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歡迎關注!
我們人類是雜食動物,不光吃五穀雜糧,對於肉食更是有需求。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只要沒毒那麼都可以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食。但是新冠肺炎可是個了不起的病毒,不只是可以傷人性命,更是杜絕了人類隨意吃野物的心思,就算沒有禁野令,我們也不敢吃了。
那麼不能吃野生的,就只能吃訓話的豬牛羊,雞鴨魚肉之類的,相對來說這些會安全一些,不會感染太多的病毒,但是這種情況只能在我們國家。一個是因為我們新冠疫情控制得最好,一個是因為人們的自覺性很高。然而有許多國家,現在還處在新冠疫情的水深火熱之中,以至於其肉食品甚至是包裝袋都有病毒附在上面。
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對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中從上海洋山港,入關的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有樣本結果呈陽性,該批次進口產品原產國為阿根廷。
進口牛肉、外包裝、很酸檢測陽性,這幾個關鍵詞都很是熟悉,這並不是第一次檢測進口肉食外包裝有新冠病毒了。是10月份開始,陸續有山東青島、煙臺、德州,山西太原、天津等多地多批次進口海鮮、肉食品外包裝有新冠病毒,這次更是從上海運到了南京,距離消費者僅一步的距離,可見有多兇險,一旦流入市場危害無窮。
這其中有多少海關監管不力的責咱們暫且不提,單問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進口含有新冠病毒?包括境外輸入這麼多的病例?答案顯而易見,就是國外很多國家抗疫不力,致使這麼多病毒流入我國。但為什麼在這特殊環境之下我們還要進口這些國家的肉品?是我們真的如此缺肉不夠吃?還是我們的豬牛肉「不香」?
雖然在生豬上我們經歷了非洲豬瘟,致使養殖量大量減少,但消費者很多已經轉變了消費習慣,我們還有無數的禽肉賣不出去,牛羊肉同樣也是不少,我們總體來說是不缺肉的,甚至於是飽和的,隨著生豬產量不斷增加,未來肉類產品時過剩的。那麼就只能說明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國外的肉香不是麼?
雖然不承認,但是確實相對於我們國家的肉製品,許多發達國家的肉食更好一些,這不是關於品種,而在於生態環境以及日常餵養的糧食之上。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國的是農藥生產和使用的第一大國,我們每天吃的藥殘雖說符合國標,但是如此農藥堆積起來的糧食蔬菜真的就好麼。
同樣對於化肥的使用上我們也是當然不讓,我們吃的這些豬牛羊,它們每天吃的什麼?大量化肥催生的糧食,除草劑除去雜草的牧場。而國外可以說是地廣人稀,農藥化肥的使用相對於我們大大的降低,尤其是一些高端肉食品,基本上是真正的天然無汙染,就像日本的神戶牛肉,高昂的價格就是高端的品質。
但是雖說這樣,疫情之下,特殊時期能不吃進口肉就不要吃,而且大多數進口的食品未必就比我們自己養殖的好,因為除了高端肉食,外國許多農場使用了瘦肉精、激素,甚至是轉基因品種,外國的肉其實也沒有「那麼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