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20-12-14 中國財經信息網

中國銀行: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28日 01:51:56&nbsp中財網

原標題:

中國銀行

: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

201

9

年度

社會責任報告

2

0

20

3

董事長致辭

................................

......................

1

行長致辭

................................

........................

3

中行簡介

................................

........................

5

責任績效

................................

........................

6

榮譽獎項

................................

........................

7

戰略與社會責任管理

................................

..............

8

1

支持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

................................

...

11

【專題】五大服務,支持

長三角

一體化

.........................

11

【專題】整合優勢,服務

一帶一路

建設

.....................

12

1.1

支持重點區域發展

................................

.......

14

1.2

打造全球

服務體系

................................

.......

16

1.3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

.......

21

1.4

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

.......

22

2

增進民生福祉,強化社會擔當

................................

...

24

【專題】脫貧攻堅路上的金融力量

.............................

24

【專題】相約冬奧,助力

三億人參與冰

雪運動

...............

25

2.1

深耕金融扶貧

................................

...........

27

2.2

踐行普惠金融

................................

...........

27

2.3

服務民生工程

................................

...........

30

2.4

凝聚公益力量

................................

...........

32

3

推進科技引領,提升服務貢獻

................................

...

36

【專題】打造數字銀行,開啟智慧場景

.........................

36

【專題】聚焦

養老產業

,助力銀髮經濟

.........................

37

3.1

擁抱

金融科技

................................

...........

38

3.2

重塑用戶體驗

................................

...........

41

3.3

維護客戶權益

................................

...........

43

4

助力綠色經濟,守護美麗家園

................................

...

46

【專題】依託全球優勢,創新綠色金融產品

.....................

46

4.1

發展綠色金融

................................

...........

47

4.2

堅持綠色運營

................................

...........

49

4.3

擁抱綠色生活

................................

...........

50

5

堅持穩健經營,激發員工活力

................................

...

52

5.1

強化風險控制

................................

...........

52

5.2

推進合規經營

................................

...........

54

5.3

推進黨建工作

................................

...........

56

5.4

相伴員工成長

................................

...........

5

7

績效報告

................................

.......................

61

公司治理

................................

...................

61

經濟績效

................................

...................

62

環境績效

................................

...................

63

社會績效

................................

...................

65

展望

................................

...........................

68

說明

................................

...........................

69

索引

................................

...........................

70

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內容索引

.................

70

GRI

標準內容索引

................................

...........

74

鑑證

................................

...........................

79

讀者反饋

................................

.......................

82

董事長致辭

2019

年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也是

中國銀行

深入推進戰略實施的關鍵一年。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

中國銀行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履行對國家、客戶、股東、員工、

社會和環境的責任,更好地創造經濟價值,增進民生福祉,服務社會發展。

我們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

認真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推進京津冀、

長三角

、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業務布局,著力打造區域一體化

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製造業貸

款佔比保持大型銀行較高水平。普惠金融貸款快速增長,對基礎設施、科創產業

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持續開展「

一帶一路

」金融服務創新,支持境外

經貿合作區建設,促進國際產能和能源領域合作。作為第二屆進博會唯一戰略合

作夥伴,充分發揮全球化、綜合化優勢,支持全球招商招展、打造專屬進博產品、

提供優質現場服務,全程參與進博會展前、展中、展後各階段工作,

積極助力國

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我們用心服務廣大客戶,持續優化產品體驗。

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

需要,加快推進跨境、教育、體育、銀髮四個戰略級場景建設,將金融服務深度

融入客戶日常生產生活。

作為唯一「雙奧銀行」,為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貢獻金融力量。

堅持以科技為引領,積極運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提升金

融服務品質與效率。繼續大力推廣手機銀行,手機銀行月活躍客戶數量、交易規

模保持快速增長,境外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高度重視客戶權益保護,在董事會

下設立企業文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優化客戶投訴處理機制

,普及金融知

識教育,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我們著力服務社會投資者,為股東創造價值。

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實施個人

金融、研究體系、數據治理、風險管理等領域改革,加強境外機構發展整合和綜

合經營統籌管理,進一步夯實基礎、激發活力。

集團資產負債

和稅後利潤

保持穩

健增長,人均、網均利潤保持上升態勢,成本收入比持續下降,全年補充外部資

2

,

100

億元,資本充足率

有所提升

。經營管理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

勢。

我們關心員工成長,加強文化和隊伍建設。

聚焦人才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需

要,積極推進重點人才培養項目,優化專業序列設置,

構建多元化激勵體系,讓

員工幹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事業能出彩。關注員工訴求,積極搭建開放、暢

通的溝通渠道,切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加快建設中銀大學,打造隨時、隨地、

隨心的中銀課堂,幫助員工持續提升綜合能力。

2019

年,

中國銀行

連續第

12

獲得

中國大學生金融行業最佳僱主

獎。

我們熱心公益事業,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打贏脫

貧攻堅戰的部署,投入和引進無償幫扶資金超過

1.7

億元,選派

掛職

扶貧幹部

1,400

餘名,幫助貧困地區培訓基層幹部、技術人員和貧困群眾

4.4

萬餘人。

2019

年幫助陝西鹹陽永壽

、淳化、旬邑、長武等

4

個國家級貧困縣成功脫貧摘帽,在

全國

1

,

034

個貧困村開展定點幫扶,已幫助

447

個村提前脫貧出列,直接受益群

眾超過

38

萬人。大力支持教育事業,連續

20

年承辦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累計發

放貸款

240

餘億元,資助

180

餘萬名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全面貫徹綠色

發展理念

,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信貸佔比持續穩步提升。

我們全力應對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

新冠肺炎疫情,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

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大型國有企業的責任擔當,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金融

支持抗疫「兩個方面」,積極捐款捐物馳援疫情防控一線,及時向防疫保障企業

發放應急貸款,以優惠利率專項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多措並舉助力企業

加快復工復產。面對疫情的全球蔓延,在確保自身境外機構業務連續性和員工生

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的同時,迅速組織國內機構採購醫療防護物資馳援海外多個國

家和地區,用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行力量。

2020

年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十三五

規劃收官之年。

中國銀行

將堅定

信心、保持定力,按照

強化執行年

定位,持續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不斷完

善機制、敏捷反應,鞏固特色優勢、重點突破,在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建設徵程

中奮勇前行,更好地履行國有大行責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

兩個一百

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銀行

董事長

劉連舸

行長致辭

2019

年,

中國銀行

圍繞加快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激發活

力、敏捷反應、重點突破,將推動自身經營發展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緊密結合,

統籌推進

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改革創新、防範化解風險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經

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提升。

一年來,中行努力搶抓業務機遇、妥善應對外部挑戰,深入推進集團戰略實

施,更好地將自身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集團資產總額

22.77

萬億元,負債總

20.79

萬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

合計

1.85

萬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

7.06%

6.40%

14.80%

營業收入增長

8.94%

淨利潤

增長

4.91%

,圓滿完成全

年業務發展目標。戰略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個人金融業務貢獻度穩步提升,金

融市場、綜合經營等業務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在印度、希臘、羅馬尼亞和阿根廷

等地開設分行,全球服務網絡延伸至

61

個國家和地區

。發行中資商業銀行首單

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積極利用多種渠道補充資本,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上升

0.62

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一年來,中行擔當大行責任、努力增進社會福祉,圍繞高質量發展需要,為

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作出新貢獻。

持續加大對小微和民營企業支持力度,銀保

監會「兩增兩

控」口徑普惠金融貸款餘額

4,129

億元,較上年增長

38%

,貸款綜

合融資成本穩步下降;全年發放民營企業貸款

1.96

萬億元,佔發放對公貸款的

36.78%

,比上年提升

2.16

個百分點。積極服務民生改善,發布《支持銀髮經濟

發展行動計劃》,加大對運動、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消費金融業

務實現較快發展。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推

出手機銀行

6.0

版,進一步豐富業務功能和提升用戶體驗。全力開展場景金融

建設,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全方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制定《

中國銀行

綠色金

融發展規劃》,強

化對信貸投資項目的環境與社會風險評估,綠色信貸餘額達

7,375.7

億元,同比增長

16.58%

一年來,中行堅持穩健經營、有效應對錯綜複雜的外部形勢,不斷強化合規

文化與風險管理,為客戶利益提供全方位保障。

深入推進三道防線建設,優化新

產品風險管理流程,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密切跟進金融市場變化,完善市

場風險與流動性風險管理預案,嚴防風險交叉傳染,切實守住風險底線。加大信

用風險監測和化解力度,信貸資產質量穩中向好,前瞻性風險指標持續改善。持

續優化合規管理,結合經典案例完善制度和流程,著力提升基層網點合規水平

狠抓反洗錢和制裁合規工作不放鬆,持續加強系統和模型建設。積極順應科技金

融發展趨勢,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建設智能風控系統,阻斷可疑交易金額

超過

72

億元,為客戶資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20

年,

中國銀行

將繼續牢記使命和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決策部

署,堅決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服務供給、下沉服務重心、提升服務質效,

不斷強化戰略執行,擴大戰略優勢,推動改革發展各項事業行穩致遠,在新時代

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中國銀行

行長

王江

中行簡介

中國銀行

是中國持續經營時間最久的銀行。

1912

2

月,經孫中山先生批

準,

中國銀行

正式成立。從

1912

年至

1949

年,

中國銀行

先後行使中央銀行、國

際匯兌銀行和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職能,堅持以服務社會民眾、振興民族金融為己

任,歷經磨難,艱苦奮鬥,在民族金融業中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並在國際金融界

佔有一席之地。

1949

年以後,

中國銀行

長期作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統一經

營管理國家外匯,開展國際貿易結算、僑匯和其他非貿易外匯業務,大力支持外

貿發展和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銀行

牢牢抓住國家利用國外資金和先進

技術加快經濟建設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長期經營外匯業務的獨特優勢,

成為國

家利用外資的主渠道。

1994

年,

中國銀行

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2004

8

月,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2006

6

月、

7

月,

中國銀行

先後在香港聯交

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

A+H

」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

銀行。繼服務

2008

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之後,

2017

中國銀行

成為北京

2022

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銀行合作夥伴,成為中國唯一的「雙奧銀行」。

2019

年,

中國銀行

再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成為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唯一連續

9

年入

選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

是中國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

在中國內地及

61

個國家

和地區設有機構,擁有比較完善的全球服務網絡,形成了公司金融、個人金融和

金融市場等商業

銀行業

務為主體,涵蓋投資銀行、直接投資、證券、保險、基金、

飛機租賃、資產管理

金融科技

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

金融服務。中銀香港、澳門分行擔任當地的發鈔行。

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

中國銀行

始終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將愛國愛民

作為辦行之魂,將誠信至上作為立行之本,將改革創新作為強行之路,將以人為

本作為興行之基,樹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讚譽。

面對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

期,

中國銀行

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激發活力、敏捷反

應、重點突破,在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建設徵程中奮勇前行,為建設現代化經濟

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

好生活

的嚮往作出新的更

大貢獻。

責任績效

經濟績效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資產總計(百萬元)

22

,

769

,

744

21,267,275

19,467,424

營業收入(百萬元)

549

,

182

504

,

107

483,278

不良貸款率(

%

1.37

1.42

1.45

資本充足率(

%

15.59

14.97

14.19

淨利潤(百萬元)

201,891

192,435

184,986

所得稅費用(百萬元)

48,754

37,208

37,917

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

益合計(百萬元)

1,851,701

1,612,980

1,496,016

社會績效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員工人數

309,384

310,119

311

,

133

女性員工比例(

%

57.28

57.18

57.05

外部客戶滿意度(

%

91.6

91.7

94.7

公益捐贈

(百萬元)

117

87

64

國家助學貸款餘額

1(百萬

元)

2,365

2,698

2,965

每股社會貢獻值

2(元)

1.86

1.81

1.73

1

國家助學貸款

向中央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用於支付其在校期間學習和生活

基本費用的貸款

2

每股社會貢獻值

=

經濟績效貢獻值

+

社會績效貢獻值

-

公司對環境造成汙染而帶來的社會成本

/

股本總

數。

環境績效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綠色信貸餘額(百萬元)

737,570

632,667

538,799

榮譽獎項

綜合類獎項

獎項

評獎機構

全球1000家大銀行 第4位

The Banker(《銀行家》)

全球銀行品牌500強 第4位

世界500強 第44位

Fortune

(《財富》)

全球企業2000強 第8位

Forbes(《福布斯》)

胡潤品牌榜 第13位

Hurun Research Institute

(胡潤研究院)

中國最佳品牌50強排行榜 第7位

Interbrand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第14位

世界品牌實驗室

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金融穩定理事會)

銀行科技發展一等獎

中國人民銀行

全球新興市場最佳銀行

Euromoney(《歐洲貨幣》)

一帶一路

」倡議中國最佳金融機構

Asia Money(《亞洲貨幣》)

最佳「

一帶一路

」銀行

FinanceAsia(《亞洲金融》)

中國大學生金融業最佳僱主

中華英才網

社會責任獎項

獎項

評獎機構

最佳社會責任管理者

中國銀行

業協會

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成效獎

踐行「

一帶一路

」倡議成效獎

年度責任企業

《中國新聞周刊》

企業社會責任特別榮譽獎

《新周刊》雜誌

突出貢獻單位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戰略與社會責任管理

戰略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

轉型求實、變革圖強,把

中國銀行

建設成為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

實現戰略目標分

三步走

. 到

2020

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實現「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特

色優勢進一步擴大,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 到

2035

年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

中國銀行

實現從世界一

流大行向世界一流強行的跨越,全面建成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

. 到

2050

年將

中國銀行

打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金融重器,成為

全球金融業的一面旗幟。

戰略內涵

堅持科技引領

把科技元素注入業務全流程、全領域,打造用戶體驗極致、

場景生態豐富、線上線下協同、產品創新靈活、運營管理高

效、風險控制智能的數位化銀行,打造新金融,構建新生態,

建設新中行。

堅持創新驅動

緊盯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加快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

