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華龍:「從恩人到死敵」與「反以不反猶」——以色列與伊朗關係溯源

2020-12-0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梅華龍】

疫情之下的2020年如白駒過隙,似乎比以往的任何一年過得都要快。對於伊朗而言,敵對勢力於年初和年尾針對本國重要人物的兩場暗殺以一種悲壯而窩囊的方式將本就跌宕起伏的2020年串聯在了一起。

1月初,美國悍然暗殺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而就在幾天前,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居然在伊朗本土遭遇伏擊身亡(註:就在12月1日上午,外媒報導稱又有伊朗將領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遇襲身亡)。

與蘇萊曼尼遇刺事件一樣,核專家的死再次將美伊關係、美伊兩國內部不同派別間的政治鬥爭推向了前臺。在這一背景下,更受關注的自然還有因伊朗核計劃以及伊朗在敘利亞戰爭中的角色愈發與伊朗敵對的以色列當局。

一、伊朗與以色列 vs. 波斯與猶太

在筆者闡述以色列與伊朗敵對關係的來龍去脈時,筆者曾強調,伊朗與西方、美國以及作為西方勢力在中東延伸的以色列之間的矛盾,與其說是民族和宗教的矛盾,倒不如說是西亞傳統政治力量反殖民運動的延續,因而有著國際化的階級矛盾背景。因此,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敵對,並不能被簡單看作「波斯」與「猶太」之間的矛盾,遑論伊斯蘭教與猶太教之間的分歧。

對於關心國際事務和現當代歷史的人來說,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網絡輿論中,種種以「猶太」「波斯」「伊斯蘭」「猶太教」為出發點,充斥著「文明衝突」觀點的解讀仍然為人津津樂道。

此外,似乎某些衝突的參與者本身也樂於將政權和族群、文化融合起來。伊朗核專家遇襲後,加強安保措施的不僅有以色列駐外使領館,而且也有「全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似乎他們預設了某些人對以色列的仇恨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對「猶太民族」的惡意。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猶太」「波斯」,還是「伊斯蘭」「猶太教」,所有這些標籤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下都曾代表著不同的群體,而當今靠這些標籤構建自身合法性的群體,也早已與昔日頂著同一名稱的人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和文化立場。

因此,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在秉持錫安主義的以色列國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尚未存在時,波斯和猶太兩個族群和文化曾經怎樣互動。同時,我們也可審視歷史上波斯與猶太的關係以何種方式遺存在今日兩國政權對彼此文化形象的解讀和利用之中。

二、作為「猶太解放者」的波斯阿黑美尼德帝國

今天的伊朗在以色列官方和大眾眼中被看作以色列乃至猶太人的敵人,因而也遭到了很多以色列民眾的仇視。據《國土報》報導,近七成以色列國民反對伊朗核協議。而在2018年的一次調查中,60%的受訪者支持內塔尼亞胡對核協議的攻擊立場。然而,在傳統猶太文化當中,伊朗前身波斯帝國的形象其實是正面、積極的。

從公元前七世紀後期開始,古代西亞的政治中心逐漸由兩河流域東移至伊朗地區。米底和波斯相繼崛起,逐步取代了亞述和巴比倫成為西亞地區的霸主。關於米底人(很可能也是一支操伊朗語族語言的族群)的統治,我們知之甚少。但波斯帝王居魯士大帝徵服伊朗、中亞、兩河流域、安納託利亞乃至部分希臘世界的事跡因希臘和希伯來傳統歷史敘述而盡人皆知。

公元前539年,按照《居魯士圓柱銘文》(The Cyrus Cylinder)的自我宣傳,波斯大軍幾乎是以「和平解放」的方式佔領了兩河流域的文明中心巴比倫,一路上秋毫無犯。他隨後還免除了巴比倫市民的稅賦、徭役,並取得了巴比倫神馬爾杜克(Marduk)的認可。

居魯士圓柱銘文(資料圖)

這一切和猶太人有什麼關係呢?根據希伯來文獻的記載,新巴比倫帝國佔領猶大王國都城耶路撒冷後,不但毀掉了聖殿,而且還將猶大居民中的一部分擄到了巴比倫(見《列王紀下》25:21),史稱「巴比倫之囚」。近年來,隨著對楔形文字資料的深入研究,巴比倫之囚似乎有了比較明確的歷史證據。

