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人自學成才 40餘年雕刻作品近千件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西安老人自學成才 40餘年雕刻作品近千件
2020-09-12 09:3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西安老人王璽嘵和他的雕刻作品。 黨田野 攝

  中新網西安9月12日電 (黨田野)「雕刻看起來枯燥,但是只要你靜下心,鑽研進去,你就會感受到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快樂。」西安雕刻愛好者王璽嘵告訴記者,40多年的雕刻時光,他已完成了近千件作品。

  只要天氣合適,68歲的西安老人王璽嘵總會來到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拿出一段心儀的木頭,在池塘邊開始慢慢雕刻。無論身邊有沒有熱情的觀眾,王璽嘵都會耐心地跟木頭和刻刀較勁。

圖為西安老人王璽嘵正在雕刻。 黨田野 攝

  臨近中午,王璽嘵完成了部分雕刻,將木頭、工具放入買菜小車,緩緩向家走去。對於王璽嘵而言,家是另一個工作室。記者在王璽嘵家中看到,不大的房間裡擺滿了大大小小、各種材質的雕刻作品。西安鐘鼓樓、大雁塔等名勝古蹟惟妙惟肖,一副等人高的「清明上河圖」雙面屏風更是吸引眼球,為完成這件作品,王璽嘵用了三年時間。

  王璽嘵稱,自己從小對手工、美術很感興趣,年輕時曾在西安一家工廠做鉗工,動手能力很強,雕刻也屬於自學成才。由於沒有師傅,也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王璽嘵需要搜集各種圖畫和照片當素材,進行練習,手上的數把刻刀也是自己親手加工的。

圖為王璽嘵雕刻的作品。 黨田野 攝

  「過去生活比較困難,沒錢置辦家具,我就自己動手製作,家裡的床、沙發、桌椅板凳都是我手工做的。但就這麼缺錢,我也沒賣過我的作品。」王璽嘵稱,自己並非刻意清高,而是將雕刻當做一種樂趣,一旦將樂趣變成工作,反而會失去激情。

  雕刻是將平面變成立體的藝術,在雕刻前,王璽嘵需要仔細觀察素材畫面的元素和結構,然後自己在紙上臨摹一遍設計草圖,同時構思作品的3D造型。藉助一雙巧手和愛琢磨的勁頭,這些年王璽嘵不知磨平了多少木頭、石頭的稜角,同時又讓它們重獲新生。

  王璽嘵稱,二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藝術家上門邀請他去藝術學校當老師,給大學生傳授雕刻技藝,但因要照顧老人,王璽嘵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這也成為了他念念不忘的遺憾。如今儘管年近古稀,但王璽嘵精力依然旺盛,除了每日雕刻,老人也有了再次「出關」的計劃。

  「雕刻了這麼多年,感覺一直在跟自己玩,也沒有什麼成績。我現在就想著,能不能在什麼地方辦個展覽,讓大家看看,有人願意學那就更好了。」王璽嘵稱,他希望能通過種種途徑,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時了解手工雕刻的藝術魅力。(完)