業務創新,通過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行動,在全球範圍內

成為優質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平臺連接的締造者、數據價值

的創造者和智能服務的先行者。

堅持轉型求實

緊緊圍繞實體經濟需要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新發展理念,

聚焦「三大攻堅戰」,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科技

數位化、業務全球化、服務綜合化、資產輕型化、機構簡約

化,切實防範金融風險,打造具有強大價值創造能力和市場

競爭能力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堅持變革圖強

強化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增強變革勇氣,深入推進全

行思想變革、機制變革和組織變革,匯聚起推動

中國銀行

業發展的磅礴偉力。

堅持黨的領導

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帶動全面從

嚴治行,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為建設新時代全球

一流銀行提供

堅強保障和戰略支撐。

戰略執行

激發活力

敏捷反應

重點突破

在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建設徵程中奮勇前行

價值觀

擔當、誠信、專業、創新、穩健、績效

責任議題

中行以「

建設

新時代全球

一流銀行

」為戰略目標

根據

集團

經營發展戰略、

行業趨勢等,系統、全面地評估了集團可持續發展要素,確定了

22

社會責任

方面的

實質性議題。同時,從對

中行和利益相關方

方面

的重要性

進行評

確定了

議題

重要性排序,明確

了社

會責任報告披露

重點內容。

責任溝通

利益相關方

期望

溝通渠道

國家

. 支持實體經濟

. 深化轉型改革

. 日常溝通與匯報

. 項目審批與監管

. 助力

一帶一路

. 參與扶貧攻堅

. 推動金融普惠

. 強化風險管控

. 重大項目合作

股東

. 持續創造價值

. 誠信穩健經營

. 強化風險管控

. 完善公司治理

. 引領行業發展

. 定期報告與

臨時報告

. 股東大會

. 投資者調研

. 業績發布會

客戶

. 創新產品服務

. 保護

客戶權益

. 提升客戶體驗

. 服務企業跨境

. 助力創新創業

. 日常服務溝通

. 客戶滿意度調查

. 客戶投訴處理

. 95566

客戶服務

中心

. 門戶網站

、微信公眾

號、微博

員工

. 攜手員工成長

. 完善員工培訓

. 提升員工福祉

. 保障員工權益

. 總結表彰大會

. 定期培訓

. 企業文化活動

. 門戶網站

、微信公眾

微博

社區

. 支持民生改善

. 支持社會公益

. 普及金融知識

. 公益慈善活動

. 實地調研走訪

. 社區溝通交流活動

. 媒體溝通

環境

. 發展綠色金融

. 優化信貸結構

. 踐行綠色運營

. 項目環境風險評估

. 環境績效採集與披露

. 綠色公益活動

1 支持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

作為中國

全球化和綜合化程度最高的銀行

,中行

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主

動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大局

全力

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融入擴大開

放新格局,

支持

區域協同發展

在加快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的進程中,

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造更大價值。

可持續發展目標

1

1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由聯合國發布於

2

015

年,

旨在到

2030

年共同解決極度貧困、不

平等、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

中國

銀行通過開展業務經

營及社會責任行動,

積極

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專題】

五大服務,支持

長三角

一體化

服務

長三角

,共築一體化

是中行的責任和擔當

2

019

年,中行發布了

行業首個

長三角

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五年

內將向

長三角

區域新增投入

10

,

000

億元信貸資源,滿足政府、企業、金融同業等機構和居民的多層次金融需

求,推動

長三角

地區實現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中行在

長三角

籌建區域性創新研發基地

,推動創新產品在

長三角

地區先行先

實現創新一體化。

不斷

豐富

長三角

線上金融產品體系,圍繞客戶需求打造場

景化金融服務

突破地域邊界

,推動服務標準一體化。

長三角

區域的機構和個

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實現營銷一體化。

同時,

積極

長三角

地區增

配信貸資源,提供差異化信貸政策,通過風控一體化提升授信服務質效。

長三角

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五大服務體系

互聯互通

支持

長三角

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參與

長三角

資源整合與要素

融合,通過

中國銀行

12306

鐵路

e

卡通、一站式

ETC

、無感

停車、

地鐵

公交掃碼支付等產品,服務區域居民便捷出行。

數字科創

為企業提供智能化、便捷化、專業化的一站式線上交易,使

個人客戶暢享

長三角

舒適生活圈

,為科創產業提供

行+投行

的綜合金融服務。

幸福健康

長三角

地區客戶提供專業養老金管理、員工激勵計劃、保

險保障產品等綜合化服務,推進

長三角

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積極

創新服務模式,發展普惠金融。

要素協同

發揮專業優勢,深度參與

長三角

貨幣市場、商品市場和資本

市場體系建設,服務市場融通與要素市場國際化。

綠色開放

大力支持

長三角

綠色基金、綠色債券及其他綠色信貸項目

多措並舉推進長江三角一體化發展

浙江

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中行浙江省分行

通過一

系列優質服務舉措,

推進長江三角區域交通、組織、制度、人才、服務等多方位一體化進程。

. 支持交通互聯互通

推進區域機場群、港口群等基礎設施聯動互補,

支持

區域高鐵網、公路網、城際鐵路網、軌道交通網合理布局和有序發展。

2

019

3

月,為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核定新增授信

100

億元

2019

8

月,

溫州高鐵新城產城融合

PPP

項目

提供

1

0

億元銀團貸款支持

. 加大

重點資源

配置

嘉興嘉善示範區

內增設經營性機構,為當地各類授

信項目開闢綠色通道,提高業務響應速度和資金投放效率

嘉善示範區

為先行試點

選派優秀員工

長三角

地區工作。

. 支持

企業融資

發展

2019

發行

中銀策略

穩富淨值型

理財產品,

產品優先投資浙江地區基礎設施、先進位造等領域的民營企業信用債,

支持

長三角

地區

民營企業做大做強。

【專題】

整合優勢,服務

一帶一路

」建設

中行

充分發揮自身全球化、綜合化經營優勢

,持續

開展「

一帶一路

」金融服

務創新

加強與「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

保障「

一帶一路

重點項目建設,

爭當

中國企業「走出去」、外資企業「引進來」和沿線國家當地

企業的首選銀行

截至

2019

年末

中行

累計

跟進

一帶一路

重大項目逾

600

個,

項目總投資額逾

1,600

億美元

深化機構布局,

擴展沿線服務網絡

截至

2019

,中行海外機構已覆蓋全球

61

國家

地區,包括

25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是

一帶一

沿線和全球機構布局最廣的中資銀行。

完善金融服務,

助力沿線項目建設

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國際同業、國際多邊組織、出口信用

保險等機構的合作,整合各方

資源優勢

,支持了包括

950MW

光電綜合體、沙特

Sakaka 300MW

光伏發電站、

中國港灣承建象牙海岸阿比讓工業園、阿曼財政部杜庫

姆經濟區

等在內的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擔當社會責任,

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通過舉辦系列研修班向政府官員

和企業高管

宣傳

一帶

一路

倡議,深化國際金融交流,優化資金融通政策環

先後面向柬埔寨、菲律賓、

8

太平洋

島國、

4

個拉

美國家、

4

個中東歐國家、

9

個非洲國家、

5

個中亞國家、

9

個葡語系國家和中國澳門成功舉辦了八期「

一帶一路

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

服務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重點項目

中行俄羅斯分行大力

支持中

俄項目

合作,

2019

相繼

參與了西伯利亞煤

炭能源集團、歐洲化學集團、烏拉爾鉀肥、冶金投資集團

以及俄鋁可持續發

展綠色銀團

貸款項目

。同時,該行積極了解在俄羅斯的中資汽車、油服、電信

等行業客戶的業務需求,結合市場實際情況,設計多種創新型融資方案,為中

俄兩國客戶提供更為專業的金融服務。

發行

一帶一路

主題債券

中行是

一帶一路

主題債券發行次數最多、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幣種

最豐富的金融機構。自

2015

年以來,中行已先後發行

5

一帶一路

主題

債券,總規模近

150

億美元,發行幣種達到

7

個,主要包括人民幣、港幣以及

歐元、美元等。

促進資金融通,

支持亞投行發行

美元債

中行

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簡稱「亞投行」)

指定的獨家資本金開戶

行、美元

清算行。

2019

5

月中旬,

中行

作為

聯合

主承銷商和簿記管理人,

成功協助亞投行在倫敦

等地

發行美元債券,

亞投行

繼續積極

參與

一帶一

建設提供融資支持

1

.1

支持重點區域發展

中行

緊密結合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加大信貸、資本、財務、人力等資源

以京津冀、

長三角

、粵港澳、海南省等區域為重點,打造區域內一體化金融

服務體系,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協調發展。

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

中行為京津冀地區定製差異化授信政策,重點支持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

雄安

新區建設、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產業轉型升級、市政設施建設、民生消費等

領域。

截至

2019

年末,

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

574

個,貸款餘額

2

,

832.11

億元;當年累計實現項目投放

186

個,金額

553

億元

支持

京津冀

重點項目建設

中行北京市分行

持續加大對

京津冀城際鐵路、延崇高速、國家速滑館

、北

京大興機場

等項目

的授信支持

截至

2019

年末,已批項目授信金額合計

2

,

266

億元,貸款餘額

772

億元。

其中,

在大興國際機場建設

方面

該行

累計已批覆

北京臨空經濟區公路升級改造、北京新機場東航基地等項目授信金額合計

104

億元

,貸款餘額

21

億元。

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中行

制定

雄安新區項目授信合作機制,大力支持雄安新區重大項目融資,

持續完善服務雄安機構體系建設

推動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落戶雄安新區

截至

2019

,為京雄城際、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等重大項目及入區企業批

覆信貸額度

超過

2

,000

億元

;發揮國際化優勢,為雄安新區引資引智,推動中英

金融科技

城、雄港基金、雄澳基金等跨境合作項目

主動融入數字雄安建設,投

產中

銀雄安

建設者區塊鏈服務平臺,

推動總行級創新研發基地落戶雄安

建設數字

雄安

中行河北雄安分行全面參與雄安各類應用系統研發,為中標企業提供區塊

鏈支付服務

優化徵遷資金撥付流程

完善建設資金管理流程。開發「雄安建

設者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實現建設者實名制管理、工資專戶、發薪情

況線上監管功能

。同時,

積極參與智能城市、

金融科技

相關的產品標準、技術

標準和服務標準制定,推動新區相關服務標準化對接。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中行

制定了

中國銀行

粵港澳大灣區業務發展方案》

支持

粵港澳大灣

區重

點項目建設

服務保障民生需求、促進區域人員貨物往來和資金流通,在產業金

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民生金融等領域

開展

創新實踐

產業金融,

助力基礎

設施聯通

通過境

內外機構聯動,持續為港珠澳大橋項目建設提供

低成本資金,並為大橋通車提供跨境車輛保險、收單服

務等多重金融保障

科技金融,

促進

產業

創新發展

優化科技型企業信貸審批流程,引入科技型專家評委機

制,在區域內落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

籌建粵港澳大灣

區創新研發基地,推動產品創新和先行先試

。同時,持

續開展

中銀科創企業投貸聯動直通車

活動,為中小

微科創企業搭建一站式、一對多的

債權融資

+

股權融

+

資本市場

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跨境金融,

提供多渠

道資金來源

2018

年發行等值

18

億美元的大灣區債券,涵蓋美

元、人民幣、港元和澳門元

4

個幣種

同時,在區內開

展境內企業人民幣跨境借款、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產跨境

轉讓等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

民生金融,

建設

大灣

區優質生活圈

中行

助推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建設,陸續

推出大灣區

BoC

Pay

、大灣區銀聯雙幣信用卡、大灣區

跨境繳費易、個人客戶

服務通

等便民措施,推出

商事登記銀政通

」「

粵港商事登記銀政通

等惠民

服務,為三地居民和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創新推出「大灣區開戶易」

2019

3

20

日,中行率先在香港推出「大灣區開戶易」,香港客戶無

需親自前往內地,只需攜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前往中銀香港營業網點辦理見證手續,相關資料傳送至中行廣東珠海分行或深

