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王漢鋒: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四方面投資含義

2020-12-15 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針對近期市場較為關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提法,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日前發表研報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提法從5月份開始多次出現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溝通中,可能意味著這是中國政策導向重要的新方向,可能也會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原則之一。新的「雙循環」格局戰略定位有四方面的投資含義,包括更加重視內需、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更加重視創新升級、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

  王漢鋒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定位。

  一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大國經濟」的必然。

  王漢鋒指出,當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在全球領先經濟體中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速,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空前的經濟體。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發展,也會越來越代表了世界的發展;中國問題已經從此前單純的中國問題,變成了全球問題;全球問題,某種程度上很可能是中國問題的反映。中國在進一步發展、謀篇布局中應該也不得不通盤考慮和應對這一改變。

  從發展模式的角度看,王漢鋒進一步指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中國既要重視外需,但不可能、也不應該只重視外需。

  二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符合中國當前發展階段的特徵。

  王漢鋒認為,經濟發展最終要滿足居民不斷增長和升級的多方面需求,這一方面涉及需求潛力,另一方面涉及供給能力。當前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約1萬美元,需求潛力在進一步展現,供給能力也相應大幅提升。進一步滿足居民「衣食住行康樂」等方面的多樣化、多層次、更豐富、全方位的需求,既是提高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依靠和動力源泉。

  三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世界變局中尋求產業鏈穩健的要求。

  王漢鋒指出,今年年初以來的疫情衝擊,讓分工較為極致的全球供應鏈飽受考驗。中國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應對這一變局,但各經濟體受內部矛盾的影響,更加注重內部和自身利益的趨勢並未改變,這一基本形勢使得中國在繼續開放、引入競爭的同時,要立足「國內大循環」。此外,當今世界風雲突變,使得中國在保持開放心態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產業鏈可能受到潛在區域衝突威脅的可能性,因而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來考慮中國產業鏈供給側的穩健性和安全性。

  四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需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促進和配合。

  王漢鋒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開放才能共贏,封閉導致俱傷。中國經濟的「大國」特徵並不意味著中國什麼都能自給自足,中國也有自己的相對優勢和劣勢。中國的內需未來可能達到空前的規模,不可能也不應該只靠中國的產業鏈來滿足。中國進一步發展帶來的更多樣化、更多層次的需求,也不能僅依靠中國自身來滿足。

  最後,針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定位下的投資主線,王漢鋒預計中國的發展導向會體現出如下幾大趨勢:

  一是更加重視內需,內需可能會成為中國政策制定者思考全局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內需挖掘的政策著力點,可能在以要素市場化改革為主要抓手,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要方向。同時堅持「房住不炒」,理順財稅體系、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及養老體系,讓居民有收入能消費、有保障敢消費、有產品可消費。

  二是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可能會更加以滿足中國內需的視角來思考問題,系統性地重視產業鏈的安全性、穩健性的問題。因此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口替代可能成為主要趨勢之一。

  三是更加重視創新升級。持續的創新升級是保證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前提,人才體系的培養、研發投入的加大也可能會得到加強。

  四是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並不代表外需不重要,也不意味著「關起門來搞建設」,外需和市場開放依然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來自萬華化學公司的...
    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國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面對世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面對國家發展優勢和現實約束提出的發展新戰略,是關係我國發展前途的重大謀劃,為「十四五」規劃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提供了指南與引領。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天貓國際: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天貓國際: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經濟結構亟待轉型升級,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中金公司:證券業正迎來歷史性戰略發展期 中資國際一流投行將應運...
    本報記者 周尚伃12月11日,中金公司發布2021年證券行業展望,其認為,中國證券業正迎來歷史性的戰略發展期、中資國際一流投行亦將應運而生。中金公司表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居民資產配置拐點為中資國際投行的崛起提供土壤。資本市場的發展根植於實體經濟,「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佔比提供豐沃的土壤。
  • 【2020中國奮進】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續寫「兩大奇蹟」
    在具體的實現方略上,必須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部署要求,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以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以社會穩定引領經濟發展,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續寫「兩大奇蹟」。
  • 雙循環格局下 城市運營商如何賦能城市新發展
    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僅是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分析人士認為,雙循環格局下,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將走向更加深入的推進階段,這為各個城市提升自身能級、實現加速超越提供了新的寶貴機遇。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2020外貿優品展覽會」將啟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通訊員 張芳為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切實推動外貿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山東省委員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山東商會承辦、全省16市貿促會聯合協辦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來源:時刻頭條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建設更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已經成為共識。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為探尋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路徑,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1月9日在深圳市召開2021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峰會暨雙循環下產業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
  • 【地評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浙江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今年以來,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經濟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對統籌發展和安全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相當於電力系統的雙迴路供電,平時國內國際市場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遇到風險挑戰時又能單獨作戰,充分發揮雙循環體制的穩定性、安全性。
  • 積極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寄予厚望,在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明確要求我們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主戰場中選準自己的定位。省委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提出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 專訪渣打銀行張曉蕾: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張曉蕾認為,當下的中國正在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大步邁進,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和國際貿易的穩定因素。而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投資合作重要舉措。「當前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國際環境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各國發展構成嚴峻挑戰。
  • 智庫解讀|現代流通體系:國內大循環的基礎骨架 國內國際雙循環的...
    智庫解讀|現代流通體系:國內大循環的基礎骨架 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市場接口 2020-09-25 0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面臨的短板制約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執筆人為劉元春、劉曉光、閆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這需要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打破模式依賴桎梏,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發展提升以我為主的國內市場大循環。我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走出疫情,經濟持續修復,迎來了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寶貴窗口期。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實施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戰略,仍面臨著多項短板的制約。
  • 閻慶民:以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今日,「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會上表示,資本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微觀基礎。前不久,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新形勢下抓好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
  • 【今日鋼鐵】李新創:「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鋼鐵工業趨勢研判
    鋼鐵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現已成為中國製造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是中國最硬核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其支撐中國先進位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作用將長期存在,並將長期引領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 今年7月份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內市場鋼材需求旺盛,超大規模的內循環市場為中國鋼鐵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020外貿優品展覽會將於12月18日在濟南...
    中宏網山東12月15日電為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切實推動外貿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山東省委員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山東商會承辦、全省16市貿促會聯合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