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已經服役,為何繼續進口數百臺俄制發動機?差距終於顯現

2020-12-14 騰訊網

俄羅斯展出的VK-2500PS系列渦軸發動機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的消息,當前俄制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已經在華取得適航證書,而這款發動機的產能也已經達到了年產300臺的能力。俄媒表示,未來俄羅斯將向中方出口100臺該型發動機,用以裝備已經服役的米171(米17的出口型)上,能夠大幅提升米171直升機的飛行性能。

俄羅斯展示的米17特種作戰直升機

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是VK2500家族的最新改進型號,這款發動機不僅被用於多個型號的直升機,同時也被用來出口。相比原來的VK2500系列發動機,該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大幅延長,這意味著原本在國際上性價比極高的米8/米17直升機,通過換裝新發動機後其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直20已經進入批量服役狀態

很多人好奇,既然直20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並且配套發動機性能優異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引進俄制的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這還要從米171的「多任務性」說起。米171直升機是俄制米17的出口型,也是米8直升機的深度改進型號,由於用途廣泛,一經投產便廣受歡迎,包含米8在內累計生產數量達到一萬架左右。其最大特色就是尾部安裝的蚌式艙門,可以在艙內直接裝載一輛輕型突擊車,既可以作為運輸直升機使用又可以當做突擊直升機使用。

直20反潛型

在突擊模式下,米17最多可以搭載30名士兵執行突擊任務。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在執行任務的同時米8/米171還能「客串」武裝直升機,在安裝短翼的情況下可擁有6個武器外掛點,打擊能力與米24專用武裝直升機不相上下,可依靠自身保障登陸點的安全性,而這一點也是直20直升機無法替代的。

米17/171自身擁有強悍的打擊能力

直20作為當前國產最先進的運輸/突擊直升機,雖然性能足夠優秀,國產發動機強勁的性能使得直20搭載了豐富的電子對抗裝置,生存能力相比米171直升機有了大幅提高,然而當前直20面臨的一個差距就是產能不足。作為全新的10噸級直升機,直20被寄予厚望,不僅僅陸軍需要大量裝備,其平行發展的反潛型號未來也將廣泛裝備到各類艦艇上。隨著075兩棲攻擊艦的陸續服役以及海軍的不斷壯大,未來反潛型直20的缺口會進一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升級米171直升機來釋放直20直升機的產能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

先進重型運輸直升機方案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由於米171直升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無論是發動機艙結構還是傳動系統都無法滿足國產發動機的使用要求,單獨為米171研發一款適配的高性能渦軸發動機也完全沒有必要,而這也是國產發動機性能強勁的情況下引進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的重要原因。同時通過當前直升機的研發規劃來看,與直20搭配的是正在研發中的新一代重型運輸直升機,未來將形成「中-重」搭配的局面,米171直升機極有可能在到壽的情況下被運輸能力更強悍的重型直升機替代。