圳分行後,即可便捷辦理內地

中國銀行

個人Ⅱ、Ⅲ類帳戶。截至

2019

年末,

通過「大灣區開戶易」為香港居民開立內地個人帳戶共

8.67

萬戶。

大灣區

商圈通

中行為服務大

灣區

跨境

交通出行和消費支付,推進大

灣區

金融市場

互聯互通,持續

推進大灣區

商圈通

」建設,

面向境內及港澳

銀聯信

用卡持卡

,提供

各種

商圈優惠活動

。交通出行方面,

廣東上線公交、

廣深鐵路

、機

場快線等

3

個交通工具五折購票,覆蓋廣東省

19

個城市主要公交線路,廣深

和諧號鐵路、機場快線融創線路

。同時,還在

深圳

推出了

公交、地鐵線路

5

優惠

跨境信用共享,

中國銀行

首發「粵澳共享貸」

中行廣東省分行為支持澳門科創

青創企業回歸橫琴創業,與澳門分行聯

合推出「粵澳共享貸」,為在橫琴註冊的澳門企業量身定製政策、資產、流量

三大類共

9

個普惠貸款產品,幫助企業在兩地中行實現「信用共享、服務共享、

未來共享」的實惠。

1

.2

打造全球

服務體系

中行持續

推進海內外一體化發展

通過

完善海外機構布局

強化全球服務創

新,不斷提升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的能力

發揮貿易金融、跨境金融、金融

市場業務優勢,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諮詢、結算、融資等專屬服務

極深化「

一帶一路

」金融大動脈建設,

持續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全力支持辦好第

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提升

全球化服務

能力

和質量。

截至

2

019

年末,已

在中國內地和

61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

擁有

557

家海外分支機構。

拓展

跨境

金融服務

中行充分發揮在貿易金融領域的優勢,在境內所有地區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

區成功辦理首筆試點人民幣業務,率先在跨境人民幣

結算

、海外人民幣貸款、離

岸人民幣債券等領域推出配套產品和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行

發揮全

球化優勢,

開闢跨境採購匯款

綠色通道

及時向抗疫企業提供緊急貸款,支

持企業生產經營。

創新跨境金融產品

. 參與

SWIFT

GPI

全球

支付

創新項目,

持續完善「中銀

全球智匯」跨境匯款

產品

功能

截至

2019

年末,「中

銀全球智匯」產品覆蓋集團境內外

8

7

機構

涵蓋

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等

1

6

種貨幣

. 推出

中銀全球

智匯「

SWIFT

直連

服務

」「收款速查」

子產品

,完成中銀閃匯產品二期功能優化升級,實現

了境外機構國際版手機銀行、境內

機構

智能

櫃檯

道拓展

. 整合跨境人民幣業務發起渠道,通過「前臺統一,後

臺集中」模式,打造「跨境人民幣匯款」項目

. 創新推出跨境電商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新版本,覆蓋

跨境電商行業撮合、融資、支付等全面金融服務需

求,形成「聚、融、通」三大服務體系。

服務企業跨境發展

. 首創

中銀全球中小企業

跨境撮合服務

,為全球企

業搭建互聯互通平臺

截至

2

019

末,

中行

已在全

球舉辦

61

場跨境撮合對接會,吸引來自

125

個國家

和地區的

3

萬家中外企業參加

. 為多家「走出去」集團客戶開辦全球現金管理業務,

通過全球視通產品提供全球帳戶信息查詢,通過資

金池、

SWIFT

直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產品提供跨境

資金集中管理服務,幫助

走出去

企業實現全球

資金的可視、可控、可運作

. 全轄上線

單一窗口

標準版金融服務,為進出口

企業提供在線預約開戶、跨境匯款、匯總徵稅保函等

金融服務,為中小型外貿企業提供稅費融資和保險

費支付等普惠金融服務,助力

穩外貿

,服務企業

跨境發展。

為蒙牛集團全球化布局提供金融服務支持

近年來,蒙牛集團不斷加快全球化布局,持續推進「境內現金集中管理

+

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一體化發展。中行內蒙古分行於

2

019

8

月成功為蒙牛

集團發行

10

億元超短期融資券(熊貓債),幫助蒙牛集團拓寬融資渠道,

結合企業資金運營模式,為蒙牛集團搭建最優的現金管理及帳戶管理架構,

形成了兼顧境內外、離在岸、投融資、一體化的資金池業務方案。通

搭建

跨境資金池,

使

企業「走出去」跨境發展投資、「引進來」借入境外低成本外

債資金更加通暢便捷,為蒙牛集團打造「世界乳業名片」,實現全球化發展奠

定了良好基礎。

助力

走出去

企業

中銀集團保險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

走出去

企業提供財產、責

任、人身等多方位保障。

在中銀香港和東南亞各行的大力支持下,持續參與

承保寮國

WTC

(世貿中心)、柬埔寨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寮國紅獅水泥等企

業的財產險、機械險、營業中斷險等

為東南亞分行外派及當地員工提供人

身及醫療保障

同時

積極發展再保險業務,支持

一帶一路

建設,業務

覆蓋泰國、新加坡等

16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

支持自貿區建設

中行高度重視自貿區業務發展,積極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優勢,全力參與自貿

區建設。

加強自貿區業務頂層設計,制定了《打造自貿區業

務市場領先的銀行

中國銀行

2019

年自貿區業務工作規劃》,

在自貿區構建專業服務創新平臺,便

企業

跨境經營。為

自貿

區內客戶提供金融創新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海南自貿區,中行

結合區域優勢,

推進場景建設和

拓展

2019

1

1

日,

正式

上線

海南自由貿易帳戶(

FT

帳戶)體系

實現了海南

FT

帳戶體系下

多個品種業務首發

海南自由貿易帳戶業務首發

海南自貿區第一個

FT

帳戶在中行海南省分行開立

實現了海南

FT

帳戶體

系下多個品種業務首發

產品除了覆蓋傳統的存貸款、匯兌、結算、貿易融資、

外匯資金保值外,還首發了非居民離岸結算和貿易融資,辦理了海南自貿區首

筆非居民業務授信,為海南

FT

帳戶產品創新進行有益的嘗試。

支持雄安新區自貿片區建設

2019

8

月,中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動雄安自貿片區首批跨境業務落地

該行聯動首爾分行,成功為區內

央企敘做

2

,

500

萬美元海外直貸業務,實現

首筆

1

,

300

萬美元跨境貸款投放,填補了雄安新區成立以來跨境融資的「空

白」。

同時,該行還

全力支持自貿區制度創新清單制訂和實施,推進在自貿區

內設立特色經營性機構,強化金融服務自貿區力度。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中行

持續

搭建跨境人民幣清算渠道,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人民幣跨境支付

系統(

CIPS

間接參與行數量市場排名第一。

截至

2019

年末,已在港澳臺、法

蘭克福、巴黎、雪梨、吉隆坡、匈牙利、南非、尚比亞、美國、日本和菲律賓擔

任人民幣清算行

為境外同業開立人民幣清算帳戶超過

1

,

400

拓展人民幣業務領域

. 推動發揮人民幣計價貨幣功能,為境內交易所國

際化期貨品種提供綜合服務,

先後

幫助

原油期貨、

鐵礦石期貨

PTA

期貨

20

號橡

期貨

引入境外

投資者

,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

推廣人民幣跨境使用

. 積極承銷發行熊貓債,協助菲律賓、新開發銀行、

新加坡大華銀行、義大利存貸款公司及法國農業

信貸銀行成功發行熊貓債。同時,積極促進境外機

構投資者進入

中國銀行

間債券市場

銀行間外匯

市場

. 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現場舉辦「人民幣國際化服

務自貿試驗區建設」主題論壇,在日本、匈牙利等

國家舉辦了人民幣國際化主題論壇或推介會,向

世界各國推廣人民幣的流通使用

. 作為唯一商業銀行配合人民銀行撰寫

2019

年人

民幣

國際化報告》

,持續發布

中國銀行

跨境人民幣

指數

(CRI)

中國銀行

離岸人民幣指數

(ORI)

和《人

民幣國際化白皮書》,為全球客戶了解和使用人民

幣提供全面信息。

截至

2019

末,中行完成跨境人民幣清算

434

萬億元、結算

7.32

萬億元,

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協助財政部在澳門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

2019

7

月,在澳門回歸

20

周年之際,中行作為牽頭主承銷商和簿記管

理人,協助財政部在澳門首次發行總額

20

億元的人民幣國債。機構國債的發

行受到澳門本地、相關及葡語系國家投資人的

歡迎

,認購總規模超過

54

億人

民幣,達到

3

倍以上超額認購。零售國債以機構國債票面利率為基準適當加

點,為澳門居民提供安全穩健的投資選擇

在大宗能源貿易領域實現人民幣結算

2

019

年,有兩船以人民幣結算的液化天然氣

LNG

從澳大利亞順利出港,

運往中國,這是中國

走出去

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項目的大宗能源貿易中又

一次採用人民幣結算。

LNG

人民幣結算開創了在澳大利亞大宗能源貿易項下人

民幣結算的先河,

通過這一業務模式,能夠增加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留存,擴

大離岸人民幣市場容量,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服務進博會

中行深度參與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針對

境外招展、全球招商、產品

創新、主題活動、現場服務

環節展開了全面升級

,

在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的

「供需對接會」共有

4

,

625

家中外企業參與

一對一

洽談,達成成交意向

2

,

160

項。與

上年

的首屆供需對接會相比,展商數增長

16%

,客商數增長

32%

,成交意

向數增長

72%

境外招展

在服務首屆進口博覽會的基礎上,

先後在紐西蘭、美國、巴

拿馬

1

2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展商推介活

動,並積極推動

一帶一路

沿線重點國家和地區定向招展

產品創新

推出了以

合聚全球

匯融四海

為主題的升級版綜合金融

服務方案,全面升級涵蓋基礎產品、特色產品、專屬產品三

大類的

金字塔

產品服務架構。

主題活動

首次推出冰雪主題活動

搭建大型戶外冰雪專區,並通過現

場展示

高端

VR

冰雪設備體驗等方式,使參與進口博覽會的

觀眾切身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

現場服務

開展

金融市場主

講座

播放特色網課

設置電子交易平臺

體驗區

帶領

客戶體驗外匯交易全流程

進博會

上的「紅娘」

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中,中行

企業的

撮合需求

承辦

為期三天的供

需對接會,邀請數千家展商客商到場洽談,並創新融入科技元素

通過大數據

分析選擇特色行業,聚焦

中小企業

、涉農

企業

來自欠發達

國家

地區

的企業

等,為其提供專席、專時、專場對接。

依託全新升級

的中銀跨境撮合系統(

GMS

),

展商

客商可在平臺上進行線上籤到、線上洽談、線上簽約等,實現

科技

場景

下的

精準匹配和高效對接。

1

.3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中行持續

優化信貸投向,

加大對重點行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促進

傳統產業創新升級改造,

滿足行業多層次融資需求

2

019

年,中行與

中國

工業和

信息化部

籤署

《推動製造業和通信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同時,

助力國

企改革和國有經濟布局

結構調整

,為國新、誠通兩隻

國企改革

ETF

基金提供託管

服務。

支持戰略新興產業

中行

不斷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

高端裝備

、節能環保、銀髮經濟、冰雪體

育、文化旅遊、健康醫療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以

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結構優化

支持冬奧冰雪相關的基建、旅遊、裝備製造等重點項目,

中國

國家發展和改革

委員會

籤署《關於合作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服務專項行動戰略合作協議》

,開

養老

產業

專題研討

肺炎

疫情突發以來

中行

加大對防疫相關企業客戶信

貸支持力度

積極支持防疫領域客戶的生產、建設和科研資金需求,加大應急貸

款或專項貸款等信貸支持力度

截至

2019

年末,中行戰略新興產業信貸餘額

2

,

290.39

億元

境內對公貸款

3.93

%

金融助力在滇科技型企業發展

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世界範圍內顯示面板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半導

體顯示器領域多個細分市場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是國內最具技術研發實力的

高科技製造業企業之一。中行雲南省分行考慮到科技企業的特殊性,並未片面

強調抵押資產足值,

著重

強化

項目第一還款來源評估,大力支持該企業項目,

為其提供

2

.6

億元

融資支持。

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中行持續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信貸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壓縮、淘

汰落後產能,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產業

結構調整

優化。

1

.4

促進基礎設施建設

中行

積極推進

基礎設施

補短板

」,加大對

鐵路、公路、水運、機場、城市

軌道、電網、水利工程等領域

項目的支持。

用金融力量推動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

設施建設

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工程

截至

2019

年末,中行在各類交通領域新增投放貸款

2,151.26

億元。

支持江蘇田灣核電

7

8

號機組建設

中核蘇能核電有限公司

負責田灣核電站

7

8

號機組的投資、建設與運營。

為保證該項目順利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建設批覆,中行

江蘇省分行

2019

9

月為

企業出具人民幣

424.8

億元營銷性承諾函,並成為該項目唯一營銷性

承諾函出具銀行。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中行廣東省分行致力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2019

年,成功獲聘新建「廣州至汕尾鐵路」項目

208.4

億元銀團貸款聯合牽頭行,

成為中行在廣東省內牽頭的首個高速鐵路銀團項目。此外,該行還支持

珠三角

及粵東西北重點鐵路項目建設,

2019

年為瀋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水口至白

沙段、陸豐至龍崗段、陽江至茂名段、茂名至湛江段改擴建工程等全省重點項

目提供授信支持,籤約金額合計人民幣

110

億元,已

完成

首筆放款

1.4

億元。

2

增進民生福祉,

強化

社會擔當

中行堅持以

做實普惠金融事業部,建立專業、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為目標

充分發揮大行特色優勢,不斷創新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努力實現普惠

金融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積極投身社會事業,為公眾創造更大價值。

可持續發展目標:

【專題】脫貧

攻堅

路上的金融力量

按照

中央和

各級

地方政府安排,

中行

承擔陝西

鹹陽

永壽

、淳化、旬邑、

長武

4

個國家級貧困縣和全國

1

,

034

個村的定點扶貧任務,幫扶貧困群眾

38

人。

2019

全行

定點扶貧地區

投入和引進無償幫扶資金

1.7

億元,實施產

業、教育、醫療等扶貧項目

730

多個,

直接購買和

幫助銷售

貧困地區

農產品

1.8

,選派掛職

扶貧幹部

1

,

400

餘名

幫助貧困地區培訓基層幹部、技術人員和

貧困群眾

4.4

萬餘人。截至

2019

總行

定點

幫扶

鹹陽北四縣全部脫貧摘

帽,各級機構定點幫扶的

447

個貧困村脫貧出列。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幫扶責任

中行

始終

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

在組織領導、資金投入、人員選派、制度保障等方面不斷加大工作力度,

層層

實幫扶責任,

保證

扶貧工作有序有力開展。

實踐中

,逐步

探索

圍繞

一個目標

依靠

兩方合力

、聚焦

三個領域

、發揮

四種力量

的扶貧工作思路

,形

有中行特色、

緊貼

貧困地區實際的可持續扶貧模式

堅持精準施策,聚焦「三個領域」

中行

聚焦產業扶貧,

支持光伏電站、種

植養殖等產業扶貧項目

,幫助

貧困地區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

聚焦

兩不愁三保障

,支持

教育

、醫療

住房

飲水

安全

項目,著力彌

貧困

地區

民生

方面

的短板

弱項;

聚焦深度貧困

地區

,加大

三區

三州

深度

貧困地區

傾斜

支持力度。

強化人才培訓,致力扶貧扶智。

連續

4

舉辦

鹹陽市黨政幹部金融研修班,

各級

機構

發揮自身

優勢,藉助社會資源

幫助定點幫扶地區

開展

種植養殖

電商

技術

村醫技術

等技術培訓。組織

行內機構

專場招聘會,

積極

吸納貧困

地區

畢業

生入職工作,通過支持產業項目幫助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

創新扶貧模式,匯聚全球力量

。與

國內

慈善

公益組織

合作

連續

2

中國

扶貧基金會合作

實施

頂梁柱」保險項目;與

軍隊單位

開展

軍民融合扶貧

合作

共同

出資

實施

光伏電站和

夢想教室

等項目;中銀香港和中益善源

公司共同出

1

,

8

79

萬元

,設立

鹹陽北四縣定點扶貧專項基金等

,積極支持

定點扶貧縣

脫貧

攻堅

【專題】相約冬奧,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中行作為北京

2022

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銀行合作夥伴,全力支持北京

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

持續加

冰雪產業

的授信支持和金融服務,促進廣大

民眾

學冰雪、懂冰雪、愛冰雪

為實現

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貢獻

金融

量。

提供優質、多元化

的冬奧金融服務

. 支持冬奧場館及基礎設施建設,為首鋼滑雪大跳臺、

延慶賽區項目、崇禮「三場一村」等冬奧核心項目提

供授信支持。截至

2

019

年末

已在冬奧冰雪項目領

域批覆授信總額約

479.6

億元,完成信貸投放約

172.8

億元

打造「科技冬奧」

創新金融產品

. 推動創新金融產品在冬奧冰雪主題場景的應用,

動數字貨幣在冬奧票務的應用,優化境內外參賽人

員、觀賽人員及遊客的支付體驗,實現金融服務與

「科技冬奧」有機結合。

宣傳推廣冬奧冰雪

運動

. 在

第二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設立冰雪專區

. 舉辦「第十屆

鳥巢歡樂冰雪季

」「北京

2022

年冬奧會

倒計時

1000

天」「聽冬奧宣講,繪中國夢想」等系列

活動,吸引民眾了解冬奧知識,參與冰雪運動

. 發行北京冬奧會主題信用卡、借記卡

及冰雪主題信

用卡、借記卡,

通過

相應的

權益回報為社會公眾參

與冰雪運動提供支持。

中國銀行

支持進博會

設立

首個冰雪專區

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

中行設立了近三百平米的

冬奧智慧生活

廳和

百年中行

·

奧運

展廳

,向來自全球的參訪人員推廣冰雪運動。

. 「

冬奧智慧生活

展廳位於進博會冬奧冰雪專區中央,採用開放式設計、

以雪山為主造型,

結合

科技藍燈帶、智能

機器人

VR

滑雪體驗等科技元

,為

參觀者

營造冰雪運動的環境氛圍

. 「

百年中行

.

