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通過3D復原 證實萬神殿所存放顱骨為拉斐爾

2020-12-15 歐聯網

歐聯網8月14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義大利羅馬大學等高校的科學家利用3D建模技術,成功復原了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家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的真實相貌。復原期間,專家使用了1833年在萬神殿中挖掘出尚不確定為拉斐爾顱骨石膏模型,以及專門的電腦程式和3D復原技術。

拉斐爾自畫像和復原頭像。

據報導,科學家們完成復原後與已知的拉斐爾自畫像進行了比較,證明1833年在萬神殿中挖掘出的顱骨為拉斐爾本人的骨骼。著名人類學專家奧爾加·裡卡茲(Olga Rickards)表示,這項研究將很快提交《自然》科學雜誌發表。

幾個世紀以來,學術界一直猜測並認為,1833年在萬神殿中挖掘出的顱骨不一定就是拉斐爾的骨骼。史料記載拉斐爾的部分學生後來也埋在了他的墓穴旁。

羅馬第二大學分子生物學家馬蒂亞·法爾科尼(Mattia Falconi)教授表示,研究表明1833年在萬神殿中挖掘出的顱骨,屬於拉斐爾的概率大約是85%,因為這個顱骨與拉斐爾的大多數肖像畫和自畫像基本相似。

法爾科尼教授表示,通過3D建模可以看出肖像畫中的眼睛和嘴巴無疑就是拉斐爾。但是顯然拉斐爾對自己的鷹鉤鼻不太滿意,因此他把自己的鼻子畫得比較平。研究還弄清楚了拉斐爾經常把自己畫得比較年輕,復原模型讓我們可以看到了拉斐爾的真實相貌。

這項研究由維加慕斯基金會(Vigamus)和烏爾比諾拉斐爾學院贊助,旨在證明1833年在萬神殿中挖掘出的顱骨是否屬於拉斐爾。

據悉,拉斐爾·桑西義大利名為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為著名畫家和建築師,與列奧那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1483年4月6日出生在烏爾比諾市,1520年4月6日在羅馬去世,很可能死於肺炎疾病。(博源)

