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擱淺》IGN 評測 6.8 分:「贊」過,但不等於「愛」過

2021-01-19 遊戲篝火營地


編者按: 自 2016 年首部預告公開以來,《死亡擱淺》憑藉龐大而神秘的世界觀設定,以及製作人小島秀夫的聲望,已經讓粉絲們苦等三年。而在近日,本作的媒體評分終於解禁,卻意外地兩極分化,IGN 更是給出了 6.8 的低分。問題出自哪裡?還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結果?讓我們在本文中一起探尋。

翻譯:脫歐提督、藏舟  編輯:藏舟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IGN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將於 11 月 8 日正式發售,登陸 PS4 平臺,2020 年夏登陸 PC。


過去三年,《死亡擱淺》公布了不少神秘而難懂的預告片,這讓人們腦海中縈繞著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死亡擱淺』?」如今我們知道了遊戲劇情,只能說答案 …… 有些複雜。這是小島秀夫離開科樂美,揮別《潛龍諜影》系列之後開發的第一款作品,它大膽採用了新穎的科幻設定,有著美輪美奐的畫面,其中一些令人屏息的景象,是我在任何媒體中都不曾見過的,不論是遊戲或其他。



《死亡擱淺》帶來了一場穿越整個美國的艱難跋涉,卻經常被淹沒在頻繁而累人的道具管理、來回趕路、以及單調的送貨任務之中,讓整趟旅程前所未有地磨人。顯然,小島秀夫及其團隊為《死亡擱淺》傾注了許多心血,但痛苦的是,他們也高估了我們的決心,期望我們去付出同等艱巨心力才能享受樂趣。


【前方三段包含部分前期劇情,但大多已在遊戲預告片中透露,可酌情閱讀/迴避】


遊戲中,「死亡擱淺」是一次席捲全球的天災,只有極少數人類和魔爪能量飲料公司得以倖存。這些倖存者組建起了一個類似 Facebook 的社會體系。「死亡擱淺」殘餘的影響仍在,不僅殺滅了野生動物,還將曾經普通的降雨變成了致命的「時間雨」,觸及之物都會瞬間老化。而蟄伏在暴雨中的是更加兇惡的超自然存在,「擱淺體」(Beached Things,後稱 BT),它們會無差別地襲擊其他倖存者。人類不得不轉入地下避難所才得以生存。



玩家將扮演末世背景下的快遞員,山姆·波特·布裡吉斯(諾曼·瑞杜斯飾)。他胸口上還掛著名為「布裡吉嬰(Bridge Baby,後稱 BB)」的嬰兒。這種特殊的嬰兒能夠偵測 BT,但也有人類幼體的通病 —— 可愛又煩人。山姆所肩負的使命十分艱巨,他要自東向西橫跨北美洲,一邊考驗玩家耐心地送快遞,一邊造訪各個文明尚存的城市,贏取居民的信任,並將他們通過政府的「開羅爾網絡」連接在一起。



這一過程中,山姆會跟一些名稱與性格同樣古怪的角色,比如「心人」和「亡人」進行合作。與之相對,則是特洛伊·貝克所扮演的角色「希格斯」,他是一個頗為出彩的神經質反派,愛好是舔臉和場景爆破,會阻撓山姆重新連接美國的大計。而山姆之所以踏上這趟徵程,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的妹妹亞美莉被希格斯綁架到了美國最西邊的西岸節點城。



故事的背景設定確實引人入勝,但如果你代入山姆的快遞員角色想想,整個《死亡擱淺》流程聽起來像是橫跨整個美洲大陸,經過美化包裝後的送快遞?沒錯,因為它確實就是這麼回事。遊戲中包含 70 個主線劇情任務,但它們的展開方式卻跟其他開放世界遊戲的支線任務相差無幾。


除了個別教你戰鬥操作的教學任務、Boss戰、和其他幾個以戰鬥為主的任務外,大部分任務都是把快遞從 A 城送到 B 市。聽起來重複性太高?沒事,我們還有支線任務呢。然而很不幸,這些支線任務還是送快遞,只是可以解鎖額外物品或服飾。



