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有AI時代的最大優勢……14億人的資料庫

2020-12-18 熱點我見

資料庫是指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是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統一管理的大量數據的集合。

資料庫是存放數據的倉庫。它的存儲空間很大,可以存放百萬條、千萬條、上億條數據。但是資料庫並不是隨意地將數據進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否則查詢的效率會很低。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著數據的網際網路世界,充斥著大量的數據。

即這個網際網路世界就是數據世界。數據的來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記錄、消費記錄、瀏覽的網頁、發送的消息等等。除了文本類型的數據,圖像、音樂、聲音都是數據。

隨著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數字時代,人工智慧(AI)正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經濟的心臟。開發AI的前提條件是向計算機提供足夠的數據並對其進行「訓練」。可用的數據原材料越多,人工智慧就越智能。而目前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原材料。

正如德國《世界報》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如果說數據是新石油,那麼中國就是AI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歐洲公司通常缺少必要的原始數據以長期保持競爭力。一個方案如果在德國實施,只有8300萬人的數據,而中國有14億人的數據。

這也是中國在AI技術開發領域,相對於美國具有驚人競爭優勢的原因。一方面,14億人口是蘊藏著巨大消費者數據的寶庫。另一方面,在數據收集和使用的限制上,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政府沒有進行過多幹預,這一做法符合國家利益,極大地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目前,由於充分發揮並很好地利用了數據優勢,導致中國新技術的發展速度比世界其他國家更快。如中國是當今世界上使用行動支付最普遍的國家,這對於數位化應用產生了巨大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汽車保險的自動化賠付。過去,車主通常會把發生小事故的汽車送到修理廠,由修理廠評估車損並進行成本估算。保險公司進行調查並確認後,車主先向修理廠支付修車款,保險公司再匯款到車主帳戶上。

如今,車主只需簡單地用智慧型手機拍攝車輛損壞的照片,然後通過App將照片發送給保險公司,就可以完成賠付。這是因為,中國建立了儲存著各種類型車輛以及各類事故情況的資料庫,保險公司利用該資料庫就可以完成車損評估。

AI的權威人士,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我相信AI對世界的改變超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東西。比電力對人類的改變還要大。」李開復相信對於AI資本家來說,最好的地方是在中國。他的風投機構(創新工場)製造的是億萬富翁。

李開復投資了140家AI初創企業,其中還有幾家100億美元級的公司。2017年,中國吸引了全球一半的AI資本,曠視科技(Face++)就是李開復的投資之一。

人工智慧靠3個創新才能成為可能:1、超快的計算機;2、全世界的數據都在線;3、一種叫做「深度學習」的編程革命。實際上,深度學習並沒有什麼智能,它做的只是數據的暴力破解,讓你可以從上千萬的例子中選擇。

曠視科技按照人的思考方式對AI進行編程,使用計算機跟蹤所有的面部特徵點,曠視替未來教育集團開發了這套系統,為500萬中國學生提供輔導。

機器會留意誰注意力集中或者不集中,然後告訴老師誰學習有困難,誰很有天分。它知道孩子們什麼時候對數學感到興奮,或者對詩歌感興趣?它還可以建立學生檔案,知道學生在什麼地方受阻,這樣老師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因此這些AI系統有可能會選出來自鄉村的天才。

李開復,這位離開矽谷回到中國創業的世界AI頂尖人才稱,在計算機、網際網路、移動以及AI方面,矽谷曾經是全球唯一的技術創新中心。但最近5年,我們看到中國的AI幾乎變得跟矽谷一樣好,而且我認為矽谷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中國的優勢在於所收集的數據量。數據越多,AI越好。就像你知道得越多越聰明一樣。中國幾乎一切都在網上做的人口比美國多4倍。一名在中國留學的外國大學生,就曾經在網上向人們展示了,超過10億的中國人是如何利用手機購買一切、尋找一切以及跟所有人聯繫的。

在此背景下,中國已經把未來10年佔據AI主導地位當作了優先事項。

李開復指出,AI會逐漸取代重複性的工作。這不僅包括藍領的工作,也包括大量白領工作。基本上像司機貨運司機這些靠開車謀生的人在15到20年的時間窗口內,工作會被顛覆,而許多看起來似乎有點複雜的工作,比如廚師、服務員等工作會被自動化,我們會有自動化商店、自動化飯店,在15年內,全球會有40%的工作被技術替代。

