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於櫻花的「理想的小詩」

2020-12-10 澎湃新聞

日本關於櫻花的「理想的小詩」

2020-03-13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網絡圖

據說因為暖春,日本櫻花要提前開了。但是受疫情影響,好多人可能要無緣今年花開了,希望疫情結束後,我們能去看看花,看看剛剛抽條的樹,看看美麗的大自然。

在日本,曾有不少俳人都用俳句的形式記錄過花開花落,如「俳聖」松尾芭蕉吟詠櫻花的名句——「櫻花如緋雲,遙聞鐘聲悠長鳴。上野或淺草?」再如小林一茶吟詠梅花的名句——「梅花開芬芳,無論誰到我家來,白水缺角碗。」

而俳句作為世界獨特的短詩形式,表現了日本人民在其美麗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所產生的心靈感受,已經成為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精華。周作人稱其是「理想的小詩」。今天就讓我們在下面這幾首俳句中,在字裡行間,聞一聞花香。

安原貞室

「哎呀」連聲贊,

花滿吉野山。

這是貞室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俳句。「花」自然指的是櫻花。吉野山在奈良吉野郡,櫻花爛漫,風光優美,是著名的賞櫻勝地。句中以連聲讚嘆的形式表現對櫻花如海的美妙時節的驚奇和衷心讚美,連形容櫻花美麗的語言都說不出來,只有連續的感嘆聲。感情率真,不假修飾。句風簡潔平易。

松尾芭蕉

落櫻吹四方,

琵琶湖面花波漾,

堂前好風光。

正是春光浪漫的美好季節,琵琶湖畔櫻花盛開,忽有一陣風吹來,落英繽紛,花瓣撒落在湖面上,隨著漣漪輕輕蕩漾。

上島鬼貫

櫻花凋謝後,

園城寺裡又寧靜。

園城寺是大津市的天台宗總寺。櫻花盛開時節,人們前來賞花,熙熙攘攘,一旦花落人去,又恢復原先的寧靜。花開時節的喧鬧與花落以後的寂靜形成鮮明的對照,通過一個「又」字體現動與靜的生命觀照,這種言旨意遠的平明句法深為與謝蕪村、炭太祗所仰慕。

野澤凡兆

伽藍正是落花時,

落下門閂僧人去。

寺院裡櫻花凋零的暮春時節,傍晚,僧人關閉大殿沉重的大門,落下門閂。那聲音在寂靜的寺院裡顯得格外響,櫻花仿佛就是被這響聲震落的,同時也襯託出僧人對花開花落的季節變化無動於衷的形態。

與謝蕪村

遊罷夜出桃花林,

曉作嵯峨賞櫻人。

這是蕪村與尾張著名的俳人加藤曉臺共遊京都的伏見、嵯峨時創作的俳句,具有蕪村喜歡的漢詩格調。京都南面的伏見以桃花著稱,他們觀賞以後,又去北面的嵯峨觀賞拂曉的櫻花,但似乎並非徹夜行走到嵯峨。句中鑲入蕪村的號夜半亭的「夜」字和曉臺的「曉」字。

大島蓼太

不見方三日,

世上滿櫻花。

三天在家未出門,出門一看,滿眼皆是盛開的櫻花。此句包含著人生訓誡之意,膾炙人口,說明人生無常,倏忽萬變。

杉田久女

觀櫻歸來,

輕解纏腰錦衣帶,

多姿多彩。

此句寫作者盛裝觀賞櫻花歸來,換上輕便的家居衣服,她輕輕解開織錦和服腰帶,一條又一條,不由得感嘆竟然纏著這麼多腰帶,而且每一條都豔麗多彩,美不勝收,一種愉悅的心情不禁湧上心頭。一個「纏」字,透出些許倦怠感。而解開好幾條多姿多彩的腰帶,顯示豔麗服飾的同時,也流露出充滿青春活力的女性肉體的解放,同時或許還包含自身化為落櫻凋零的輕微愁嘆。