相關焦點

  • 古稀老人自學木雕 26年雕刻上千件作品
    古稀老人自學木雕 26年雕刻上千件作品 2018年10月29日 18:14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學成才 痴迷戲劇人物
    吉林六旬老人的「皮雕人生」:自學成才 痴迷戲劇人物 2017-12-05 13:3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80歲老人手撕畫近40年講述老西安的故事
    這是80歲的李運正老人用手撕出來的一幅老西安畫面。憑藉自己多年的愛好,他將百年老西安市井風情、民俗故事、建築風貌等用撕紙畫手法表現出來。雖然每一幅都是獨立畫,但連起來就是系列西安風俗連環畫。李運正老人獨居在北大街一家屬院內,這裡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生活起居的地方。房間有些狹小,除了必要的生活設施外,地上、過道裡、床上都堆放著他多年創作的手撕畫作品。
  • 無師自通自學成才的「拳擊手」
    以前想過一個問題:拳擊是不是可以無師自通自學成才?那最終的結論是如果對擂臺有點欲望,對拳擊之路有那麼一點希望,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該接受專業訓練,至少有高人指點為好!有人會說有很多著名拳擊手也是從自學開始的,那我只能說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也是環境所迫,最重要的可能還因自學會走不少彎路。那像我一樣對拳擊只是憑著一時興起的興趣愛好,不為打架也不為防身,最多也就是朋友間切磋一下,終究只是作為一項健身減肥的高效運動方式。那這樣的話答案顯而易見!網上的免費教程就已經足夠自己玩一輩子了,根本用不著專業訓練和高人指點!
  • 西安九旬手藝人醉心竹雕40餘年 一座「嶽陽樓」65萬元沒捨得賣
    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咱是西安人,我的第一件作品就選定了鐘樓,這是咱西安的代表性建築。」沒有圖紙著實為難了他好一陣子,為了方便觀察,他特意在西安城裡找了一份打零工的活,只要一閒下來,老馬就圍著鐘樓逛。沒有數據,他就靠眼睛記錄在腦海裡,反覆觀察仔細琢磨。「當時我還買票上過一次鐘樓,兜裡還裝了一把捲尺,想實地量一下數據。」
  • 不用去挖掘機學校就可自學成才?論自學挖掘機技術的可行性
    很多想入行挖掘機行業的小夥伴,一般會採用兩種方式,進學校和當學徒,這兩種方式的利弊小編之前的文章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今天小編再和大家探討一下另闢蹊徑的第三種方式:自學成才。下面小編就大致分析一下這種方式的優劣和可行性。
  • 駕校除名自學成才 3D巴士泊車試玩評測
    出於裝飾或者提醒的考慮,大街上的汽車總會有一些在車後貼著車貼,有的車貼確實非常有意思,比如有的車貼就寫著「駕校除名,自學成才」,類似的車貼不少,肯定好多朋友也見到過。今天我們介紹的並不是車貼,而是讓你即使駕校除名也能自學成才的小遊戲:3D巴士泊車。
  • 2020年第四期「西安好人」發布 趙朋偉等40人上榜(三)
    西安網訊:上善若水、文明花開,好人之城,溫潤如春。  近日,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發布2020年第四期「西安好人」榜,授予趙朋偉等40名同志「西安好人」榮譽稱號。其中有16名抗擊疫情先進典型,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八旬老人製作近千架飛機模型 最簡單的耗時半月(圖) 2018-10-25 07:11:26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小夥免費為近300位老人理髮照相:我得到的愛更多
    小夥免費為近300位老人理髮照相:我得到的愛更多 2020-09-08 15:09:15  來源:荔枝新聞
  • 西安八旬老人痴迷寫「壽」字,遠看是「壽」近看是猴,你看像啥?
    81歲的王鵬老先生創作的書法,遠看是「壽」字,近看又是不同造型的猴子,同樣的字卻有著不同的韻味。王鵬老先生是西安人,今年81歲,家住西安市半坡立交附近的尚東城小區,他從50多歲開始自學書法,堅持寫「壽」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每天都在為這些作品的未來擔憂。5月29日上午10時許,華商報記者來到王鵬的家中,在牆上看到多幅關於「壽」字的書法作品,據王鵬介紹,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草書,一筆寫成。
  • 八旬老人手撕畫四十年 講述老西安的故事
    我市80歲的李運正老人憑藉自己多年的愛好,他將百年老西安市井風情、民俗故事、建築風貌等用撕紙畫手法表現出來,用手撕畫講述西安往事和西安故事。  熱鬧非凡的回坊風情街,排隊打水的甜水井,南院書屋門前放學的學童,一個個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您剛剛看到的就是80歲老人李運正耗時四年半,用手撕出來的系列風俗連環畫「西安往事」,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就像是西安生活的百科全書,將民國至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的古城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運正,雖不是職業畫師,但創作撕紙畫也有40年了。
  • 我是雕刻師,夏波簡介與作品欣賞
    夏波簡介夏波簡介:來自湖北的夏波如今已是人到中年,是舟山村裡典型的外來師傅:無親無故,拜師無門,有的只是對雕刻藝術的熱愛夏波從小熱愛雕刻藝術,小時候自學在話梅核,杏核,桃核上進行創作,後來還專門學習了篆刻。1998年他應徵入伍,服役期間仍然堅持練習雕刻。2000年退伍後,夏波在工廠當一名普通的工人,但對雕刻的心從未動搖過。          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夏波了解了蘇州核雕藝術,毅然決定來蘇拜師求藝。不想,他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 78歲奶奶商場彈鋼琴驚豔路人:不識樂譜,自學成才
    78歲奶奶商場彈鋼琴驚豔路人:不識樂譜,自學成才
  •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作品亮相福建博物院
    11月27日,市民在福建博物院觀看壽山石雕作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11月27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壽山石雕刻作品在福建博物院亮相。此次「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展出的雕刻作品近300件,呈現了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技藝的傳承與發展。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壽山石雕作品《國富延年》。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馮久和的壽山石雕作品《歲寒三友》。
  • 自學「成才」!文山一對夫妻看教學視頻,造出30多萬假幣,最後...
    自學「成才」!文山一對夫妻看教學視頻,造出30多萬假幣,最後...原標題:《自學「成才」!文山一對夫妻看教學視頻,造出30多萬假幣,最後...》
  • 張桂梅看到山區女孩成才哭成淚人
    張桂梅看到山區女孩成才哭成淚人 2020-12-12 16:28:28  來源:央視新聞      雲南華坪女高是免費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為讓貧困女孩走進學校,挨家挨戶做工作。
  • 西安值得一去的景點,館藏134件國寶級文物,曾為西安孔廟所在地
    到了西安旅行,大部分人都會去古城牆、大唐不夜城、陝西歷史博物館等網紅的景點打卡,不過作為一個古蹟眾多的古城西安來說,想要找到一個重量級且小眾的景點其實一點也不難。因為首先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它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並且在這裡收藏著134件國寶級的文物,這個數量甚至比陝西歷史博物館還要多上不少。很多人聽到碑林的時候,以為這個景點裡面只能看到石碑,但其實這個景點裡面除了看到石碑外,還可以看到不少的佛像塑像,甚至還可以看到著名的「昭陵六駿」等真跡。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
    自學成才西南地區首位雅思盲人考生▲鄭建偉小時候「其實,我學英語也是半路出家,工作之後才開始學。」今年37歲的鄭建偉是地道的重慶人,先天性雙目失明,但他從小是個「倔」男孩。2009年,鄭建偉辭職回家自學英語。市場上買不到盲文資料,他便四處尋找可以把教材列印成盲文的地方。對鄭建偉而言,26個英文字母變成了密密麻麻的凸點和凹點,讀懂一個單詞,他首先要把字母都「摸出來」,然後再在心裡默默地拼一遍。「每天都在學習英語,先後三次走進雅思考場,最後一次算是考了個不錯的成績:6.5分(滿分9分)。」
  • 鋼鐵工人自學做蛋雕,一個作品賣上百元
    鋼鐵工人自學做蛋雕,一個作品賣上百元 近日,山東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