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底是怎麼讀的?電視裡的都讀錯了!

2020-12-21 騰訊網

大家在觀看古裝影視時,經常能看到在宣讀聖旨的鏡頭,都會在最開頭讀下面這個八個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是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口頭禪。聖旨是皇權的象徵,其製作也非常地精良,多為上等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

如果這八個字出現在明清之前的古裝影視中,那就是偽歷史,因為之前聖旨開場白裡根本沒有這個八個字。不僅如此,"聖旨"一詞的出現始於北宋。在北宋之前,皇帝的命令一般稱為"政"、"令"等。

當然,每個朝代的開頭語都是不同,人們最為熟悉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比如封建社會的高峰朝代,由於皇帝的詔令一般由門下省負責審核頒發,因此開頭就有"門下,天下之本"。

種種資料顯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源自朱元璋。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改名應天府,而皇宮裡的最大宮殿名為"奉天殿"。三代赤貧出身的朱元璋,為顯示自己為的合法性,於是自稱"奉天法祖"。自己這樣稱呼可不行,必須要獲得人們的認可,而認可的關鍵是要有理論基礎。朱元璋自然有辦法,他決定自己找到理論依據,為此撰寫一篇名為《御製記夢》的文章。

朱元璋在這篇文章中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夢遊天宮的過程,他見到道教的三位至高神,即玉清、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從此之後,朱元璋便開始在聖旨前加上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個八個字。

清承明制,明清長達五百年的歷史中,皇帝聖旨的開頭語都是前面這八個字。不過,這八個字並不是影視作品裡的讀法,正確的讀法應該是這樣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另外,古代皇帝聖旨,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非常地精美。皇帝在下達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如果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區別非常明顯。

