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啟動
人工智慧企業圖森未來2日宣布在美國啟動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Autonomous Freight Network,AFN)。該運輸網絡由無人駕駛卡車、物流樞紐中心和運營監控系統構成,旨在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將無人駕駛卡車推向市場。
點評:無人駕駛規模化運用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法律法規方面的難題,目前來看,在貨運、物流行業以及礦山、港口、校園、醫院、小區等特殊場景下無人駕駛有望率先實現商業落地。
02 最大人工智慧算法模型GPT-3問世
OpenAI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GPT-3,這是一種具有1,750億個參數的自然語言深度學習模型,比以前的版本GPT-2高100倍。該模型經過了將近0.5萬億個單詞的預訓練,並且在不進行微調的情況下,可以在多個NLP基準上達到最先進的性能。
點評:人類的大腦與我們現在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模型進行比較:人類大腦有100萬億個突觸,這比GPT-3還要大三個數量級。而GPT-3,幾乎通過圖靈測試了。一直以來,科研團隊都在尋找『能正常工作』的聊天機器人,這個模型帶來了突破口。
03 阿里云:將擴建印尼數據中心,進軍菲律賓市場
7月2日,阿里雲宣布加碼東南亞布局,今年將再度擴建印尼數據中心,並在菲律賓成立生態聯盟,進軍菲律賓市場。過去一年,阿里雲在亞太區域的市場份額從26%提升至28.2%,接近亞馬遜和微軟份額。
點評:目前,在亞太區域,阿里雲已經建立了規模最大的雲基礎設施。在全球21個區域阿里雲已經部署了上百個雲數據中心,大規模應用核心自研技術。4月,阿里雲曾宣布3年再投2000億,用於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衝刺全球最大的雲基礎設施。隨著阿里雲重兵投入海外,其將更多地參與新興市場份額的爭奪,當然,也不可避免在國際舞臺上遭遇更廣闊而更嚴峻的競爭態勢。
04 三星電子已修改晶片工藝路線圖,將跳過4nm工藝
7月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產業鏈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已對晶片工藝路線圖進行了調整,將跳過4nm工藝,由5nm直接上升到3nm。報導中並未提及跳過4nm工藝之後,三星的3nm工藝會在何時大規模量產。
點評:在晶片工藝方面,為蘋果等公司代工的臺積電,近幾年走在行業的前列,他們的7nm和5nm工藝都是率先投產,良品率也相當可觀。曾為蘋果代工A系列晶片的三星電子,近幾年在晶片工藝方面不及臺積電,獲得的晶片代工訂單也不及臺積電。這次修正路線圖,有望超越臺積電。
05 AI機器人進軍影視界
據外媒《The Hollywood Reporter》報導,即將上映的一部影片證明,由AI機器人來演電影也不是不可能。據介紹,《b》耗資7000萬美元,講述了一位負責創造完美人類DNA的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類DNA可能對機器人造成威脅,於是他開始幫助自己創造的AI機器人逃生的故事。
點評:讓人工智慧機器人來拍大片,不僅需要新奇有趣的劇作內容作支撐、友好高效地人機合作來協調,更需要的就是用紮實的技術體系做保障。如果連讓機器人在影片中自如地與其他演員進行交談和互動都有問題,又何談機器人有擔當主角的可能呢?或許在遙遠的未來,人工智慧機器人在影視領域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