行屍走送


好在,遊戲中末日廢土宏大又充滿細節的景色,讓重複乏味的快遞生涯變得尚能忍受,甚至讓我想在遊戲前期放慢腳步,飽覽每一寸景致。但也就這樣了,因為怎麼玩不是我能決定的。遊戲前期的幾個小時是如此拖沓磨人,以至於速通玩家會感覺被故意針對了。



今時今日的遊戲,從《塞爾達:曠野之息》到《GTA 5》,都可以被概括成「帶著各種武器和道具在廣袤地圖裡跑來跑去」,我們也早已習慣這點。但是在《死亡擱淺》裡,這種探索的樂趣卻被轉變成了一種讓人疲於奔命的磨練。


這要歸功那可能是電子遊戲中最為硬核寫實的道具管理系統,幾乎每個貨物、每件武器、每顆彈藥和每件工具,都有自己的重量和體積,會以實體形式在山姆身上顯示出來,而你還需要考慮重心和擺放位置來把它們歸納到位,極其複雜難用。



當然,遊戲中背包的重量和數量限制絕非什麼新設定。我以前玩 RPG 遊戲就喜歡見什麼撿什麼,最後背包滿了只能忍痛取捨,偶爾也會背著包吃著減速 Debuff 慢吞吞回城整理。但《死亡擱淺》把這個設定推向了極致,導致玩家也感到不堪重負。貨物一多,山姆身後背的東西就會像用箱子堆起來的疊疊樂一樣,顯得十分誇張。背著這麼多東西,再爬個山什麼的,簡直就像推著裝滿磚頭的手推車上臺階,極其緩慢疲憊。


《死亡擱淺》中的動作,簡直就是《刺客信條》和《漫威蜘蛛俠》這類流暢跑酷風格的反義詞。在後兩者中,玩家只需要摁住一個鍵,就能看著矯健的主人公如魚得水地在障礙物間穿梭,在牆面上滑行。


但《死亡擱淺》就不一樣了,玩家得一邊交替按住扳機鍵保持平衡,一邊推動搖杆控制山姆做出細微的移動。然而這麼複雜辛苦的一通操作,其實只是讓主人公能平穩走過幾米的斜坡而已。不然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山姆像醉酒的服務生一樣摔個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排列好的行李也會散落一地。



還好開發團隊足夠仁慈,背包中還有個「自動規劃」選項,可以把每個行李都優化到最佳位置。我自從發現這個功能,就每次任務都在用了,這世上會有人拒絕嗎?(然而有一次還是搞砸了。那次我送披薩,這個自動規劃把披薩塞進了背包側面,把某位可憐顧客的晚飯給壓爛了)。


雖然這個功能可以讓主角更有效率地載貨,但還是無法在玩家操作失誤或背包過重等場合,讓嬰兒一樣蹣跚學步的山姆不至於跌倒。


即使在我掌握了這過分呆滯的操作後,我依舊只能保持龜速前行。因為地圖上的下雨區域大多有 BT 出沒。在遊戲前期,山姆面對這些超自然怪物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屏息下蹲,偷偷溜過去。這些鬼魅般生物的前幾次出沒,讓遊戲的緊張氣氛直逼生存恐怖遊戲水平,而毫不起眼的山陵地區仿佛瞬間變成了寂靜嶺。



然而很快,你就會感到這些怪物也只是《死亡擱淺》眾多有意減慢玩家進度的設定之一。小島秀夫在《潛龍諜影》裡讓玩家扮演「蛇(斯內克,Snake)」,頗受好評。但是《死亡擱淺》裡,卻讓玩家做起了蝸牛。


漸入佳境


遊戲玩一陣子還是能熟練的,但耗時比我希望的更久。我在冗長的第三章中大概用了 10 小時,遊戲節奏才漸入佳境。第三章中,玩家可以在短時間內拿到自動鋪路機,加入一定材料,它就能在預設地形上鋪出平坦的道路。此外,還能獲得幾種載具的製造方法,包括輕便的摩託、速度慢但容量大的卡車、以及能變成浮空滑板的懸浮運送機。這些裝備有助於減少玩家在各地點輾轉的辛苦。但歸根結底,整個遊戲中玩家的主要任務還是跑路。



