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愛梵谷》是一部油畫動畫電影,先是真人演了,然後畫成油畫,再製作成動畫,鑲入了梵谷去過、畫過的地方,見過、畫過的人,故事架構是梵谷的郵差朋友的兒子在梵谷自殺後送信給梵谷的弟弟,途中尋找了梵谷自殺的真相。
電影的視覺效果我覺得太棒了,簡直就是一幅幅觸手可及的油畫,而且畫作有了故事,有了生命,動了起來。那通透明亮的藍色和黃色調子,那倔強的筆刷一筆一筆刷出的顏料的觸感,那令人炫目的轉圈運動感……梵谷的畫風,讓我這個外行人以後絕對忘記不了。
我強烈地推薦給娃,令我驚訝的是娃說沒興趣,這就尷尬了,作為一個標榜喜歡畫畫的人竟然不喜歡看梵谷題材電影?我剛開始的時候有點不能理解, 可能我太外行了,一看到藝術就不假思索雙腿發軟直接跪倒膜拜。 後來想想,對於她來說,梵谷可能只是一種畫風,她不了解的畫風和技法,看了也畫不出來,沒有參與感。她表示只對梵谷真跡感興趣,如果有機會去梵谷博物館,她肯定是要去的。其實仔細想想,這些畫充其量也是仿造品而已,油畫嘛,大芬村的畫工也能畫,可能我也會畫,只要標出了線稿和色號……哈哈哈,這樣的我又太自大了。
至於電影的主題,藝術家的生活,內心的掙扎,天才的偏執和瘋狂……毛姆一本著名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了,天才就是天才,普通人終其一生求而不得的東西,他們與生俱來,與生俱來的還有凡人不懂的敏感和痛苦。梵谷28歲開始畫畫,8年時間就凸顯風格被譽為天才。這沒什麼難理解的。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八卦,電影也沒有什麼八卦,唯一的八卦是跟高更的衝突,可是並有沒有細說,據說毛姆把這個衝突寫進了《月亮與六便士》,我等下要重溫發掘一下八卦。
說說不足, 一秒24幀使用12張畫每張畫播兩次的定格動畫電影,動作感覺比正常慢,畫面閃爍,看得有點累。用的真人演了,轉描,塗色,插入梵谷畫作背景,沒有電影鏡頭特有的景深,畫面肯定有點怪。
哲學家藝術家都喜歡仰望星空。 康德說:「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然有人仰望星空。」 梵谷則畫了很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