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手術臺上,聽著醫生的對話,心裡哇涼,但什麼都明白了

2020-12-17 小安全監督

時隔九年,曾經動過手術的牙齦瘤復發,實在難受。去醫院簡單的檢查過後,醫生說:做個手術,刮掉牙齦瘤就好了。本以為和9年前一樣在檢查椅上,20分鐘就做完,起身就能走。

結果被醫生安排住了院,躺在了冰冷的手術臺上,打了麻藥的我依然清晰地聽到,手術刀刮在牙齒上發出吱吱的聲音。

手術中醫生和護士一邊手術一邊閒聊,內容分成了兩部分。

先是說我的牙齦瘤非常容易復發,又舉例說曾有幾名患者復發後,不得不從大腿處取骨頭修補牙床,勸我趁手術拔了病牙及旁邊兩顆牙。見我堅決不同意,就轉到另一話題,說起醫院發獎金和開會的事。

一名醫生說:上個月超額完成了手術指標和開藥指標,獎金髮了大幾千塊,還算不錯。這個月手術指標還沒完成,要想想辦法了,不然獎金要被扣。

另一名醫生說:小事,不用操心,倒是昨天開會,醫院又修改了獎金考核細則,獎金實行打分制。開出多少錢的藥得幾分,做一臺門診手術得幾分,做一臺手術室手術得幾分,如果病人的手術醫生做不了,從外地請醫生要扣分。如果月末考核,得分少於上級制定的分數,扣錢,超分獎錢。

醫生十幾分鐘的對話,讓我心裡哇涼哇涼的,但明明白白地知道,橫在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那座大山,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就是醫院的創收及獎金考核制度。這種制度導致了幾種不正常現象屢禁不止,通過醫生之口傷害了病患的情感與經濟。

為了獎金開貴藥,開不能報銷的藥,不考慮病患的經濟條件。

同一種病,如果有多種藥物可以治療,那麼醫生絕對會選貴的開給你,甚至是不能報銷的藥。有的醫生甚至跟外面的藥店聯合,開的藥醫院沒有,只能去外面的藥店買,他們會拿到一定的提成。這樣的做法無疑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但是大部分的患者只能是忍氣吞聲,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

為了獎金多做化驗、檢查,即讓病患經濟受損,又折騰著病患樓上樓下跑。

這種多做檢查,我都無力吐槽了,十多年來,報紙、網絡上全是關於讓病患過度檢查的信息,得個病做十幾樣,幾十樣,甚至上百樣化驗、檢查,更過分的甚至給你做愛滋病檢查。而各種化驗、檢查費用在醫療費裡佔的比例相當高,許多檢查項目患者無法報銷,自己承擔。

有時,醫生要求做的檢查,交費、排隊、檢查、取結果一圈下來半天甚至一天時間就過去了,這期間難免讓人著急上火,一肚子怨氣。

為了獎金小病大治,只要病床不緊張,你就住著吧。

小病大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人都碰到過。就拿我這次手術來說,因為的確有事,多次要求出院被醫生以手術後易感染拒絕,一直住了7天院,最終結算花了4200塊錢。而在九年前,這個門診手術才240塊錢,20分鐘做完手術起身就走。雖然近十年的時間,錢貶值得厲害,但也能看出之間巨大的差距。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雖說不一定是醫生本意,但是在醫院獎金考核制度的逼迫下,醫生不得不違背良心做出種種過分要求,時間一長,嘗到甜頭的醫生也就習以為常,但其所作所為無疑增加了醫患間的矛盾。

有矛盾就要爆發。病患順利治好病,矛盾也就被放在一邊淡化,但凡病患出現意外情況,病患家屬壓抑的委屈、怒火就很難控制,而怒火發洩的對象也只能是主治醫生,被傷害的也是醫生。