作者:工程師

相關焦點

  • 有了直-20,中國為何還繼續買俄制米-17直升機?價格太便宜了
    有了直-20,中國為何還繼續買俄制米-17直升機?此次時隔多年,中國再次引進俄制運輸直升機,讓外界多少感到有點意外。按道理說,如今中國直升機航空工業已經有了極大發展,直-18/直-8G、直-20、直-8L寬體直升機等中、大型運輸直升機相繼服役並進入量產階段。不少人甚至開始暢想全國產直升機組成的直升機部隊了。
  • 武直10和直20在西藏服役:一個打擊一個運輸,特種部隊的最愛
    隨著直8L直升機的服役普及,這一優勢也在消失。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從播放的畫面來看,該部現在的主力機型是武直10和直20的搭檔。武直19直升機此次沒有出現,可能原因是該部還沒有接收。
  • 技術差距太大?美國F35已經交付近600架,殲20總量卻不到60架
    20的總量卻還不到60架,幾乎要比F35少10倍,這不禁讓人懷疑,是技術差距太大嗎?圖為殲20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在殲20產量為何較少這個問題上已經有所了解,但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就是發動機,由於殲20所標配的渦扇15還處於研發狀態,因此除了引進的俄制發動機外
  • 殲20、運20、直20全進入服役狀態,三個20系列有多少架?
    圖為直-20通用直升機 殲-20、運-20、直-20是我國空軍部隊的三大支柱,分別代表著戰鬥機、運輸機、通用直升機的頂尖力量,20家族的最後一塊拼圖轟
  • 俄神秘新型直升機問世,塗上解放軍標誌引關注,美媒:或用於高原作戰
    它的兩臺發動機是同步進行輸出的,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其中一臺發動機出現故障的話,另一臺發動機就會增加它的輸出功率,以此來進行平衡。 它還可以對各種物資和車輛裝備進行運輸,即使在滿載的情況下,它的最大續航能力還能達到465千米,航速位每小時250千米。
  • 中國上百架蘇-30戰機下場如何,是乖乖退役,還是升級完繼續服役
    是升級結束後繼續服役,還是乖乖退役?從上世紀開始,中國空軍就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側衛」系列戰鬥機,由於任務強度過高導致機體壽命開始下降,早期原裝的戰機航電系統比較落後,近年來已經有部分戰機開始走上了退役的道路。
  • 直20正式批量生產,發動機型號罕見曝光,新重型武直即將露面?
    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直-20三種型號都已經正式進入批量生產狀態,作為國產新一代通用直升機,直20系列的大批量服役將大幅提升我國戰力。與此同時,隨著直20的頻繁曝光,其使用的發動機也逐漸被外界知曉。據悉,直20所使用的發動機型號正是我國新研發的渦軸-10發動機,其功率達到1600KW,不但能夠為直20提供充足的動力,也為我國新一代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研製解決了後顧之憂。
  • 渦扇-20讓運20擺脫對俄依賴,卻遭專家潑冷水:只是俄50年前水平
    雖然說這些年我們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造詣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與美俄這樣的航空強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在認可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發動機這條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 黑鷹換紅鷹,直-20在西藏服役,用了36年的S-72C終於落幕
    從相關圖片可見國產直-20已經列裝西藏軍區陸軍航空兵,部分圖片雖然打碼但從背景可見三款機型,分別是直-20、武直-10和米-17直升機同框亮相。 圖片雖然有打碼,但相關視頻很清晰可見直-20直升機,當然這篇報導透露出最重要的信息是「直-20首次公開亮相西藏軍區陸航部隊」。
  • 西部邊境作戰急缺,直20有一現實問題,中國再購俄制直升機
    它的前身米-8/17直升機是全球最受歡迎和應用最廣泛的俄制直升機,中國此前曾經進口過上百架,這也證明了該機技術的成熟可靠。不過,在中國直升機新型號大量出現的情況下,沒人會想到米17會再度飛入我國,畢竟從最後一批米17交付後,我國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購買過。
  • 中國航空發動機處於什麼水平?與美國有多少差距?或至少落後30年
    為什麼有人認為中國造不出世界主流水平的發動機?中國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多少差距?目前我國現在在航空發動機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與美國的同類發動機相比,使用壽命仍然是非常的短。而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一顆好的航空發動機,推力越大,那麼該戰鬥機的戰力越強。畢竟航空發動機可是決定著飛機的性能,比如速度、載彈量、載油量、航程等。由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起步比較晚、相關經驗不足,很多國家都對我國技術上的封鎖。以至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依賴從國外進口。也就是說我國航空發動機的命脈一直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 中國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已研製成功,米26、支奴乾等重型機有望?