對此,使許多人對未來感到恐慌和茫然。對於這一點,李開復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智慧總能夠克服這些技術革命所帶來的挑戰。蒸汽機、縫紉機、電力的發明都取代了很多工作,但我們都克服了。AI的挑戰在於這40%,不管是15年還是25年內,這都要比之前的工業革命來得更快。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在第7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欲曉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中國去年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方面的數量超過11萬,領先於美國。

相關公開數據顯示,去年人工智慧在中國最大的終端應用是安防,其次是金融,然後是營銷,最後是交通。

除了人工智慧,中國在自然科學旅遊的年均論文數量方面也首次超越美國,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從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早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年均論文總數為150萬篇左右。中國以305927篇居首,美國以281487篇排名第二,德國、日本位居第三、四名。

相關焦點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問世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問世 發表時間:2011-05-20   來源:中國文化報   5月18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北京國圖書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 ...4000億字資料庫 ,「譯訊科技」以精準語料資料庫切入AI文檔翻譯...
    數據顯示,2018年機器在線翻譯量每日高達8000億至1萬億個詞語。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我國企業對於機器翻譯市場需求亦與日俱增。相較於傳統依賴人工翻譯的方式,AI技術賦能的機器翻譯,具有速度快、海量翻譯、便捷性等諸多優勢,在發展中迅速迎來了風口,谷歌、科大訊飛、搜狗、騰訊等巨頭紛紛入局,搶佔市場份額。
  • 我國建立覆蓋13.9億人的全民參保資料庫
    來源:經濟日報「十三五」期間,我國社保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管理服務優化規範,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十三五」期間,為了讓更多的城鄉居民享受社會保障,我國開展了社會保障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全民參保登記工作,基本摸清了參保底數,建立了覆蓋13.9億人基礎數據的全民參保資料庫,精準推進重點群體參保,各項社會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 在這個時代,ai應用可能被做什麼?
    如今,ai將成為大型企業、政府和其他組織的組成部分,ai對它們業務的影響,至少從機會和風險來看,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投資ai的風險與投資人工智慧的風險無法相比:ai可能會打擊人工智慧的商業應用,以及去年的交通擁堵、健康、金融服務和安全性等問題中出現的嚴重漏洞。
  • 餘淼傑:發展「雙循環」中國具有四個比較優勢
    他分析表示,我國發展「雙循環」具有四點比較優勢。一、擁有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餘淼傑表示,中國有14億的人口,有4億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一個國內大市場正在形成,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競爭優勢。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佔居全球第一。 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三、產業布局形成了工業集聚特徵餘淼傑表示,中國的產業布局具有非常明顯的工業集聚特徵。
  • 中國技術再下一城,阿里雲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打破TPC-DS世界紀錄
    【獵雲網】5月14日報導日前,據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披露,在被譽為「資料庫分析場景珠穆朗瑪峰」的TPC-DS基準測試中,阿里雲自研的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
  • 阿里雲資料庫李飛飛:雲計算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
    「完美日記」找到了阿里雲資料庫。阿里雲服務天貓「雙11」多個年頭,已具備豐富的應對大流量經驗。  2020年4月,「完美日記」三周年大促,最後一天壓測,訂單系統下單速度達到1萬筆/每秒,對應PolarDB資料庫的寫入速度10萬TPS,比半年前的系統吞吐提升了50倍。在4月14日活動當天,搶購開始瞬間系統湧進了幾百萬用戶。
  • 對話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資料庫的時代來了
    【導語】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信息管理系首任系主任薩師煊於 1978 年在黑板上首次寫下「資料庫」三個字為開端,中國資料庫在 Oracle、DB2、Informix 等主流產品籠罩的市場中,在「看不到硝煙,卻聽得見炮火」的道路上,從科研走向產業,從彼時 ebay、淘寶、支付寶等巨頭的推進走向自研,如今也在雲計算開闢的新賽道上,實現了逆風翻盤。
  • 數易軒:圖資料庫和各類別的資料庫有什麼關係?
    大數據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各種類型資料庫百花齊放,每個階段都有其更為實用的資料庫類型。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企業龐大複雜的數據關係,圖資料庫應運而生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數易軒致力於圖資料庫技術服務,為您介紹資料庫的幾種分類。
