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動作決定大腦發育,7個鍛鍊1歲寶寶腦力的「法寶」

2020-12-22 騰訊網

寶寶「精細動作」的有效訓練和科學開發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完善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很多媽媽們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會有意識的把助力寶寶精細動作訓練開發提上日程。

王姐的寶貝女兒安安是街坊鄰裡公認的乖乖女,長相甜美可愛、聰明懂事且善解人意,深得大家喜愛,因此小區的「寶媽」們都喜歡和王姐共同探討育兒的經驗方法。雖然最近由於疫情影響,小區「寶媽」們的現場聚會徹底取消,但卻絲毫不影響大家在「微信群」中關於育兒經驗方法的熱火討論。

這幾天王姐在「微信群」中向大家分享了關於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精細動作訓練的重要性。很多「寶媽」們都表示如果不是看到了王姐的分享,自己都不知道原來精細動作的訓練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竟然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還有個別的「寶媽」坦誠的表示之前自己對精細動作的認知幾乎為零。

生活中,定然也有很多「寶媽」出於各種原因忽略了對寶寶精細動作的有效開發和科學培養,讓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那麼,何謂精細動作?精細動作對寶寶的成長又有哪些促進作用呢?

所謂精細動作,指的是通過手或手指等部位肌肉群的運動,藉助身體其他各部位感知、認知、心理等作用的相互配合,完成指定動作的能力。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很容易被部分父母們忽視,但卻對寶寶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寶寶鍛鍊精細動作的好處有哪些?

精細動作的發展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的發展能夠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完善,對寶寶大腦發育、智力開發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於寶寶而言,倘若在出生後媽媽就能意識到精細動作的重要性並加以科學的引導開發,那麼寶寶的智力發展水平相較而言會有所提高,長大後也會更加聰明。

精細動作的發展有助於培養寶寶自信心

精細動作能力較強的寶寶,能很好的通過手部與身體其它各項機能相互配合的作用完成很多動作任務,例如自己吃飯、自己擺放玩具、自己穿衣等。

對於成長中的寶寶而言,如果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完成這一系列新技能,寶寶的成就感就會大大增加,從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更加自信。

精細動作能力的開發培養,如同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催化劑」,在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同時,助力寶寶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

那麼,媽媽們是否了解,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都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助力寶寶精細動作能力的開發培養呢?鑑於寶寶每一個年齡階段精細動作開發培養的方法都不盡相同,今天我們主要著重探討關於寶寶在一歲時的精細動作開發培養。

對於一歲的寶寶而言,手部已經有了些許力量可以很好的自主完成很多指定動作,對外界的探索也從嘴巴變成了手指,那麼媽媽們就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開發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7個鍛鍊1歲寶寶腦力的「法寶」

讓寶寶自己抓握玩具

寶寶一歲左右,手部已經有了充足的力量,媽媽們可以將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跟前,引導寶寶抓握玩具。同時在玩具的選擇上以環保材料為準,玩具的式樣和顏色儘可能多些,在確保寶寶安全健康的前提條件之下,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寶寶手眼協調配合的能力。

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很多媽媽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擔心寶寶自己吃飯吃不飽或弄髒了衣服等情況,會選擇親自給寶寶餵飯,這樣的方式雖然避免了一時的麻煩,但卻對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形成了阻礙。在寶寶一歲左右,媽媽們就應當鼓勵寶寶自己吃飯,讓寶寶在自己吃飯的過程中鍛鍊精細動作,同時提高自信。

引導寶寶塗鴉畫畫

寶寶一歲左右,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購買一些塗鴉卡片及各類水彩筆,讓寶寶的感官能力在五顏六色的水彩筆及各類塗鴉卡片的衝擊下得到更好的培養開發。同時寶寶在完成塗鴉及繪畫的過程中,也需要通過手部精細動作的配合共同完成,從而促進寶寶精細動作與感官、認知能力的共同進步。

和寶寶一起堆擺積木

寶寶一歲左右,媽媽們就可以給寶寶購買一些環保材質的積木,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和寶寶一起堆擺積木,在堆擺積木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言語的講解提高寶寶的認知。通過堆擺積木的遊戲,不僅能夠助力寶寶精細肌肉的發展,還能夠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親密。

