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爾加海戰回眸:命運之戰,法蘭西敗在何處?

2021-01-08 中國軍網

命運之戰,法蘭西敗在何處?

——特拉法爾加海戰回眸

■吳 超 高 瑜 張 毅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1805年發生在法國海軍與英國海軍之間的一場海上戰爭,戰爭的結局埋下了10年後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的伏筆,也奠定了英國稱霸全球百餘年的基礎。

特拉法爾加海戰以拿破崙意圖橫渡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為起點。戰爭計劃是將羅什福爾艦隊、布雷斯特艦隊、土倫艦隊合兵一處,騷擾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解救被困的西班牙艦隊,待英主力艦隊前去營救時,法國艦隊則從大西洋返回,通過時間差確保海峽的臨時制海權,掩護部隊登陸。

然而,維爾納夫率領的法西聯合艦隊始終被納爾遜領導的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死死盯住,數次浪費了與其他分艦隊會合的良機。即便如此,特拉法爾加海戰打響時,法西聯軍在兵力上也佔據一定優勢,其與英國海軍艦艇數量對比為33∶27。然而,海戰的結果,卻是法西聯合艦隊精銳盡數被毀,20餘艘艦艇被俘或擊沉,而英國艦隊未失一艦。

單就特拉法爾加一役來看,法國海軍的失利雖然與維爾納夫的指揮失敗息息相關,但法國海軍初建以來就一直存在的種種弊端也於此役暴露無遺。

長期以來,在大陸性海軍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基本放棄了組織大型艦隊與英國爭奪海權的目標,海軍以配合陸軍行動為主要作戰任務,作用被限制在牽制、掩護、偷襲的範圍內,完完全全地成為「陸軍中的海軍」。以至於在特拉法爾加海戰時,海軍的指揮完全服從陸上統帥的安排,缺乏來自海軍參謀部的專業性建議。拿破崙甚至要求海軍任何時刻都能嚴格按計劃到達指定海域,完全忽視風、流等因素對風帆時代海軍的巨大影響。以大陸體系為基礎建立的法國海軍,在對抗英國為爭奪海洋霸權建立起來的海軍時難免不以失敗告終。

法國海軍此役的一個重大失誤是其秉持的任務式作戰原則。當時,法國海軍作戰的一切目的都是為完成陸軍所賦予的支援性任務,並為此要求艦隊應避免任何可能妨礙任務完成的行動。這種僵化教條的作戰原則妨礙了海軍將領的主動性,使海軍將領在獨立遂行海上作戰時很少有主動出擊的想法。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法國海軍的行動僅僅為牽制而展開,即便當執行任務時被發現以後,也仍然沒有把殲滅敵手作為目標。當艦隊被英軍分割開來,雙方陷入混亂時,維爾納夫也只是簡單下達「各自為戰」的命令,使各分艦隊完全不知所措。位於前衛的分艦隊在其他分艦隊被攻擊時,居然也一直按兵不動,機械地等待維爾納夫的具體命令。

其實,特拉法爾加海戰時,海軍仍處於風帆時代,英法兩國海軍所使用的作戰裝備差別不大,法國海軍的失利更多在於其戰法的問題與官兵素質的低下。從戰法看,法國海軍一貫喜歡下風作戰,這樣便於迅速脫離戰場,不致與敵過多糾纏。而在使用火炮射擊時,往往瞄準敵艦船的風帆鎖具,使敵人不能實施有效追擊。從官兵素質上看,英軍海上指揮官納爾遜12歲時就加入海軍,常年在海上作戰,對艦隊的指揮作戰得心應手,手下官兵也具備豐富的航海和實戰經驗。是役,英國海軍的平均開火速度是法國的兩倍以上。而法國海軍中,由於許多貴族出身的海軍軍官在1789年的大革命中受到清洗,新任軍官普遍海戰經驗不足,維爾納夫更因在阿布基爾海戰中被納爾遜所擊敗而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法國海軍基層官兵也因常年被封鎖在港內疏於海戰,難以適應大風浪條件下的海上作戰。維爾納夫在戰前曾寫道:「同樣惡劣的氣象條件,對納爾遜毫無影響,我們卻不行。」不難看出,這場海戰的結果,早在戰前就已經註定。

