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淼傑:發展「雙循環」中國具有四個比較優勢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黃浩)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分析表示,我國發展「雙循環」具有四點比較優勢。

一、擁有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

餘淼傑表示,中國有14億的人口,有4億以上的中等收入群體,一個國內大市場正在形成,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33.2萬億元增至41.2萬億元;從對經濟的貢獻來看,2019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消費連續6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二、擁有全產業鏈

餘淼傑表示,中國有41個大類、666個小類的工業分類。如果根據去年海關出口的數據來看,中國出口了7932種產品,跟美歐對照的話,中國出口的產品達到14000多種產品。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佔居全球第一。 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產業布局形成了工業集聚特徵

餘淼傑表示,中國的產業布局具有非常明顯的工業集聚特徵。「如果觀察我們的工業城市,你會發現它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每一個城市都具有一兩個非常鮮明的產業。比如,廣東的深圳和東莞兩個城市主打產業是電子產品,再比如廣東的雲浮做石頭,廣東的汕頭主打產業是玩具……」

他分析,產業集聚可以給產業發展帶來多種優勢,比如:降低固定成本,實現產業規模經濟遞增的態勢,從而提升企業的利潤,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四、交易成本相對較低

如何理解交易成本?餘淼傑表示,可以從物流和生產供給兩個維度尋找答案。

他分析表示,中國的用工成本相對比較低廉,國內是750美元一個月,折合四五千元人民幣,幾乎為歐美國家的1/5,但是生產績效其實已經達到他們的1/2以上。換言之,歐美生產一雙鞋用一個小時,中國生產一雙鞋用兩個小時,但成本只有他們的1/5,也就意味著中國的產品更有競爭力。因此,他也認為,產業回流歐美其實不符合產業的競爭優勢。「如果產業回流歐美的話,在歐美生產,最後這個產品還要運回到中國來賣,裡面有巨大的運輸成本。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我們說在中國做生意,交易成本非常有優勢。」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讀懂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信號,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新華網傾力打造的《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系列網絡視頻雲課隆重登場。節目通過邀請各領域的權威專家,緊扣五中全會精神要義,結合各自研究領域,以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給網民帶來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