至於戰鬥內容,原本只能潛行偷襲,徒手格鬥的玩家,到了第三章就突然有了呈指數增長的豐富制敵手段。一時之間,大量武器和工具被有節奏地丟給玩家。於是我潛入敵營,扔個煙霧彈讓公路劫匪陷入混亂,再用非致命黏膠槍像青蛙用舌頭抓蟲子一樣,滑稽地把敵人背著的貨物從老遠粘到自己身邊。這時我才感覺,《死亡擱淺》對《潛龍諜影》的繼承漸漸明朗起來。


武器裝備使用時的細微差別還算令人滿意。以 Bola 槍為例,用它擊中敵人可以生成繩索捆住目標的身體。玩家可以在敵人倒地並最終掙脫前,衝進茂密的小樹林或躲在巖石後面,脫離敵人的視線。而充能後瞄準敵人的脖子射擊,就會把他們勒暈在地。《死亡擱淺》的戰鬥系統雖遠沒有《潛龍諜影 5》那樣靈活,但總算在赤手空拳的體力活之外,為遊戲注入了急需的可玩性。



再入深淵


儘管《死亡擱淺》剛表現出讓人持續享受樂趣的潛力,但隨著場景一變,故事又開始變得拖沓起來。這一次是崎嶇的多山地貌,載具和公路設施也變得不再管用了,人形敵人漸漸絕跡,而 BT 則開始如暴風雪一般逼近,不像之前一般散落在各處。


在這個進度節點,我已經解鎖了各種對付 BT 的工具,自信能跟它們的怪獸形態正面較量。而跟《死亡擱淺》中最大的威脅作戰,無疑是個酣暢、純粹、充滿小島秀夫風格的壯烈體驗。一旦山姆被 BT 察覺,就很快會被腳下那猶如從瀝青池中湧出、如暗影般攀附而上的枯手拖拽進地底,隨後他又會從另一個位面浮出,此時周遭環境已經截然不同,一個強壯、凝為實體的 BT 會從泡沫般鼓動的黑暗中升起,一場大戰也即將來臨。這也是《死亡擱淺》中最為華麗、也最無與倫比的視覺場景之一。



但是當你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將這種仿佛夢魘般的怪物打倒,勝利的成就感卻往往十分空洞,甚至會讓你感到有些屈辱。獎勵通常只是一小搓可以用於打造裝備的晶體,但更讓人心累的是,你需要手動去撿回原本背著的行李,它們在山姆被 BT 拖至另一位面時已經散得七零八落了,只能一件一件找回。


你會覺得自己像是勉強贏了一場爭奪食物的戰鬥,但發現獎品卻是一個拖把和一個水桶,還得打掃所有狼藉。於是,跟 BT 的戰鬥很快就變得不那麼值得了,因為麻煩遠比獎勵要多。當你被迫捲入戰鬥,你只會感到一種厭煩與焦慮,而非恐懼,於是我改變了做法,一邊查看著山姆那仿佛永遠也做不完的一長串快遞任務,一邊想法設法地避開 BT。



在遊戲後期的劇情任務中,尤其折磨人的一點是,我必須背負著笨重的貨物,在可見度極低的暴風雪中跋涉,而地形則是一個近乎垂直的坡面。於是在近乎一個小時的過程中,我在及腰的深雪中蹣跚步行,逆著呼嘯的寒風,還要時刻留心背上那沉重的貨物,而鞋子也會逐漸磨損到不可用。


這完全不是一個令人享受的遊戲任務 —— 它更像是當你抱怨不想走路去上學,而你父母對你一通憶苦思甜的說教。在一些冗長坎坷的路段,《死亡擱淺》會給你播放一段動聽的授權音樂(就像是《荒野大鏢客》裡給你放《遠方(Far Away)》的配樂),雖然算是不錯的調劑,但說實話你在播客裡聽聽會有更佳體驗。



雖然在山脈地貌中,載具派不上用場,但徒步送貨的過程確實會逐漸變得簡單,這點要感謝力量骨架以及滑索等設施的建設。見證自己系統性地打造出一條貫穿崎嶇地段的滑索線(或在已有線纜上延長),是會讓人感到一種滿足感,但等你終於把藥物補給運送到頂峰,卻發現又得重新跑一趟,找另一種藥物再運送回來,則會讓你瞬間洩氣。