奧運

以奧運五環為主造型,

帶領參觀者

回顧

中行

百年曆程

的重要時刻和牽手奧運的精彩瞬間。此外,展廳專門設立冬奧特許貴金屬

商品展和彈幕祝福區,參觀者可以體驗

魔法眼鏡

帶來的神奇世界,為

進博會和冬奧會送上自己的祝福

打造

中國銀行

智慧雪場

作為北京

2022

年冬奧會官方合作夥伴,

中國銀行

積極支持冰雪產業發展,

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聯合國內優質雪場資源開展了智慧雪場項目。

通過打通雪場支付環境,將中行帳戶作為滑雪卡綁定的底層支付帳戶,實現雪

場一卡通用。智慧雪場為客戶提供多渠道、多產品、多雪場的最佳客戶體驗。

通過雪場官微、中行手機銀行客戶端等渠道均可以購買單雪場卡

/

雪場通滑卡

等產品,暢享由中行獨家打造

滑雪體驗。產品可在租賃、繳納和退還押金等

環節通用,未來還可用於餐飲、住宿等多種消費場景,進一步提升雪場運營能

力,優化客戶使用體驗,為客戶打造一站式閉環服務。

舉辦「聽冬奧宣講.繪中國夢想」主題活動

2019

年8月8日,為紀念

2008

年北京奧運會

11

周年,中行舉辦

「聽

冬奧宣講.繪中國夢想」主題活動。活動邀請北京冬奧宣講團講述奧運故事,

組織中行定點扶貧地區陝西鹹陽北四縣的中小學生、客戶子女、員工代表及

子女共同參加,共繪奧運長卷。

2

.1

深耕金融扶貧

中行依託自身金融優勢,通過單列信貸計劃、出臺扶貧盡職免責指引、優化

扶貧信貸審批、提升扶貧不良容忍

等方式,積極推行金融扶貧各項工作。

圍繞貧

困地區產業特點,豐富金融扶貧模式,加大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特

色產業的金融支持,滿足扶貧

企業、扶貧

項目

的融資需求。

對扶貧貸款

項目

開闢

綠色通道,提升扶貧貸款審批

質效。

連續

20

年承辦

國家助學貸款業務,

累計發

放助學貸款超過

240

億元,幫助

18

0

萬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2019

年末,中行

扶貧貸款餘額

1,173

億元。

淳化番茄中行賣,愛心傳遞千萬裡

八月是

蔬菜瓜果豐收的時節

,但

陝西省淳化縣鐵王鎮鐵王村的村民

卻高興

不起來。到

8

中旬

全村有近

1

,

4

00

棚西紅柿滯銷,

每天都有大量的西紅柿

因沒有銷路而爛在地裡。

就在

村民們一籌莫展

之際

,「公益中行」平臺

在得知

消息後

一時間安排

集體採購,並專門做了

滯銷幫扶

專題

歷時

28

天的滯

銷西紅柿幫扶活動,

共有近

2

,000

人次參與,

幫助農民銷售

8,375

斤西紅

總銷售額

27,955

,有效幫助村民們緩解了滯銷難題

油茶樹開出「脫貧增收」的果實

中行江西省分行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在贛州市于都縣羅坳鎮下坪村推進油

茶種植產業項目,通過扶貧捐贈

等形式

,積極發動群眾,做大種植規模,

同時

邀請油茶辦專家進行科學指導,形成油茶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2

.2

踐行普惠金融

中行

充分

發揮

普惠金融「頭雁效應」

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

民營

企業、

小微

企業

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支持保障力度

,助力民營

與小微

企業做優

做強

布局村鎮銀行,紮根縣域

,創新金融服務和信貸流程,提高「三農」金融

服務能力。

扶持小微企業

中行

發布

《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制定了支持民營企業綜合服務方案,全

方位開展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並積極調整

小微企業

貸款利率、創新小微金融產品,

切實有效地

降低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之時,

針對

疫情防控相

關行業和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現行市場較低利率水平

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

截至

2019

年末

,中行

銀保監會「兩增兩控」

口徑普惠金融貸款餘額

4

,

129

億元,

較上年增長

3

8

%

創新金融產品

. 信貸工廠

2.0

升級,進一步提高效率、擴大規模、降低

成本

. 複製推廣科技金融,截至

2019

年末,全轄「科技金融」

模式項下

累計

服務

客戶

5,927

為科技型

中小企業

放貸款

734.5

元。

. 研發

中銀利業通寶

服務方案,為小微企業提供中長

期信貸支持

. 創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研發普惠金融線上融資產品「中

銀企

E

·

信用貸

,利用

金融科技

賦能普惠金融服務

提質增效。

創新服務模式

. 加強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推出了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引

入科技型專家評委機制,優化科技型企業信貸審批流程,

目前該模式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漢、蘇州、廣州、

南京、深圳

成都

個城市複製推廣

. 推進投貸聯動試點工作,持續推進

債權

+

股權

服務模

式,幫助創新創業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百場千戶」銀企對接

活動

2019

年初,中行

江蘇省分行

在轄內推廣「百場千戶」銀企對接活動。以營

銷端

+

審批端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現場為企業解答融資問題,提供定製化

授信方案。通過「百場千戶」銀企對接活動,提升了小微企業對普惠金融服務

的獲得感,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務效率

科技賦能

「專」研普惠

2019

7

月,中行四川省分行普惠金融線上貸款申請平臺正式投產

,該

平臺改變了傳統普惠金融服務與客戶之間的觸碰接入方式,讓融資觸手可及。

客戶可通過該平臺實現貸款產品的全流程線上自助申請與預授信額度的查詢,

銀行通過線下融合完成對客戶的授信投放。「網際網路

+

」的模式讓小微企業主足

不出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就能方便快捷完成貸款申請,銀行也告別

了單純依靠物理網點為客戶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點」式連結,實現了遠程化、

批量化的獲客

賦能

5G

,普惠小微

2019

6

5

日,中行深圳市分行聯合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在深

圳推出全國首個「

5G

貸」創新業務品種,提供最高

1

,

000

萬元的綜合授信支

持。該產品聚合多方普惠金融資源,聯合推出的賦能

5G

產業的金融服務組合

套餐,可有效降低

5G

產業鏈企業融資成本。貸款企業可以享受中行深圳市分

行和深圳高新投提供的「全流程綠色通道」

,以及普惠貸款優惠利率。符合條

件的企業還可享受政府貼息貼保優惠,並

有中行

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或綜合授信

額度。

扶持科創小微企業

邦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天邦膜」)是一家科

創型企業。起初,天邦膜遇到了啟動資金缺口的問題,中行大連市分行高新技

術園區支行經過深入調研了解,在短時間內為天邦膜量身定製了小微企業貸款

產品。經過發展,天邦膜已擁有世界領先的多噴頭自動化生產線,主導產品氮

氫膜分離器及裝置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

中行積極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

鄉村

振興總目標

持續拓展

涉農貸款、助農服務

等惠農

業務,

加大對

農產品

加工、農

業生產資料製造等基礎涉農領域的信貸資源支持

截至

2019

年末,

中行

涉農貸

款餘額達

14,119

億元。

秉承「立足縣域發展,堅持支農支小,與社區共成長」的發展理念

推進中

銀富登

村鎮銀行加快機構布局,

提升空白縣域覆蓋率,

支持縣域金融發展

截至

2

019

年末,

中行

在全國

22

個省(直轄市)共控股

125

家村鎮銀行,在鄉鎮設立

支行網點

166

家,在行政村設立助農服務站

422

成為國內機構數量最多、

業務範圍最廣的村鎮銀行集團,

有效支持了縣域農村實體經濟的發展

助力農牧產業發展

山西大象農牧集團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農牧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肉

雞養殖、屠宰、飼料生產,生豬產業的經營。受

2018

年非洲豬瘟影響,該企

業面臨嚴重的資金缺口,中行山西省分行工作人員多次赴該企業養殖廠實地勘

測疫情,為該企業投放了支農貸款

。截至

2019

,累計投放

8

,

980

萬元金

融扶貧貸款,用於生豬養殖。通過該行扶貧貸款的支持,

不僅使企業順利

渡過

難關,

而且

帶動了以入股分紅形式參與

生豬養殖

的上千家建檔立卡貧困戶

效幫助其從「貧困戶」向「脫貧戶」轉變。

下沉金融服務重心

動農村產業發展

由於

農產品

生產、經營、銷售鏈條不暢帶來的資金流動性波動,給陝西省

漢中市城固縣部分農戶及當地產業發展帶來了一定挑戰。

陝西城固中銀富登村

鎮銀行深入當地農村調研和實踐

,以「定向滴灌式」的授信方式,為當地農

業產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撐。除此之外

,該行

與當地多個政府部門搭建貸款平

臺,不斷

補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空白」。

打造馬鈴薯產業「金鍊條」

中行河北省分行推出馬鈴薯種植企業普惠金融貸款

該產品

適應農業

發展

新形勢,將每千畝土地授信限額由

120

萬元

提高到

200

萬元,取消了貸款戶保

證金,

並且

簡化

貸款手續,縮短審批時間。

2

019

,該行與雪川農業集團開展

合作,

協助

企業建成

全新的

10

萬噸馬鈴薯冷凍薯條生產線,

幫助更多農

戶增收致富。

2

.3

服務民生工程

中行

積極服務民生改善,深化與住建部等國家部委合作,跟進老舊小區改造

和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工程。

截至

2019

年末,

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

1,631

元,同比增長

32%

,其中棚戶區改造貸款餘額為

1,449

億元,同比增長

37%

時,

加大對養老、

體育

、教育、醫療衛生、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完善公共服

務體系,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支持

烏魯木齊

老城區改造

中行

新疆區分行

是烏魯木齊老城區改造

PPP

項目

A2

項目的

牽頭行,

該行

大力支持

老城區改造項目的

建設,助力解決老城區存在的基礎設施滯後、人員

和建築密度大、市政公共服務設施短缺等

問題。

2019

年,新疆區分行合計為項

目投放了

22

.

01

億元銀團貸款

「一鍵」便民,代收水費線上行

2019

6

20

中行吉林省分行長春市城區水費代收費項目正式上

線。市民通過

中國銀行

手機銀行

便可

成功繳存水費

並實現了一號綁定、一

鍵查詢、一碼繳費等功能。

該業務的上線,

讓長春市民足不出戶,也能

享優

惠,

為市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黃山旅遊

尊享積分

權益

2019

3

16

日,

中行

安徽省分行與

黃山旅遊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黃山旅遊

」)籤署「個人客戶尊享積分業務合作協議」。

通過把豐富的黃山旅

遊產品及服務引入尊享積分服務平臺,

客戶可憑尊享積分直接兌換

黃山旅遊

下門票、索道票等產品和服務。

截至

2

019

年末

,已完成尊享積分

POS

機具在

慈光閣、雲谷寺、松谷庵和太平纜車等主要票務中心的布放,客戶可直接刷卡,

現場兌換景區門票和纜車索道票。

共建智慧銀醫新模式

中行深圳市分行聯合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共建智慧銀醫新模式,

以「互聯

+

智慧醫院

為核心,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和銀行

金融科技

平臺,通過銀

卡、微信

/

支付寶、人臉識

別等多種支付手段,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

高效的就診繳費和資金結算服務,並將

移動互聯

網就診平臺與自助就診設備進

行數據共享,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的全流程電子化、聯網化、智能化的無縫一

站式服務。

「以往繳費還要用手機操作半天,現在手機都不用帶了,直接刷臉支付就

完成了繳費,整個流程不到

30

秒。

——

體驗刷臉支付的市民

「桂建通」農民工專屬聯名卡

「桂建通」農民工專屬聯名卡是廣西住建廳指定的廣西建築農民工唯一工

資卡,保護建築領域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中行廣西區分行自首次發行「桂建

通」農民工專屬聯名卡以來,通過批量開卡、開立農民工工資代發專戶、實現

實名制平臺代發,有效地配合廣西區政府推動「桂建通」農民工實名制平臺建

設。「桂建通」農民工專屬聯名卡還具有免除開卡工本費、免除簡訊提醒費、

跨行取現手續費減免、手機銀行免費使用、全區上門辦理、綠色服務通道等專

屬服務,為農民工提供高效、暢通的服務。

「中行紅」遇上「火焰藍」

2

019

1

1

月,

中行山東省分行為

山東省

消防系統

人員推出了

專屬服務方

——

「暖心工程」

。通過

提供人身意外保險、家庭財產保險等綜合服務保障

設立消防專項救助扶助基金,對因公犧牲、因公傷殘的消防救援人員進行定向

救助。

全轄所有營業網點統一設置「消防救援人員優先」標識,優先為消防

救援人員辦理業務。

此外,還

為消防救援人員大學生子女提供假期社會實踐崗

位,組織「關愛消防救援人員子女」夏令營活動,為消防救援人員子女

提供

國、旅遊、留學

等便捷的

跨境金融服務。

2

.4

凝聚公益力量

中行

將支持社會公益、助力社會和諧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

堅持

全球範圍內

開展多元化的公益實踐,積極探索支持公益事業的長效機制,通過開

展各類公益活動,倡導志願服務精神等,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

助力教育事業發

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支持教育事業

支持陳嘉庚科學

基金會

中行重視科學與創新,

2003

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科學院和中行共同出資

成立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2

018

由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設立的首次

嘉庚

論壇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

中行積極宣傳推廣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在

中國銀行

微信公眾號推送

有關

陳嘉庚科學獎的文章

獲獎人物系列紀錄

片;

廈門衛視播出《科學家

-

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的故事》

促進中國科學技

術事業的

不斷

發展

啟動「漢語橋」人才培養計劃

「漢語橋」比賽是世界各國大學生展示漢語水平和中國國情文化知識的權

威性國際賽事,激發各國青年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增強各國人民對漢語和

中華文化的了解。

2019

4

6

日,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全英大區賽在倫敦舉行。

在本屆「漢語橋」大賽上,

中行

倫敦分行啟動了「十

年樹木,百年樹人」

——

中國銀行

倫敦分行「漢語橋」人才培養計劃。通過為

獲獎選手提供獎學金、金融業實習工作機會、高端社交平臺發展機會等方式,

增強「漢語橋」比賽在英國的吸引力和含金量。

幫扶弱勢群體

童心同行,讓愛回「家」

香港保良局

是一家大型的社會服務機構,為香港

一些

缺乏家庭妥善照顧的

兒童

提供

安全健康的

成長

環境。

中銀國際在

2

019

年向

捐款

20

萬港元,

起成立

中銀國際「童心同行

·

共享歡慶

住宿

兒童服務計劃

,覆蓋

330

6

18

歲住宿未成年人士

。在

6

個月的時間裡,

中銀國際義工團隊

香港保

良局

共同

組織

戶外生態體驗、觀看電影

田園康樂

及參觀港珠澳大橋

活動

孩子們能

更多

接觸新事物、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關愛藏區女童

2019

中行

甘肅省分行

當地

多家慈善機構合作,

開展

關愛藏區女

項目。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桑科鎮寄宿制小學

260

餘名女童收到了

愛心生活用品禮包,

並通過生動的

衛生講座

學習了

衛生知識。

同時,該行還

甘肅省內的全部

128

個網點開展了

小零錢大未來

——

關愛藏區女童

你我在

行動

手機銀行主題活動,

鼓勵客戶

掃描

營業

布放的二維碼

,為

藏區女童

關愛項目

進行

捐款

。截至

2019

年末,

已有

15.2

3

萬人次

參與活動,

募集善款

10.51

萬元。

開展慈善捐贈

全力馳援,共抗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行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應對突發疫情,

向重

點防控地區獻愛心。在向湖北首批捐贈

3

,

000

萬元人民幣的基礎上,協調各境

外機構積極支援國內抗擊疫情,確保捐贈款項和物資合法合規、及時妥善得到

使用。

各個海外分支機構

心系疫區,

第一時間

通過多種渠道聯繫當地醫療物資供

貨商

,組織

採購醫用

物資

利用多種渠道尋找批量庫存物資。加快加急辦理捐

贈和抗

物資採購等匯款業務,保障捐助和採購款項快速、安全到帳。

支持長寧抗震救災

2019

6

17

22

55

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

6.0

級地震。震

後,中行四川省分行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工作專班。在震區

中行網點設立開通抗震救災綠色通道,積極引導、提示愛心人士,對社會各界

救災資金實行優先、快速辦理,並免收匯款手續費,確保援助資金及時到位。

在受災嚴重的珙縣,該行在居民集中安置區域設立了移動金融服務點,為受災

群眾提供免費的清潔飲水及業務諮詢。

弘揚優秀文化

發起「鄉村藝術扶持計劃」

北京中銀慈善基金會

發起

「鄉村藝術扶持計劃」,聯合高校、企業、社

會大眾等,赴旬邑與當地的鄉村藝術家、手藝人等進行交流,並開展非遺衍生

市場化、現代設計思維、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培訓

。通過民間手藝人與設計師的

靈感相結合,將傳統的剪紙文化元素植入快消品、生活實用品的設計中,衍生

旬邑剪紙祥瑞紅包、旬邑剪紙十二月花便攜本等文創產品

,並在

公益中行」

平臺

進行銷售,通過「培養民間藝人

+

社會大眾參與

+

專業院校指導設計

+

專屬

平臺線上銷售」的模式,促進非遺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2

019

年,該項目獲得中

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非遺文創專題項

目類銀獎。

3

推進科技引領,提升服務貢獻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

5G

等新技術

加速落地,

金融科技

正在改變金融行業生態和服務模式,並成為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有力武器。

2019

中行

科技引領數位化發展戰略實施的

關鍵之年

」,中行全面布局

金融科技

域,持續打造數位化能力,以科技賦能場景生態建設,推進網點智能化轉型,為

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體驗,打造場景、智能、開放、創新、敏捷的數位化銀行。

可持續發展目標:

【專題】

打造數字銀行,開啟智慧場景

中行

積極

通過數位化轉型推進深層次、系統性的變革,

數字思維重塑業務

和服務流程,

依託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

將數位化基因注入「百年中行」

的血脈,轉化為場景、智能、開放、創新的數位化銀行

構建智慧金融新生態。

場景化銀行

將場景生態建設提升到全行戰略高度,明確將

跨境、教育、

體育

、銀髮、交通、醫療、文旅、政務、校園、涉農、社區、

園區

等場景作為發力方向,引導銀行服務逐步向場景化轉變。

智能化銀行

研發了中銀慧投、量化交易、中銀企

E

貸、中銀跨境撮合等

一系列智能化金融產品。

創新網點業態,

推出

「5G

智能

+

活館

提供線上線下相互協同的智能化服務。

開放型銀行

持續建設開放銀行場景平臺,通過將

中行

金融服務融入合作

機構的生態,提供安全、穩定、簡捷的服務,構建客戶、合

作機構、銀行互利共贏的「金融生態圈」,打破傳統銀行的服

務邊界。

創新型銀行

在新加坡成立首家區域性創新研發基地

在上海成立中銀金

融科技有限公司

通過機制體制創新,加快

金融科技

創新

推進數位化轉型

2019

8

月,中行「數字中銀

——

智啟場景

慧融生態

主題展區在

2019

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首發亮相,

展區分為數字中銀、智通全球、智聯

5G

、智

慧金融和智行冬奧五大板塊

,將

VR

5G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

前沿科技與金融服

務場景相融合,讓參展民眾切身體驗到智慧金融生活。

銀行業

首家

5G

智能

+

生活館亮相京城

2019

5

月,中行在北京推出

銀行業

首家深度融合

5G

元素和生活場景的

智能網點。

該網點設立奧運、數字管家、智能服務、城市名片、跨境金融、尊

享服務、邂逅生活七大主題區域,創新引入無人全自助智能服務,

無需工作人

員協助,客戶可以藉助面部識別技術無卡、無證、無感辦理業務,還可以依據

自身特點和需求科學匹配業務產品,享受

千人千面

的定製服務。此外,該

網點

還將智能拉花咖啡、

AR

汽車體驗等一系列

生活化元素

融入運營理念,讓

戶在智能空間中盡享品質金融服務。

【專題】聚焦

養老產業

,助力銀髮經濟

中行

高度重視養老事業,圍繞銀髮經濟全產業鏈,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銀髮

產業形成完整的供給體系

圍繞

老年

群體的金融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幫助其

提高養老保障能力

。同時,著力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構建金融加非金融銀

發經濟場景,推動銀髮產業各方融合發展。

2

019

年,中行成立了養老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支持銀髮經濟發展行動

計劃,啟動戰略級銀髮場景建設

;通過

開展境內外調研,加快養

老產業貸款項目

儲備

創新個人養老金融系列產品,下發養老網點改造規劃,制定

養老產業

授信

指導意見。

持續做好對社保基金的綜合金融服務

實現年內已開標地方省市職業

年金託管銀行中標全覆蓋

截至

2

019

年末,養老金受託資金規模

5

22.66

億元,

個人帳戶管理數

5

39.49

萬戶,養老金託管運營資金

3

,871.45

億元。

發布

長三角

一體化養老金融服務方案

2

019

年,

中行

聚焦

養老產業

重點領域

,推出了《

長三角

一體化養老金融服

務方案

》,

圍繞

聚力

長三角

」「

合作

長三角

」「

暢養

長三角

」「

幸福長三

四個方面,助力

長三角

老齡事業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 充分發揮

中行的

綜合經營優勢,

投貸聯動

等業務

,助力

長三角

打造

高水平養老企業和項目

. 發揮全球化優勢,開展跨境融資融智撮合,助力

長三角

建設一批國際

知名的健康醫療服務、養生養老基地

. 發揮

金融科技

優勢,助力

長三角

長者享受高效便捷的養老一體化服務

. 擔當社會責任,助力

長三角

養老三支柱高質量發展。

3

.1

擁抱

金融科技

中行持續推進科技引領數位化發展戰略,強化基礎技術平臺建設,提升自主

研發能力,創新金融產品服務,重視科技人才培養,秉持開放共贏態度,加速推

進金融科

技發展。

2

019

年,中行信息科技投入

1

09.86

億元,同比增長

1

1.8

%

健全創新機制

制訂並發布《創新指引》,從組織管理、機制建設、新技術應用、創

新文化

人才培養等全方面開展創新工作。

建設研發基地

在海外和境內重點區域推進創新研發基地建設,促進區域戰略合作,開闢全

球創新試驗田。

. 新加坡創新研發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 籌設

中國銀行

5G

數字實驗室(上海)

. 布局國內區域性創新研發基地,積極推進雄安、

長三角

、粵港澳大灣區基

地建設。

創新金融產品

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大技術平臺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產品創新,

將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全新推出

手機銀行

6.0

中行手機銀行

6.0

應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

金融科技

,聚焦智

能決策、智能投顧、智能風控、智能客服等領域,依靠科技賦能,

為用戶打造

全新的服務體驗。

全智能金融服務

. 將人工智慧和專家智慧緊密結合,提供覆蓋全幣種、全市場的「

AI+

智能投資理財服務,用戶可隨時隨地享受中銀慧投、專屬投資顧

問等服務。

. 利用智能客服

機器人

、聲紋識別、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人工智慧技

術,提供實時智能應答服務,成為用戶的「生活助理」及「金融顧問」。

一站式綜合服務

. 整合基金、證券、保險等產品,推出業內首家綜合金融服務專區。

. 服務涵蓋全國所有省份的水、電、燃氣等

80

餘類生活繳費項目,提供

購物美食、影音娛樂、交通出行等多個領域的全國性服務,以及本地

化專屬優惠與特色服務。

個性化甄選服務

推出個性化「甄玉版」,基於對用戶行為偏好的大數據分析,為每位用戶

量身定製專屬服務頁面,並支持自主定製,實現「千人千面」個性化服務

中銀慧投

——

您身邊的智能投資顧問

中銀慧投是面向個人客戶提供的智能投資顧問服務,其根據投資者的風險

承受能力、預期投資期限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資組合優化模型等,

為個人客戶提供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資產配置建議。

賦能對公服務轉型

運用

大規模分布式微服務、人工智慧、大數據

等技術手段,搭建智能化交

易銀行專屬服務平臺(

BOC

iGTB

,實現多渠道接入、統一界面集中展示、模

塊式服務定製、智能化需求響應,以線上化、場景化、智能化的服務實現對公

金融服務的升級換代。

激發創新活力

搭建挖掘和培育優秀創新人才的平臺和渠道,對創新者給予正向激勵和獎勵,

持續提升員工創新能力和熱情。

. 開展「場景生態建設」創新月活動,聚焦政務、跨境、

體育

三大場景徵集

創意。

. 舉辦「優秀創意孵化訓練培訓班」,結合創新月活動具體創意案例,將創新

理論引入研發過程,將創意轉化為孵化原型、研發需求成果,推動創新落

地。

. 舉辦創新技能主題培訓和「創新大講堂」

聚焦大數據應用及人工智慧等熱

點領域,開展創新技能培訓和實踐經驗分享,加快創新人才培育。

. 舉辦產品創利提成獎勵活動和中銀創新獎專項活動,激發全體員工創新研

發的積極性。

開展合作交流

中行

積極打造「開放銀行」,與合作夥伴共建開放、普惠、共贏的金融服務

生態。

. 與

中國聯通

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

5G

聯合創新應用實驗室

. 與新加坡

金融科技

協會

、阿里等

8

家合作夥伴籤署

戰略

合作協議,共建創

新生態。

. 參加新加坡

金融科技

節和新加坡科技創新周活動,在活動上展示了

中銀

大腦

」「

5G+

智能生活館

」「

智慧養老服務

機器人

等一系列融科技性、創新

性、互動性為一體的金融創新成果,促進國際

金融科技

交流。

舉辦「

5G+

銀行

機器人

大賽

2019

9

月,

中行

科沃斯

商用

機器人

在新加坡

合作舉辦

2019

中銀

創想秀

亞太高校大學生

5G+

銀行

機器人

大賽。

參賽選手們圍繞

5G

背景下

銀行

機器人

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及服務型

機器人

在智慧銀行場景下的創新等

課題,提出了一系列極富創意和潛在商業價值的提案。

活動搭建起了亞太地區

高校間的

金融科技

交流平臺,為未來

金融科技

創新挖掘與儲備人才,進一步促

進了中新兩國在金融創新領域

構建「

產、學、研

生態圈。

3

.2

重塑用戶體驗

中行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運用新技術提升渠

道服務能力,優化業務流程,推進網點智能化轉型,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安

全的智能化服務。

建設智能化網點

通過服務流程優化、產品創新、設備升級、數字媒體和新技術應用,打造便

捷高效、特色鮮明、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服務格局。

智能櫃檯

. 全面部署

移動版

智能櫃檯,提供

23

大類一站式綜

合金融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打造場景

金融服務新體驗。截至

2019

年末,全轄共投放

移動

智能櫃檯

5,247

臺,實現中國內地管轄行層級全

覆蓋。

. 推出社保即時發卡服務,實現從申請、制卡、開卡

到激活社保功能的「端到端」服務,辦理時長壓縮

8

分鐘左右。

. 全面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新增「紅外雙目」功能,

全程紅外無感活體檢測,實現風險「剛性」管控,

有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無感」服務體驗

. 通過引入手機銀行掃碼,實現線上線下認證互信,

客戶不用刷卡、無需出示身份證,只需手機銀行「掃

一掃」便可通過輕鬆完成業務辦理,實現無人、無

卡、無摩擦的「無感服務」體驗。

建設專業型網點

中行專業型網點圍繞特色產品、特色客群、跨界場景開展建設,覆蓋高校金

融、養老金融、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等眾多專業領域,為廣大客戶提

供專業有效的金融服務。

截至

2019

年末,

行已建成

1

,

839

家專業型網點,

蓋全國

35

家一級分行,

275

個地市

打造養老金融特色網點

中行湖北省分行聚焦老年客群的金融與非金融需求,圍繞特色場景、特色

服務、特色活動、特色產品等方面,創新開拓「金融

+

生活

的養老金融服務

新模式

通過

利用網點閒置空間,

該行著重

突出養老金融元素,打造

「咖啡

茶藝」「手工藝」「書畫交流」「社區家園」等特色文化場景,並開展無障礙坡

道、低位櫃檯等無障礙設施建設,從環境設施、服務流程、養老產品等多個方

面構建富有人文關懷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優化客戶服務體驗

中行依託

客戶體驗師隊伍,

廣泛

開展專項客戶體驗活動,累計收集問卷近萬

份,線下訪談客戶

700

餘人,形成《對公客戶體驗報告》和《個人交易類業務客

戶體驗報告》,

推進網點服務質量不斷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期間,中行

強構建營業網點和辦公場所「防護網」

在營業網點配備體溫測量儀、洗手液等

必要防疫設備和用品,提高營業場所、智能設備清潔消毒頻次

,保障客戶安全。

線上公積金提取

,讓

客戶「最多跑一次」

中行寧波市分行持續優化流程和系統升級,

打造

線上一站式便民服務

。在

該行

繳納

公積金的

房貸客戶,

經過

公積金中心櫃檯辦理籤約手續後,

只需

登陸

手機銀行

A

pp

完成線上審核,即可隨時線上提取款項

,讓

客戶辦理公積金時

最多跑一次

,減少了不必要的路途奔波。

暖心舉措服務消防救援人員

中行上海市分行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對消防救援人員優先優待政策,在轄

屬網點開闢業務優先辦理通道,並在入口醒目位置、現金窗口張貼「消防救援

人員優先」標識,縮短消防救援人員等待時間。

幫助海外華僑客戶尋回民國時期資產權證

2019

10

月,

中行

廈門市分行幫助一位來自菲律賓

80

多歲的華僑客戶

尋回民國時期幾份房產相關權證

該行營業部兩名員工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翻

3

個僑批僑匯檔案庫,使塵封

66

年的

2

份民國時期的地契和土地買賣合同、

6

張二寸照片、

1

枚印章重見天日。

3

.3

維護客戶權益

中行

積極踐行責任擔當,

在董事會下

新增

設立企業文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

員會,

進一步強化

消費者權益保護

工作

著力

推進客戶投訴處理和

信息安全

保護,

多渠道、多方式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優化客戶投訴處理機制

規範客戶投訴處理流程,提高客戶投訴處理效率

2019

年,處理來自各渠道

的投訴

10.37

萬筆

3。加強對客戶投訴的分析,挖掘價值信息,對於投訴主要涉及

的銀行卡、貸款、支付結算等業務,推動產品服務優化提升;促進河北、北京、

廣東等客戶規模較大的投訴重點地區,不斷改善服務態度與質量。

2019

年,中行

外部客戶滿意度達到

91.6%

3

各銀行投訴統計或有差異,本行投訴筆數暫不支持用於同業對比。

. 積極推進投訴統計分類及編碼行業標準實施應用

完成

中國人民銀行投

訴統計分析系統數據對接

. 將投訴管理工作線上化、流程化,加大客戶投訴處理督辦力度。

. 加強對

消費者投訴處理工作規範

落實,進一步發揮消費者投訴對自身產

品服務的改進和監督作用。

. 上線「客戶之聲」價值信息流轉管理系統,實現線上採集、傳導、分析、

評估的全流程自動化處理。

普及金融知識教育

2019

年,共有

9,823

家網點

參與「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宣傳活動,

開展戶

外宣教活動

9,363

次,參與宣教活動員工共計

59,029

人次,發放宣傳資料

297

萬餘份,微信推送點擊量

121

萬餘次,媒體報導

161

,受眾客戶達

512

餘萬

. 開展

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爭

做理性投資者、爭做金融好網民等主題宣傳活動,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知識

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

. 深入大、中、小學校開展「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進校園」宣傳

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及需要,開展針對性的金融知識普

及。

. 圍繞各類宣傳主題,通過微博、微信、

H5

素材、移動

A

pp

等新興媒體渠道,

編制並發布圖文並茂的宣傳文章,寓教於樂傳播金融知識。

. 通過線上

、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方式,

組織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培訓,

進一步強化全行員工

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意識

推動金融知識廣泛傳播

中行福建省分行與福建銀保監局、福建省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聯合開

展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向近百名達達騎手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騎手對權益

保障、防範風險的認知,並在騎手的統一著裝和車輛上加入宣教口號,讓金融

知識隨著騎手走進大街小巷。

創新金融知識教育形式

中行重慶市分行利用「

中國銀行

重慶分行」微信公眾號,打造線上金融知

識普及的新平臺,通過開展在線金融知識問卷調查,了解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知

識的學習掌握情況;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體驗日」系列活動,邀請金融消費

者、消保監管機

通過現場參觀、親身體驗、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實

現金融消

費者、消保監管機構、銀行的三方溝通。

保護客戶

信息安全

中行積極完善客戶信息保護機制,藉助新技術優化各類渠道

客戶數據採集和

保護策略

,組織開展客戶信息保護和網絡安全專項排查及整改,保障客戶信息安

全和資金安全。

2019

年,中行

榮獲

2019

年度國家網絡與

信息安全

信息通報先

進單位

. 中行手機銀行上線「手機盾」安全工具,通過安全算法與交易要素、手機

設備進行多因素運算,保證客戶手機銀行交易安全。

. 聯合中國移動研發

SIM

盾,通過

SIM

卡硬體實現證書籤名與驗證,全面支

持手機銀行、網銀大額轉帳交易,滿足客戶安全、便捷的轉帳需求。

4

助力綠色經濟,守護美麗家園

「綠色」是

中國

新發展理念的核心要求,黨的十九大把「發展綠色金融」定

位為推進經濟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中行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綠色金融戰