和寶寶一起製作手工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各類新鮮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媽媽們可以通過引導寶寶製作手工的方式,滿足寶寶好奇感的同時,促進寶寶手眼配合的協調能力以及精細肌肉能力的發展。

引導寶寶自己穿衣

穿衣對於一歲的寶寶而言有些難度,但是媽媽們可以加以引導,不求寶寶能夠很好的完成穿衣的結果,只需要在寶寶嘗試穿衣的過程中增加寶寶的認知感知,比如協助寶寶一起完成系扣子、掖衣角等簡單的動作,達到促進寶寶精細肌肉能力發展的目的。

引導寶寶學做手指操

媽媽們可以通過網絡等各種渠道,學習一些關於開發寶寶精細肌肉發展的手指操,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寶寶一起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寶寶的精細肌肉能力。同時在每次學做完手指操之後,媽媽們可以對寶寶的小手進行保護按摩。

寶寶的智力發育離不開精細肌肉能力的開發培養,希望媽媽們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都能夠予以重視並通過科學的方式加以引導,助力寶寶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標誌,這樣「玩」,寶寶智商將會更進一步
    雖然手部動作不如大動作那麼明顯,常常被父母忽略,但是它的好處非常多,不僅能讓寶寶靈活用手,還能促進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01、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標誌,其中的好處不容小覷 精細動作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標誌!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這是因為手是孩子探索事物的主要方式,當孩子用手去探索的時候,就會將信息傳遞給大腦,這樣的神經傳遞越多,就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結,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也更聰明。所以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機,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玩這6個遊戲。
  • 精細動作決定大腦發育,適合精細動作的1-3歲寶寶玩具,看看你做對了...
    精細運動也如同蓋房子,前期基礎打的好,後面的發展才不會差。所以儘管是分月齡介紹,但是如果發現寶寶有錯失或跳過的部分,還是建議補上哦。除了繼續1歲之前的日常訓練,1歲之後寶寶的小手更靈活了,手眼協調能力更強了,可以玩的遊戲也明顯有趣了許多。
  • 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很關鍵:堅持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人體的動作都是由大腦控制的,那麼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自然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也會感受到刺激,讓大腦得到發育。而且孩子在做精細動作的是時候也是需要肌肉關節感覺(本體覺) 、前庭平衡覺、視知覺等方面的配合的,那麼這些「零部件」的協調合作, 對孩子的大腦還是身體發育都是有不可磨滅的好處的。
  • 0-6歲兒童精細動作鍛鍊全手冊,提高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在精細動作中,一方面需要人視、聽、觸覺等多方面感覺的參與,另一方面,手和手指活動能夠使大腦的更多區域得到鍛鍊。精細動作的發展能促進寶寶身體視覺、聽覺、觸覺等各部感官的發展,對語言、想像、思維等發展也有極大的助益。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 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的發展情況反映了孩子的神經系統是否發育成熟,是評價孩子智能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精細動作不是一項孤立的能力,要想很好地用手完成一切操作,需要集合意識的參與、大腦的計劃、依靠肌肉的協調和力量的控制,還要加上感知覺的參與才能協調完成。所以精細動作能夠促進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認知能力發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 別錯過寶寶大腦發育關鍵期,這項訓練不抓緊,耽誤發育
    不信的話,咱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孩子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是390克,佔成人腦重的25%;6個月時,腦的重量為出生時的2倍,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腦的重量為出生時的3倍,佔成人腦重的75%;3歲時,腦的重量接近成人的1500克,發展開始減慢並停止。原來在大多數人以為孩子只會吃睡、哭鬧的時候,恰恰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
  • 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直接影響大腦發育!0-6歲實用手指遊戲一網打盡
    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大腦的思維,而嬰幼兒的大腦正處在初始化過程中,是大腦飛速發展的黃金階段,更是擁有無限的潛能。所以如何喚醒嬰幼兒的大腦並儘可能地開發它利用它,決定了孩子未來人生的進程及走向。那麼在幫助孩子開發大腦的過程中,手部控制能力是不容忽視的一項。