荒木田守武

疑是落花返枝頭,

一看原來是蝴蝶。

櫻花隨風飄落,忽然發現有一瓣落英似乎回到枝頭上。仔細一看,才知道是眼睛的錯覺,原來是一隻蝴蝶飛來停在上面。

渡邊水巴

月夜伸手掌,

落花止不住。

月夜落櫻,別有一番情趣。作者伸出手掌,想止住櫻花凋謝掉落,然而花瓣依然在自己的周圍紛紛飄落。手掌、落櫻,還有頭上盛開的櫻花,這一切都沐浴在溶溶月色裡。這月光,沒有秋月那樣的清澄明亮,而是含帶著朦朧妖豔的感覺。月光和落英都是實景,手掌將這兩個實景聯繫在一起,生出美妙的幻景。

原石鼎

花影婆娑欲踩踏,

懸崖櫻樹月色明。

「花」指櫻花。這是夜歸之句。作者在《隔著桌子》中寫道:「我走在銀色月光鋪灑的山崖小路上,忽然發現正要踩下去的腳下有一團婆娑的黑影。這是什麼影子呢?我不由得抬頭看去,只見頭頂的懸崖上有一棵櫻樹,一輪明月仿佛從它的頂部將月光透過盛開的櫻花照射下來,在地上留下如此婆娑的花影。自己就要踩踏下去的正是櫻花的影子。」

推薦閱讀——《風雅俳句》(全四冊),鄭民欽 編著

翻譯家、學者鄭民欽的最新作品《風雅俳句》(全四冊),以俳句「季語」分為春、夏、秋、冬四卷,收錄俳句開宗鼻祖荒木田守武、「俳聖」松尾芭蕉、與謝蕪村、小林一茶、河東碧梧桐、正岡子規、夏目漱石等數十位俳人名句。每首俳句皆有中文、日文及賞析三部分組成。掃描書中的二維碼,還可以在線聽俳句,書中還有多幅浮世繪名作。