略,穩步提升綠色信貸佔比,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大力支持環保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可持續發展目標:

【專題】依託全球優勢,創新綠色金融產品

中行堅持踐行綠色承諾,積極發揮全球化和綜合化經營優勢,不斷推進綠色

金融服務創新,大力支持「走出去」企業綠色項目融資,推動「

一帶一路

」建設

綠色、可持續發展。

2019

10

月,

行在境外市場發行了第

6

10

億美元等值綠色債券,

蓋人民幣、美元和歐元三種貨幣

債券獲得國際統一標準「綠色認證」和氣候債

券倡議組織(

Climate Bond Initiative

)認證

,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符合要

求的綠色項目。

籤署《「

一帶一路

」綠色投資原則》

2019

4

25

日,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資金融通分論壇

舉行

期間,

中行籤署

一帶一路

綠色投資原則》,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

一帶

一路

金融大動脈建設。

該原則旨在提升「

一帶一路

」投資環境與社會風險管

理水平,推動「

一帶一路

」投資綠色化。

2014

年以來,

行積極響應國家

一帶一路

倡議,始終堅持高環保

標準的綠色信貸原則,支持了多個促進當地綠色發展的投資項目,助力

一帶

一路

建設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

敘做英國海上風電再融資項目

Beatrice

海上風電項目位於蘇格蘭北部北海海域,是首批獲得英國政府

授予的差價合同補貼電價的海上風電項目之一,

45

萬戶家庭提供清潔能

源,在

25

年運營期內有效減少約

800

萬噸碳排放。

2019

7

月,

中行

倫敦分

行成功敘做

Beatrice

海上風電公司

25.36

億英鎊存量債務再融資項目,

成為

行在歐非地區的首筆海上風電再融資項目

,踐行了中行樹立綠色金融品牌的

承諾。

助力北部灣經濟帶「綠色發展」

廣西防城港核電項目作為建設北部灣經濟區戰略的重要舉措,

2019

5

月,中行廣西區分行聯動中行首爾分行,為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辦理

2.3

億元海外直貸業務

,助力「

走出去

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渠道,促進廣西

地區能

源轉型和綠色經濟發展。

4

.1

發展綠色金融

中行積極落實國家綠色發展政策,建立綠色金融組織機制,堅持高環保標準

的綠色信貸原則,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大綠色產業信貸支持,為綠色經濟發展

和生態建設提供多種類、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2019

年,

中行

綠色信貸餘額

7,375.7

億元

,同比增長

16.58

%

建立戰略組織機制

制定《

中國銀行

綠色金融發展規劃》,

踐行

綠色發展

要求

支持

經濟可持續

發展。

完善組織架構,在執行委員會下設立綠色金融管理委員會,持續推動綠色

金融工作。

優化信貸結構

基於《行業信貸投向指引》

,中行持續強化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加大對

態治理、環境保護、

清潔能源、綠色交通、供水節水等綠色產業支持力度,對未

通過能源技術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審查的項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嚴格抑制汙染性投資。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

中行持續推出可持續發展債券、綠色資產支持票據等創新金融產品,為綠色

產業開闢多種融資渠道。

截至

2019

年末

,境內全市場發行貼標綠債

334

額共計

3,434.52

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

137

支綠色債券,金額共計

1,916.16

. 獨家主承銷的「國電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2019

年度第一期綠色資產支持票

據(

ABN

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

,發行總額

15.68

億元

. 首推綠色證券主題理財產品「

中銀策略

穩富(定期開放)

12

個月(

2019

004

期)

」。

. 作為獨家主承銷商協助重慶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發行

5

年期

20

億綠色中票

. 為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發行綠色債券

10

億美元

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

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清潔能源公司主承發行境內人民幣債券

16

支,

金額合計

259

億元。

積極參與行業交流

加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落實

GIP

原則

,推動綠色金融政策

研究和落地,

積極參與行業論壇及峰會

交流,共同推進我國綠

色金融發展。

. 作為

G

IP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小組主辦單位,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 積極參與「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綠色金融支持能源轉型論壇」「龍源電力

綠色能源峰會」等行業論壇及峰會,分享中行在綠色金融支持能源轉型領

域所做的嘗試和取得的成效。

助力生態環境改善

中行充分發揮金融力量,加大生態保護項目信貸支持力度,助力生態文明建

設高質量發展。

讓洱海更藍

中行雲南省分行將普惠金融、信貸工廠業務優勢與洱海治理充分結合,創

新推出了「大理洱海保護治理與生態流域建設項目」特色業務模式,為大理洱

海保護治理與生態流域建設項目承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在滿足「大理洱海保

護治理與生態流域建設」工程建設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也為金融支持洱海生

態文明建設貢獻了積極力量。

4

.2

堅持綠色運營

中行堅持踐行綠色辦公理念,推廣綠色低碳服務模式,創新環保應用,加強

設施設備回收利用,為綠色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推廣綠色服務

不斷創新信息化產品,推廣無紙化服務,提高運營效率,推動節能降耗,打

造可持續發展的「低碳銀行」。

. 智能櫃檯採用全程無紙化設計,業務完結後,系統自動以電子形式存儲交

易記錄和業務影像,

保留為客戶列印

服務憑條

的功能

,基本實現零打

印、零傳票、零紙質留存、零倉儲成本。

. 持續建設電子化對帳體系,以電子帳單替代紙質帳單,推進對帳無紙化,

電子對帳率達

96.64%

踐行綠色辦公

倡導「綠色、低碳」理念,推動落實綠色辦公管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體系,

監控重點耗能設備運行狀況,推進資源合理回收利用,降低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履行綠色環保承諾。

處置回收下線設備

. 對於使用時間

3

年以內的

下線

設備,回收至生產資源池,用於滿足各類生

產任務需求

. 對於使用時間

3

年以上,尚不到

一般

報廢年限

7

的設備,下線後調整至

非生產環境使用或用作安全生產備機

4

.3

擁抱綠色生活

中行積極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倡導客戶和員工參與

支持環保公益組織,傳

播低碳環保理念,共建

綠色家園

支持「人與自然共融計劃」

中銀香港支持極地博物館基金在中小學推行「人與自然共融計劃」,通過

向中小學生提供環境教育講座、野外學堂戶外訓練活動、科研考察訓練及專題

研討會,培養青少年尊重

大自然

的態度及對自然生態保育的興趣,預計受益中

小學生

9

,000

人。

變廢為寶

引領綠色環保新時尚

2019

8

29

日,「變廢為寶

中行在行動」公益展覽活動在中行福州

市分行正式啟動。該行員工用舊的麻繩

撿拾的樹枝松果、一次性紙杯、彩色

舊卡紙、數根雪糕棍

等生

活中常見又易被人隨意丟棄的物品,

製作

成一件件精

美的手工藝品,

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5 堅持穩健經營,激發員工活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

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步走」的總體目標。中行作為

國有大型金融機構

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起來,持續推動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項

目,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範化解風險,提升全行治理能力,激發人才潛能與

活力,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

可持續發展目標:

5.1

強化風險控制

中行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強化重大風險事項管理,依託大數據、機

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智能風控體系,做好反洗錢與制裁合規管理,全面

防範化解風險,切實守住風險底線。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 推進風險管理三道防線體系建設,修訂《風險管理總則》,完成風險偏好重

檢和更新,全面梳理風險管理政策制度。

. 加強集團合作機構管理,發布《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合作機構管理

指引(

2019

年版)》。

. 優化新產品風險管理流程,制定新產品先行先試風險管理流程。

強化基層網點風險防範意識

. 出臺

2019

年版基層網點

50

,並開展

50

知識測試,持續傳導落

實相關要求。

. 收集總結各類風險案例,指導分行調整風險防控重點,提升基層網點防範

外部欺詐的能力和意識。

創新智能風控項目

依託實時分析、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創新風控智能化應用,構建全方位、

立體化智能風控

系統

. 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門戶,作為全面風險管理信息、數據、服務的統一展示、

分析、應用的入口和平臺,將各類風險管理指標分門別類,進行統計集中

展示和結構化解析,為風控工作者提供

可視化

精細化的統一界面。

. 搭建智能風控平臺,藉助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整

合外部大數據、智能模型工廠以及智能風控應用產品及服務,實現對大數

據的深入挖掘與應用,為智能分析和預警提供基礎。

. 建設全球緩釋管理系統(

GRMS

),通過擔保品落實來生效客戶授信額度,有

效減少

假押、脫押、空押、虛高、減值

等問題的發生,降低風險隱患。

GRMS

系統獲《亞洲銀行家》

2019

年度

風險控制成就大獎:全面風險技術

實施獎

新一代「網御系統」

中行

新一代

事中風控系統(簡

「網御系統」

應用流式計算和大數據技

術,分析用戶、帳戶、設備、位置等多維度信息,從海量金融數據中挖掘客戶

交易習慣,實現可疑交易的精準識別。

2019

「網御系統」

共監測實時交易

總量

37.19

億筆,累計篩查風險交易總量

68.8

萬筆,阻斷可疑交易金額

72.36

億元

,有效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強化反洗錢工作

持續

完善反洗錢及制裁合規政策制度,優化反洗錢資源配置,推進反洗錢工

作向縱深發展,強化制裁合規監控和管理。加強系統與模型建設,優化系統功能。

搭建境外機構合規風險評估體系,努力構建主動、前瞻性的境外合規管理長效機

制。

同時,

完善反洗錢與制裁合規培訓管理機制,在全轄開展多種形式的合規培

訓,提升全員合規意識和能力。

開展反洗錢專題系列培訓

2019

7

,中行

加拿大

分行

舉行了反洗錢

/

反恐怖融資專題系列培訓,

百餘名員工在現場或通過視頻參加了培訓。

培訓內容涵蓋監管機構新要求、現

有反洗錢制度等內容,

通過培訓,

幫助

員工系統學習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監管

的最新實踐,讓反洗錢

/

反恐怖融資意識深入人心。

研發「人工智慧反洗錢」

創新研發基地(新加坡)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努力

提升中行各海外分行的反洗錢合規管控能力。

2019

5

8

日,創新研發基

地(新加坡)在新加坡舉辦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反洗錢研討會。邀請知名高

校、國際化科技公司等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專家,與中行各海外分行業務專

家共同研討。此外,進一步梳理了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中後全流程一體

化智能反洗錢需求方案,推動智能反洗錢應用體系的落地。

5.2

推進合規經營

中行不斷追求公司治理最佳實踐,依據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

架構和制度流程,開展公司治理培訓,優化信息披露機制,積極履行對股東、客

戶、員工、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完善公司治理

不斷完善以股東大會、董事會、

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為主體的公司治理架構,

優化董事會成員結構,制定《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

持續跟進並落實資本市場監管要求,對公司章程、各專業委員會議事規則等進行

全面系統梳理,面向董事會成員和員工開展公司治理培訓,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截至

2019

年末,中行董事會由

12

位成員組成,除董事長外、包括

2

位執行

董事、

5

位非執行董事、

4

位獨立董事。年內,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本行定期報告、

提名董事候選人、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發行債券等相關議案

7

5

,含

現場會議

審議議案

72

項,書面議案

3

股東大會

董事會監事會

高級管理層

(執行委員會)

董事會秘書部監事會辦公室

戰略發展委員會

審計部

審計委員會

風險政策委員會

人事和薪酬委員會

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

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委員會

採購評審委員會

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

證券投資管理委員會

資產處置委員會

反洗錢工作委員會

履職盡職監督委員會

財務與內部控制監督委員會

信息科技管理委員會

美國風險與管理委員會

網際網路金融委員會

信用風險管理與決策委員會

創新與產品管理委員會

企業文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委員會

綜合化經營協調委員會

資產管理業務委員會

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委員會

境內分行發展協調委員會

綠色金融管理委員會

公司治理架構圖

舉辦公司治理培訓班

2019

10

月,

行在新加坡成功舉辦公司治理培訓班

,通過專家講座、

經驗分享、證券交易所走訪交流等形式,幫助境內外機構高級管理層加深對公

司治理工作的認識,提升公司治理理念與市場合規意識。

推進合規建設

董事會、高級管理層以及下設專業委員會,認真履行內控管理與監督職責,

著力加強風險預警和防範,提升集團合規經營水平。認真落實銀保監會工作

要求,

開展

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

案件警示教育

及非法集資風險

排查整

等活動,組織全行開展風險排查,積極識別和緩釋風險,強化全員合規意識,

培育內控合規文化。實施內控合規管理評價,強化機構日常管控。

配合內外部監管檢查,積極做好自查評估。搭建境內分行內控合規評價指標

體系,規範全行員工合規檔案,建立員工合規「功勞簿」

問題簿

跟進境

內外監管合規法案落地實施,及時落實業務各項整改要求。

強化信息披露

建立全面、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確規範需要披露信息的範圍和標準、相

關主體的職責和分工等,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切實保障投

資者的知情權

連續

6

年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年度信息披露最高評價等

級(

A

級評價)

,年報獲美國通訊公關職業聯盟

年度報告綜合類評比金獎、技

術成就獎。

開展投資者關係溝通

深化投資者關係管理,

豐富市場溝通形式,不斷提升投資者關係活動的主動

性和有效性。

通過舉辦業績路演、參加大型投行研討會、接待分析師、投資者來

訪及召開電話溝通會等形式開展常規溝通,及時回應市場關注,認真聽取市場反

。同時,持續做好中小投資者服務,在

年度股東大會上針對到會個人股東組織

專場溝通,積極參加

上海證券交易所

網絡平臺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

2

019

年,

獲得了

「華富卓越投資者關係大獎」、第七屆「港股

100

等獎項

5

.3

推進

黨建工作

中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

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

堅持

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

理統一起來

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不斷加強

黨的理論武裝工作,

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

使命」主題教育

活動,堅持

強基固本,

著力

提高基層黨

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

積極

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同時,

持之以恆

正風肅紀,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堅決糾治「四風」,

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嚴懲金融領域腐敗,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

得新成效。

構建智慧黨建生態圈

「復興壹號」黨建平臺是中行黨委獨立自主研發的黨建信息化平臺,將互

聯網技術與黨建需求相結合,具備「

黨組織管理

」「

黨員教育管理

」「

黨組織生

活管理

」「

黨費管理

」「

文化建設

等功能模塊

,搭建起線上線下互融互促的智

慧黨建生態圈。

線上線下,互融互促

. 平臺建立了符合中組部標準規範的黨組織和黨員信息庫,為與中組部全國

應用系統的對接奠定了基礎。

. 平臺上可以建立網絡黨支部,滿足黨員跨區域、跨條線交流學習的需求。

. 平臺還搭建了募捐通道,為有困難的黨員、員工提供愛心捐贈途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黨員每月及時繳納黨費,可以得到一張與黨員價值觀、當月特殊節日相關

的專屬憑證,不忘黨員使命。

. 每到入黨當月,黨員將收到一張「政治生日寄語」卡片,重溫入黨初心。

. 平臺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課程和視頻,強化黨員學習教育意識。

截至

2

019

年末,

「復興壹號」黨建平臺已覆蓋中行境內機構

1.7

萬多個黨

組織和

1

4

萬餘名黨員

在崗黨員平均周活躍率達

57.02%

外推版本已在

717

家單位推廣應用,

用戶約

23.4

萬人。

5.