  • 寶寶小手越靈活智商越高?0-4歲是大腦開發關鍵期,要把握機會
    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大腦開發的關鍵時期是0到4歲,4歲的時候智力就發展了一半,等到8歲的時候智力基本就穩定下來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手指訓練。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做各種手部動作,諸如:抓、拿、摔、敲、撕、扯等。從左手到右手,反覆訓練,鍛鍊孩子手、眼之間的協調能力。孩子的反應越靈敏、迅速,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得越好。
  • 育兒園:百元以內的0-1歲寶寶玩具清單,包含安撫玩具、精細動作...
    寶寶還沒出生時,爸爸媽媽們就已經為寶寶開啟了買買買的大門,看到好看的、好玩的玩具先囤起來,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玩上呢,可是發現好多囤貨1歲前的往往都沒辦法玩,難道1歲前的寶寶就應該吃吃吃、睡睡睡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適合0-1歲寶寶百元即可購買的玩具,涵蓋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不想讓寶寶錯過這個時間段就趕快收藏起來吧。
  • 0-3歲寶寶的這套推拉玩具書,不僅鍛鍊精細動作,還能培養幸福感
    都說心靈手巧,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至關重要:手指的活動就是大腦的體操,活動的是手,得到鍛鍊的是大腦。精細動作的發展主要是手部功能的成熟,除了需要小肌肉參與外,還需要記憶、直覺等認知能力的參與,寶寶的精細動作不僅關乎他的運動能力發育,還關乎智力發育。
  • 想要刺激寶寶大腦發育,以下幾種類型玩具少不了,聰明媽媽早知道
    調動小手精細動作的玩具 同時,想要刺激寶寶大腦發育,鍛鍊寶寶的手部神經也很重要。小手裡面的神經面積可是非常廣的,寶寶精細動作發展得越好,大腦發育就越好,寶寶會更聰明。所以,寶媽應該多刺激寶寶學會抓握,能接觸到不同材質的東西,體驗到不同的觸感,對寶寶的發育都是大有好處的。
  • 鍛鍊寶寶4大能力的玩具,你家有嗎【7-9個月】
    寶寶的爬行能力會在7-9個月之間變得純熟。同時,隨著月齡的累積,有的寶寶可以試著扶著物體站起來並邁步了。7-9個月的寶寶在精細動作方面也很有很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已經可以準確地用食指/拇指和中指對捏。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雖然新生兒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腦重只有成年人的1/4,但隨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發育,3歲時,就會達到成人的85%,6歲前就能達到成人的95%。而且,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拓展出很多建立起連接的神經元,不斷完善大腦的各部分功能。
  • 育兒家: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小怪癖」是在變聰明,未來的小學霸
    育兒學家說,科學研究表明,越是調皮愛亂搞的寶寶越聰明,1歲內的寶寶如果有以下這幾種「小怪癖」,其實是在意味著孩子的腦力智力在發育,是寶寶在變聰明,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小學霸。1)喜歡撕紙巾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寶寶發育到5個月左右時特別喜歡抓握東西,喜歡從紙盒裡抽紙巾,再撕碎丟到地上。有些父母覺得寶寶這是在調皮搗亂,但其實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通過觸摸和撕裂,他在鍛鍊他的手指精細動作。
  • 3歲前,如果寶寶受到以下幾種刺激,大腦發育悄悄超越同齡人
    老話說,三歲看老。其實,這句話指的是,孩子在3歲前形成的某些性格特點,會伴隨其一生。由此可見,孩子3歲前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做好細節的處理很重要。案例表姐家的孩子如今3歲了,在寶寶三個月左右的時候,表姐重新回歸職場,寶寶一直由奶奶來帶。
  • 寶寶手指藏著秘密,多給孩子做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手指裡藏有「法寶」,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多利用手指,就能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寶寶0~3歲之間,正是利用手指促使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就會使寶寶早日開發大腦,提升智力。寶寶手指藏著秘密,這些動作促進大腦發育,要儘早開發一:手指握張力手指的握張力,和大腦有直接關係,一般到了寶寶滿月時,他們的小手就會慢慢張開,有主動握住東西的能力。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 如果你家寶寶在1歲以內有這些「小動作」,那麼很可能是寶寶智力發育好哦。
  • 6歲前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很好,不用管!
    到處亂爬不用管,是在發展抗重力肌肉群七八個月的寶寶滿地爬,是在度過正常的爬行敏感期,是四大抗重力肌肉群——頸、肩、背、腰首次共同運用。而抗重力肌肉群的發展,對孩子日後的身體姿勢、精細動作、粗大動作,注意力、膽量、自信心等方面的發展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