有些來自巴比倫的楔形文字泥板(主要為經濟文獻)曾提到一座「猶大城」(āl Yahūdu),而泥板上的名字也多有希伯來人名特徵(如包含神名「耶和華」成分)。此外,泥板和其他文獻還提到巴比倫地區生活著其他來自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的居民,而他們可能也是被新巴比倫帝國強制遷移來的被徵服國家居民。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和伊朗的恩恩怨怨:從盟友變死敵
    近期,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被暗殺,之後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又被伏擊身亡。似乎伊朗已經成為了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的對象。  對伊朗而言這兩位重要人物的被害成為了從伊朗民眾到政府最為重視的事情。一方面蘇萊曼尼的被殺美國已經承認了,而和專家的死將美伊關係徹底拉到了接近互相宣戰的局面。
  • 「阿拉伯之春」後的伊朗、沙特、以色列三角關係
    以色列突襲伊朗可能性大增6月3日,《紐約時報》從耶路撒冷報導:不久前卸任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首腦的達幹(Meir Dagan),新近一反在任時的習慣,頻頻對公眾和傳媒發表講話,質疑以色列現政府尤其總理內坦亞胡和防長巴拉克無視風險的決策判斷能力。達幹特地緊迫警告:以色列發動對伊朗的軍事攻擊是個「愚蠢的念頭」。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2020年,大部分國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伊朗的日子就更難了。在美國制裁與疫情的雙重夾擊之下,伊朗經濟持續動蕩,裡亞爾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270000:1,有關「伊朗要垮」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自從川普政府重啟制裁後,這種流言就沒停止過,可伊朗人民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 猶太人跟伊朗為什麼是宿敵?
    其實並不然,在伊朗的猶太人,2000多年來並沒有遭受到什麼殘酷性的迫害和敵視,但限制和歧視到也還是存在的,畢竟歧視限制猶太人,在二戰以前的西方世界不太太普遍在上個世紀初伊朗愷加王朝立憲運動中,伊朗的猶太人政治地位得到極大地提高,他們已經被允許代表進入議會,參與到國家政治活動中。
  • 沙特梟雄崛起,借勢美國,與以色列和好,率阿拉伯國家,對付伊朗
    在最近的一系列操作中,沙特更是布局未來,攜手以色列,力促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握手言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事實上實現聯合,一致對外,一起對付死敵伊朗。 阿聯和以色列全面建交,對中東地緣政治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 伊朗科學家遭暗殺,以色列:全世界都應該感謝以色列
    美國權威的《紐約時報》刊文聲稱,一位以色列特工變相承認了,聲稱,全世界都應該感謝以色列刺殺了伊朗核物理科學家,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小代價達成最大目的,才能阻止伊朗研製並擁有核武器,伊朗一旦擁有了核武器,不僅僅會威脅以色列和中東,而且還會威脅到其他國家,因此,全世界都應該感謝以色列。
  • 白宮為撇清關係不惜出賣以色列,伊朗反制開始,第一步瞄準核原料
    上個月月底的時候,伊朗首席核專家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郊外被暗殺。一種說法是,當時他乘坐的防彈轎車,被一挺部署在150米之外的衛星遙控機槍掃射,法赫裡扎德被命中多發子彈之後身受重傷。送到醫院進行緊急搶救無效,不治身亡。
  • 關鍵時刻敘外長抵達伊朗,美國意識到不對勁,以色列豎起大量飛彈
    ,箭頭直指美國與以色列,三方局勢十分緊張。如今伊朗國內正陷入與以色列、美國的重重矛盾之中,而川普更是聲稱要在當職總統最後這段時間加大對伊朗攻擊,試圖將雙方關係徹底毀壞,面對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伊朗,多國選擇不參與其中,而在這關鍵時刻敘外長抵達伊朗,這已充分證明雙方關係牢靠,這對美國與以色列來說並不是好事。
  • 猶太人中的「另類」,為何有些猶太人極度反對「以色列國家」?
    大家知道,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世界上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最激烈的地區,幾乎都不用帶上「之一」了,以色列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衝突點。關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問題。猶太民族漂泊2000年,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一直到二戰後期,才建立了以色列。
  • 伊朗為何敢惹美國不敢惹以色列?伊朗:這是個不能惹的主
    很多時候各國之間的關係都是撲朔迷離,表面上看起來或許是非常簡單的小矛盾,但你可能永遠都想不到它內裡牽扯有多廣,所以你會發現,哪怕是同一件事情,面對不同的國家,大家都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基本上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 刺殺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的是以色列,與我無關!