4

相伴員工成長

中行高度重視員工發展,為員工

搭建綜合性職業發展平臺,持續開展員工關

懷,充分保障員工權益,鼓勵員工參與志願服務,與員工共享發展價值。

優化人才隊伍

2019

年,

行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渠道向社會提供超過

1.3

萬個用

工職位,開展小語種專業培養計劃和貧困大學生專項招聘計劃

2019

年招聘

300

名貧困大學生到本行工作。

連續第

12

年獲得

中國大學生金融行業最佳僱主

獎,並獲得

最佳僱主品牌價值獎

」「

企業招聘創新大獎

」「

中國典範僱主

國最受歡迎僱主

等行業獎項。

服務中新交流,助力人才培養

2019

年,

中行

新加坡分行作為

通商中國實習計劃

的首家合作夥伴,成

功實踐

通商中國

——

中銀實習計劃

計劃旨在培養新一代了解中國及新加

坡市場,並擁有實踐經驗的「中新通」人才

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

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的

10

名優秀學生參與了本次實習計劃。

同時,中行新加坡分行大力支持新加坡華社自助理事會「

YEAP

計劃

,為

本地受資助大專院校學生提供金融專業培訓及實習生計劃

獲新加坡華社自助

理事會頒發合作夥伴

尚仁獎

完善培訓體系

聚焦人才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制定全行領導力培訓規劃,加快推進專

業序列建設,完善「中銀學習」電子化培訓平臺,持續推進教育培訓數位化轉型。

. 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優秀年輕幹部,以「

1581

」工程為引領,

持續開展「百人計劃」「遠航項目」「啟航項目」等重點人才培訓項目,累

計培訓約

450

人。

. 強化專業資格管理,舉辦專業資格培訓課程開發培訓班,截至

2019

年末,

開發專業資格課程

210

餘門

3,000

人獲得高級專業資格,約

25,000

獲得中、初級專業資格。

. 持續推進「中銀學習」平臺建設推廣工作,優化完善平臺課程體系,引入

外部優質培訓資源

,平臺共發布在線課程

4,000

餘門,內容涵蓋經營管理、

專業技術、綜合素質等類別

,平臺註冊總人數逾

26

萬人,日均活躍人數約

1.5

萬人

保障員工權益

充分保障員工合法權益,重視員工健康與安全,關注員工訴求,搭建開放、

暢通的溝通渠道。

. 在社會招聘、校園招聘和內部晉升聘任等有關政策規定和工作實踐中,不

因性別、民族、生理疾患等因素區別對待,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 堅持同工同酬,依法籤訂勞動合同,為員工按時足額繳納「五險一金」,購

買重大

疾病保險。

. 印發《

2019

年度員工考核激勵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基層員工薪酬

福利保障水平。

. 召開員工座談會,傾聽員工訴求與建議。

. 關注女性員工需求,切實

保障女職工

權益。

踐行員工關懷

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員工生活狀況,通過開展員工體檢、困難幫扶和各

類文體活動等,為員工打造溫暖、和諧的工作環境

一「五」一「十」聚人心

中行江西省分行推出員工「十大關愛計劃」和「五大人心工程」,「十大關

愛計劃」涵蓋員工薪資、住房、工作時長、交通出勤、職工之家建設等多個方

面,「五大人心工程」包括「住房工程」「午餐工程」「網點熱飯工程」「健康保

障工程」「休假保障工程」,以一「五」一「十」系列組合拳,切實解決員工的

生活需求,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鼓勵志願服務

傳遞「人人公益

理念,搭建「一起志願」平臺,平臺信息涵蓋扶貧助困、

兒童教育、綠色環保等多個公益領域,為員工提供了解志願服務、參與志願服務

的渠道,構建員工參與志願服務的長效機制。

截至

2019

一起志願

平臺入駐志願組織

781

家,發布志願招募項目

485

個,共有

4,961

人次參與志願服務,貢獻志願服務時長

1.53

萬小時。

開展多元化志願服務

中行寧夏區分行志願者們

走進貧困地區學校,開展志願幫扶活動。為中衛

市海原縣九彩鄉九彩村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送去學習用品,陪孩子們歡度六一兒

童節

與寧夏廣播電視臺

寧夏新聞廣播發起《

1061

微公益

——

「情暖童心

伴你同行」》公益行活動,將收到的捐款

孩子們購買圖書、衣物、文具等物

探望銀川市民族綜合福利院的小朋友們,為他們送上日常生活所需的

物資。

開展愛心課堂支教活動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育人。從

2017

11

月份起,

中行

深圳

分行持續

開展愛心課堂支教活動,在桂林村小學打造

深圳市分行青年員工教

育培訓基地

」,

除了寒暑假外,每個月

由青年志願者

為桂林

小學的孩子送

音樂、籃球、舞蹈、美術、英語

愛心課堂,

改善鄉村教育條件,幫助孩子們

全方位成長。

績效報告

公司治理

董事會多樣性

推動董事會的多元化建設

已制定《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多元

化政策》,列明關於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所持立場

以及在實現過程中持續採取的

方針。董事會成員的委任以董事會整體良好運作所需的技能和經驗為本,同時從

多個方面充分考慮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的目標和要求,包括但不限於監管要求、董

事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地區、專業經驗、技能、知識和任期等。上述

多元化政策要求

貫穿於董事選聘的全過程。

截至

2

019

年末,本行

董事會由

12

名成員組成

。其中,男性董事

9

名,女

性董事

3

名。

指標

男性

女性

董事會性別比例(

%

7

5

2

5

ESG

管理

本行董事會負責統籌管理在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領域的策略制定及匯

報等事宜。

2019

年,審議批准了《

2018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綠色金融發展規

劃》《普惠金融發展規劃(

2019

-

2021

)》,

在董事會下設立了企業文化與消費者

權益保護委員會,

明確將

E

SG

事宜納入其管理職責。

企業文化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的部分職責包括:

. 負責審議本行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有關的發展規劃、政策、報告,

向董事會提出建議

. 識別、評估及管理重要的

ESG

相關事宜,建立合適及有效的

ESG

風險管

理及內部控制體系

. 定期聽取本行企業文化建設、

ESG

、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等的情況報告。

董事會培訓

2019

年,組織董事會成員參加培訓

27

場,參加培訓的董事達

77

人次。

訓內容涉及國內外經濟金融熱點、反洗錢制裁合規趨勢、

網際網路及科技領域發展

動態等內容。

經濟績效

價值創造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資產總計(百萬元)

22,769,744

21

,

267

,

275

19,46

7

,

424

營業收入(百萬元)

549,182

504,107

483,278

營業支出(百萬元)

299,645

275,622

261,049

利潤總額(百萬元)

250,645

229,643

222,903

淨利潤(百萬元)

201,891

192,435

184,986

平均總資產回報率(

%

0.92

0.94

0.98

淨資產收益率(

%

11.45

12.06

12.24

資本充足率(

%

15.59

14.97

14.19

薪酬福利

2

019

年,印發《

2019

年度員工考核激勵工作實施意見》,修訂《

中國銀行

份有限公司易地交流任職人員福利保障管理辦法》,進一步提升員工獲得感、幸

福感和安全感,把關心關愛員工要求落到實處

服務渠道

緊跟全球客戶金融服務需求,

穩步推進機構營業網點和電子渠道建設

截至

201

9

年末,中行海外機構已覆蓋全球

61

個國家和地區

,境內營業網點

10,652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境內營業網點(家

10,652

10

,

726

10

,

674

智能化網點機構(家

10,652

10

,

660

8

,

526

A

TM

(臺)

37,331

41

,

723

4

2,

50

7

智能櫃檯(臺)

30,425

26

,

044

16

,

235

手機銀行客戶數(萬戶)

18,082

14,5

31

1

1,533

採購實踐

加強對重要採購需求的統籌整合,穩步推進框架協議管理模式,擴大可實施

協議的供應商範圍和項目範圍

加強制度建設

、建立

督辦機制

、做好

履約管理,

全方位

推進採購環節廉潔自律,高效合規。

積極保障

中小企業

供應商平等參與權。採購項目

採用公開掛網、定向邀請等

方式

滿足條件的企業均可參與競爭。在合格供應商基本資質要求制定過程中,

除個別特殊需求的項目外,不再對企業註冊資本、規模等提出額外要求。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集中採購項目總數(個)

15,095

14

,

227

12,818

集中採購涉及預算金額(億元)

312.88

249.25

217.13

強化廉潔建設

深化構建

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大力開展廉潔文化建設,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

防線。

利用公司內網、微信公眾平臺、

H5

多種

渠道大力宣傳反腐倡廉相關內

強化員工

反腐

責任意識

杜絕不正當競爭

嚴格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和《

中國銀行

業反不正當競爭公約》等法律法

規和行業規約,建立自律機制,依法對自身行為進行管理和約束,杜絕各類不正

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

環境績效

減少

物料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辦公用紙量(噸)

59.7

48.0

43.2

節約用紙量(噸)

11.7

4.8

17.3

註:

總行

北京

地區機構統計

口徑

節約能源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柴油

消耗量

(公升)

21

,

758

8,708

22,344

天然氣

消耗量

(立方米)

918

,

709

962

,

409

977,679

汽油

消耗量

(公升)

44

,

228

43

,

27

9

81,733

電力消耗量

(兆瓦時)

122

,

11

8

126

,

63

5

123,447

外購熱力總量

(吉焦)

55

,

114

85

,

008

100,820

視頻會議召開次數

(次)

2

,

655

4,378

3,849

註:

總行

北京

地區機構統計

口徑

節約用水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水消耗總量

(立方米)

390

,

134

401

,

581

384

,

529

循環用水總量

(立方米)

74

,

918

74,687

64

,

341

註:

總行

北京

地區機構統計

口徑

降低

排放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有害廢棄物的排放總量

(噸)

5.1

0

3.87

5.53

無害廢棄物的排放總量

(噸)

1

,

127

286

1

,

172

溫室氣體排放量

(噸)

75

,

804

78,568

76

,

73

6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噸)

2

,

054

2,081

2

,

17

4

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噸)

73

,

759

76,488

74

,

562

註:

總行

北京

地區機構統計

口徑

汙水和廢棄物管理

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對汙水排放進行定期監測。對日常辦公和運營

產生的廢棄物,如生活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廢棄物等,均進行分類收集和回收

處理,並將

廚餘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委託給有資質的第三方

機構

處理

確保環境合規

2019

年,未因環保違規事件受處罰,也未接到任何環境申訴。

供應商環境績效評估

在供應商考察和項目評審過程中,對供應商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

承諾進行評估。除了關注供應商的書面承諾外,在具體項目考察時還對供應商環

境保護設備和措施

辦公環境健康和安全

、勞動保護措施等情況進行綜合考察,

並在評審過程中予以考慮。

社會績效

人力資源結構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員工

309,384

310

,

119

311

,

133

勞動合同籤訂率

%

1

00

100

100

男性員工

132

,

169

132

,

781

133

,

628

女性員工

177,215

177

,

338

177

,

505

中國大陸地區員工

人數

284

044

285

,

797

288,206

外派員工

人數

1,877

1

,

391

1

,

337

海外機構本地員工

人數

23

,

463

22

,

931

21

,

590

當年

新進員工

人數

10,289

10

,

685

12

,488

保障員工權益

在社會招聘、校園招聘和內部晉升聘任等工作中,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無

任何歧視性條件,不因性別、民族、生理疾患等因素區別對待,確保公開、公平、

公正。

充分尊重和保護員工合法權益,通過勞動合同、集體協商、

職工代表大會

等做好職工權益保障工作。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女性員工比例(

%

57.28

57.18

57.05

少數民族員工人數

12,843

12

,

899

12,924

關愛職業健康

中行關愛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多樣化的醫療保障,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社會保險覆蓋率

%

1

00

100

100

總行

員工體檢人數

4

,

179

4

,

019

5,843

註:總行員工體檢人數

不含軟體中心及部分總行派出人員

員工教育培訓

聚焦

人才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

需要

制定

領導力培訓

規劃,

開展

高層、

中層

和基層

經營管理人員

培訓

。加快

專業

序列

建設

,強化專業資格管理

開展課程研

資格認證等工作,

提升各條線

隊伍

專業能力。

指標

2

019

201

8

201

7

員工培訓投入金額(萬元)

7

9,217

64

,

170

56

,

60

5

員工參與培訓人次

2,927,903

2

,

966

,

118

2

,

851

,

047

強化安全管理

加強案防宣傳教育,

推進案件查控平臺建設。制定《智能櫃檯(現金版)安

全防範指導意見》,提升安全管理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

建設統一管理、全行聯

網的安防管理平臺,大幅提升

場所安全管控能力

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加強安全

管理與監督

供應商社會績效評估

所有採購招標文件、邀請文件

中均明確要求「供應商不得存在非法用工等引

發社會風險的違法違規行為」。在供應商考察和項目評審過程中對供應商在社會

責任等方面的承諾進行評估,將供應商用工

合同籤訂

社保繳納

、辦公環境健康

和安全性、勞動保護措施等狀況納入採購項目評審考察

範圍

規範市場營銷

全面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年內在董事會設立了企業文化與消費者權益

保護委員會;將投訴管理工作線上化、流程化,提升客戶投訴處理效率。運用大

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持續推進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提升網絡金融實時反欺

詐能力。

保護客戶隱私

完善客戶信息保護機制

加強對客戶資金安全、帳戶安全和

信息安全

的保護,

嚴格規範對消費者個人信息收集、使用、保存等行為,

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創新

風險管理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渠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社會經濟合規

嚴格遵守國際、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持續強化風險防控和合規經營,

落實內部控制「三道防線體系」,及時跟進全球最新監管動態、監管檢查和監管

評價等合規風險信息,認真落實境內外監管機構要求。

展望

2020

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中國銀行

將以習近平

新時代

中國

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自覺履行服務實體經濟職責,全面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可

持續發展。

支持國家戰略,助力經濟發展

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力服務京津

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

長三角

一體化發展、自貿區建設。深化「

一帶一路

金融大動脈建設,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發展,大力推廣跨境撮合服務,完

善全球一體化服務體系。加大對重點行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信貸支持,促進傳統

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支持冬奧會各項工作,促進我國冰雪產業發展。

增進民生福祉,共享發展成果。

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緩

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聚焦定點扶貧、金融扶貧、普惠型涉農

金融等領域,鞏固貧困地區脫貧基礎,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落實國家

鄉村振

興戰略,持續加大對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力度,積極服務民生改善。

推進科技引領,優化客戶體驗。

加快推進科技改革、創新,充分運用人工智

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主動融入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深入推進網點轉型,加快

場景生態建設,推動手機銀行從金融交易平臺向綜合服務平臺轉變,提升客戶服

務體驗。

防範金融風險,持續穩健經營

。堅持底線思維,優化全面風險管理架構,大

力推進風險管理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著力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持續做好反洗錢

與制裁合規管理,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堅持綠色發展,守護碧水藍天。

積極落實國家綠色發

展政策,加大綠色產業

信貸支持,為綠色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支持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助力生態

文明建設。

說明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報告範圍

組織範圍:本報告以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中行

)為主體部分,

涵蓋總行本部以及境內分行、海外分行、附屬行、代表處及附屬公司。

時間範圍:

2019

1

1

日至

2019

12

31

日。部分內容超出上述時間

範圍。

發布周期:年度報告。上一年度報告發布於

201

9

3

月。

編制依據

以中國銀保監會(原中國銀監會)《關於加強

銀行業

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意

見》、

中國銀行

業協會《

中國銀行

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上海證券交易

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環

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相關要求為指導,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組織社會

責任指南(

ISO26000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

GRI Standards

版)》及《

AA1000

原則標準(

2008

)》等標準編制。

數據說明

報告中的財務數據來自

2019

年度財務報告,並經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

殊普通合夥)獨立審計。其它數據以

2019

年度為主,部分包括以前年度數據。

報告中涉及的貨幣金額以人民幣作為計量幣種,特別說明的除外。

報告保證

報告由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其中披露的選定關鍵數據

執行有限鑑證業務,並出具獨立鑑證報告。

發布形式

報告以印刷版和網絡在線版兩種形式發布。網絡在線版可在中行網站(網址:

http://www.boc.cn

)查閱。

索引

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內容索引

核心主題

指標

披露頁碼

A.

