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張喆)「2016年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劉錦表示,人才培養始終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發力點。「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獨立法人機構7個,非獨立法人機構84個,項目489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此外,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會議現場,劉錦回應疫情期間如何保障海外留學人員安全的問題表示,面對海外疫情的嚴峻形勢,「平安留學」雲端培訓活動將為海外學子提供遠程幫扶,同時,駐外使領館也將為留學人員提供「健康包」。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服務各類留學人員數量160.8萬多人次。對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表示,五年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組織舉辦了474場「平安留學」出國行前培訓會,接受現場培訓的總人數17萬多人,接受網絡培訓人員達124.4萬人次,「平安留學伴你行」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參與人數達1147萬人次,「平安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為留學回國人員提供招聘創業、檔案落戶等一站式服務。舉辦留學英才招聘會及「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為留學人員提供人才招聘、創新創業便捷途徑。
此外,針對記者關於留學生「歸國熱」的提問,程家財表示,截止目前,留學生回國申請認證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萬餘份,仍處於正常增長範疇。為保證留學人員歸國順利,未來將繼續加強相關人才招聘,創業創新等方面的溝通協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創業環境。
對於國內網課所獲學位證書能否獲得認證,程家財再次進行回應,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通知,疫情期間因疫情影響籤證、入境或因學校防疫要求所實行網課教學制度的全日制學生,所獲學位證書仍可獲得國內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