  • 上市一周即翻倍,這位花甲老人和他創立的百億美金AI公司
    該公司原本計劃以$31-34的每股價格募集大約5億美元,目標估值約40億美元,可就在周二上市後當天,其估值卻直接衝上了100億美元(約650億人民幣),並在一番波折後繼續走高。C3.ai為何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首功當歸創始人託馬斯·西貝爾(Thomas Siebel)。
  • 一夜之間14億人令行禁止,西方終於明白,為何中國無法被撼動
    很多西方專家疑惑為什麼中國能夠一直屹立不倒,經過2020年的這次疫情,西方終於明白:正是因為中國人特有的強大凝聚力,其他國家才無法撼動中國。此次疫情怎樣體現了中國的凝聚力?從這次疫情就足以看出我國具有非同一般的動員力和團結力。一方面,在國家下達命令後,一夜之間14億人令行禁止、無條件執行了隔離要求。另一方面,在疫情之初,中國軍隊緊急動員,大量軍人直接增援武漢,把守好了各個通道,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其次,還組織了多架大型運輸機將醫護人員與醫療物資成功送達需要的地方,極大緩解了物資壓力。
  • 中國「全民負債」?曹德旺「一針見血」:14億人裡有12億沒消費力
    文:小郭2020年初,商務部副部長表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如此巨大的市場可歸因於中國人口眾多,到2019年底,中國人口已達14億。另一方面,行動支付使花錢、借錢越來越方便,過度消費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 信創項目大量落地,國產資料庫快速崛起
    國產資料庫作為IT基礎設施,是新基建和信創生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與晶片、作業系統一併稱為IT皇冠上的明珠。   當下信創大環境下,國產資料庫正處於更大的政策和市場紅利期,通過業務場景的落地實踐,將會大大加速產品的成熟化。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資料庫,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 大數據時代下的新寵:是時候熟悉NoSQL資料庫了!
    全文共5201字,預計學習時長18分鐘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信息系統的核心,數據組織和運營的效率是任何公司都關心的問題,業務專長和對現有技術解決方案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公司必須同時繼續評估和選擇能夠滿足其未來需求和支持其增長的資料庫。
  • 拿下14個重磅品種 「猛攻」600億糖尿病市場 首個1...
    個品種(31個品規)獲批上市,其中有7個品種為糖尿病用藥,深耕600億糖尿病市場;目前東陽光藥已有25個品種過評,3個品種被納入第四批集採。今年14款新品獲批,「猛攻」600億糖尿病市場12月11日,NMPA官網顯示,東陽光藥的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瑞舒伐他汀鈣片、鹽酸二甲雙胍片獲批生產,均按新註冊分類報產,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
  • 騰訊雲資料庫品牌整合升級,三大產品線集中發力資料庫技術創新突破
    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從上雲到雲原生,雲技術普惠加速企業上雲進程隨著雲計算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資料庫正朝著「雲+資料庫」的方向演進。隨著開發者使用習慣的變化以及傳統行業的行業雲構建的趨勢,未來的資料庫模式將逐漸雲化。這個過程中,傳統資料庫越來越不能適應雲在擴展性、可靠性和規模化的優勢,「雲原生」資料庫應運而生。
  • 黨員教育資料庫: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線上大百科」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作為與黨同齡的黨社,人民出版社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守「黨的思想理論知識傳播」的核心理念,同時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出版和傳播方式,打造全媒體融合出版矩陣。人民出版社今年依託 「黨員小書包」黨建服務品牌和理念,在「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資料庫」中又全新研發了專門服務於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專題資料庫「黨員教育資料庫」,並將於7月1日正式上線。
  • 阿里雲的資料庫俠客!
    這一天,馬雲和楊致遠坐在一起,喝了「有史以來最貴的一杯清酒」,酒喝完了,雅虎中國10億美元也打到阿里帳上了。馬雲簡單扼要地下達了一道命令:將所有10億美元全都打出去,打到ebay退出中國為止!在別人眼裡,我們是中國最好的技術人,但是,這種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感覺,你、我還能承受多久?」於是,阿里雲的第一個開源資料庫敢死隊火速建立了,經過幾次討論後他們發現,雖然此前沒做過開源,但是,開源資料庫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可怕。
  • AI服務企業C3.ai上市:大漲120% 市值89億美元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0日報導AI服務企業C3.ai(股票代碼為:「AI」)昨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42美元,募集資金6.51億美元。C3.ai的創辦人暨執行長為Thomas Siebel,Siebel在1993年創辦的Siebel CRM Systems在2005年被甲骨文以58億美元併購。如今,Thomas Siebel已經67歲了,仍擔任C3.ai董事長、CEO職務。
  • 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 性別比繼續降低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夏賓)中國大陸總人口在2019年突破了14億大關,且性別比繼續降低。資料圖:長沙街頭。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