但不論是好是壞,小島秀夫進行實驗的決心是非常明顯的,你可以在《死亡擱淺》的各個設計層面中見到。這種勇氣值得嘉獎。遊戲中有著一種異步的多人互動機制,名為「布裡吉之鏈(Bridge Links)」,通過它,你能見到世界上其他玩家所留下的痕跡,儘管你並不曾當面接觸過他們。這個設計顯然是為了突顯《死亡擱淺》的「連接」主題,而「擱淺」也指其他玩家所遺留的東西,你可以見到他們棄置的載具、搭建的建築、掉落的物品,它們在你周圍的環境中逐漸積累,供你去自由使用,反之亦然。



這會喚醒一種共同合作的默契感,不論是槍械或建築材料,都可以被囤在共享的儲物櫃中,有點類似於「拿走一文,留下一文」的索取與回饋,依賴於人們的自覺。這種合作方式讓我格外觸動,你可以按自己心意去建造和維持橋梁和瞭望塔等建築,並讓它們惠及他人。在遊戲後期,當我已經跨過了整個美國,回到地圖的另一邊時,發現自己大概 20 小時前搭建的一段小道,已經在後來人的添磚搭瓦下,變成了一條長長的高速公路,這真是讓我驚喜不已。


註:拿走一文,留下一文:take a penny, leave a penny,國外的一種風俗,購物零錢不足時,可以從零錢罐中取錢墊付;購物找零後有剩餘,可以把零錢放回零錢罐,供他人不時之需。



當然,這些艱苦付出不僅能讓你感覺良好,也是有獎勵的。不論是有意無意,當你為他人做了好事,就可以收穫他們的「贊」。「贊」類似於一種貨幣,你可以用它來強化山姆的數值,提高他在其他快遞顧客中的聲望。而如果你的貨物順利送達,也會收到「贊」的獎勵,數量跟一系列條件掛鈎,比如你走了有多遠、貨物的完好程度、還有你所用的時間。事實上,只要你一直在《死亡擱淺》的世界中存在,你就可以一直收穫「贊」,簡直就像是從天災中倖存的一名卡戴珊姐妹似的。


不過「布裡吉之鏈」也有其缺點。比如它幾乎讓每場《死亡擱淺》中的重要 Boss 戰,都變得令人驚訝地簡單。因為連上「布裡吉之鏈」系統的其他玩家角色,會以一個白色化身的形象,定期地在你周圍出現,給你送血送彈藥,讓你像個不斷回血的武器庫一樣,強勢得近乎無敵。暫且不提這些援助,Boss 也只是看起來很嚇人而已,表面上看起來酷得不行,但攻擊模式卻十分單調,還有很容易針對的弱點。


此外,其他玩家搭建的建築,有時幫助很大,有時卻可以很誤導人。有好幾次,我離開自己的路線,想找到地圖上標記的其他玩家搭建的滑索,避開山區地貌的一處巨大溝壑,卻發現這個滑索只建了一半,根本就不能用。又或者爬上梯子,卻發現到了一半就沒了,又只能原路折返。



你固然可以從「布裡吉之鏈」系統裡下線,當成一個純粹的單人遊戲來體驗,但我真心希望能有更靈活的選項,比如你可以單獨打開分享建築物資的功能,關閉在 Boss 戰中的作弊式外援。而在離線模式下遊玩《死亡擱淺》,似乎也跟我預期中的深度體驗大相逕庭,因為相比起「布裡吉之鏈」的累贅,我更討厭失去它所帶來的不便。


止於擱淺


雖然懷著如此多不滿,我還是發現自己緩慢地被《死亡擱淺》的故事高潮所吸引。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重新連接破碎美國」的崇高使命感、渴盼發現「山的另一邊是什麼」(雖然基本都是更高的山)的探險精神、以及揭開「死亡擱淺」謎因的誘惑。後者也一直撩撥著你,逗弄著你,驅使你去找尋神秘的克利福(麥德斯·米科爾森飾),了解他身上的種種謎團,並時常跟瑪瑪(瑪格麗特·庫裡飾)交流接觸。這種劇情體驗甚至會讓你覺得這一路是值得的,直到再一次墜入那冗長無趣的送快遞循環,遺憾的是,這才是《死亡擱淺》的主旋律。