相關焦點

  • 餘淼傑主講才齋講堂第192講:中美大變局下的中國經濟雙循環
    當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一遇的疫情下,中國經濟如何持續發展2020年10月15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在中美大變局的背景下,討論中國經濟如何在該大變局中開新局,充分利用雙循環來保證中國經濟的發展。
  • 教授觀點 | 北大國發餘淼傑:中美大變局下的中國經濟雙循環
    本文根據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餘淼傑教授在本期MBA講壇上的演講整理。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所以提出新發展格局,和我們現在所處的大環境有關。
  • 餘淼傑:中國的脫貧路徑是一條線漸減,精準脫貧助力經濟騰飛
    他認為,當前我國仍然處於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機遇大於挑戰。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在於:我國的改革和開放是務實求真和與時俱進的。餘淼傑認為,這體現在我國的發展戰略、加工貿易、匯率機制等方面。
  • 鉅派協辦2020中國經濟論壇落幕,「雙循環」和「十四五」發展新格局
    「十四五」規劃是指導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有哪些特點需要把握?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明年以及「十四五」期間的經濟增長會產生什麼影響?「1」是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為下一步中國的中速高品質發展打開空間;「3」是補上實體經濟方面,我國經濟循環的三大短板,即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2」是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這是全球背景下,中國具備一定優勢的新增長潛能。
  • 樊綱:雙循環與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
    文|樊綱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一、系統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的提出有它的特殊背景,即美國退「群」毀約、實行單邊保護主義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內銷售產值的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佔85%,而出口儘管總額較大,但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僅為15%左右,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14億人口的經濟增長潛力和大市場優勢,把各方面的需求調動起來。首先,激發消費潛力。傳統一般消費品製造業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去年我們人均GDP已達到1萬美元。
  • 中國的首腦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中國的首腦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未來發展不可限量,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城市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北京,北京是我至今想去的地方, 現在,滿足了願望,來到首都感慨很多,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首都北京,具有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 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來自萬華化學公司的...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國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面對世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面對國家發展優勢和現實約束提出的發展新戰略,是關係我國發展前途的重大謀劃,為「十四五」規劃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提供了指南與引領。
  • 《中國夢》吉祥物,遇見「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2020年「全國兩會」以來,中國的社會發展呈現了「國內、國外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當前這種「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形勢,竟與黃飛業先生幾年前所創作的《中國夢》吉祥物創意不謀而合,似乎這是一種神奇的預見。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引領世界經濟繼續開放發展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戰略和現實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發展何去何從,亟待有新的創新思路和戰略應對。我國明確提出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順應全球化發展的規律和世界經濟開放新趨勢,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為當下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的戰略選擇,也是發揮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和推動作用的重要體現。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海洋經濟是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海洋經濟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類型,受國內國際形勢影響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對下一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秦朔談雙循環的真義:雙循環代表中國螺旋式上升的新發展方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秦朔:雙循環的真義1.新冠、脫鉤之後,2020年的第三個高頻關鍵詞出現了——雙循環。「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期問題,持久戰角度,新發展格局。可見雙循環不只著眼眼前,還著眼明年開始的「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雙循環不只針對美國對中國一直不停地強硬出牌,而是針對全球化大變局下「中國往何處去」的方向。
  • 「經管學術大講堂」第112期丨中國在金融雙循環領域的制度創新
    、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全球中心主任、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香港證監會主席顧問及研究部主管、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副會長、哈佛國際發展研究院聯席研究員、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署顧問以及許多國內及國際公司的獨立董事,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與宏觀經濟、匯率、金融、企業改革、生產率、城市發展及中美關係等相關的中國改革開放問題,並陸續出版中文專著《產權與中國的經濟改革》、《中國經濟的現代化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數十家上市公司齊聚大灣區,共話資本市場新形勢與雙循環下產業供應鏈創新發展,共尋新機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意義重大。"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推進高端製造的國產替代,進一步推動新興科技賦能傳統產業,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 「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中國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發布會暨學術...
    近日,「發展新格局下中國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淮海中路院部及臨港新片區分別召開。皇家加勒比高級副總裁、亞洲區主席劉淄楠表示郵輪公司要不斷以最大最好最新最安全的船讓中國遊客有更美好的體驗,並認為郵輪產業發展十五年來是以外循環帶動了內循環。
  • 【2020中國奮進】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續寫「兩大奇蹟」
    在具體的實現方略上,必須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部署要求,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以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以社會穩定引領經濟發展,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續寫「兩大奇蹟」。
  • 大商集團:在雙循環中創新發展中國商業
    原標題:大商集團:在雙循環中創新發展中國商業   在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上,大商集團獲評「2020中國商業社會責任典範」,大商集團董事局主席牛鋼獲評「2020
  • 中國農業企業家峰會在京舉行 與會專家共議雙循環背景下農企發展新...
    要激活農村沉睡資源,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不僅要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還要通過市場機制推動鄉村振興。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局長、董事長王守聰提出,要通過正確理解土地分戶經營和統籌經營的關係、需求數量剛性與質量均質化的關係、安全保障和農戶之間的關係來理解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 中金公司王漢鋒: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四方面投資含義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針對近期市場較為關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提法,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日前發表研報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提法從5月份開始多次出現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溝通中,可能意味著這是中國政策導向重要的新方向,可能也會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原則之一
  • 物產中大集團:「雙循環」格局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中國供應鏈集成服務引領者,世界500強企業物產中大集團,窮盡辦法,化危為機,精準施策,一面拓展國際市場新客源,一面挖掘國內市場新需求,新動能在「雙循環」中奔湧,實現了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業務 45.76 億美元、同比增長26.26%的好業績。
  • 從交通視野解讀「雙循環」和「交通服務雙循環」
    因此,要使「雙循環」的發展能夠有利於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明晰其發展序列規律的基礎上,善於及時調整內外循環的比例,以適應序列規律。(三)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是國家發達的標誌    雙循環中以內循環為主體的格局是發達國家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