為了保護醫生,國家對傷醫事件進行嚴厲打擊,嚴懲傷醫者,但這治標不治本,不從醫療制度上和醫院制度上改革,矛盾就永遠存在,就永遠無法杜絕傷醫事件。

真的好懷念小時候去醫院,用小紙袋和一張小紙片包著的藥片,好溫馨的感覺。

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有不同的看法請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婦科手術怎麼會有男醫生?」看著躺在診室的未婚妻,他崩潰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回南 吳培悅 記者 何麗娜 近日上午,婦科的人流手術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婦科醫生、麻醉師、護士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突然被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打破了,讓在場的醫生哭笑不得。
  • 危難時刻最能看出誰最愛你,當你躺在手術臺上時,錢比愛更能救人
    在危難時刻最能看出誰最愛你,當你躺在冰冷的手術臺上時,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錢能夠救你!婷子的經歷揭露了這一點,有時候錢比愛更能救人。二、一個未出生的孩子讓我明白: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婆家為人很重要婷子懷孕3個月左右的時候,身體各種不適。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
  • 醫院用美女頭像誘惑患者 手術臺上提刀加價敲詐威脅
    首先,誘導患者躺在手術室內進行有創檢查,也就是謊稱突然發現病人各種嚴重症狀,需要立刻手術治療。有一段視頻被放在醫院的工作微信群裡讓大家學習,但是它教的不是看病的「醫術」,而是詐騙患者的套路,就是教門診和其他治療室的所謂醫生應該如何相互配合,將病人牢牢控制在手術臺上。視頻中穿著白大褂站在一旁搭話的女醫生就是劉某,在遵義歐亞醫院,她化名「王芳」,成為了男科門診的知名醫生。記者在遵義市看守所見到了劉某。
  • 揭遵義歐亞醫院黑幕:虛構病情亂開藥,手術臺上提刀加價
    首先,誘導患者躺在手術室內進行有創檢查,也就是謊稱突然發現病人各種嚴重症狀,需要立刻手術治療。有一段視頻被放在醫院的工作微信群裡讓大家學習,但是它教的不是看病的「醫術」,而是詐騙患者的套路,就是教門診和其他治療室的所謂醫生應該如何相互配合,將病人牢牢控制在手術臺上。視頻中穿著白大褂站在一旁搭話的女醫生就是劉某,在遵義歐亞醫院,她化名「王芳」,成為了男科門診的知名醫生。記者在遵義市看守所見到了劉某。
  • 手術臺上,主刀醫生的額頭突然譁譁流汗!
    手術臺上,一向牛氣哄哄的主刀醫生向來表現得不可一世、無所畏懼。就好像老虎寧可餓死不吃草一樣,他們一般不把脆弱的一面表現出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卻真的見過一次。病人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大叔,手術部位是腮腺。術前的檢查中發現,他的腮腺深部長了一個東西。由於我們醫院腮腺手術非常多,因此這個手術很快就被提上手術日程。腮腺手術本身就是一個精細活,雖然切掉的東西不大,但過程一般都是比較漫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腮腺內部有非常重要的神經。
  • 一位眼科醫生親自講述飛秒手術的經歷
    我叫李穎媛,作為一名眼科醫生,說到近視,一直以來三心裡的痛,什麼叫睜眼瞎,我是完完全全能夠體會,而且常常被別人質疑「你一個眼科醫生,還戴著眼鏡?」 每天都奔波在醫院裡為各種眼科患者服務,越來越覺得好視力的重要性,可是一直沒有好的方式讓我摘掉眼鏡,一直到去年(2019年),醫院引入了全飛秒屈光治療機,我開始了解全飛秒近視手術。
  • 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手記:手術中途,我為什麼突然走下手術臺
    確定要做手術時,術前將手術利弊及手術風險告知給了孩子的爸爸媽媽,他們的想法和很多家長父母們一樣:「腫瘤切除得越多越好,最好全切除的同時視力還恢復正常、功能還能保住」,完全理解!這何嘗又不是我們醫生的願望呢!「張院長,我們全聽你的!」
  • 少女送進手術室前,被醫生拔掉內褲
    門診醫生一看臉色不對,直接開通綠色通道,當班醫生趕到手術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腹。肚子裡3000ml血,難怪病人休克狀態,全身冰涼冰涼的。她全身3/4的血流到肚子裡,外面一滴血沒有,隱蔽性太強了。救命的時候,生命重於一切,5個醫生輪番上陣,產科兩個行政主任都在。
  • 起底東莞黑診所:欺騙孕婦做人流、手術臺上勒索病患
    每天病人不多,所以只要來看病的,都儘可能讓她們做手術,提高門診收入。病人看病時,醫生會相對誇大病人的病情,說做手術才能治好。病人一般選做有痛手術,因為價格比較低。醫生在手術中,會故意製造病人接受不了的疼痛,病人忍不了,就只好做無痛手術了。這樣我們的收入才高。問:是你要求醫生們這麼做的?謝某武:我們莆式醫院都這麼操作的。