環境

A1

排放物

一般披露:有關廢氣及溫室氣體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汙、有

害及無害廢棄物的產生的政策及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

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A1.1排放物種類及相關排放數據。

6

3

A1.2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如以

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6

3

A1.3所產生有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

(如 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6

3

A1.4所產生無害廢棄物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密度

(如 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6

3

A1.5描述減低排放量的措施及所得成果。

6

3

A1.6描述處理有害及無害廢棄物的方法、減低產生量的措施

及所得成果。

6

3

A2

資源使用

一般披露:有效使用資源(包括能源、水及其他原材料)的政

策。

49

-

50

A2.1按類型劃分的直接及/或間接能源(如電、氣或油)總耗

量 (以千個千瓦時計算)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

施計算)。

6

2

-

63

A2.2總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產量單位、每項設施計算)。

6

3

A2.3描述能源使用效益計劃及所得成果。

49

-

50

A2.4描述求取適用水源上可有任何問題,以及提升用水效益

計劃及所得成果。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A2.5製成品所用包裝材料的總量(以噸計算)及(如適用)每

生產單位佔量。

6

2

A3

環境及天

然資源

一般披露:減低發行人對環境及天然資源造成重大影響的政

策。

4

7

-

48

A3.1描述業務活動對環境及天然資源的重大影響及已採取管

理有關影響的行動。

4

6

-

47

50

-

51

B.

社會

B1

僱傭

一般披露:有關薪酬及解僱、招聘及晉升、工作時數、假期、

平等機會、多元化、反歧視以及其他待遇及福利的政策及遵守

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5

8

61

64

B1.1按性別、僱傭類型、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僱員總數。

6

4

B1.2按性別、年齡組別及地區劃分的僱員流失比率。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2

健康與安

一般披露:有關提供安全工作環境及保障僱員避免職業性危害

的政策及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6

4

B2.1因工作關係而死亡的人數及比率。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2.2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2.3描述所採納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措施,以及相關執行及監

察方法。

5

8

-

59

B3

發展及培

一般披露:有關提升僱員履行工作職責的知識及技能的政策。

描述培訓活動。

1

58

65

B3.1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如高級管理層、中級管理層等)劃分

的受訓僱員百分比。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3.2按性別及僱員類別劃分,每名僱員完成受訓的平均時數。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4

勞工準則

一般披露:有關防止童工或強制勞工的政策及遵守對發行人有

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5

8

64

B4.1描述檢討招聘慣例的措施以避免童工及強制勞工。

5

8

64

B4.2描述在發現違規情況時消除有關情況所採取的步驟。

5

8

64

B5

供應鏈管

一般披露:管理供應鏈的環境及社會風險政策。

6

3

-

64

65

B5.1按地區劃分的供應商數目。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5.2描述有關聘用供應商的慣例,向其執行有關慣例的供應

商數目、以及有關慣例的執行及監察方法。

6

2

63

-

64

65

B6

產品責任

一般披露:有關所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健康與安全、廣告、標籤

及私隱事宜以及補救方法的政策及遵守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

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5

2

65

-

66

B6.1已售或已運送產品總數中因安全與健康理由而須回收的

百分比。

不適用

B6.2接獲關於產品及服務的投訴數目以及應對方法。

4

3

B6.3描述與維護及保障智慧財產權有關的慣例。

嚴格遵循《中

華人民共和國

智慧財產權法》

B6.4描述質量檢定過程及產品回收程序。

不適用

B6.5描述消費者資料保障及私隱政策,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

方法。

4

5

65

B7

反貪汙

一般披露:有關防止賄賂、勒索、欺詐及洗黑錢的政策及遵守

對發行人有重大影響的相關法律及規例的資料。

5

3

-

54

62

B7.1於匯報期內對發行人或其僱員提出並已審結的貪汙訴訟

案件的數目及訴訟結果。

計劃在未來逐

步披露

B7.2描述防範措施及舉報程序,以及相關執行及監察方法。

6

2

65

-

66

B8

社區投資

一般披露:有關以社區參與來了解營運所在社區需要和確保其

業務活動考慮社區利益的政策。

3

24

-

35

27

32

B8.1專注貢獻範疇(如教育、環境事宜、勞工需求、健康、文

化、體育)。

3

2

-

35

59

B8.2在專注範疇所動用資源 (如金錢或時間)。

2

6

24

-

25

27

*

本報告遵循香港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指引》,符合其相關披露要求。

GRI

標準內容索引

編號

頁碼/省略原因

機構概況

102-1

5

102-2

5

102-3

80

102-4

5

61

102-5

5

102-6

5

61

102-7

5

61

64

102-8

64

102-9

62

102-10

-

102-11

47

-

49

65

-

66

102-12

68

102-13

7

戰略與分析

102-14

1

-

4

102-15

1

-

4

商業倫理與誠信

102-16

5

9

54

-

55

62

102-17

55

治理

102-18

54

-

55

60

102-19

60

102-20

-

102-21

9

-

10

102-22

54

-

55

102-23

54

-

55

102-24

-

102-25

-

102-26

60

102-27

60

-

61

102-28

-

102-29

9

102-30

-

102-31

-

102-32

60

102-33

-

102-34

-

102-35

-

102-36

-

102-37

-

102-38

-

102-39

-

利益相關方參與

102-40

9

-

10

102-41

-

102-42

9

-

10

102-43

9

-

10

102-44

9

報告實踐

102-45

68

102-46

68

102-47

9

102-48

68

102-49

68

102-50

68

102-51

68

102-52

68

102-53

80

102-54

68

102-55

72

-

76

102-56

77

-

79

GRI 201:經濟績效

201-1

6

61

201-2

46

-

49

201-3

-

201-4

-

GRI 202:市場表現

202-1

-

202-2

-

GRI 203:間接經濟影響

203-1

11

-

16

22

-

23

25

-

26

30

-

32

203-2

16

-

22

24

-

25

27

-

30

32

-

35

47

-

49

GRI 204:採購實踐

204-1

-

GRI 205:反腐敗

205-1

-

205-2

62

205-3

-

GRI 206:不當競爭行為

206-1

-

GRI 301:物料

301-1

62

301-2

-

301-3

-

GRI 302:能源

302-1

62

-

63

302-2

62

-

63

302-3

-

302-4

62

-

63

302-5

-

GRI 303:水資源

303-1

-

303-2

-

303-3

63

GRI 305:排放

305-1

63

305-2

63

305-3

63

305-4

-

305-5

63

305-6

-

305-7

-

GRI 306:汙水和廢棄物

306-1

63

306-2

63

306-3

-

306-4

-

306-5

-

GRI 307:環境合規

307-1

63

GRI 308:供應商環境評估

308-1

63

-

64

308-2

-

GRI 401:僱傭

401-1

64

401-2

58

-

59

64

401-3

-

GRI 402:勞資關係

402-1

-

GRI 403:職業健康與安全

403-1

-

403-2

-

403-3

-

403-4

-

GRI 404:培訓與教育

404-1

-

404-2

58

65

404-3

-

GRI 405: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405-1

60

64

405-2

-

GRI 406:反歧視

406-1

64

GRI 407: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

407-1

-

GRI 408:童工

408-1

-

GRI 409:強迫或強制勞動

409-1

-

GRI 410:安保實踐

410-1

-

GRI 411:原住民權利

411-1

-

GRI 412:人權評估

412-1

-

412-2

-

412-3

-

GRI 413:當地社區

413-1

-

413-2

-

GRI 414:供應商社會評估

414-1

65

414-2

-

GRI 415:公共政策

415-1

-

GRI 416:客戶健康與安全

416-1

43

-

45

65

416-2

-

GRI 417:營銷與標識

417-1

65

417-2

-

417-3

-

GRI 418:客戶隱私

418-1

-

GRI 419:社會經濟合規

419-1

-

鑑證

讀者反饋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

中國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這是中行連續第

12

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為了更好地滿足您的需求,向您提供

更有價值的信息,同時促進中行持續改善社會責任工作績效,提高履行社會責任

的能力,我們殷切地期望您能夠對我們的報告提出寶貴意見,並通過以下方式反

饋給我們:

電話:

86

-

10

-

66595911

傳真:

86

-

10

-

66014024

電子郵件:

CSR@bankofchina.com

郵寄地址: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

1

中國銀行

辦公室

郵編:

100818

1

.您對本報告的總體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2

.您對中行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3

.您對中行在提升全球金融服務水平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4

.您對中行在提供客戶優質服務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5

.您對中行在熱心傾注社會公益事業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6

.您對中行在完善供應鏈管理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7

.您對中行在致力綠色金融和低碳運營方面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是:

□很好

□較好

□一般

8

.您對中行社會責任報告和社會責任工作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衷心感謝您對

中國銀行

的關心和支持!

  中財網

相關焦點

  • 三七互娛: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副會長兼總幹事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如期發布,這是三七互娛連續四年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社會 管理 三七互娛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三七互娛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page 45 46 三七互娛社會責任溝通郵箱是:csr@37.com。
  • 碧水源: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碧水源: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8日 17:11:32&nbsp中財網 原標題:碧水源: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20年04月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 民生銀行: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
    民生銀行: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31日 00:36:47&nbsp中財網 原標題:民生銀行:2019年社會責任報告責任溝通 . 社會責任報告連續三年獲評「五星級」 我行高質量完成《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彙編工作。報告框架結構新穎,體現民生履責特色,議題內容緊密結合十九大報告、民營企業座談會等最新要求,彰顯民生履責擔當,並由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對關鍵性信息進行獨立審核。
  • 中國聯通: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聯通: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23日 19:20:48&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國聯通: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1.9萬黨員領導幹部開展遵守黨的六項紀律情況線上報告工作●加強紀律教育,警示教育常態 組織開展年度例行約談 2.1萬人次化開展,2019年面向全系統黨員領導幹部開展了4次專題警示教育,不斷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 中國青年報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2、媒體社會責任理念  中國青年報的媒體社會責任理念是中青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把履行媒體社會責任作為崇高使命。在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中國青年報始終堅持媒體公信力。  3、報社在2019年度獲獎情況  《中國工廠在非洲》獲得第29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三等獎;《40秒40年》獲得第29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創新三等獎。
  •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目    錄1.前言2.政治責任3.陣地建設責任4.服務責任在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9月發布的全國報刊出版集團綜合評價中列第4位。2.集團社會責任理念。
  • 雙匯發展:2019年度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報告
    雙匯發展:2019年度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24日 16:51:02&nbsp中財網 原標題:雙匯發展:2019年度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報告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報告 目錄 關於本報告...........................................
  • 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8日 20:05:01&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不包含旗下子公司廣州中遠海運滾裝運輸有限公司本部及滾裝公司的合併統稱 環境、社會及管治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 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中遠海特」「我們」、 「公司」「報告期」2019年1月1日至2 019年12月31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南鋼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南鋼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時間:2020年03月24日 19:11:0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南鋼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目錄 報告編制說明 ..................................................................
  • 虎牙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戰疫、扶貧成為年度關鍵詞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虎牙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戰疫、扶貧成為年度關鍵詞近日,虎牙公司正式發布「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虎牙在2020年全年累計開展正能量直播4200餘場,總時長超過3.6萬小時,參與主播達6400餘位,直播內容覆蓋抗疫宣傳、扶貧助農、全民反詐、愛心支教、文化旅遊、公益助殘等十多個領域。
  • 《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重磅發布 33家企業入選經典案例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實現就業穩定、民生改善、文化繁榮和生態良好,離不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切實履行。為展現中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踐行,促進更多優秀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公益思想傳播與發展,進一步弘揚互幫互助的新時代精神,自2018年起,《投資時報》與標點財經研究院聯袂鍛造《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企業執行社會責任案例為基本內容,對各公司社會責任履行成果予以展現,並矢志於為同行業者、剛入社會責任領域的公司,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社會責任解決方案。
  • 浙江衛視媒體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2019年,浙江衛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遵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強輿論引導主平臺、當好媒體融合主引擎、建設文化服務主窗口、鍛造宣傳思想主力軍」「做強平臺、做優文化產品、做大影響力」以及「新聞立臺、文化強臺、融合用臺」的目標要求,自覺將踐行媒體社會責任作為強化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校準頻道發展方向,指導新聞宣傳、節目創製、經營管理的重要抓手、落實要點和推進力量,在輿論格局
  • 寧夏大遠律師事務所發布2019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前言2016年我們發布了寧夏大遠律師事務所2015年度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今年要發布2019年度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這是第五份報告。依慣例,一般是在開過年度總結會議利用業務不太忙碌的2月份來做此項工作。但今年的2月份因為「新冠肺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國打響了一場防控疫情人民戰爭。我們以「不出門」的方式,承擔起了防控疫情的責任。也因此,我們將律師為抗疫所做的一點點貢獻收入到這份責任報告。
  • 臺達榮獲「金蜜蜂2020優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外商及港澳臺企業」
    《臺達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憑藉在結構完整性、內容實質性、績效可比性、報告可信度、報告可讀性、報告創新性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榮獲「金蜜蜂2020優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外商及港澳臺企業」。《臺達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臺達在中國大陸地區主動發布的第六份年度報告,並已連續第四年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級(卓越)」評價。
  • 大金空調榮膺「2019年度社會責任最具影響力品牌」
    日前,由人民日報旗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社會責任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大會以「對話責任品牌,共築責任未來」為主題,通過年度責任評選聚焦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就文化建設、公益慈善事業、科技創新、責任建設等熱點話題展開探討。
  • [年報]創業板HX : 2019年年度報告
    [年報]創業板HX : 2019年年度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08日 16:21:3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創業板HX : 2019年年度報告華夏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人: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託管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年報]300ETF : 2019年年度報告
    年年度報告 嘉實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2019年年度報告 2019年12月31日 基金管理人: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託管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送出日期:2020年04月08日 §1 重要提示及目錄 1.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的法律責任
  • [公告]工商銀行:2011社會責任報告
    (二)報告編制原則本報告參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RI 3.1)》及金融服務業相關補充指引等標準要求編寫,同時滿足中國銀監會《關於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意見》、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和《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
  • [年報]創業板ET : 2019年年度報告
    [年報]創業板ET : 2019年年度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07日 18:16:14&nbsp中財網 原標題:創業板ET : 2019年年度報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送出日期:2020年4月8日 §1 重要提示及目錄 1.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的法律責任。
  • [年報]高鐵母基 : 2019年年度報告
    [年報]高鐵母基 : 2019年年度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07日 18:16: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高鐵母基 : 2019年年度報告基金託管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送出日期:2020年4月8日 §1 重要提示及目錄 1.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