關鍵詞 >> 日本,櫻花,俳句,松尾芭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五首歌詠櫻花的小詩,寫盡唐朝賞櫻的盛況
    這是白居易的詩,詩名為《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遊曲江見寄》,白居易和韓侍郎、張博士三人一起遊玩京城長安的曲江,觀賞櫻花,途中遇到下雨,落得滿身骯髒的泥水,因有此感慨。詩中說,還不如在附近的紅櫻小園子裡自由地走動好,這樣既賞了花,又不累,那才是真正的看花賞花,怡情養性。
  • 關於日本櫻花那些事
    日本人喜愛櫻花,把她譽為「國花」,自稱是「櫻花之國」。日本到處有櫻花,花開時,漫山遍野,層層櫻雲和綠樹相映,成為日本獨特的景色。在日本,春天是和「櫻花開花前線」一起來臨的。「開花前線」,是指同一時間內櫻花「開花」的幾個地點聯成的一條線,每年這條波狀曲線在日本列島上由南向北推進。調查櫻花開花狀況的,是分布在日本各地的一百零二個氣象站和測候所。他們仔細地觀察櫻花「標準樹」的變化。
  • 武漢的櫻花很遠,來華山第四小學看櫻花、學知識吧!
    那今天,我們在「四小」的櫻園連線武漢的櫻花與詩詞歌賦中的櫻花,一起線上「雲賞花海」,詩壇探幽,共賞中華傳統文化。  武漢大學的櫻花也是大多來自日本。日本軍隊攻陷武漢後,於1939年春從日本運來櫻花苗木,栽種於此。作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歷史見證的櫻花,已經不在。
  • 王安石將櫻花比作少女,寫下一首小詩,寓意美好,宛如童話
    櫻花,開在春季,顏色粉豔,美麗無比。櫻花令人喜愛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櫻花的顏色,白如玉蘭、粉如桃花、紅似臘梅,特別是淡粉色的櫻花令人如同置身於童話般浪漫的花海。另一個方面是櫻花的花期非常短,前後只有短短的十天,而且花朵集中開放,集中凋敝,美麗轉瞬即逝。
  • 日本櫻花鮮為人知的「身世」之謎:日本櫻花的「家鄉」在哪裡?
    日本櫻花鮮為人知的「身世」之謎(原創)很多人都知道,日本被譽為「櫻花之國」。日本的賞櫻,櫻文化等,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盛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慕名前往。但日本櫻花的「身世」之謎,卻鮮為人知:日本櫻花起源何處,她的家鄉是在哪裡呢?關於這點,日本和韓國媒體曾各執一詞。最終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揭開了謎底——櫻花真正起源地是中國!中國櫻協執行主席何宗儒與會發言:「我們要陳述一個事實,很多史料證實櫻花發源地就在中國。
  • 日本人的櫻花情結與美醜混淆
    ■ 日本右翼在靖國神社高唱《同期的櫻花》 日本有句諺語「花是櫻花美,人是武士好」。日本人鍾愛櫻花,是因為日本到處長滿了櫻花,櫻花是日本民族之花。自古以來,日本上至貴族,下至武士,乃至黎民百姓,無論男女,不分老幼,各個層次都把櫻花看作自己的化身。可以說「撒庫拉」(櫻花的日語發音)包含著日本人的情、日本人的心,是觀察日本文化的一個窗口。不看透櫻花,就不能算真正了解日本。
  • 櫻花正是盛開的季節,原產地到底是哪裡?中國還是日本
    賞櫻花活動,我國從很早就有這個習俗。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詩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每年春天,東亞的櫻花盛開時期,中國、日本、韓國三國的媒體上都會出現櫻花原產地之爭。關於這些植物起源的問題總是會引起各種大大小小的爭論,最後也一般沒什麼結果。
  • 櫻花是如何成為日本的象徵?
    櫻花儼然已成為日本的象徵。不過,櫻花被塑造為日本的象徵,只是近一百年的事。至戰國時代後期,天皇和他的小朝廷更是窮困潦倒,靠有力大名接濟度日。為拉攏不斷湧現出的實力派,天皇屢次將皇家紋章下賜。點擊圖片快速了解明治維新10個有意思的小知識1853年,佩裡率美國軍艦入侵江戶灣,日本全國上下圍繞著「戰和」的問題展開激烈討論。為規避責任,德川政權破天荒地請求以朝廷名義批准條約。
  • 日本櫻花來自喜馬拉雅,是唐朝文化輸出,都是歷史的謠言
    隨著春暖花開與疫情緩和,不少人紛紛為自己立下個小目標:要去武漢賞櫻花。一時間,關於櫻花起源於喜馬拉雅、唐朝人早有櫻花節等謠言,又開始在網絡間廣泛傳播。然而,當他們醉心於「日本正統在大唐」言論,卻忽略了武漢的市花乃是當初的國花候選--梅花。
  • 一眼櫻花三日醉,一念櫻花成永恆
    也許是因為當時年齡小,或是信息的閉塞,我以為櫻花是日本的花,就是再美也沾上了日本的味道,而我熟悉的桃花也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出現過,所以對桃花多了幾分喜愛和敬重。在很多的日子裡,一說到櫻花,就想起魯迅,就想起日本 ,覺得櫻花離我很遠,好像只有日本才有櫻花,所以也不再去想、去奢望能見到櫻花。
