還將其女阿伊莎(時年9歲)許配穆罕默德為妻,結成政治聯姻。
631年代表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到麥加朝覲。穆罕默德臨終前,委託他擔任總伊瑪目,領導穆斯林禮拜祈禱,宣講教義,並主持穆斯林公社領導集團會議、群眾集會,處理重大教務和行政事務,是當時伊斯蘭教中影響較大的人物。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在各首領出席的「塞基法會議」上,被推選為第一任哈裡發(Khalifah RasulAllah,意為「安拉使者的繼任者」)。在就職宣誓時向穆斯林宣布:你們信任推舉我為執事,但我的能力不強難以勝任。今後,我做得對,你們就支持我;我做得不對,你們就提醒和糾正。我們要抓住安拉的繩索,忠誠地遵循真主使者的遺訓,為安拉之道而奮鬥,決不背叛。
執政之後
執政期間(632~634),集結軍隊,首先平息了各地部落首領脫離麥地那政權、抗繳天課、反對伊斯蘭教的武裝暴動(裡達暴動)。艾布·伯克爾警告反叛者,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即遭毀滅。他決定立即派兵出徵討伐,指派哈立德·本·瓦利德率師出徵,先後擊敗了半島中部的泰伊族、艾塞德族、蓋特芳族和葉麻麥地方的哈尼法族,在阿克拉巴之戰擊殺了哈尼法族首領穆賽利邁。在派出的其他穆斯林將領的指揮下,巴林、阿曼、哈達拉毛、葉門等地的平叛也先後告捷。從而鞏固了麥地那政權,加強了伊斯蘭教的統治,動搖的部落表示歸順。為開拓疆域,使伊斯蘭教廣播,制定了徵服波斯和拜佔庭帝國的戰略計劃。
633年,派哈立德為主將,穆桑納·哈裡斯為副將,先徵服了伊拉克南部各部落,爾後又佔領了希拉城。634年春,他派3支軍隊徵服敘利亞,在巴勒斯坦境內的艾季納代因與拜佔庭軍隊決戰,結果穆斯林獲勝。
執政期間,主持了《古蘭經》的首次匯集工作。任職的第二年,在葉麻麥平叛戰爭中數十名能背誦《古蘭經》的聖門弟子陣亡,他採納歐麥爾關於收集彙編《古蘭經》的建議,責成栽德·本·薩比特為首,伍百耶、阿里、奧斯曼等人協助,將當時流傳的《古蘭經》的零星散片收集整理完畢。艾布·伯克爾主持彙編的《古蘭經》,史稱「穆斯哈福」本。此本由他收藏,為爾後《古蘭經》的保存整理和統一定本奠定了基礎。生前還傳有部分聖訓。634年因病在麥地那逝世。葬於「先知清真寺」內穆罕默德墓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