相關焦點

  • 特拉法爾加海戰
    原標題:特拉法爾加海戰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英國海軍史上的一次重大勝利,英法此戰中的指揮者正是一對歷史上最著名的對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和法國海軍主帥維爾納夫。
  • 特拉法爾加海戰最亮麗的老太太,勝利號戰列艦,英國靠她扭轉局勢
    納爾遜中將十九世紀初,英國為奪取海上霸權,與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多次在海上交戰,而在1805年10月21日進行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以勝利號為旗艦,率英國艦隊徹底打垮了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從而墊定了此後百年間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覆滅:民法典,為什麼沒能拯救拿破崙的敗亡!
    1804年,拿破崙在巴黎稱帝,並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不久,法國在與英國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失敗,法國徹底失去制海權。與此同時,英國、奧地利、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不久,拿破崙在烏爾姆戰役中取得大勝,反法聯盟瓦解,拿破崙的人生開始走向頂峰。
  • 特拉法爾加海戰:英國海軍最糟糕的「輝煌勝利」?
    這場海戰被視為海軍史上最著名、最輝煌的勝利。在「不列顛治下的和平」時代,特拉法爾加海戰逐漸成為英國海上霸權的象徵,A·T·馬漢等海軍史家一再地表彰這場海戰的歷史意義。但也正因如此,這場海戰被研究者反覆檢視,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爭議。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現倫巴第大區曼託瓦省),至1797年10月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籤訂後,第一次反法聯盟崩潰1799年8月,拿破崙遠徵埃及受挫,歐洲各國趁此機會再次組成反法聯盟發起反法戰爭,11月拿破崙隻身回到巴黎,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圖為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隨後拿破崙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這幅著名的油畫就是以此為背景創作的)1800年6月14日法軍在皮埃蒙特的馬倫哥之戰中大敗奧軍
  • 大航海時代的巔峰之戰,特拉法爾加背後的英國海權
    這就要說到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場大海戰了,而這場海戰也是風帆戰艦時代規模最大,也是最為精彩的一場海戰。這就是特拉法爾加海戰,此戰中,英國名將納爾遜勳爵一戰封神,而英國皇家海軍更是在此戰後就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此戰中,英國海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使用縱隊戰術,抓住了法國海軍的破綻。
  • 若單純從裝備和戰術角度分析,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究竟敗在哪裡?
    我們拋去大清內部的政治因素,官兵的意識,朝廷的意志,以及戰爭後期消極求和等等,單就北洋水師裝備和戰術的角度分析,北洋水師究竟敗在了哪裡?一、整場甲午中日戰爭,就沒有打幾場像樣點的仗,基本都是被日本追著打,屢戰屢敗,毫無招架之力。
  • 特拉法爾加海戰:風帆戰艦時代的對決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帆船時代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 拿破崙一生最大敗筆,此舉讓塔列朗的心血白費,險些葬送法蘭西!
    他在法國大革命中的表現令無數中國人為之拜倒,將之視為偶像。可他的一些行為也險些葬送了法蘭西。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兩個時期最令法國人神往,一個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是當時歐洲的霸主,法語成為了歐洲的通行語言。另一個則是本文主人公拿破崙稱帝的時期。
  • 歐陸戰爭之法國(三)特拉法加海戰
    特拉法加海戰,法國海洋力量放縱的開始。自此之後,英國人在大海上再無顧慮。 (1)前「海獅計劃」 1793年1月,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派將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處死。此舉引發了歐洲大陸各君主國的震動,歐洲大陸上人人自危。
  • 李碩|古典戰爭的「存在與時間」:《特拉法爾加戰役》的價值
