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愛國教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到大學的很多課本中都有愛國教育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也是很多課本的必學內容。很多孩子從小就知道革命先輩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換來的。這些篇章也成為了教科書上的經典,讓很多人銘記於心。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被刪除
今年3月份,抗日老兵葛振林離世,他曾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的離世有很多人想到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但近期人們發現,上海教育部門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把這篇文章從教科書中刪掉,這一決定還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外界也給出了不少質疑,認為刪掉這種革命文章,不利於對於孩子們的愛國教育。畢竟一直以來,關於先烈們的事跡對孩子們感染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刪掉了的話,那孩子們又要從哪裡去了解這些事跡呢?很多網友認為教科書是孩子們的主要學習工具,如果連教科書中都要刪除這類內容,那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而上海的教育專家則認為,這雖然是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跡,但是不如劉翔的故事更能引起大眾共鳴。他們認為現在的教育應該追隨時代的腳步,以現代化多元化為主要基調。他們認為狼牙山五壯士雖然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和革命色彩,但距離當今的青少年來說是非常久遠的故事,很多孩子根本就聽不懂,這和他們現在所適應的社會是完全脫節的。所以他們認為在教科書中刪掉狼牙山五壯士很有必要,這是為了追隨時代腳步,讓孩子們的學習真正的符合他們本身的年齡段。對於很多年輕老師來說,這樣做也能讓他們的講課更加的深入,畢竟年輕老師對於劉翔等故事會更加的了解一些。
在專家給出這樣的回應之後,很多人表示非常的無奈,認為這是當下教育史上的悲哀。為了追求所謂的現代化發展,就把先烈們的事跡從課本中刪除,這難道不是在進行負面教育嗎?我們常說人一定不能忘記歷史,如果對那些為了民族大義而英勇就義的民族英雄們都保持這種態度的話,那說到愛國豈不就是空談嗎?
社會現狀令人深思
現在青少年的課本中內容越來越多樣化,這一點是值得認可的,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們的發展更加的全面。但是課本中的內容也是要經過不斷篩選的,那些革命先烈們的事跡對於孩子們具有著很強的啟蒙作用,很多孩子剛開始上學,對於所謂的愛國情懷,可能並沒有什麼感悟,但是這些先輩們的事跡可以作為模板,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愛國。讓學生們體會戰爭時代的艱苦,體會戰爭的殘酷,並非就是跟不上時代的做法,而是讓他們去真正的直面歷史,對於他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現在社會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孩子沉迷於網絡,他們所得到的教育很多都是來自於去網絡上的各種小視頻,但這類視頻都是高雅的東西嗎?很明顯不是的,有些孩子學會了網絡上烏煙瘴氣的內容,美曰其名是在跟著時代走,但實際上卻讓這些內容荼毒了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沒有任何的鬥志。而很多孩子現在對於懶惰等詞彙並不排斥,這就是教育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只不過是一步步開始顯現出來了而已。
現在很多教師也時常抱怨,平時參加各種開會、培訓,連教學時間都在不斷的壓縮。這個時候為了要成績,老師們一味的給孩子灌輸那些考試內容,對於課本上的一些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內容反而視而不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思想上也是有缺失的。而專家們所提到的劉翔等事跡,確實也很振奮人心,也有教育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就能把狼牙山五壯士這類革命英雄的事跡給刪掉,可以說這是捨本逐末的一種做法。
結語
我們現在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知道我們距離那個革命年代已經非常遙遠了。但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也是那個時候的先輩們用小米加步槍打下來的,我們無法重現那個年代,相信很多人也不願意讓那個年代重現,因為那個時候太過貧窮,太過混亂,但是那些革命英雄們在那個時代中浴血奮戰的事跡,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而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中國人也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