遊戲中時常流露的精妙藝術性和才華,或大或小,是維持我玩下去的動力。比如偉岸莊嚴的瀑布、人力搭建的巍峨建築、跟《旺達與巨像》中的 16 只巨像一般龐然壯觀的 Boss,遊戲中的天氣系統甚至能讓你在時間雨降臨的半小時前就做出預測,這點尤為重要,因為你需要以此來規划行程,避開 BT。


遊戲中還有許多可以感受到的用心細節。比如山姆可以分別用左右手舉動和投擲物體,但他的慣用手會更有力,扔得更遠。以及如果你用蹲姿躲在高高的草叢中,但背上的行李箱太高的話,還是會被敵人發覺。更不必提那粉絲預期中,肆意的、打破第四面牆的各種致敬,讓你知道它出自《潛龍諜影》創作者之手。每當山姆上廁所的時候,玻璃上會映出諾曼·瑞杜斯出演電視劇的廣告,你就會明白這是小島秀夫的惡趣味了。



但《死亡擱淺》就有點像這霧化玻璃,不論經過怎樣打磨,它依舊透著一種模糊低沉。你需要費盡許多辛苦才能去享受它的樂趣,因為《死亡擱淺》的大部分內容是如此晦澀不明,它要求玩家付出的努力已經超出應有限度了。


拿遊戲中的快速旅行系統舉例吧,如果你想去到另一片區域,你必須先慢速走到地圖上的特定設施位置,摁住一個按鈕,看完三個不同的過場動畫,先是山姆坐電梯下沉到自己的私人房間、躺倒睡覺、然後從床上醒來(謝天謝地你可以分別跳過),然後在房間裡轉動鏡頭,找到和使用傳送傘。啊,為什麼不直接把傘背著走,一定要把它掛在房間的牆上呢?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



總評


近年來的一些神作,諸如《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荒野大鏢客:救贖 2》,都成功地在現實的粗糲和逃避現實的歡愉中找到了一條平衡線。相比之下,儘管《死亡擱淺》也滿懷雄心壯志,以及無數富有創意的點子,但一如它那舉步維艱的主角一般,最終並不能把握這種平衡。《死亡擱淺》構建了一個奇異,栩栩如生的超自然科幻世界,供你去享受那廣袤延綿的地圖與壯麗的景色,但遺憾的是,支撐它的玩法是如此疲弱,以至於無力撐起整個重量,導致了整趟旅途的失衡。小島工作室的這部新作在社交媒體上收割了大量讚美,我承認這是恰當的,因為某些地方我確實「贊(Like,喜歡)」過它,但只是沒有「愛」上它。