    發動機,一直是我國各式武器裝備的"軟肋",由於技術和工業製造水平的限制,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方面,我國的發動機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以至於出現了網友戲稱的"心臟病"問題,包括我國主力的多款作戰武器,很多還在使用進口發動機。
  • 摔機1年後蘇57終於服役,量產機改動巨大,性能明顯提高
    摔機1年後蘇57終於服役 蘇-57戰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趕在2021年到來前夕,抓住2020年的尾巴加入俄羅斯空天軍,成為世界第四款服役的隱身五代機。此前蘇-57原型機試飛階段由於種種原因事故不斷,項目進度非常緩慢。
  • 中國殲16戰機批量服役,逐漸取代俄制蘇30戰機,後者將全部退役?
    而隨著中國國產殲-16戰機大批量開始服役一線作戰部隊,組建取代俄制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成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的主力。而前不久,國外《國防世界》網站發文稱,中國的殲-11A和蘇-30戰機將會在2025年之前全部退役。如果中國空軍不願意退役這些戰機的話,就只能通過升級和改裝的方法來延長這些老舊戰機的使用壽命。
  • 新批次殲20戰機正式服役!採用太行發動機,鋸齒狀尾噴口異常醒目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也有了全新的動態。近日,換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亮相,其機身編號2021也向外界正式宣布這是全新批次的殲20戰鬥機,在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採用新型發動機的殲20,其尾部鋸齒狀尾噴口和機身上的軍徽格外地醒目。這也就是說明,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批次的殲20將會快速裝備部隊。
  • 同是五代機,為何美制發動機噴紅色火焰,而俄制發動機噴藍色火焰
    有一些軍迷可能會發現,當戰鬥機在起飛、爬升時,尾部的發動機會噴出帶有顏色的火焰,若是放在夜空中會更為明顯,帶給人們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多數情況下,同是五代機,而美制發動機會噴出紅色火焰,俄制發動機則會噴出藍色火焰,因此,便有人認為這是與發動機的優劣有關,那事實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亞洲大國國產航母終於動了,下水3次沒服役
    而且這艘航母的原型艦設計之初並不是定位於一艘純粹意義上的航母,還裝備了大量反艦飛彈,此舉大大縮小了其機庫面積,使得印度這艘花了20多億美元才買來的航母性價比相當之低。印度之所以要購買"維克拉瑪蒂亞"號,一方面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艦載航空兵,另一方面是為了給建造國產航母積累經驗。
  • 直-20的服役,我國在直升機領域的重大突破,不再受制於人
    因此,我國開始了漫長的學習,不僅僅學習怎樣去仿製直升機,還要學習如何研發、進行創新,不能只弄出來一個複製品就可以了,而直-20就是我國經過多年來的浴火,涅槃重生的一個全新的產品,而是我國已擁有了全套先進直升機研發、生產體系的象徵。同時,直-20在吸收「黑鷹」設計理念的同時,也加入了中國特色的技術,外形細節大有不同。
  • 蘇30SM戰鬥機四年生產100架 實戰性能出色 終於正式服役
    至2017年底,蘇30SM戰機的產量已經突破100架大關。2018年,俄羅斯空天軍將再接收14架蘇30SM戰鬥機。據外媒稱,近日普京總統已經籤發文件,宣告蘇30SM正式加入俄羅斯空天軍。為何2013年就開始裝備,而到2018年才正式服役呢?這四年多的時間,蘇30SM一直在夢遊嗎?
  • 二戰日本為何要繼續沿用零式戰鬥機,沒有高效的發動機是硬傷
    二戰中日本研發的零式戰鬥機可以說是讓人眼前一亮,這是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研發出如此高性能的戰鬥機,這在太平洋戰爭中給美國造成了不少麻煩,不過零式戰鬥機的首秀還是在中國,在1941年的8月就對華中地區的國民黨軍隊進行了瘋狂轟炸,而對付中國空軍這種戰鬥機顯得綽綽有餘,這無疑增加了日本高層的自信心,可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一批批高性能戰鬥機一一亮相,這讓零式戰鬥機的優勢不在,可為何日本還要繼續使用這種相對落後的戰鬥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