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段時間以來,病毒病很是猖獗,甚至在山東魯西南地區的一隻鴨子上就能檢測出4中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黃病毒和圓環病毒)同時存在,病毒一旦出現,就很容易繼發感染漿膜炎,損失就不可避免,所以大家還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如何預防減少發病上!
整體上來說,只要做好進棚前的消毒工作,前期的疫苗做到位,中間按照科學的用藥程序定期投放預防用藥,再加上每天精心的養殖管理,就可以有效地保證鴨子自身的免疫力,鴨子抵抗力強了,就不容易被各種病毒侵擾。
一、鴨棚的消毒工作
針對當前情況,可以考慮賣掉鴨子之後上下批鴨苗之前,給鴨子消3次毒:
第一次用火鹼給鴨棚消毒,間隔2天,再用藍帆給鴨子再消一遍毒,中間再間隔2天,最後再用煙霧彈給鴨棚消一次毒,消完最後一次毒之後,停3-5天之後就可以上苗了。
在養殖過程中,如果周邊病毒病比較厲害,也可以再用聚維酮碘或者戊二醛帶著鴨子再給鴨子消一下毒。
二、疫苗防疫
鴨子來了之後,疫苗一定要做到位,可以說疫苗是對抗病毒最堅固的一道防線。
以櫻桃谷肉鴨為例:
1日齡注射大舌頭和鴨肝疫苗
3或4日齡注射黃病毒疫苗
7日齡注射H5+H7流感二價苗和H9流感疫苗
三、科學的預防程序
上圖是我們公司在櫻桃谷肉鴨上使用的最新的用藥程序,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隨時歡迎行業內人士來交流討論。
四、精心的養殖管理
養殖管理這方面,主要是做好溫度、溼度、通風管理、密度與轉群、和養殖場的衛生。
①溫度
剛開始來苗的時候,溫度調到32——33度,然後每天再逐步的降低一些 ,以不明顯聚堆,不張嘴呼吸不耷拉翅膀為準。
②溼度
溼度是所有可控條件裡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問題。它直接影響育雛前期的成活率問題。頭7天的溼度應引起足夠重視。
主動加溼、潮溼標準:
第一周內溼度不能低於65%,否則雛鴨脫水。
第二周保持在60%以上。
第三周以後到出欄不低於50%。
③通風管理
分類:主動通風和被動通風 主動通風:天窗、窗戶、風機通風
被動通風:賊風,所有非正常途徑進來的風通風的主要作用: 控制溫度、控制溼度、排除廢氣、排除灰塵 ,提供充足的新鮮空氣
通風注意事項
a.通風的原則是:不能讓賊風直接吹到鴨子,南北通風不能形成穿堂風,一般情況下1-3日齡可不通風。
b.通風時需與溫度相結合,在白天氣溫較高、無風時,可開啟天窗或窗簾上部分短時小面積通風,但注意通風前先將鴨舍溫度提高2-3度等溫度回升後再進行,天氣一旦轉涼,關閉出風口。
c.開出風口時應該是從上往下逐漸開啟,出風口的開啟的數量與當天的溫度和時間有很大關係,晚上要關閉通風口。
d.每個鴨舍的通風狀況,必須親自去看、去指導。
④密度與轉群
a、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條件有不同的要求,在目前養殖條件下,要求出欄時密度為春夏秋冬地面平養5- 4 5 -6 網上平養8- 5 7 -7 只/平方米為宜按毛面積計算進鴨數再加3--5%即可。
b、在考慮養殖密度的同時,要求肉鴨從小到大都要保證其充足的飲食槽位,不能存在「挨號」、「排隊」飲食的現象,搶食會影響到肉鴨的生長發育和整齊度,同時會造成飼料浪費而使料肉比增高。
c、從育雛到滿圈要逐漸降低飼養密度,逐步擴群。分群時要適當控食,避免大的應激。轉群前應停料2—3小時,否則易造成鴨子損傷。同時注意應強弱分群飼養,每群200隻左右,群體過大不便管理。肉鴨換料期應有3天的過度期,切忌突然更換飼料,以防造成應激,從而降低鴨群採食量而影響增重。
⑤衛生
a、首先是飼料飲水的衛生要保證,特別要注意飼料在存放過程中避免被鼠、鳥盜食,避免發黴變質,水要用涼開水、深井水或消毒處理。
b、飼餵飲水器具高度要適宜,水線和頭部高度一致,料線和背部高度一致,並保持清潔。建議農戶養鴨推廣使用乳頭飲水線,料桶要吊起來並不斷調整其高度,水盆子的大小要不斷調整。
c、墊料要及時添加與更換,保證舍內舒適,利於肉鴨生長飼養方式。可採用地面墊料飼養或網上棚架飼養。墊料飼養投資少,簡單易行。墊料應選擇吸水性好的稻殼、刨花為最好;其次也可選用破碎的花生殼、麥秸、麥穰等,厚度以6—8釐米為宜,運動場地可選擇乾淨新鮮的河沙鋪墊。舍內墊料要求清潔乾燥未黴變,吸溼性強。網上棚架飼養一般在舍內用竹條或木條做成漏縫地板,上面鋪以網眼縫隙為1.3釐米的彈性塑料網。
d、舍內不能有蛛網,牆上不能掛灰塵,燈泡、燈管要擦乾淨。
e、飼養人員勤洗澡,出入鴨舍要更衣換鞋。
f、不能在鴨舍周圍亂仍放汙物,亂埋死鴨,亂倒汙水,解剖病死鴨要遠離鴨舍。
友情提示:最近高溫高溼,黴菌毒素經常超標,很容易出現各種病毒引起的漿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直接使用快槍+將軍,可以有效地控制死亡,降低損失!
在養殖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