遊戲基本信息


登陸平臺:PS4、PC
遊玩人數:單人
遊戲類型:動作冒險
開發商:小島製作(KOJIMA PRODUCTIONS)
發行商:索尼、505 Games



End


相關焦點

  • Steam銷量榜:「死亡擱淺」奪冠Valve Index屈居第二
    今天,Valve公布了上周(7月13日-7月19日)Steam平臺銷量排行榜,傳奇製作人小島秀夫獨立創業後製作的第一款3A級遊戲——「死亡擱淺」在登陸PC平臺僅數日之後,便不負眾望的拿下銷量冠軍,其在預購階段的銷量也排進前三!
  • 機有新品 | PS4《死亡擱淺》
    在機有你不僅可以租到switch,連ps4的遊戲你也可以獲得體驗~小島秀夫踏著發光階梯登上索尼 E3 展前發布會的舞臺,說出了那句經典的「I'm back」,正式公布了小島工作室第一款作品《死亡擱淺》。從真正進入開發階段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三年多的時間,小島秀夫通過自己在現實世界中的種種「連接」創造出了一款以「連接」為主題的遊戲。
  • 《死亡擱淺》攻略:貨運等級介紹
    《死亡擱淺》攻略:貨運等級介紹 2020-02-25 11:13  遊戲時光VGtime
  • 「賽博朋克2077」登頂 Valve Index第二
    ,備受關注的「Valve Index VR套件」繼續屈居第二,「足球經理2021(Football Manager 2021)」也擠進了TOP3。除此之外,此前曾拿下四連冠的「恐鬼症(Phasmophobia)」位列第四名。根據我們的追蹤統計,「Valve Index VR套件」在過去的12周都擠進了Steam周銷量榜TOP10。
  • 「愛,死亡和機器人」觀後
    享受過後,還是簡單評價一下「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單集吧:Episode 1桑尼的優勢★★★★★第一集的額外任務,是奠定觀眾對於整部劇集的信心,毫無疑問它也做到了,拳拳到肉的動作表現,經典科幻的概念設定,鋪墊得當的反轉情節,乃至關於個體意識、強暴關係和女權主義(注意Lesbian的身份認同)的隱約思辨,都在流暢而緊湊的敘事裡完美布置,怪獸肉搏的酷爽
  • 《死亡擱淺》發售一年有感:意義非凡的「快遞模擬器」
    在 2016 年 6 月,Kojima Productions 正式公布了《死亡擱淺》,玩家對這個煥然重生的團隊所開發的第一款遊戲興奮不已,充滿熱切的期待。 然而,直到評測解禁之前,沒人知道《死亡擱淺》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遊戲預告片非常抽象,玩法視頻也很少。即便到了遊戲發布 10 天前,8 分鐘的最終版預告終於面世,大家仍然抱有很多疑問。
  • 日本上班族加班到抑鬱,五年368人「過勞死」,稱「沒有選擇」
    出品|Figure·紀錄片「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好幾年。精神瀕臨崩潰,無暇顧及周圍的風景,四季不辨,晝夜不分。每天耷拉著頭,拖著沉重的步伐去上班、一坐上辦公室的椅子,眼前就只有電腦,也聽不見周圍的聲音……」中原翔太曾經是位系統工程師,高級「碼農」。正常工作八小時加「自願加班」八小時,這樣的工作,他做了八年。
  • 80人歷時3年打造的《死亡擱淺》,會成為小島秀夫開創的全新遊戲品類嗎?
    他們的存在與腦洞,讓小島主導開發的《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更添了幾分神秘莫測。 3年來,關於本作的「分析」從未斷過,但這恰好說明了,人們對於《死亡擱淺》抱有莫大的好奇。那麼作為所謂「連接」遊戲的開端,《死亡擱淺》將會帶來何種新的體驗?《死亡擱淺》並不是一種「看起來」煥然一新的遊戲形態。玩家進入其中,或許只有待到進程過了一半,方才領悟到遊戲的新奇有趣。這話不是葡萄君說的。小島本人表示,《死亡擱淺》的劇情比較慢熱,而且他並不希望玩家一上來就能立馬知道這是一款什麼遊戲。
  • 如何評價《死亡擱淺》和小島秀夫?
    《死亡擱淺》而在製作《死亡擱淺》的時候,弩哥因為之前在《寂靜嶺P.T.》時就和小島秀夫一起工作,但麥斯和蕾雅等人並不認識小島秀夫,這個時候,他驚奇的發現自己的粉絲竟然是這些明星的孩子或者家人,也就順理成章的邀請到了麥叔和蕾雅。《死亡擱淺》作為2019年的遊戲,機制也很有意思。
  • 「外星也難民」IGN6分:有趣但比不上瑞克與莫蒂
    「外星也難民」IGN6分:有趣但比不上瑞克與莫蒂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強烈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18篇大尺度短片動畫合集
