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玉兔」探月記丨你必須知道的探月往事

2020-12-03 新華社客戶端

「嫦娥玉兔」探月記 | 你必須知道的探月往事 04:50

「嫦娥玉兔」探月記 | 你必須知道的探月往事

04:51來自新華社客戶端

玉兔二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嫦娥四號:小兔子,你又在背詩了?是不是又想家了?

玉兔二號:我也想能像嫦娥五姐那樣,可以返回地球呀!

嫦娥四號:這可不是你的工作哦!不要忘了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是在月背利用全景相機環拍探測、紅外成像光譜儀定標探測、測月雷達行駛過程中同步探測,將這些探測數據源源不斷地傳回地球,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月球。

玉兔二號:可是人家就是想家了嘛!

嫦娥四號:好了好了,小兔子。你看嫦娥五妹足足帶了四個主要部件,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這「四件套」各司其職,才能順利地來到月球 「打個來回」,所以她的體重達到了8噸,比我和你加起來還沉!

玉兔二號:我可不想變成一隻肥兔兔。

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制動,飛行軌道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新華社發(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

嫦娥四號:你知道嗎?咱們可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來到這月球背面。這裡面可是凝結很多人的心血。

玉兔二號:我聽師父說過,我們參與的探月工程,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嫦娥四號:你說的沒錯。你聽:

「五四三二一,點火 ……」

玉兔二號:哎哎,我還沒聽夠呢!

嫦娥四號:又調皮了不是!

玉兔二號:我可一直在工作沒有「摸魚」!我用身上這個測月雷達按照師父們的指令,認真地給月球做「CT掃描」,獲取了淺層結構剖面,為師父們揭示了著陸區經歷多期次的撞擊濺射堆積和多期次玄武巖漿噴發填充。

嫦娥四號:你是一隻了不起的小兔子。

2020年11月29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 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圖為三維模擬動畫圖。新華社發(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

(電話聲:嘟……嘟……)

嫦娥四號:喂?這裡是嫦娥四號!

嫦娥五號:四姐,是我呀,嫦娥五號!我正飛往月球,目的地是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

玉兔二號:喂喂,五姐,我是小兔子!你為什麼要去呂姆克山而不是來找我們呢?

嫦娥五號:那是因為,那一區域的火山活動很豐富,遠離之前的月球採樣區,可能會有更年輕的巖石樣本。師父們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我大約有2天的時間,但機會只有一次。

玉兔二號:哎呀,聽的我好緊張呀。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1月29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 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圖為三維模擬動畫圖。新華社發(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

嫦娥五號:挑戰還不止這些。我要完全靠自己在月面起飛,還要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然後才能順利返回地球。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嫦娥四號:是啊,月球探測的每一個大膽設想、每一次成功實施,都是人類認識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所以,五妹這次的旅程又將創造中國航天史上許多個「第一次」。

玉兔二號:五姐,我在月背給你加油!

嫦娥五號:謝謝,小兔子。我要向你學習呀,爭取也像你一樣完成好師父們交給的任務。相信未來,我們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還將走得更遠! 我繼續飛嘍,你們多保重!