  • 原來的日本人喜歡的竟然是中國的梅花而不是櫻花
    如果講到日本,你第一反應會想到什麼?我想絕大部分人首先一定會想到櫻花!盛放的櫻花寧靜又美麗,哪怕是櫻花的凋謝都讓日本人對其特別的偏愛。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在公元七八世紀的時候日本人更喜歡的是中國梅花。但是唐朝在八世紀末戰亂頻發,日本在學到的基礎上開始自我發展,比如喜好上開始偏向了日本本土生長的櫻花,不過詩作依舊熱衷於模仿漢詩,比如《古今和歌集》。從梅花到櫻花,日本開始了從照搬移植盛唐文化到慢慢的形成獨有的國風文化。
  • 傳承日本民族精神的櫻花,前世飽含中國梅花的影子
    奈良時期的日本,中國歲月的唐朝,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在兩國的交流下,逐漸集成和歌總集——《萬葉集》,此時距離《詩經》的誕生已有上千年的時光。在《萬葉集》中,關於梅花的詩歌達100餘首,其記載數量遠遠超過令他們為之神迷的櫻花。
  • 亞洲豪門足球俱樂部——日本大阪櫻花
    亞洲豪門足球俱樂部——日本大阪櫻花
  • 櫻花的意象、哲思與漫遊|日本櫻花|日本旅遊|隨筆_網易旅遊
    日本明治維新早期,有人提議櫻花代表落後的「封建日本」,應該以菊花來替代,櫻樹也應該加以砍伐,因為櫻花沒有經濟價值。不過,最終支持櫻花代表現代日本的意見得以勝出,櫻花在日本逐漸被普遍認同為國花。
  • 唐詩中的櫻花:處處山櫻雪滿叢
    今日出門春已半,櫻花如霰曉鶯啼。」碩篽《春日懷長安故人》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唐朝和宋朝寫櫻花的詩句很多,但是元朝之後,就很少了。但是梅花不一樣,唐朝寫梅花的詩較少,但是宋朝之後,越來越多,明朝不是不計其數,4個詩人都寫梅,但是櫻花幾乎就沒有了。
  • 日本櫻花什麼時候盛開 日本櫻花什麼時候開
    再過不久日本又要到一年一度「櫻花季」了。每到這個時期,全日本萬人空巷,大家都擠到了櫻花樹下賞櫻去啦。櫻花的美不僅讓世界各國的觀光客都來朝聖,因此每年的櫻花開花日總是受到大家矚目。那日本櫻花什麼時候盛開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解答。
  • 患有「花粉症」的日本人為何一定要去看櫻花?原來是……
    春季盛開的櫻花,秋季遍山的紅葉,都是日本特定季節的「風物詩」。近年來不光是日本人,赴日本賞櫻花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即將到來的春季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享受美景的季節,但也是一個痛苦的季節。
  • 日本留學語言學校介紹-櫻花日本語學院
    很多小夥伴在選擇去日本留學的時候,都需要先去讀語言學校,日本都有哪些語言學校呢,天善國際小編今天先為您介紹一所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語言學校-櫻花日本語學院。日本留學櫻花日本語學院位於日本福岡宗像市繁華街區,到大型生活用品超市徒步只需1分鐘,到宗像市郵電局徒步1分鐘,到西日本城市銀行徒步1分鐘,到巴士站徒步1分鐘,到電車站騎自行車8分鐘,到大型山田電器超市騎自行車8分鐘,到大型綜合娛樂場騎自行車8分鐘,學院的周圍還有很多的醫療機關,教育機關,離福岡教育大學,東海短大都非常近,是文化交流的區域,交通,醫療,生活都非常便利
  • 花是櫻花,人是武士:日本的櫻花文化
    其實,日本櫻花和武士早就深深地聯繫在一起,各自孕育出的內涵成為日本的名族文化,同時,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相互交依,不可分離,供世人欣賞。櫻花——幽香豔麗,轉瞬即逝一、美麗瞬逝的櫻花櫻花多為落葉樹,花期一般在3月末至4月中旬,花小,一般為白色或粉紅色。櫻花開放時,樹葉還未發芽,只留下滿樹繁花,甚為壯觀。
  • 櫻花錦簇,聖潔脫俗
    據日本學者撰著權威性櫻花專著《櫻大鑑》記載,櫻花原生中國,最早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入日本的。據有關專家考證,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有關文獻資料中可知,我國古時已確有鐘花櫻、垂枝櫻、山櫻、重瓣白櫻花等多種櫻花。在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當時萬國來朝,櫻花也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與日本人偏好白色櫻花所不同的是,中國人喜歡熱烈、喜慶的大紅色,因此,它向世界傳播的也是「幸福和好運」等中國的賞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