    在前幾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暗殺後,伊朗再次陷入了狂躁的憤怒當中。「到底是誰殺害了法赫裡扎德?」成了伊朗人最關心的話題,顯然,這世界上有能力做出這種事情的國家除了美國就是以色列,亦或是二者合謀搞得暗殺行動。
  • 伊朗矛頭直指以色列,德黑蘭爆發抗議活動!中東將發生什麼?
    「挺伊者」高調表態 、「反伊者」保持沉默經年未決的伊核問題如今已成為中東地區重要又敏感的核心問題之一,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各方的不同態度使得「挺伊」和「反伊」兩大陣營愈發凸顯,雙方在暗殺事件之後的態度也顯得截然不同。
  • 夜間秘密空襲,出手炸掉伊朗的核設施?以色列空軍真的敢這麼做?
    對於以色列這個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來說,自身安全尤為重要,如果有核武器的威脅存在,將讓以色列人無法入眠。在以色列看來,除了自己之外任何其他中東國家都不可以擁核。所以就更別說以色列的死敵伊朗了,一旦伊朗的核濃度到達一定危險值,我想以色列就會有動用軍事手段的想法。
  • 把以色列包圍住!伊朗系大軍在以色列周邊部署,建大量軍事基地
    來自以色列方面報導稱,以色列越來越意識到伊朗軍事力量在以色列周邊的存在和活動,無論是在與敘利亞邊界附近,還是伊朗通過向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武裝組織提供援助來幹預以巴衝突,還是贊助和提供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能力。伊朗系大軍將以色列團團包圍。
  • 伊朗核彈之父,被亂槍打死!伊朗:以色列下的黑手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有伊朗「核彈之父」之稱的法赫裡扎德周五在德黑蘭的郊區被亂槍射殺,伊朗外交部稱這是以色列下的黑手,以色列方對此不予置評。摩薩德所為?伊朗指責以色列發動暗殺作為中東地區的兩大國家,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死對頭。伊朗方面一直宣稱以色列暗殺了多名伊朗核研究科學家。法赫裡扎德是在周五上午前往度假村阿巴薩德的路上被射殺的。他的轎車先是被一輛舊卡車爆炸逼停,然後至少五名兇手出現在他周圍,對他的車進行火力攻擊,最終法赫裡扎德慘遭射殺。
  • 伊朗核設施爆炸的真相!以色列背後火上澆油,給伊朗設下一個圈套
    據美國《商業內幕》報導,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以色列國防官員、現任歐盟情報官員稱,伊朗發生的這些意外事故不全部都是意外,其中有一些是以色列人所為。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上述受損的都是伊朗的軍事目標或是與軍事目的密切相關的工業設施。
  • 伊朗問題升級以色列「坐不住」 特種部隊已行動
    假如他要求把目標轉移到擁有一枚核彈頭上,將會再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  美國國防部部長帕內塔日前表示,伊朗可能在一年左右時間製造出核彈,再用一到兩年的時間研發出核彈的投射工具,帕內塔強調,美國會「盡一切手段」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動武也在考慮之內。  但趙廣成認為,美以這種說法依然不能當做打擊伊朗的有力理由。
  • 伊朗怒斥以色列,一旦開戰誰贏誰輸?張召忠:伊朗被惹急都不好過
    中東關係在這個年底再度緊張起來。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11月底被當街暗殺,雖然目前關於這位核科學家到底如何殞命、兇手是誰的問題還沒有一個定論。但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和伊朗政府,都認為以色列是幕後黑手。伊朗總統已經公開斥責以色列,以色列雖然否認了,但沒什麼人相信。
  • 以色列找到對伊朗開戰的「洗衣粉」:先殺幾個美軍,不信打不起來
    據外媒報導,伊朗外長扎裡夫社交媒體上發文並@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他警告川普,以色列特工正準備對駐伊拉克美軍發動進攻,讓即將離任的川普陷入到一個虛假的宣戰藉口的困境中,以引發針對伊朗的戰爭。這跟當年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的"洗衣粉事件"異曲同工,沒有開戰的藉口,就製造出來一個,先殺上幾個美軍,栽贓給伊朗,美軍都死了,不信這仗打不起來。這種事以色列確實能夠幹得出來,之前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暗殺就這個目的。去年年初,美國在伊拉克刺殺了伊朗名將蘇萊曼尼,隨後伊朗對美國的一座軍事基地實施了報復,差點引發了美伊之間的戰爭。
  • 以色列成功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印度認為小意思,自己情報局也能幹
    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創造的某種形象設法使反以色列勢力,特別是伊朗國內士氣低落。擅長刺殺的摩薩德美國國家安全分析師,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裡森表示,以色列對反以色列或者威脅以色列的態度很簡單。「以色列試圖說服一切反以色列勢力,不要通過可信地威脅要進行報復來攻擊它,」「為什麼伊朗國害怕以色列?」一文中寫道。「如果您攻擊我們,我們的想法就會消失,我們將以某種方式做出回應,使您遭受的痛苦超出您希望實現的任何收益。」美國專家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