  • 78歲患癌醫生手術前交萬元黨費,「死後捐獻遺體,骨灰撒入大海」
    但是幾個月後,陶勇醫生又活躍在公眾面前,從1天最多86場手術到1天3場科普直播,他說,「治病救人不一定要在手術臺上」,他又找到了他的道路。這,就是中國醫生,他們的時間永遠屬於病人,他們的舞臺永遠是在奉獻。而範力華,就是這樣一位中國醫生。
  • 手術臺上「不縫合傷口」敲詐勒索,黑醫院4年非法獲利超億元
    往尿袋中塞衛生紙絮謊稱患者發炎嚴重,編造檢查數據欺騙患者接受虛假治療,用「不縫合傷口」脅迫手術臺上的患者接受高價手術,院內許多醫生、護士甚至連手術,都是假的。一家原本應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民營醫院,用欺詐、勒索、故意傷害等手段,非法獲利超億元。
  • 懸疑漫畫:醫生在手術臺上解剖青蛙,沒想到青蛙肚子裡卵開始報復了
    懸疑漫畫:醫生在手術臺上解剖青蛙,沒想到青蛙肚子裡卵開始報復了
  • 對話王蕭光:為愛滋病病人做手術的華人醫生
    但是,2015年8月,王蕭光成為我國第24批中國援坦尚尼亞醫療隊中的一名隊員,前往坦尚尼亞政治首都多多市的多多馬省醫院,負責婦產科的門診、查房、手術等工作。  2016年10月24日,央視四套《華人世界》報導了王蕭光在海外的工作情況,稱他是「一個給愛滋病病人做手術的華人醫生」。近日,記者通過微信,與時差5個小時的王蕭光,進行了一場網絡對話。
  • 女子先後2次手術,剖開肚子發現裡面都是膿液
    醫生似乎發現了新大陸,提高了警惕。就是大便感覺出來不是特別順暢,而且....而且大便沒以前那麼粗,比較細.....這正常麼?林女士小心翼翼地問。醫生一聽,心裡便七七八八了,說無論如何,得做個結腸鏡看看。可能是結腸直腸有問題,至於什麼問題還不好說,得等結果。
  • 對話隔空給父親寫信的麻醉醫生:目睹您行醫之痛 我還是做了醫生
    譚醫生說,這件事是在自己還沒出生時發生的。「父親其實從來沒有給我提起這件事,媽媽總說這個事情,說當時手術是挺順利的,但患者還是死在了手術臺上。當時認定的是返流誤吸,但是從麻醉的專業來講,我覺得是返流誤吸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是胃部手術,患者當時胃都是空的,我推斷可能是因為麻醉鎮靜過深,導致患者後來窒息。但最終定的責任是手術失敗,所有的責任都是父親承擔。」
  • 堅持做完5臺手術 這個醫生自己躺上了手術臺
    自今年5月啟動「善地救心行動」後,甘孜州德格縣先後有50多名先天性心臟病孩子送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手術。為了讓孩子們儘快做好手術,儘量趕在暑假結束前康復,醫生們加班加點工作。劉剛在手術中負責體外循環,當術中心臟停跳時,全靠體外循環維持生命。孩子們的每一場手術,劉剛都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劉剛自己都沒有想到,他自己竟然也會躺在手術臺上。
  • 成都:堅持給病人做完5臺手術後 患癌醫生被推上手術臺
    樂觀開朗的劉剛同事把劉剛推進手術室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30日訊(記者 李丹)劉剛,是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專門從事體外循環的醫生,該院今年5月啟動「善地救心行動」後,甘孜州德格縣先後有50多名先天性心臟病孩子送到該院接受手術,而劉剛一直都在為他們進行體外循環,為手術提供技術保障。
  • 生活大爆炸|未婚妻剛剛躺上手術臺,手術室外杭州小夥突然暴跳如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回南 吳培悅 記者 何麗娜近日上午,婦科的人流手術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婦科醫生、麻醉師、護士都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突然被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打破了,讓在場的醫生哭笑不得。未婚夫大鬧手術間:婦科手術怎會有男醫生?王安梅主任聽見叫喊聲,趕緊出來詢問,一番了解後才明白,未婚夫認為手術涉及隱私部位,男女有別,而且他說小王平時就很害羞,肯定也接受不了,因此不同意手術室裡出現男醫生。
  • 雞骨頭卡喉嚨 醫生全程跪著做完手術
    手術過程中,龍華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副主任醫師施典羽全程以跪姿為患者做食道鏡手術。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黃曉華 通訊員 劉瀏 文/圖)什麼叫「如鯁在喉」?12月4日,龍華27歲的阿強(化名)深深體會到了。他吃雞時誤吞了一塊雞骨頭,雞骨頭卡在食道上,此雞骨頭異常尖銳,猶如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