相關焦點

  • 他成名後說了一句口頭禪,後世念了500年,沒幾人能讀對
    名字這事算是解決了,還有一事就是既然朱元璋已經新立朝代,自然也想在下詔令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權威,其實每個朝代的下詔令的開頭語都不一樣,只不過朱元璋想出的這個詔令的開頭語沒想到被後世沿用了500年,以至於現在看的古裝劇中基本都是這句話,但這句話沒被讀對過,那這句口頭禪到底是什麼呢?
  • 古裝劇中一些常識性錯誤,「奉天承運」「皇帝詔日」是錯誤的
    古裝劇裡面有大臣見到皇帝要下跪,而普通百姓見到官員們也要下跪,其實呢這都是錯誤的。因為規範並非最初一種禮節。並沒有明顯的等級區別和人格卑微色彩,而只是一種普通的坐姿。在先秦時,無論宮殿廳堂還是官府民宅,都沒有椅子板凳,人們都是席地而坐,同樣身份高貴的人會加一個墊子,而當時的坐姿都是雙膝著地的,臀部抵與腳跟而坐,於是這種坐姿跟跪著很像。
  • 又被電視劇騙了,聖旨並不都是金黃色的
    比如:嘉慶皇帝給李廷鈺祖父母的誥命,就用的是七色聖旨,長381釐米,不過這七色也不是彩虹裡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而是非常典雅的墨綠、灰綠等色。五品以下的官員接到的聖旨,一般就是純白綾製成。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聖旨中才開始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樣的表達。各種場合的聖旨明清聖旨,主要有「詔、制、誥、敕、諭」五類,用法和效令各有不同。
  • 紀曉嵐的紀該讀第幾聲?原來我一直都讀錯了!
    前幾天咱們教師群有位老師提出一個疑問:紀昀的紀應該讀幾聲呢?紀作為姓氏的時候該讀三聲,但是就像咱們一位小夥伴說的,現在基本都默認讀四聲,說不定以後就沒人會說該讀三聲了。NO.2 此姓朝鮮族多見,如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那麼問題來了,歌手樸樹的「樸」怎麼讀呢?
  • 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張雨綺原名張爽,因為某女性用品在電視上做廣告,天天「爽啊爽」,張雨綺的媽媽覺得煩,鬧心,一怒之下就把閨女的名字改了。那麼問題來了,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很多同學會脫口而出:zhāng yǔ qí,綺為qi第二聲。對嗎?顯然不對。張雨綺不是李佳琦,所有的字典上,這個綺都只有一個讀音,就是qi第三聲。
  • 背了這麼多年的《鹿柴》,「柴」字怎麼讀?很多人都讀錯了
    學過古漢語的都知道,現代的語言和古代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古代的「走」,其實是跑的意思;古代有「入聲」而現在已經沒有了。很多人在讀古詩詞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字應該怎麼讀。但是在新教材中她又變回原來的「shuāi」了,若是不注意很容易讀錯。因為這些變化,有人也開始質疑「鹿柴」的讀音了。
  • 三國殺:名字最難讀的七大武將,荀彧難上榜,榜首老玩家也讀錯!
    其實我們可以採取聯想法,「鳥瞰大地」的「瞰」跟這個闞構詞頗為相似,都有「敢」的一部分,希望你們以後不要讀錯咯!這個字如果只讀一半也不錯,讀成「疑」也是完全可以的,只是如果你放在名字裡讀就不對了,三國此人應該讀成「張ni」,就像你的朋友的姓是多音字,比如是殷(yin),你讀成(yan),這不是笑話嗎?
  • 《天官賜福》中的「仙樂太子」到底怎麼讀?官方這次給說法了!
    那就是「仙樂太子」到底怎麼讀?其實大家在讀小說的時候,應該都遇見過多音字的問題,有的時候是真的拿捏不好字的讀音到底是什麼。而在《天官賜福》中,仙樂的「樂」字就是一個多音字。
  • 這些最容易被小學生讀錯的字,你讀對了嗎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總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字,常常被一些同學讀錯,鬧出笑話,出了洋相,被人取笑,實在太不應該。這些經常被讀錯字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中國的很多漢字在造字結構上都有相似性,容易被混淆;二是很多人在看到一些不太確定怎麼讀的字的時候,沒有查閱字典的習慣,總是念字念半邊,從而造成了讀錯字的尷尬局面。
  • 原來UGG不讀「油嘰嘰」!這些英文99%的人都讀錯了!
    原來UGG不讀「油嘰嘰」!這些英文99%的人都讀錯了! 每天堅持學英語/一線口語   2018-11-06 14:40 一說到「PPT」,我們都知道它是基本的辦公軟體之一,而且你肯定也會毫不猶豫地讀出
  • 大明湖裡的青蛙不叫原來是這個原因
    自古以來大明湖從來都不缺少大家對其的美譽讚揚。「四面桃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充分描寫了大明湖的美麗景色。除了美景,大明湖的「四大怪」恆雨不漲,久旱不涸,蛇不見,蛙不鳴,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蛙不叫的問題。
  • 軍隊中為什麼把7讀作「拐」,0念作「洞」?你仔細讀一下就知道了
    小編記得報警電話110,常被讀作「么么零」,這不是地方口音,而是大家都習慣的讀法,除了1讀「么」外,還有7讀「拐」,0讀「洞」等,那麼這些阿拉伯數字,到底是誰改變了讀音呢?又為何要改變讀音呢?相信大家都在家裡長輩的帶領下,多多少少看過一些軍事題材的電視,裡面士兵往往有緊急軍情,用通訊設備向上級報告時,都會念:「洞么,洞么……」,聽著是不是很耳熟,那麼士兵為什麼要把0讀作「洞」呢?
  • 十大法國名牌到底應該怎麼讀
    由於許多中國人對法國名牌的發音不標準,在購物時鬧了不少笑話,讓買賣雙方都尷尬
  • 動漫中最容易讀錯的人名,四糸乃還是四系乃?連資深漫迷也曾讀錯
    喜歡追番的小夥伴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看著中文字幕中的名字,聽著日語的配音,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讀。但是中國人認字認半邊,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讀的名字就會看它像哪個字就讀哪個音,不過有的字真的是觸及到很多人的知識盲區了。
  • CF:AK47到底應該怎麼讀?還讀成「e kei」的話那就要鬧笑話啦!
    相信各位愛玩穿越火線的玩家朋友們肯定都知道,CF是一款非經典、非常好玩的射擊類端遊。早在許久之前的2008年就上線國服跟大家見面,一直運營至今,已經陪伴著我們數十萬的粉絲一起走過了十餘年的時間。而同樣大家肯定也都知道,目前CF中最受歡迎的武器道具,那肯定就是最經典的「AK47」系列了。從最開始的「GP普通AK」,到後來的「黑鋒AK」、「狼牙AK」再到後來的「火麒麟」、「黑龍」 、「無影」、「黑武士」等,幾乎每一把AK都設計的十分酷炫,有著極強穿透力跟破壞力,甚至連「AC」都能無視,因此就受到了眾多玩家的青睞!
  • 盤點動漫中容易讀錯的人名
    作為動漫粉們,讀錯動漫人物的名字是件很丟臉的事,特別是讀錯本命的名字...所以今天我就來教一下剛入坑的小朋友們吧~\(≧▽≦)/~櫛(zhì)第四聲經常放在成語「鱗次櫛比」中就能讀對,單獨拿出來總要想半天常見動漫人物:《K》:櫛名安娜《龍與虎》櫛枝實乃梨咲(xiào)第四聲這個字在動漫中比較常見,開始一直不知道怎麼讀,見多了才能記住動漫出處: 《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
  • 除了清平樂yuè還有這些容易讀錯的詞牌名,你讀對了嗎?
    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最近,王凱的新劇《清平樂》開播了,這是一部講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裝劇。關於劇名中這個「樂」字的讀音,讓很多人犯了難!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