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
下力沙水閘附近,
大量用箱子裝著的凍品,
漂浮在江面上。
數量之多,令人震驚!
據了解,
這些凍品包括
豬大腸、豬粉腸豬腳、雞腳等等,
數量大概有幾百箱。
這些凍品從何而來?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眾說紛紜,
有群眾推測是貨物在走私時拋下的。
附近居民表示,
已有人將凍品撿走。
現在正處於非常時期,
大家對凍品來源非常擔心,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儘快查明。
對於這批凍品的情況,
均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主任
劉志堅表示,
這批凍品包括豬內臟和雞翅,
外包裝是塑膠袋,
並沒有明確寫明來自哪個國家。
他們1日上午接報後,
第一時間聯繫公安介入,
並且在現場控制,
防止群眾哄搶。
對於這批打撈上岸的走私凍肉,
順德區疾控中心採集了3份食品塗抹樣本,
3份食品外包裝塗抹樣本,
經檢測,
6份樣本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2日凌晨,
這批共4噸的凍品全部打撈上岸。
正常的進口肉製品不僅需要繳納關稅而且要經過嚴格的檢疫檢驗程序而逃避了檢驗的走私凍肉存在著巨大安全隱患
走私凍肉存在安全隱患
動物疫病:肉類產品如果來自疫區,因缺乏檢驗,可能引起禽流感或口蹄疫等動物疫病的傳播,對國內養殖業造成危害。
新冠病毒:肉類如果來自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國家,更存在極大的疫情傳播風險。特別是近期的新冠疫情調查提示:新冠病毒具備通過貨物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產品未落實進口國及出口國監管,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屬、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
反覆解凍:走私凍肉的運輸及存儲不像正規途徑進口的食品,沒有嚴格監管,為躲避檢測,多不能滿足低溫儲存條件(低於-15℃),這樣容易產生肉類腐敗變質等現象。
消費者如何購買合格凍肉?
消費者在市場上接觸到的凍肉,多是已更換外包裝或去掉內外包裝的散裝凍肉;這些凍肉已經過簡單處理,是否為走私或不合格凍品難以鑑別。
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判斷自己買的是否為合規凍肉。
1 通過價格判斷
日常採購過程中,如果您是以低於市場價購買的肉食,就應該注意其是否為來路不正的產品。因此,購買時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
2 通過外觀判斷
購買時選擇沒有大量血水冰塊殘留的凍肉,其次有質量保證的冷凍肉瘦肉顏色多為淺灰色,肥肉和油脂則呈白色。
保管不當的凍肉可能脂肪會呈現微黃,解凍後表面粘手明顯;最好選外面溼潤卻不粘手、手指按壓後可以立刻復原的。
3 通過烹煮來判斷
買回家後如果懷疑自己買到了過期/劣質凍肉,可以切下來一小塊放在鍋裡煮一煮,如果凍肉變質,肉湯就會變得很渾濁。
最後呼籲大家,一定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肉製品,切勿撿食不明來源的食品共同守護我們的餐桌安全!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