配音:李林欣 嚴丹婕

編輯:吳煒玲、劉在、張歡、董琳娜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相關焦點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玉兔二號:啊?五姐,原來你來月亮上就是為師父們弄點土呀。我還以為你會來在這裡陪我們呢。可是,月亮上的土有什麼稀罕的。 嫦娥五號:這你就不懂了吧,小兔子。雖然月壤在月球上到處都是,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你知道嗎?如何讓我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這件事,可是費了師父們好一番功夫。
  • 都是探月,「嫦娥五號」和「玉兔號」究竟有啥區別?
    隨著「嫦娥五號」順利實現月面軟著陸,「挖土」和其它科學探測工作順利開展,我國探月工程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嫦娥五號」落月部分示意圖 但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同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和之前報導的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
  • 嫦娥五號回家了!《月背徵途》帶你梳理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事件
    而今,「嫦娥五號」作為我國探月計劃的收官之作,這一目標已經順利完成。 在身為《月背徵途》主編的李劍所撰寫的探月工程大事記中,清晰記錄了其中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嫦娥五號」之前,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中心)大廳裡,我國探月工程的有關領導、專家和廣大科技人員共同見證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兩器互拍」順利完成,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也意味著人類開啟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紀元,顯然,這是一次前無古人的科學探險。
  • 歐空局助力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
    歐空局地面站能夠實現太空飛行器與地面的通訊; 這些分布式地面站網絡裝備著獨特的先進設備,並擁有地理分布上的優勢; 近期,它們為中國航天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提供了必要支持:在兩個關鍵任務階段提供追蹤和信號中繼服務; 它們是未來歐空局雄心勃勃的探月工程的重要基礎之一,
  • 「嫦娥玉兔」探月記|打包「土特產」
    嫦娥五號:哎,是誰在呼叫我呀?你好,這裡是嫦娥五號。 玉兔二號:喂喂,五姐,是我,小兔子。 嫦娥五號:咦?小兔子,你怎麼偷偷摸摸的?四姐呢? 玉兔二號:噓,五姐,我就是有點擔心你。
  • 探月工程展在香港開幕 玉兔月球車模型引發圍觀
    中新社香港7月21日電 (記者 李啟瑋)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展」21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開幕儀式,這是中國探月工程實施十年以來首次舉辦主題展覽活動,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和著陸探測器等珍貴實體模型亮相
  • 通天下丨嫦娥五號探月30天全日記
    通天下丨嫦娥五號探月30天全日記 2020-12-17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嫦娥」回家,開啟探月工程新紀元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玉魄東方開,嫦娥逐影來。」
  • 解放軍報探月特刊|風暴洋:中國探月新地標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攜「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實現中國首次月球軟著陸。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後,著陸地選擇在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灣地區。嫦娥三號成為虹灣地區的首位「訪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著陸。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探月「嫦娥」繼續飛 六號七號八號的任務來啦!
    探月無止境 「嫦娥」繼續飛——國家航天局有關負責人詳解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1月14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如此多的創新,讓大家對嫦娥四號在月背上即將開展的工作充滿了期待,對中國接下來的探月工程與深空探測充滿了期待。「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吳豔華說。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面做什麼?探月工程後續還有什麼計劃?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時間:2020-12-23 14:00   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
  • 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六七十年代,太空宣傳畫什麼樣?
    ……一直是人們好奇的問題,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就是我們熟知的太空神話,也是太空探索的萌芽。然而隨著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探月,舉國歡慶的同時,月球對於我們也將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雖然早已知道嫦娥只是神話,取樣的科學價值無疑更具實用性。六七十年代,探索技術有限,人們是怎樣幻想太空的呢?圖為1962年,乘坐飛艇遨遊太空。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中國探月再捧「桂花釀」
    2004年1月,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取名「嫦娥工程」,並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專項,自此正式開啟中國探月之旅。 按照規劃,中國的探月工程分為「探」「登」「駐」3個階段,其中「探」,即無人月球探測,這一階段又分為繞(CE-1、CE-2)、落(CE-3、CE-4)、回(CE-5、CE-6)三步,包括探月一、二、三期。
  • 「探月女神」張玉花:如果可以登月 我想去看看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
    原標題:「探月女神」張玉花:如果可以登月,我想去看看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   曾被人問到:如果能去月球,你要做些什麼?
  •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嫦娥五號到底要經歷多少挑戰?在中國探月曆程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欒恩傑院士。我們當時確定的繞落回的三步走,是在論證階段,有的還是在啟動之後才規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欒恩傑:論證的時候。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與此同時,探月四期工程已開始實施,其第一個探測器嫦娥四號目前正在月面工作,這一期工程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也在計劃中。中國為何要探月?中國探月工程如何誕生?未來將如何走?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知識分子》特邀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撰文,為讀者朋友們詳解中國探月工程的來龍去脈。
  • 16年:中國探月的腳步
    這,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探月之路。一路荊棘,常人不知。嫦娥一號飛天之初,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說:「既然是中國的探月,就要有中國特色。」83歲的龍樂豪院士先後任長徵三號甲、乙、丙三型火箭的首任總設計師兼總指揮。這三型火箭,成功將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送往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