    即使納爾遜艦隊火速回師英國,他們看到的可能是已經被拿破崙佔領的倫敦,或者樂觀一點,是英國軍事法庭的審判……百年前的海軍戰史經典這是英國海軍戰史研究者朱利安·科貝特的名著《特拉法爾加戰役》(陳駱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中展現的一幕場景,但並非該書原文,而是本文作者的提煉改寫。
  • 這部海戰電影是男人的狂歡,片中只有一個鏡頭是女性角色
    拿破崙是一個軍事天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也並非永遠那麼神,尤其是在海戰方面,就有些捉襟見肘,也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最為大家熟悉的莫過於拿破崙戰爭期間的英法海戰。拿破崙從稱帝以來,就一直想要入侵英國本土,從而真正一統歐洲大陸。可是英國可不是那麼容易啃的,擺在他面前就有那道似乎永遠無法橫渡的英吉利海峽。
  • 《中途島之戰》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
    各位觀眾們大家好我是小白遊戲影視的小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影片是《中途島之戰》 這部影片是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中途島,這個只有不到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險要,它處於北美與亞洲的太平洋航線中途,地理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 世界上首艘蒸汽鐵甲艦——法蘭西的「光榮」號
    野心勃勃的拿破崙三世一直試圖將墨西哥劃入法蘭西帝國的疆土,為達此目的,法國必須要擁有一支相當規模的海上艦隊。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光榮」號橫空出世。由於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敗給了英國,法國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再也未敢問鼎海上大國。但到了19世紀中葉,為恢復法蘭西昔日的榮光,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又開始了大舉拓展海外殖民地的洶洶徵程。1848年,首艘採用蒸汽動力的戰列艦「拿破崙」號建成下水。而數年後爆發的克裡米亞戰爭不啻進一步證明,在應對岸防炮火方面,蒸汽戰艦擁有風帆戰艦無可比擬的機動性與戰鬥力。
  • 英法騎士之戰下的布汶戰役,奠定了法蘭西在13世紀強國地位
    發生在中世紀時期法蘭西與英格蘭之間的布汶戰役是法國擴張中的一次關鍵性的戰爭,它的勝利使得法蘭西王國確立了它在13世紀的強國地位,宣告英國金雀花王朝和法國卡佩王朝之間持續了12年的鬥爭畫下了句點,也為英國自由大憲章和第一次伯爵戰爭
  • 陳悅:甲午之敗,是中國人自己打敗了自己(圖)
    他堅信,甲午之敗,在某種意義上不是日本人打敗了中國,而是中國人自己打敗了自己,「那些敗因,很多在今天還能依稀見到,如果只是盲目地仇恨式思索歷史,那麼這些真正的敗因就容易被遮掩忽視。」  顛覆中國的國際地位,發展之路錯軌  長江商報: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全社會都在反思這場戰爭。甲午前後,我們不是沒打過敗仗,為什麼這場戰爭敗了就成了中國巨大的國恥?
  • 鴉片戰爭時,清軍海戰不敵英軍為何白刃戰也不行
    在這場東西方的較量中,清政府敗得一塌糊塗,數千英軍如入無人之境,肆虐中國東南沿海。數十萬清軍被英軍打得潰不成軍。很多人把這場戰爭的失敗歸結為英軍船堅炮利,認為英國是憑藉武器優勢擊敗中國的。實際上真是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雙方的交手中,清軍曾和英軍進行了多次肉搏。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清軍不僅海戰不敵英軍,白刃戰同樣不是英軍的對手。數百名英國龍蝦兵曾在白刃戰中擊潰了上萬名清軍,追的清軍到處跑。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之敗,是否是丁汝昌指揮失誤所致,還是另有原因
    所以沈葆楨向李鴻章建議,不妨從老將中選一個穩重之人出任北洋水師提督,等到日後人才培養出來,再考慮換人。李鴻章深以為然,於是在淮軍宿將中開始挑選合適的人選。不過因此此時北洋水師只是剛剛起步,只有幾艘舊式炮船、練船,像劉銘傳等已經身居高位的淮軍宿將都看不上眼。最後李鴻章選擇了賦閒在家的丁汝昌。
  • 「地理」街亭之戰位在何處
    街亭之戰位在何處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曹志政隴城鎮鳳尾山腰的街亭古戰場遺址「街亭」石碑和紀念亭麥積鎮街亭村出土的三國古戰場文物三國時魏蜀之戰的街亭據近年研究者的觀點不斷碰撞,認為三國古戰場街亭之戰在今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和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街亭村者較多。在繼走訪麥積鎮街亭村和諸葛亮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禮縣祁山堡後,近日記者深入秦安縣隴城鎮鳳尾山下再次尋找「街亭之戰」的位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