相關焦點

  • 拉斐爾:為繪畫而生的「完美」藝術家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A)即以拉斐爾為綱。拉斐爾 《和朋友一起的自畫像》 99cm×83cm 布面油畫1518年 法國巴黎羅浮宮藏與心猿意馬的達·文西和倔強的米開朗琪羅相比,拉斐爾更善於與人交往,一貫地得到藝術贊助人的青睞。作為塵世中的凡人,拉斐爾至臻至美。
  • 3D技術重建油畫巨匠拉斐爾容貌,大師把自己的鼻子畫美了
    ,義大利畫家,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他去世500年後,這位義大利藝術家繼續成為頭條新聞。上個月,研究人員反駁了梅毒殺死這位37歲畫家的理論,認為放血療法與肺炎實際上導致了他的不合時宜的死亡。現在,一次新的三維面部重建揭示了拉斐爾的容貌,並證實了他在羅馬萬神殿安葬的生前願望已經實現。
  • 還原拉斐爾容貌:真實的他是否如畫像一樣清新帥氣?
    今年是拉斐爾去世500年,雖然因為疫情各家博物館的紀念展覽和活動有所打亂,但並不影響世人對他的關注。其實自1520年拉斐爾入葬羅馬萬神殿起,他的故事就被不斷解讀。1833年,萬神殿拉斐爾陵墓被打開引發了顱相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澎湃新聞獲悉,羅馬第二大學最近以3D技術對拉斐爾的容貌進行了復原。
  • 義大利畫壇巨匠拉斐爾藝術展將在成都開幕
    「拉斐爾的藝術」活動海報圖 供圖 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張雅舒):為紀念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蒂逝世500年,由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與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主辦的
  • 義大利:拉斐爾或非死於梅毒 而是"與新冠相似肺病"
    (原標題:義大利最新研究:文藝復興著名畫家拉斐爾可能不是死於梅毒,而是「與新冠相似的肺病」)
  • 復原400多年前原貌,十二幅拉斐爾掛毯重回西斯廷教堂
    觀眾正在拍攝拉斐爾掛毯(圖片來源:Getty Image)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的時間裡,十二件由拉斐爾創作的大型掛毯400多年來首次完整懸掛於西斯廷教堂,這是梵蒂岡博物館為了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而舉辦的盛大活動
  • 疫情之下,再現500年前拉斐爾的藝術人生
    然而,在其逝世幾天前,人們還在等待風頭正盛的他用藝術為羅馬城帶來全新面貌,從羅馬教廷到普通人,他的早逝幾乎使整個羅馬城都陷入悲痛。5月7日,他的棺槨被痛苦的人們抬至他生前最敬慕的萬神殿下葬。這是皮耶羅·瓦尼(Pietro Vanni)繪製的《拉斐爾葬禮(The Funeral of Raphael)》的背景。如今這幅畫作為大展「拉斐爾1520-1483」的開頭,成為映入觀眾眼帘的首幅作品。
  • 義大利最新研究:文藝復興著名畫家拉斐爾可能不是死於梅毒,而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喬炳新 崔天也】義大利最新一項研究稱,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義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可能並非死於此前流傳的「梅毒」,而是死於一種與冠狀病毒非常相似的肺部疾病。據法新社19日報導,這項研究始於今年2月義大利北部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但由於疫情影響直到本周才在醫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專家稱,「據我們所知,拉斐爾死於一種與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相似的肺部疾病。」報導稱,此前所流行的說法是拉斐爾於1520年死於梅毒,但專家認為這一結論無法解釋拉斐爾去世前的一些症狀。
  • 義大利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展將如期開幕
    【新華社微特稿】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西逝世500周年的展覽5日將如期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開幕,策展方將通過限流等多項措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度有猜測拉斐爾紀念展不能如期舉行。據美聯社報導,義大利2月出現疫情時,展覽已售出門票超過7萬張。策展方表示,將通過限制觀展人流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希望參展觀眾彼此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並在展廳多處放置手部消毒劑供觀眾使用。展覽原擬3月5日至6月2日期間舉辦,有可能被迫暫時停展或減少接待人數,不會延長展出期限。
  • 在義大利最完美的圓頂下與神對話,古羅馬皇帝設計的建築奇蹟
    古羅馬人講究神與人的合一,能入駐萬神殿的,非神也是神人,側面小堂作為墓地,義大利開國皇帝維克託·埃瑪紐埃爾二世和他的妻子瑪爾蓋麗妲王后及他們的兒子、還有第二任國王翁貝託一世、拉斐爾等人都長眠於此。後來為埃瑪紐埃爾二世建造陵墓的時候,義大利人搶回了一門大炮作為墓地裝飾以示祭奠,鐘塔直到1883年才被拆除。義大利也就留下了一句諺語「『巴波裡(意為野蠻人)』沒做的事,『巴貝裡尼(烏爾班八世的姓)』做了」,可見人們對這位教皇有多麼痛恨,更可見人們對萬神殿有多麼崇敬!
  • 拉斐爾油畫藝術作品欣賞
    拉斐爾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鍊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分,幻化出柔和、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他的聖母系列作品,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
  • 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
    拉斐爾·桑西:1483年耶穌受難日凌晨三時,拉斐爾誕生於義大利的烏爾比諾 。其父喬萬尼·桑西(另譯:喬凡尼·桑提·迪·彼得洛 )是位默默無聞的畫家,在其唯一的兒子誕生後,給他起名拉斐爾 ,並堅持由孩子的母親(瑪吉亞·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亞拉)親自撫養。
  • 名畫鑑賞: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縱279.4×橫617.2釐米 梵蒂岡塞納圖拉大廳雅典學院是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 拉圖興辦的。拉斐爾在這幅巨型壁畫中,描繪了當時這個學院裡的哲學家、 科學家以及藝術家們進行學術探討的熱烈場面。畫面中央邊走邊議的是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裡斯多德,他們在激烈 地爭論著。
  • 羅馬神殿與希臘神殿,同時出現在義大利,雖殘垣斷壁卻仍恢宏大氣
    引讀:羅馬神殿與希臘神殿,同時出現在義大利,雖殘垣斷壁卻仍恢宏大氣在義大利西西里,有一條神奇的峽谷。這條峽谷中,還存在著大量的神殿遺址。如果說,這些神殿遺址,都是出於同一個神話體系,那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但真實情況卻是,這些神殿遺址,是來自古希臘與古羅馬,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神系。
  • 拉斐爾的37年人生(經典流芳)
    墓的主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桑西——他的生命停止在37歲。  37歲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  37歲,莫奈剛剛完成《聖拉查爾火車站》,滿心期待地送畫作參加第三屆印象派展覽會。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印象」風格在巴黎依然無人問津。這一年,莫奈還需要靠種點山芋維持日常餐食。
  • 英年早逝的拉斐爾為何如此有魅力?
    2020年4月6日,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日。義大利官方為了紀念他的輝煌成就,幾年前便開始籌劃一系列活動和展覽。除義大利之外,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相繼公布2020年拉斐爾紀念展。遺憾的是,由於疫情原因,大部分活動和展覽被迫取消或推遲。
  • 【名畫賞析】拉斐爾-《披紗巾的少女》
    (1483-1520) 本名拉斐爾·桑西,常簡稱拉斐爾,義大利畫家、建築師,與列奧那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三傑」。 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 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
  • 數字藝術讓拉斐爾跨越500年在北京和觀眾「相遇」
    12月13日,展覽「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在中華世紀壇與觀眾見面。 此次展覽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主辦,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RAICom公司、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提供學術支持聯合打造。
  • 萬神殿:偉大的設計理念,永恆的藝術瑰寶,崇高建築後的羅馬帝國
    萬神殿大門公元609年,這座古老的建築被改為了天主教堂,天主教的多具聖骸被存放於其中,並更名為聖瑪利亞教堂。這一個難得的契機使得萬神殿並沒有同其他的古羅馬建築一般被視為異教建築而剷除,之後的歲月裡,它才得以被完整地保留在更迭不休的歷史歲月中。
  • 《拉斐爾及其友人》拉斐爾-世界名畫鑑賞語音講解
    拉斐爾及其友人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義大利畫家拉斐爾創作於1518年的《拉斐爾及其友人》,這幅油畫收藏於巴黎羅浮宮。 局部圖 拉斐爾·桑西生於1483年,卒於15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著名畫家和建築家,與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