    最近這兩天,小初剛補完一部被人們吹爆的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簡稱「愛死機」,今天推薦給大家。這部動畫由18個短片合集組成,每部時長不一樣分時長5-20分鐘,內容雖短,尺度不小。03「證人」推薦指數:故事發生在香港,一個脫衣舞女親眼目睹了一個男子殺人,男子一路追這名女子,後面就不劇透了,有反轉。這一集畫風特別贊,背景都是實景。
  • Valve Index第二「老朋友」又雙叒叕回來了……
    「CS:GO」狂牙大行動排在第三。支持PC和VR玩家在線合作的「捉鬼」遊戲——「恐鬼症(Phasmophobia)」繼續位列第四名。傳奇製作人小島秀夫獨立創業後製作的第一款3A級遊戲——「死亡擱淺」拿下第五名,目前遊戲正以5折特價促銷。
  • 小島秀夫萬字專訪:《死亡擱淺》與網際網路時代的人類羈絆
    他所創立的全新工作室 KOJIMA Production 的首部作品《死亡擱淺》將於 11 月 8 日正式發售登陸 PS4 平臺。但是在《死亡擱淺》中,你建造的橋梁將會共享給全世界的玩家,當其他玩家使用之後,就會給你點讚。在有過這種體驗之後,你也許就會進一步考慮「橋建在那真的好嗎?」,于是之後的行動也不再是僅僅為了自己,而還想要選擇在其他玩家也能方便利用的地方進行建造。在撿到不需要的道具時,也會因為可能會對別人產生幫助而放進共享儲物櫃之中。如果能形成這樣的連鎖反應就最好不過了。
  • 「今日資訊」Epic/育碧雙雙喜加一|《死亡擱淺》PC版與《賽博朋克...
    03《死亡擱淺》PC版與《賽博朋克2077》展開聯動著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其個人風格強烈且廣受好評的史詩級作品DEATH STRANDING(死亡擱淺)將與CD PROJEKT RED在2020年推出的RPR力作《賽博朋克2077》進行聯動。
  • 繼「死神」後,「Divine Gate」又與「七大罪」開展合作?!
    RPG「Divine Gate」與TV動畫「七大罪」的合作於2016年6月10日開始到6月24日期間限定舉行!「梅裡奧達斯」和夥伴們與「聖騎士長:亨德裡克森」的激鬥將再次展開!  【「七大罪」】  「七大罪」是在「周刊少年JUMP」好評連載中的,由鈴木央老師描繪的漫畫。2014年10月開始至2015年3月TV動畫放送後,更添人氣!
  • 《死亡擱淺》發售一年後有感:這趟旅程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如果說 2002 年的《潛龍諜影 2:真實之影》是小島給我們的一個警告,讓我們警惕這個大數據和虛假宣傳愈發猖獗的時代,《死亡擱淺》就是他最樂觀的一部作品。從單機遊戲轉化為集體冒險,《死亡擱淺》提醒著我們,無論這個世界讓你感覺到多少疏離感,沒有人會真的成為一座孤島。
  • 《死亡擱淺》限定PS4PRO主機實物圖公布,11月8日正式發售
    業界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日前曝光了其最新作品《死亡擱淺》限定PS4PRO的實物圖,他表示這款限定機是他和其御用畫師新川洋司在設計質量包裝方面完全監修的限定主機,本ACG吐槽君feichenpan表示這個限定機設計有點超前,用黑白配色的PS4PRO主機外殼印有雙掌手印,還原遊戲世界觀,而附屬的手柄採用金黃色透明設計
  • 《生化危機 3 重製版》IGN 評測 9 分:與浣熊市「熱心屍民」的愉快邂逅
    T 病毒洩露後,浣熊市變成了煉獄,在初代《生化危機》中亮相過的吉爾·瓦倫蒂安應保護傘公司僱傭兵卡洛斯的請求,協助一幫難民從喪屍危機中逃生。當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吉爾發現自己被喪屍層層包圍,除了要對付一群「熱心屍民」以外,她還不得不面對一個無敵的怪物「追蹤者」。本作為 1999 年經典恐怖遊戲《生化危機 3》的重製版,背景和劇情設定都屬系列經典。
  • 「入坑指南 6」《如龍》系列
    《如龍》系列遊玩順序 P1《如龍》系列大體可以分出「正傳」、「外傳」、「新章」、「衍生作」四類作品,下面就為大家分別梳理一下。這7部作品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每部都有明確的序號(0、4、5、6四部有副標題),全部含中文且無劇情DLC。按照1、2、3、4、5、6的順序來玩,這個小學生也懂,核心的問題只是「如龍0」應該安排在什麼位置。
  • 「Z玩主」元氣少女初音未來CheerfulVer.
    感謝你的如期而至 歡迎來到來「Z玩主」本期我們將為玩家們帶來的是由GSC推出的1/8初音未來 Cheerful Ver.評測。在之前的Z玩主欄目當中筆者曾經介紹過初音未來的手辦產品,所以本期欄目筆者對初音未來這個角色本身就不做過多介紹了,感興趣的玩家可以翻看之前的介紹去了解一下。「初音未來 Tell Your World 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